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参数及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C)诊断前列腺结节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超声影像科接受CEUS检查的78例(102个结节)前列腺结节患者,根据穿刺活检结果,分为恶性组42例(54个结节)和良性组36例(48个结节)。比较2组DVPC以及时间强度曲线(TIC)相关参数。结果 良性组上升时间(RT)和达峰时间(TTP)均大于恶性组,而峰值强度(IMAX)、上升支斜率(RS)及下降支斜率(DS)均小于恶性组(P均<0.05)。恶性组DVPC类型以正负双向波48.15%(26/54)和正向波27.78%(15/54)为主,良性组以负向波50.00%(24/48)为主(P<0.001)。结论 分析TIC参数可了解前列腺良恶性结节的造影剂灌注特点,联合应用DVPC有利于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结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眼眶肿瘤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7例眼眶肿瘤患者47个病灶(良性组35例,恶性组12例)进行术前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肿瘤超声造影的特征,应用SonoLiver分析软件进行后处理得到肿瘤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获取造影剂达到时间(AT)、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曲线下面积(AUC)、峰值强度(IMAX)、造影灌注指数(PI)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良恶性肿瘤的血流灌注特点不同.时间-强度曲线参数中上升支斜率、半降斜率的绝对值、IMAX、PI、mTT、半洗出时间、RT良恶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AUC、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在眼眶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CETRUS)定量参数对前列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CETRUS匹配成像技术及SW造影分析软件,记录40例患者共47个前列腺结节的强度增量(浕1)、峰值减半斜率(浕2)、上升斜率(浕3)、灌注时间(t0)、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显影时间(AT)、曲线下面积(AUC)、强度增幅(AMP)、平均通过时间(MTT)等参数,比较良恶性结节组间相应参数的差异。并对每个结节作受试者工作特征分析。结果 25个前列腺恶性结节和22个前列腺良性结节的浕1分别为28.49±6.06、18.26±9.19,恶性结节的浕1显著高于良性结节(P〈0.0001)。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的PI分别为26.31±7.53、19.24±8.35,恶性结节的PI显著高于良性结节(P=0.0042)。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的AMP分别为20.47±5.55、9.70±6.02,恶性结节的AMP显著高于良性结节(P〈0.0001)。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的MTT分别为48.90±12.26、58.79±9.48,恶性结节的MTT显著短于良性结节(P=0.0040)。结论 CETRUS定量参数浕1、PI、AMP、MTT是鉴别前列腺结节良恶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成像时间-强度曲线(TIC)新指标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个甲状腺结节造影成像TIC曲线,记录结节内感兴趣区(ROI)峰值强度(IMAX)、始增时间(RT)、达峰时间(TTP),以周围甲状腺组织ROI为基准,得到病灶相对IMAX(△Ι)、相对RT(△RT)、相对TTP(△TTP)。结果甲状腺良性结节IMAX、△Ι(142.6±55.6,46.3±55.4)明显大于恶性结节(75.2±34.7,-17.7±34.9)(P0.05),△RT、△TTP(-0.3±1.7,-0.4±1.6)明显小于恶性(1cm)结节(0.8±1.9,0.7±1.8)(P0.05)。恶性(1cm)结节△RT(-0.4±1.3)明显小于恶性(1cm)结节(0.8±1.9)(P0.05)。结论超声造影成像有助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超声造影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超声造影的强化特征,超声造影在二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和30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强化特征,并以声学定量软件绘制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TIC形态和定量参数变化特征.结果 前列腺癌强化不均匀,其病变部位呈明显快速强化,TIC形态上升支较为陡直,呈快上型;前列腺增生呈均匀强化,上升支较为低平.声学定量参数比较: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在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强度变化以及单位时间内灌注强度变化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基础强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能够显示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血供情况及强化特征,对前列腺癌病灶的显示和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超声造影参数成像技术评价超声造影在眼球后方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造影检查的眼球后方占位性病变患者63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为恶性组14例,良性组49例。应用SonoLiver造影软件分析超声造影图像,获取时间-强度曲线(TIC)、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C)及定量参数,分析及比较两组间DVPC、TIC曲线特点,比较两组病灶区的到达时间(AT)、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IMAX)、平均渡越时间(mTT)、上升支斜率(RS)及下降支斜率绝对值(DS)等指标的差异,并行ROC曲线分析获取鉴别诊断的最佳截断值。结果(1)良性组TIC主要表现为快升慢降波,DVPC主要表现为正向波,恶性组TIC主要表现为快升快降波,DVPC主要表现为正负双向波,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TIC定量参数mTT、RT、RS、D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MAX、AT、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当RT为11.8,mTT为29.2,RS为115.8,DS为45.4是鉴别眼球后方良恶性肿瘤的最佳截断值,其中RS为115.8鉴别诊断价值最高。结论超声造影参数成像技术可为眼球后方占位性病变的鉴别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对78例前列腺病变患者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检查,应用时间-强度曲线(TIC)测得感兴趣区(ROI)各灌注参数,即始增时间(AT)、达峰时间(TTP)、上升支斜率(β)及强度减半时间(T1/2);并对活检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分析前列腺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与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78例前列腺病变患者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良性病变52例,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34例,前列腺上皮内瘤18例;恶性病变26例,均为前列腺癌.21例前列腺癌病灶的TIC曲线形态呈速升速降型,39例良性病变呈速升缓降或经过一个平台期后速升缓降型.前列腺癌病灶的灌注参数β平均为0.23±0.10大于良性病变0.14±0.05 (P<0.01),T1/2为(19.13±5.98)s小于良性病变(28.22±6.29)s,P<0.01.前列腺癌病灶的的MVD值平均为40.5±11.3大于良性病变30.0±9.8(P〈0.05),且前列腺癌病灶的灌注参数β及T1/2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51、r=0.57,P均〈0.05).结论 经直肠超声造影灌注TIC曲线定量分析可用来评估前列腺恶性病变的微血管生成情况,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鉴别前列腺外腺良恶性组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行前列腺活检的患者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对穿刺点处作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获得以下参数:基础强度(BI)、峰值强度(PI)、增强强度(△SI)、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曲线上升时间(ACT)、上升斜率(a3)、下降斜率(a2)、曲线下面积(AUC),对比分析前列腺良恶性组织的造影参数.结果 52例患者造影切面穿刺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22例.52例患者前列腺癌区的BI、ΔSI与良性组织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P=0.017);对22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自身配对检验,前列腺癌区的BI、ΔSI、AT、a3与良性组织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P=0.028、P=0.007、P=0.009);对30例良性前列腺病变患者行自身配对检验,双侧外腺的BI、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08).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对前列腺癌病灶具有显示快进、快速达峰、高增强的血流灌注特点,有利于良恶性组织的鉴别.并且,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能客观地反映前列腺双侧外腺良性组织对称性的血流灌注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良恶性占位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经病理证实的肾占位行超声造影检查,用Sonoliver定量分析软件行脱机分析,获得最大峰值强度(maximum intcnsity,IMAX)、上升时间(rise time,RT)、达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平均渡越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等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肾良恶性占位超声造影定量参数RT、mTT、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AX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肿瘤的RT及mTT均小于良性病灶,IMAX与AUC均大于良性病灶.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分析对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结合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原癌基因(CerbB-2)对于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0年10月于我院行乳腺超声造影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肿块型乳腺癌的患者61例(恶性组)和乳腺良性肿瘤的患者73例(良性组),经造影分析软件得出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峰值强度(PI)、上升支斜率(WIS)、达峰时间(TTP)、曲线下面积(AUC1)和梯度(Gra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er-2neu、CerbB-2的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Her-2neu、CerbB-2表达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结合Her-2neu、CerbB-2对于肿块型乳腺癌诊断的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结果 恶性组与良性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对比分析显示, PI、TTP、AUC1和Grad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IS的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组组织对比,恶性组组织中Her-2neu、CerbB-2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超声造影定量参数PI、TTP、AUC1和Grad与Her-2neu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定量参数TTP与CerbB-2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余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Her-2neu、CerbB-2表达无相关性。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结合Her-2neu、CerbB-2对于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独应用超声造影定量参数或Her-2neu、CerbB-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参数有助于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且与乳腺癌组织中Her-2neu、CerbB-2的表达具有一定相关性,可提高肿块型乳腺癌患者术前和非侵袭性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膀胱内前列腺突出(IPP)长度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膀胱出口梗阻(BOO)的关系,探讨诊断BOO的简便方法。方法选择41例临床确诊的BHP患者,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行腹部超声检查测量IPP长度,同时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测量残余尿(PVR)、最大尿流率(Qmax)、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Qmax),并计算AG值。结果 41例BHP患者中,18例患者IPP<10mm,23例患者IPP≥10mm。与IPP<10mm的BHP患者比较,IPP≥10mm的BHP患者IPSS较高[(21.06±5.97)分vs(15.28±3.21)分],Qmax较低[(7.99±1.72)ml/svs(11.06±3.11)ml/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95、3.857,P均<0.01);IPP≥10mm的BHP患者PVR高于IPP<10mm的BHP患者[(85.39±45.02)mlvs(60.05±40.68)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例IPP<10mm的BHP患者中,7例患者AG<40,11例患者AG>40;23例IPP≥10mm的BHP患者中,2例患者AG<40,21例患者AG>40。与IPP<10mm患者比较,IPP≥10mm患者BOO梗阻情况更严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37,P<0.01)。结论 IPP长度可以区分BPH患者是否存在BOO。IPP长度联合Qmax可作为诊断BOO的简便方法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膜结合型前列腺素E合成酶1(mPGES-1)在前列腺癌(PCa)及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并进一步分析其与环氧合酶2(COX-2)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PCa和20例BPH组织中mPGES-1和COX-2的表达,用图像分析软件分析阳性表达的灰度和面积,并采用直线相关方法 分析mPGES-1和COX-2的相关性。结果 BPH组织中mPGES-1和COX-2表达呈阴性(14/20)或弱阳性(6/20);PCa组织中mPGES-1和COX-2均呈现阳性表达(30/30)。在PCa中,mPGES-1和COX-2的阳性面积表达水平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633、0.607,P〈0.01);mPGES-1与COX-2也呈正相关(r=0.959,P〈0.01)。结论 mPGES-1和COX-2在PCa中均为高表达,且与PCa的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mPGES-1和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在PCa发生发展中共同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进一步了解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总PSA(F/T)比值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癌(PCa)与良性增生(BPH)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组化法检测91例BPH病人,46例PCa病人血清总PSA、游离PSA,计算F/T值。所有病人均行经直肠超声检查,计算前列腺体积及PSAD。结果 以PSA〉20 ng/mL为临界值,PSA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69.6%,特异度为92.3%,阳性预测值为82.1%;在PSA〈20 ng/mL区域,两组间PSA差别无显著性(t=0.152,P〉0.05);此时两组间F/T值及PSAD比较,差别均有极显著意义(t=3.680、4.436,P〈0.01)。F/T值取0.18,PSAD取0.20 ng/(mL.cm3)时,F/T值及PSAD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较高,分别为76.1%、86.4%、68.6%和82.6%、84.6%、74.1%。结论 PSA〉20 ng/mL时高度怀疑前列腺癌;在PSA〈20 ng/mL时联合应用F/T值和(或)PSAD可以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以F/T值0.18,PSAD 0.20 ng/(mL.cm^3)作为临界值诊断PCa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百分比(f/tPSA)和PSA密度(PSAD)在PSA灰区(PSA介于4~10 ng/ml)患者中前列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于PSA灰区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PCa组)和前列腺增生组(PBH组),比较两组f/tPSA和PSAD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法,评价f/tPSA和PSAD在预测前列腺癌中的价值。结果 258例中,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70例,占27.13%。两组的f/tPSA和PS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a组vsBPH组:0.11±0.06 vs 0.16±0.07,(0.27±0.11)ng.ml-1.cm-3vs(0.20±0.09)ng.ml-1.cm-3,P<0.01]。ROC分析提示f/tPSA和PSA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4和0.708,优于tPSA的AUC 0.566。结论 f/tPSA和PSAD是PSA灰区前列腺癌诊断理想的辅助参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增强表现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6例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发现前列腺结节病变患者先后进行超声造影及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造影图像由两名医师分别进行独立分析并记录造影增强表现特征.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增生组与前列腺癌组,并比较两组造影表现差异.结果 与前列腺增生造影增强表现相比,前列腺癌造影增强表现为快速增强,高增强,不均匀增强,增强后病变边界清楚,增强后存在不对称血管结构,快速消退,部分病灶内存在无增强区并且病灶内增强区与无增强区交界处不光滑,连续性差.结论 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造影增强表现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观察造影增强表现有助于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hy perplasia,BPH)及前列腺癌(prostate carcinoma,PCa)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表现以及灌注值,评价两者对BPH和PC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前列腺疾病的76例患者行常规MRI及PWI扫描,分析BPH及PCa的常规MRI表现及所获得时间-信号曲线(TIC),计算最大灌注斜率(SSmax)。结果 35例PCa及41例BPH的TIC均有明显的上升支,较之BPH组,PCa组TIC上升支较陡峭,峰值高,达峰时间短;PCa组的SSmax高于BPH组(P〈0.05)。结论 MRI与PWI联合应用有助于PC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正常及增生前列腺的各项超声造影参数,探讨超声造影对前列腺增生症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前列腺增生症组(60例)与正常组(30例)的前列腺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前列腺内、外腺造影强化特征,应用机载软件绘制感兴趣区的时间-强度曲线得出造影参数:造影剂达到时间(AT)、峰值强度(P)、达峰时间(Tp)、曲线下面积(AUC)、平均渡越时间(MTT)及完全消退时间(ET),对比前列腺增生组与正常组内、外腺的超声造影参数,分析各参数与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结果①正常组外腺AT、ET较内腺略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腺P明显高于内腺,Tp明显早于内腺,AUC、MTT小于内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前列腺增生组内腺AT早于外腺,Tp、ET晚于外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腺P明显高于外腺,AUC明显大于外腺,MTT长于外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前列腺增生组外腺AT、Tp均明显晚于正常组,但P高于后者,MTT、ET均长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U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前列腺增生组内腺AUC显著大于正常组,MTT、ET较正常组长,P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AT、Tp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腺增生超声造影表现为内、外腺P增高,AUC增大,MTT延长,ET延迟及外腺AT、Tp延迟,可以作为诊断前列腺增生的影像学依据,在前列腺疾病鉴别诊断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常泰  戴娜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2):2274-2277
[目的]探讨前列腺64排CT灌注成像的可行性及对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28例(A组)和BPH患者35例(B组),所有患者均行前列腺64排CT灌注扫描,比较两组灌注参数:血流量 (BF)、血容量(BV)、峰值(PE)、达峰时间(TTP)、表面通透性(PS).[结果]A组BF、BV、PE分别为(0.492±0.115) mL/(100 g·min),(0.146±0.019) mL/100 g,(33.4±5.1) HU均显著小于BPH组(1.712±0.095) mL/(100 g·min),(0.276±0.031) mL/100 g,(56.7±6.7) HU(P〈0.05),TTP、PS分别为(54.2±5.6)S和(54.8±6.9)mL/(100 g·min)均显著大于BPH组(26.4±4.6)S和(20.1±4.8)mL/(100 g·min) (P〈0.05).[结论]前列腺64排CT灌注成像方法可行,灌注数据获得简单快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前列腺血流灌注变化;前列腺64排CT灌注成像能定量地提供前列腺血流信息,可无创性地辅助诊断前列腺癌和BP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