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黄素对大鼠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中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抑制急性件排斥反应的高效免疫抑制剂为器官移植所必需,较多的中药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课题组在前期实验成功建立全血供大鼠肝移植模型基础上,初步发现大黄素对大鼠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具有抑制作用,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可以通过多途径达到.目的:观察大黄素对同种异体大鼠肝移植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肝细胞凋亡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4/09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实验室完成.材料:供体选用SD大鼠80只,雌雄不限;受体选用雄性Wistar大鼠80只,制备SD→Wistar大鼠全血供肝移植模型.方法:将制备的80只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0只.于移植后第1天开始按分组设计行腹腔内药物注射,模型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大黄素组给予大黄素1.5 mg/(kg·d),环孢素A组给予环孢素A 3 mg/(kg·d),环孢素A+大黄素组给予环孢素A3 mg/(kg·d)+大黄素1.5mg/(kg·d).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后第7天各组处死10只大鼠,取肝脏标本,观察移植肝组织急性排斥反应强度、肝细胞凋亡指数、Bcl-2蛋白的表达.余受体继续应用药物干预直至死亡,记录其生存时间.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大黄素组、环孢素A组、环孢素A+大黄素组大鼠移植后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5),以环孢素A+大黄素组存活时间最长.移植后第7天,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大黄素组、环孢素A组、环孢素A+大黄素组大鼠移植肝排斥反应强度、肝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大黄素+环孢素A组大鼠的移植肝排斥反应强度、肝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大黄素具有抑制同种异体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过程中肝细胞凋亡程度,改善肝功能的作用,与环孢素A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同时又能减轻环孢素A引起的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
背景:肝细胞移植可以作为一种桥梁作用,帮助肝功能衰竭患者渡过肝衰期,并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预后。目的:采用Seglen改良的原位灌注探讨SD大鼠原代肝细胞分离的影响因素和方法的改进,同时分析原代肝细胞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的疗效。方法:两步法分离大鼠肝细胞。D-氨基半乳糖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24h后分2组:细胞移植组经脾脏移植约2×107个肝细胞;对照组经脾脏注射0.4mLHank’s液。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的生存率和血清中转氨酶、总胆红素变化情况、脾内白蛋白分泌作用及脾内肝细胞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大鼠肝细胞分离存活率达85%~95%。细胞移植组14d存活率(75%)显著高于对照组组(30%)(P=0.01),且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移植30d后,脾内有肝细胞白蛋白绿色荧光信号;移植15d后,可以看到肝细胞在脾脏红髓中簇集在一起并定植。结果说明胶原酶、pH值、灌注液、灌注方法等均是影响肝细胞分离存活率的因素;经脾脏移植的肝细胞能提高急性肝衰竭大鼠的生存率和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3.
背景:解决肝移植排斥反应的惟一方法是诱导免疫耐受,而环孢素A对诱导鼠肝移植免疫耐受及T细胞都存在一定影响,可为各种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目的:探讨环孢素A诱导肝移植后免疫耐受的可行性及方法,分析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诱导耐受中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动物实验观察,2007-01/2008-04在中山大学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完成.材料:健康LEW大鼠66只,BN大鼠78只,CD4、CD25抗体和Foxp3抗体(克隆号PCH101)由美国eBioscience公司生产,环孢素A针剂由北京诺华制药提供.方法:根据用药情况建立6组肝移植模型:同基因对照组:BN大鼠进行同种异体肝移植,移植后不用药.急性排斥组:LEW大鼠作为供体,BN大鼠作为受体,移植后不用药.环孢素A小、中、大剂量组:LEW大鼠作为供体,BN大鼠作为受体,移植后分别给予环孢素A1.0,1.5,2.0 mg/(kg·d),疗程均为5 d.环孢素A中剂量延期组:LEW大鼠作为供体,BN大鼠作为受体,移植后给予环孢素A1.5 mg/(kg·d),疗程7 d.除急性排斥组和环孢素A小剂量组各24只外,其他6只/组.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各组大鼠移植后生存时间及外周血变化,并检测急性排斥组和组肝、环孢素A小剂量组脾组织中CD4+CD25+Foxp3+Treg的含量.结果:同基因对照组存活时间>100 d,而不发生排斥反应.环孢素A小、中、大剂量组存活时间分别为(51.5±2.4),(53.6±3.6).(23.2±2.1)d,环孢素A中剂量延期组和急性排斥组分别为(57.8±7.2),(20.6±3.2)d,除同基因对照组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性意义(F=114.82,P<0.01).各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的比例无明显差别及增加(P>0.05).环孢素A小剂量组肝组织中CD4+CD25+Foxp3+Treg的含量明显增加,且高于急性排斥组(P<0.05).结论:小剂量环孢素A可以诱导免疫耐受,大剂量环孢素A突然停药会导致加速性排斥.CD4+CD25+Foxp3+Treg能促进移植肝受体的免疫耐受,但其增加只存在于移植的肝内,外周血、脾脏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4.
永生化人前软骨干细胞株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前软骨干细胞体外培养增殖能力有限,但永生化细胞株可以提供大量性状稳定的永生化细胞,并且猿肾病毒40大T抗原基因(simian virus 40 large tumor antigen,SV40Tag)是较为常用且有效的体外永生化细胞的基因片段之一.目的:以SV40Tag转染的人前软骨干细胞构建永生化人前软骨干细胞株.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及免疫磁珠筛选技术分离纯化人胚胎前软骨干细胞.利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技术将含有SV40Tag的质粒pCMVSV40T/PUR转染原代胚胎前软骨干细胞,以未转染细胞作阴性对照.阳性克隆扩大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学以及传代复苏情况,计算细胞存活率和群体倍增时间,绘制细胞生长曲线.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检测永生化人前软骨干细胞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3,以RT-PCR检测永生化人前软骨干细胞及人前软骨干细胞中SV40Tag和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3表达.结果与结论:贴壁培养的永生化人前软骨干细胞形态与原代人前软骨干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别.传代、冻存、复苏对人永生化前软骨干细胞的存活率无影响,第6,10代人前软骨干细胞的存活率降低(P<0.01).与第6,10代人前软骨干细胞相比,永生化人前软骨干细胞增殖较旺盛,群体倍增时间短、增殖率高(P<0.01).第2代永生化人前软骨干细胞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3染色阳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3的RT-PCR结果显示在约400 bp处有一特异形扩增条带,SV40Tag的RT-PCR结果显示在约560 bp处有一特异形扩增条带,未转染的原代细胞未见条带.提示以免疫磁珠筛选技术及脂质体转染技术成功构建了SV40Tag永生化人前软骨干细胞株.  相似文献   

5.
背景:异体肝脏移植由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可诱发免疫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反应,目前通过移植前对供受体进行预处理等策略,可以诱导受体产生免疫耐受,在移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用大鼠胸腺诱导的方法,对大鼠肝移植进行处理,从胸腺诱导方面,研究胸腺诱导与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供体为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受体为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30只和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只,分为同种基因移植组、同种异基因移植组、环孢素组、胸腺修饰诱导组,各10对.采用改良Kamada二袖套法并加以改进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造模后,环孢素组每天腹腔注射环孢索(50 mg/kg),持续5 d,胸腺修饰诱导组胸腺左右两叶各注射50 μL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持续5 d,其他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记录各组大鼠生存时间并分别于移植后3,7,14,21,28 d进行病理学观察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结果与结论:经胸腺修饰诱导的肝移植大鼠生存时间则显著延长(>60d),移植肝内组织损伤程度显著减轻,肝脏局部免疫排斥反应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肝移植效果与同种基因移植大鼠接近,且优于环孢素干预大鼠(P<0.05).提示胸腺诱导可减轻大鼠肝移植后产生的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6.
背景:大多数肝移植患者会发生急性排斥或慢性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肝失功能,通过不同途径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是解决肝移植排斥问题最理想的方法.目的:以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的方法对大鼠肝移植进行处理,从基因方面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30只为异基因肝移植供体,雄性SD大鼠10只为同基因肝移植供体.雄性SD大鼠40只为肝移植受体,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同种基因移植组、同种异基因移植组、环孢素组、环孢素联合转化生长因子组.各组均采用改良Kamada二袖套法并加以改进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造模后,环孢素组给予环孢素1~5 d,环孢素联合转化生长因子组腹腔注射环孢素A 1~5 d,同时腹腔注射转化生长因子质粒0~2 d,其他两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记录大鼠生存时间.于移植后3,7,14,21,28 d进行病理学、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结果与结论:同种基因移植组、环孢素联合转化生长因子组大鼠生存时间均达60 d以上,明显高于同种异基因移植组、环孢素组(P<0.05).同种异基因移植组、环孢素组病理组织切片可见中-重度急性排斥反应,肝内炎细胞浸润较为明显,主要集中在汇管区;环孢素联合转化生长因子组移植肝内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同种基因移植组基本无排斥反应,接近正常肝组织.环孢素联合转化生长因子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优于同种异基因移植组、环孢素组(P<0.05).结果提示环孢素联合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可明显减轻大鼠肝移植移植后得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7.
背景:生物型人工肝采用猪肝细胞或肝癌细胞作为移植物来源存在动物源性疾病和致瘤性的担心,而正常成人肝细胞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的:通过检测转染前、后正常成人肝细胞的活率、生长曲线和细胞周期的变化,了解转染SV40永生化基因对正常成人肝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培养不同时间的正常人肝细胞和永生化正常成人肝细胞,采用胎盘蓝染色和AO-PI染色,于培养后1~8 d采用MTT染色法计数细胞活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A值并绘制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生长周期.结果与结论:3种染色法检测显示两种细胞的活率为95%~99%,存活率无明显差异.转染前、后的两种正常成人肝细胞的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异,均在培养3~5 d时呈指数型生长,但转染后正常成人肝细胞较转染前增殖略快.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得的两种肝细胞的细胞周期:转染后肝细胞S期细胞占65.64%,G_0~G_1期细胞占34.36%,G_2期细胞占0%;转染前肝细胞S期占21.27%,G_0~G_1期细胞占62.64%,G2期细胞占12.09%,提示转染后肝细胞的S期细胞明显增多,增殖能力增强.转染SV40永生化基因的正常成人肝细胞较转染前细胞的增殖活力增高,存活率无明显差异,提示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8.
背景:器官移植耐受的最佳效果是能够诱导对移植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目的:探讨小鼠异基因皮肤移植后,通过受体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建免疫系统诱导移植皮肤免疫耐受的可行性。方法:取BALB/c小鼠骨髓。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进行异基因皮肤移植;32只受体鼠随机均分为4组:移植对照组、环孢素A组、照射组和骨髓移植组。结果与结论:照射组小鼠10d内全部死亡,外周血白细胞数呈持续性降低;而骨髓移植组小鼠长期存活,白细胞数全身照射后6d降到最低,之后持续性增高,照射后21d与环孢素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皮肤存活时间显著长于其他各组(P〈0.01),其淋巴细胞浸润及组织结构破坏明显减少,小鼠脾细胞对供体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显著降低。说明同基因骨髓细胞移植重建免疫系统可显著延长小鼠移植皮肤存活时间,可诱导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Ly4 9A基因转染的C5 7BL 6小鼠脾细胞对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GVL)的影响。方法 经由逆转录病毒介导将Ly4 9A基因转染至C5 7BL 6小鼠的脾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Ly4 9A受体在转染后脾细胞上的表达率 ;以亲代C5 7BL 6H 2 b 小鼠为供者 ,以接种EL96 11红白血病细胞的 (BALB c×C5 7BL 6 )F1H 2 d b(CB6F1)小鼠为受者 ,预处理条件为全身照射 (TBI,6 0 Co照射 10 .5Gy) ,进行脾细胞混合骨髓细胞移植 ,建立半相合异基因急性GVHD模型并在该模型基础上观察Ly4 9A基因转染的脾细胞对GVHD和GVL的作用。结果 Ly4 9A基因转染的C5 7BL 6小鼠的脾细胞 2 4h后蛋白表达率为 (42 .2 0± 4 .87) % ,空载体转染组为(18.6 7± 2 4 8) % ,未转染对照组为 (18.73± 3.82 ) % ,在半相合异基因移植中 (C5 7BL 6 H 2b →CB6F1H 2d b) ,未进行移植的单纯照射组生存期为 (7.80± 3.36 )d ;环磷酰胺治疗组生存期为 (2 1.70±2 87)d ;脾细胞混合骨髓细胞移植组生存期为 (2 9.4 0± 6 .4 3)d ;空载体转染的脾细胞混合骨髓细胞移植组生存期为 (2 9.10± 7.39)d ;Ly4 9A转染的脾细胞混合骨髓细胞移植组生存期为 (45 .0 0± 12 .38)d ,较上述各组生存期明显延长 (P  相似文献   

10.
背景:有研究显示在免疫抑制剂的作用下,同种脾脏细胞移植可诱导免疫耐受,使移植物长期存活.另有研究还显示异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延长移植肝存活时间.目的:观察输注与受体同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脾组织移植对诱导大鼠肝移植后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将受体Lewis大鼠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急性排斥组行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环孢素A组行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后灌胃给予环孢素A;干细胞组行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同期输注异体Lewis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脾组织移植组在干细胞移植组的基础上同期移植DA大鼠脾组织.观察各组生存期,肝功能情况,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嵌合体的形成情况及肝脏病理变化.结果与结论:与其他各组相比,脾组织移植组大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术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索、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Y水平明显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明显升高(P<0.05),30 d后受体脾脏中供体阳性细胞明显升高(P<0.05).肝脏病理显示,环孢素A组和于细胞组移植肝仅呈急性轻度排斥反应,急性排斥组呈急性重度排斥反应,脾组织移植组未见明显排斥反应.说明大鼠肝脏、脾组织移植后输注同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町减轻移植肝的排斥作用,甚至诱导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1.
背景:前软骨干细胞虽然具有较强的自我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但生物学性状不稳定,易分化。导入外源性基因能使其永生化,且不改变细胞的表型和性状。目的:建立永生化大鼠前软骨干细胞株,为以后精确调控前软骨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打下基础。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5-10/2006-09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出生<24h的新生SD大白鼠,雌雄不限,用于取前软骨干细胞。方法:用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基因转染,将含有SV40T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SV40T/PUR导入经免疫磁珠分选出的原代前软骨干细胞进行稳定表达,用嘌呤霉素筛选出阳性克隆并扩大培养。主要观察指标:①前软骨干细胞的生物学性状。②质粒鉴定。③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鉴定SV40T抗原基因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④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⑤细胞生长曲线。结果:①免疫磁珠分离获得细胞阳性克隆,用免疫组织化学证实FGFR-3表达阳性。②双酶切质粒,电泳证实pCMV为3kb,SV40T基因为2.3kb。③嘌呤霉素分离获得转化后细胞阳性克隆,用免疫组织化学证实FGFR-3表达阳性。④提取RNA后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成功扩增出588bp的片段。转染细胞经扩大培养,命名为永生化前软骨干细胞。⑤贴壁培养的转染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22.98±2.77)h,传代、冻存和复苏对细胞形态及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从新生大鼠干骺端中分离、培养出前软骨干细胞,pCMVSV40T/PUR转染能使其永生化。  相似文献   

12.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ransduced cell clearance and transgene regulation following adenoviral gene transfer, we infected F344 rat hepatocytes with an E-1-deleted adenovirus (Ad beta gal) and studied cell survival in the liver of dipeptidyl peptidase IV-deficient (DPPIV-) F344 rats. Transplanted cells were localized with histochemical staining for DPPIV and transgene expression localized with staining for beta-galactosidase (lacZ). The transgene was expressed in 90-100% hepatocytes without impairment in cell viability in vitro, although transplanted cells were cleared mostly within 1 day by infiltrates containing activated macrophages, CD4+ or CD8+ lymphocytes, and phagocytes. When Ad beta gal-transduced hepatocytes were transplanted repeatedly at 14-day intervals, transplanted cells were cleared rapidly each time. LacZ expression following Ad beta gal administration to intact animals was associated with apoptosis and unscheduled DNA synthesis in the liver. To determine whether adenoviral antigen expression activated consequential MHC-restricted liver injury, we transplanted Ad beta gal-hepatocytes followed subsequently by transplantation of nontransduced hepatocytes. Transplanted cells expressing Ad beta gal were rapidly cleared as before, whereas nontransduced hepatocytes engrafted with progressive liver repopulation.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adenovirally transduced cells are cleared early in the host liver. Use of ex vivo strategies will facilitate analysis of modified adenoviral vectors in the context of immunoregulatory, cellular and viral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13.
背景:体外构建工程组织时常因植入区血供不良或植入物建立血管化过程延长,造成种子细胞缺乏营养,代谢紊乱,增殖、分化及分泌功能受损甚至死亡,移植物最终失效。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基因转染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移植能否促进组织工程脂肪组织的血管新生。方法:利用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基因体外转染人脂肪来源干细胞,然后与脂肪组织工程移植物混合移植于裸鼠背部(实验组),以移植脂肪来源干细胞+脂肪组织工程移植物(细胞组)、DMEM培养基+脂肪组织工程移植物(对照组)为对照。结果与结论:移植后3个月,实验组脂肪组织存活湿质量、脂肪组织血管密度高于细胞组与对照组(P〈0.01,P〈0.05),且细胞组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脂肪来源干细胞可促进组织工程脂肪组织的血管新生,提高存活水平,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基因后具有更强的促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X盒结合蛋白1基因可以转染至神经干细胞中并稳定过表达X盒结合蛋白1,转染后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优于普通神经干细胞。目的:通过测定转染后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大鼠模型黑质内单胺类递质和α-突触核蛋白水平的影响,研究转染后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7只帕金森病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3组。对照组侧脑室内移植PBS,神经干细胞组移植空白神经干细胞悬液,转染组移植X盒结合蛋白1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悬液。分别于移植后7,14,21,28d对各组大鼠进行诱导旋转实验观察神经功能:Westernblot检测α-突触核蛋白水平;黑质切片后免疫组化染色测酪氨酸羟化酶(+)神经细胞。结果与结论:转染组大鼠黑质内α-突触核蛋白表达量降低,酪氨酸羟化酶(+)神经细胞数高于神经干细胞组和对照组,且大鼠旋转实验中旋转行为改善。表明在帕金森病中,X盒结合蛋白1转染的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率高,转染后可降低α-突触核蛋白的聚集,从而改善帕金森症状起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目前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移植治疗帕金森病仍面临细胞存活率低的问题,大部分细胞因氧自由基形成及脂质过氧化而发生程序性凋亡.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移植至帕金森模型鼠后的细胞存活及移植效果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10/2008-06在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多巴胺能神经元组、白藜芦醇组、联合组,8只/组;孕十四五天的健康SD大鼠4只,取胎鼠用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白藜芦醇为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方法:取体外分离培养的胎鼠中脑神经干细胞,在含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液中传代扩增后,在分化液中诱导向多巴胺能神经元方向分化.各组大鼠均应用6-羟基多巴胺制备帕金森病模型.采用两点移植法,多巴胺能神经元组向大鼠毁损同侧纹状体注入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悬液3μL(1×105个/μL):白藜芦醇组注入40 mg/L白藜芦醇3 μL;联合组注入40 mg/L白藜芦醇3 μL+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悬液3 pL(1×105个/μL).模型对照组注入DMEM/F12细胞培养液3 μL.主要观察指标:胎鼠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细胞率,细胞移植后帕金森模型鼠不对称旋转行为的变化,纹状体移植区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细胞存活情况.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分化6 d的细胞中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细胞率为(17.8±4.2)%.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联合组大鼠移植后10d不对称旋转行为有显著性改善(P<0.01),移植后20d不对称旋转圈数开始明显下降(P<0.01).移植后10~60 d,联合组大鼠的不对称旋转圈数明显低于多巴胺能神经元组(P<0.01).白藜芦醇组、模型对照组均未见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细胞,联合组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多巴胺能神经元组(P<0.01).结论:胎鼠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移植至帕金森模型鼠后,白藜芦醇可提高纹状体移植区植入细胞的存活率,改善大鼠不对称旋转行为.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外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忠烨  唐文渊  朱晓峰 《中国急救医学》2006,26(7):515-517,T0001
目的探讨移植转染pDsVEGF165Red1—N1质粒的神经干细胞能否促进脑外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利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大鼠神经干细胞,在脑立体定向仪引导下分别将PBS(A组)、神经干细胞(B组)、转基因神经干细胞(C组)移植到脑外伤大鼠局部损伤灶边缘,通过NSS评分评价移植后大鼠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转基因细胞移植后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表达VEGF165,C组大鼠NSS评分从移植后第3天开始明显低于A组(P<0.05),而B组大鼠NSS评分则从移植后第7天开始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转基因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可以分泌VEGF165促进脑外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