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用相关的试剂检测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结果冠心病组的TG,apoB,LDLC,LP(a)较对照组显著增高,apoAI,HDLC较对照组减少P<0.05,TC亦较对照组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冠心病组的HSCRP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其它疾病组的HSCRP也增高(P<0.05).结论病人血清中HSCRP的测定可作为冠心病的早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C-反应蛋白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SA组)、稳定性心绞痛(UA组)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根据Braunwald分级标准,将SA组按危险度高低分为Ⅰ、Ⅱ、Ⅲ级,比较各级之间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①AMI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SA组、UA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SA组显著高于UA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1),UA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SA组中,随Braunwald分级加重,C反应蛋白水平呈上升趋势,Ⅰ、Ⅱ、Ⅲ级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水平可能是中国汉族人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相关,C反应蛋白是预测和评价冠心病危险程度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高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与老年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Fg)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1例冠心病入院后12 h内、72例本院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对照组)空腹晨起静脉采血,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0.07±7.91)vs(4.57±1.29)mg/L,P<0.01;冠心病组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48±0.96)vs(2.65±0.38)g/L,P<0.01;冠心病血浆Fg与高敏C反应蛋白之间呈正相关,r=0.55。结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与老年冠心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5例冠心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31例,稳定性心肌梗死组(AMI组)19例]血清hs-CRP、IgE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的30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组血清hs-CRP、IgE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P组血清hs-CRP、IgE水平均显著低于A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血清hs-CRP、IgE水平显著低于U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与IgE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IgE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疾病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探讨炎症因子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稳定型心绞痛组(SAP)、无冠心病者(对照组)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UAP组的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与SAP组比较,AMI、UAP组的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与UAP组比较,AMI组的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hs-CRP、MMP-9、sCD40L均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而且这些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高低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肌钙蛋白T(c Tn-T)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66例行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根据术后c Tn-T水平变化分为:c Tn-T升高组和c Tn-T正常组,各33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对照组和冠心病组手术前后血清hs-CRP和c Tn-T水平,并记录冠心病组PCI手术相关情况。结果冠心病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术后hs-CRP和c Tn-T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c Tn-T升高组直接植入支架患者比例、使用支架直径显著低于c Tn-T正常组(P<0.01),支架数目、长度、球囊扩张压力总和、扩张时间总和、扩张次数均显著高于c Tn-T正常组(P<0.05或P<0.01)。结论 PCI术可诱发冠状动脉局部炎症反应,引起血清hs-CRP水平增高。PCI术引起的心肌损伤与球囊扩张压力总和、球囊扩张时间总和、球囊扩张次数、支架的数目、长度、直径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以及外周血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相关性及其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51例,分为2型糖尿病组76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75例,采用ELISA法及乳胶增强免疫(超敏)比浊法,检测可溶性P选择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1)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可溶性P选择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组的外周血可溶性P选择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与2型糖尿病患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外周血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8,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过度的血小板活化和炎性反应,P选择素及C反应蛋白参与了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检测外周血清水平可作为2型糖尿病病情判定以及治疗效果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3857-385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指标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以在我院收治97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记为观察组,根据病情分为稳定心绞痛组(SAP组=3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组=33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1例),另选同期54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进行对照,检测各组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HCY、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AMI组HCY、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UAP组,差异显著(P<0.05),SAP组、UAP组两组间两指标对比差异亦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生化指标可作为冠心病检测指标,其含量越高表示患冠心病可能性越大,不同类型冠心病两指标水平亦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浆中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选择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并同期选取健康体检的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浆BNP、CRP检测指标进行研究,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CRP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CRP、BNP两项在冠心病组中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BNP和CRP对于冠心病的诊断较为敏感,可作为疗效观察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血清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健康对照组(D组)30名,稳定型心绞痛(C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B组)13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组)70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A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B、C、D组,B组又显著高于C、D组;B组中,随Braunwald分级加重,Hs-CRP呈上升趋势,ⅢB显著高于ⅡB、ⅠB;C、D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s-CRP水平的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血清Hs-CRP是一项预测和评价冠心病危险程度和预后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不同冠心病患者血清激活素A水平,观察其与冠心病危险程度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9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心绞痛组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4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激活素A、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稳定心绞痛组血清激活素A浓度分别为(657.48±193.67)pg/mL,(423.75±169.36)pg/mL,较对照组(127.94±61.73)pg/mL升高(P<0.05)。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高于稳定心绞痛组(P<0.0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稳定心绞痛组C反应蛋白、白介素-6浓度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亦高于稳定心绞痛组(P<0.05)。结论:与2种重要的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相似,冠心病患者血清中激活素A水平增高,且冠状动脉斑块越不稳定其增高水平越明显。激活素A可能通过调节斑块的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望成为冠心病斑块稳定性的良好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清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水平,比较不同冠心病类型及不同冠脉病变程度血清HSP90的水平差异。方法:选择冠脉造影确诊并分层的冠心病患者65例[稳定性心绞痛2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42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27例,急性心肌梗死15例];其中冠脉1支病变组20例,冠脉2支病变组23例,冠脉多支病变组22例;以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方法检测血清HSP90水平。结果:ACS组血清HSP9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与稳定性心绞痛组显著增高(P<0.05),冠脉造影2支及多支病变组血清HSP90水平较1支病变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血清HSP90水平在各种冠心病类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且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为研究1组(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0例)和研究2组(单纯冠心病,8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采用BODE指数评估患者预后,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研究1组、研究2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1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高于研究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疾病严重程度逐渐升高,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BODE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高,检测其水平有利于评估疾病发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冠心病515例,随机分为心绞痛组36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03例,急性心力衰竭(AHF)组47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430例作为对照组。均检测血红蛋白(Hb)、RDW、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BNP)并进行比较。结果 515例冠心病RDW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HF组RDW水平较心绞痛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RDW四分位数分组,随着RDW的逐级增高,AMI、AHF的发病率逐级增高,冠心病患者病死率也逐级增高;RDW与BNP呈正相关(r=0.415,P<0.01),与hs-CRP亦呈正相关(r=0.234,P<0.01),但相关性较弱。结论 RDW可能为冠心病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有助于判断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82例及健康对照者78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对上述病例组及对照组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测定。结果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冠心病患者各组间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也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测定,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冠心病诊断及分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就诊的98例冠心病患者为试验组,根据疾病类型分为SAP组31例,AMI组38例,UAP组29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受检者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并分析各组间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及相关性。结果:SAP组、AMI组、UAP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AMI组,同型半胱氨酸低于AMI组、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UA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SAP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同型半胱氨酸无相关性(P0.05);AMI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同型半胱氨酸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增高,两者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在预测冠心病患病风险及临床诊断与分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SISAP)早期肺损伤时髓样细胞表达激发受体-1(TREM-1)的表达变化。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组(SISAP)组。通过腹腔注射L-精氨酸、大肠杆菌造模,24h后取血及腹水行细菌培养;测定血淀粉酶活性、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REM-1表达变化;胰腺及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评分;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肺组织中TREM-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血和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C组为0/8,SAP组为1/8,SISAP组为8/8;SAP组和SISAP组胰腺和肺组织病理评分及血淀粉酶活性均明显高于C组(P<0.05),且SISAP组较SAP组增高;SAP组和SISAP组的CRP、TNF-α均明显高于C组(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TREM-1ELISA检测显示:SAP组和SISAP组均明显高于C组(P<0.05),且SISAP组较SAP组增高(P<0.05);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肺组织TREM-1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血清TREM-1ELISA检测相似。结论:SISAP引起的早期肺损伤中TREM-1表达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1例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60例)和对照组(61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入院后立即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口服,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两组均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术后血清肌酐、血浆胱抑素C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内生肌酐清除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浆胱抑素C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血清肌酐值低于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但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血浆胱抑素C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幅度(术后峰值与术前水平之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前予以阿托伐他汀、术后水化治疗及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及幽门螺杆菌(HP)抗体、炎症标记物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CHD)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50例冠心病患者、33例冠脉造影正常非冠心病组患者和44例正常对照者血清CPIgG和IgM及HPIgG和IgM,同时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上述人群血清超敏CRP。结果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CPIgG、HPIgG抗体阳性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冠心病组血清CRP含量较两个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CPIgG和HPIgG同时阳性较CPIgG阳性或这两种病原体IgG阴性CHD的发病率明显升高(P<0.01),且CRP值亦随这两种病原体抗体阳性而增高;CPIgG较HPIgG阳性率高(P<0.01)。但此两种病原体的IgG阳性存在正相关(r=0.467)。结论CP、HP感染及超敏CRP含量与CH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83例2型DM患者、65例IGT患者和61例健康对照组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mAlb)以及肌酐(Cr)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M组尿mAlb/Cr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但IGT组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同时DM组和IGT组患者血清hsCRP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DM组和IGT组血清hsCRP与尿mAlb/Cr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与尿mAlb/Cr无显著相关性(P=0.638)。结论:血清hsCRP水平检测可能对2型DM和IGT合并微血管病变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