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生命线,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我院护理部建立了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质控护师组成的质控组织,定期及不定期对科内护理质量、护理业务进行检查、督促、指导.结合本人在急诊质控工作中的体会,浅述质量控制在急诊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规范急诊护理操作章程和护理行为,尽量避免急诊护理中的法律纠纷。方法:分析急诊护理工作特点和护理要求,强调严格遵守护理操作章程和规范护理行为。结果:严格遵守护理操作章程,规范护理行为可有效避免急诊护理的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结论:重视急诊护理工作特点,严格遵守护理章程,规范急诊护理行为,可减少急诊护理中的法律纠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如何以整体护理观预防急诊护理的医疗纠纷。方法:从急诊护理角度人手,以整体护理观为出发点.分别把患者视为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人来加以分析和揣摩,并给予适合不同个体需要的护理,从而对护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结果:整体护理观在临床急诊护理中可提高医护质量,减少或避免护患矛盾发生.预防急诊护理纠纷的发生,起到预防医疗纠纷的作用。结论:整体护理观在预防急诊科的医疗纠纷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护士工作环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护理工作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特别是急诊护理,更是风险中的风险。在急救医学和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为提高急救护理质量。将风险减至最低限度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非急诊手术、无合并症的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对骨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骨折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提高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对急诊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一直是急诊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我们根据急诊病人多、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的特点边学习边探索,建立了具有急诊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模式,使整体护理观念有机地与急诊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使之更完善,更符合要求,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对急诊留观病人开展的健康教育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作者根据急诊室护理工作分工细、内容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服务性等特点.建立了以护士长、各护理组组长为核心.组成急诊室质量控制检查考核小组,负责实施和完成急诊室各项护理指标.健全急诊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提高护士群体素质、业务技能.保证了急诊的抢救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士长自身素质培养及在护理质量检控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通过对13名新提拔的护士长进行素质培训及抓好护理质量检控重点。结果 13名新护士长所在科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3-6个百分点,病人满意.结论 面对护理工作和管理工作中的各种应激,护士长良好的自身素质与护理质量检控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护士长在工作、学习中应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要抓好护理质量检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对急诊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一直是急诊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我们根据急诊科病人多,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的特点,边学习,边探索,在急诊建立了具有急诊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模式,使整体护理观念有机地与急诊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使之更完善,更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使急诊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现将急诊对留观病人开展的健康教育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急诊护理管理纳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急诊护理管理的科学水平和护理体系的应急能力。方法:应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立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强化培训,识别关键过程并进行控制,注重持续改进。结果:文件规范了各项护理质量目标.科室有了可操作的依据,提高了急诊护理管理水平。结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能提高急诊护理管理的科学性,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医疗护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急诊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服务规范、诊区管理、服务态度和患者满意度4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更好。结论:对急诊患者实施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可达到较好的干预效果,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我院的急诊观察病区担负着留观、输液的双重任务.是医院人流量较多的病区,护理工作又是本病区的主要角色.每天我们都要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患者,护患关系相当复杂。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改善,就医过程中,患者在要求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前提下,对服务的期望不断提高,为此我们借鉴21世纪现代企业的“感动服务”管理理念,在急诊观察室实施感动护理服务.以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儿科急诊留观输液的安全护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艳 《当代护士》2006,(2):29-30
安全护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安全第一,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病人安全110是每一个护理工作者需要探索的课题。儿科急诊患儿病情紧急、危重,家人心情急切,就诊高峰相对集中,而静脉输液是急诊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小儿静脉输液具有穿刺难度大,用药剂量小等特点,短时间内大批输液容易出现护理缺陷。对此.我科从2004年起加强了安全护理管理,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急诊科护理工作特点,从改善护患关系和提高护理质量出发,分析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意义,提出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营造温馨舒畅的人文氛围,指出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将人文关怀渗透至病人的整体护理中。  相似文献   

15.
【】 目的:探究和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急诊患者8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质量优良率为91.5%,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质量优良率为72.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约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率为97.0%,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率为80.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约0.05)结论:采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不仅有效提高急诊护理效率,在确保护理质量的同时,增加患者满意度,以此减少医疗纠纷;并且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急诊信息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信息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年来本院急诊信息系统在护理工作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对比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应用急诊信息系统前后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实施急诊信息系统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应用急诊信息系统保证了护理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现代化发展,从而减少护患纠纷和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使急诊护理工作安全、有效、快捷,2003年12月-2004年12月,我院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管理模式。方法:对急诊带班人员进行培训、个案分析、总结经验、临床推广。结果:在急诊护理带班管理以下方面如:工作程序、人力资源、应急处理、物品配备、安全护理应用取得很好效果。结论:预见性思维提高管理者主观能动性,保障护理安全,减低了护理纠纷,改变管理模式:由经验型转为科学型管理,大大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防范急诊医疗纠纷和投诉中的作用。方法 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正确鉴别和评估风险,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和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同时进行临床业务和安全知识培训.协调好急诊与相关科室部门的工作。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1年多.护患关系明显改善,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降低了纠纷和投诉的发生率。结论 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是提高急诊护理服务质量、减少纠纷和投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导师制小组护理工作模式在骨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导师制小组护理工作模式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6个月护理服务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导师制小组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前后6个月病区出院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导师制小组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后6个月基础护理质量评分(97.52±1.33)、专科护理质量评分(97.81±1.19)、整体护理质量评分(97.74±1.25)、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评分(98.05±0.94)、健康教育质量评分(99.02±0.57)、患者满意度得分(98.27±0.87)、护理人员满意度得分(96.08±2.06),均优于导师制小组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前6个月相应评分(90.66±3.42)、(92.61±3.36)、(93.14±3.20)、(93.51±3.58)、(94.28±1.92)、(92.95±3.01)、(86.92±3.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51,-27.74,-25.48,-7.40,-45.03,-32.25,-20.98,均P〈0.01)。结论导师制小组护理工作模式的实施,从人本管理的角度综合考虑了患者的需求和护理人员的发展,营造了护患之间及护理小组内部和谐的氛围,实现了护患之间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奠定了优质护理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