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锌原卟啉干预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影响。方法7日龄SD仔鼠125只,随机分为3组,观察各组脑组织HO-1活性、CO和cGMP含量的变化及脑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1)缺血缺氧组HO-1活性、cGMP及CO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HI+Znpp组的HO-1活性,cGMP及CO水平低于HI组(P<0.01)。(2)HI组及HI+Znpp组均表现出缺血缺氧的改变但HI组的病理改变明显比HI+Znpp组严重。结论缺血缺氧时应用锌原卟啉预处理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缺氧缺血新生鼠脑内血红素氧化酶—1和一氧化碳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王玲  张薇  惠延平 《中国临床康复》2003,7(7):1072-1073,T002
目的 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时脑内血红素氧化酶-1(HO-1)和内源性一氧化碳(CO)及环化鸟苷酸(cGMP)的变化,探讨锌原卟啉(Znpp)的治疗作用。方法 7d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氧缺血组(HI)及缺氧缺血+锌原卟啉组(HI+Znpp)。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COHb含量和脑匀浆HO—1活性;放免法测定脑匀浆cGMP水平,并观察脑病理改变。结果 HI组在1,4,12hHO—1、cGMP、CO水平与对照组比明显升高(P<O.O1),在12h达到高峰。HI+Znpp组HO-1、cGMP、CO水平在1,4,12h均明显低于HI组(P&;lt;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lt;0.01)。脑组织病理检查可见HI组呈重度缺氧缺血改变,多数神经元细胞肿胀变性;而Znpp组神经元变性者少。结论 HI后脑内HO-1活性明显增高导致内源性CO和cGMP增高,Znpp可阻抑这一病理生理过程,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时脑内血红素氧化酶-1(HO-1)和内源性一氧化碳(CO)及环化鸟苷酸(cGMP)的变化,探讨锌原卟啉(Znpp)的治疗作用。方法7d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氧缺血组(HI)及缺氧缺血+锌原卟啉组(HI+Znpp)。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COHb含量和脑匀浆HO-1活性;放免法测定脑匀浆cGMP水平,并观察脑病理改变。结果HI组在1,4,12hHO-1、cGMP、CO水平与对照组比明显升高(P<0.01),在12h达到高峰;HI+Znpp组HO-1、cGMP、CO水平在1,4,12h均明显低于HI组(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脑组织病理检查可见HI组呈重度缺氧缺血改变,多数神经元细胞肿胀变性;而Znpp组神经元变性者少。结论HI后脑内HO-1活性明显增高导致内源性CO和cGMP增高,Znpp可阻抑这一病理生理过程,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4.
脂多糖与缺氧缺血对新生大鼠脑损伤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亚临床感染是否与轻度缺氧缺血(HI)协同导致严重的脑损伤。方法:(1)用不同剂量脂多糖(LPS)腹腔注射7d龄Wistar大鼠,观察体温变化以确定引起亚临床感染的LPS剂量;(2)LPS 0.3mg/kg腹腔注射7d龄Wistar大鼠并联合不同时间HI,用微管相关蛋白-2(MAP-2)免疫组化染色测脑梗死面积;(3)用7d龄Wistar大鼠分别制成缺氧缺血损伤(HIBD)模型(HI 55min)、感染与轻度HI协同作用脑损伤模型(LPS+HI 20min)和对照组,分别用MAP-2和细胞黏附因子-1(ICAM-1)免疫组化染色测脑梗死面积和脑HCAM-1阳性微血管计数。结果:(1)LPS 0.3mg/kg是引起亚临床感染的剂量;(2)LPS 0.3mg/kg HI 20min可造成严重脑损伤;(3)LPS+HI 20min组与HI 55min组脑梗死面积和脑组织ICAM-1阳性微血管计数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LPS+HI 20min组脑梗死面积与HI 55min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ICAM-1阳性微血管计数LPS+HI 20min组显著高于HI 55min组(P<0.05)。结论:LPS与HI可协同导致严重脑损伤;ICAM-1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临床中对轻度窒息患儿应警惕感染/亚临床感染对HI脑损伤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组胺H3受体拮抗剂硫丙咪胺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生后7天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缺氧脑病(HIE)模型组、治疗组;HIE模型组和治疗组应用左侧颈动脉结扎后缺氧方法制备HIE大鼠,治疗组进一步分为H3治疗组、H3+H1治疗组和H3+H2治疗组。H3治疗组给予5 mg/kg Thio腹腔注射;H2组先给予Dhp 5 mg/kgip,30 min后ip Thio 5 mg/kg;H1组先给予Cim100 mg/kgip,30 min后ip Thio 5 mg/kg;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并于注射完毕后6 h、24 h和72 h留取脑组织标本,对脑组织含水量、海马区组胺、MDA、SOD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在给药后6 h、24 h和72 h的检测时间内,各组6 h与24 h脑组织含水量、MDA结果比较明显增高(P〈0.05),SOD、海马区组胺结果比较明显减少(P〈0.05);H3+H2组与模型组比较,脑组织含水量、MDA明显减少(P〈0.05),SOD、海马区组胺明显增加(P〈0.05);H3+H1组与H3组比较中,脑组织含水量、MDA明显增高(P〈0.05),SOD、海马区组胺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颈动脉结扎后24 h,神经元损伤达到高峰。组胺H3受体拮抗剂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病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组胺H3受体拮抗剂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病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组胺H2受体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HI)后钙离子对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和研制新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d龄SD鼠(n=126),完全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42只(仅作颈正中切口,游离右颈总动脉不结扎);缺氧缺血组42只、钙离子拮抗剂加缺氧缺血组(干预组)42只。后两组用0号线结扎右颈总动脉2h,予以低氧2h,制备成缺氧缺血(HI)脑损伤模型。干预组动物分别在模型制成前、后腹腔内注射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用免疫组化法测各组HI后不同时间点右侧海马CAI区P-CREB阳性细胞数。结果:HI组右侧海马CAl区P-CREB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lt;0.01),4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干预组新生大鼠右侧海马CAl区P-CREB表达较HI组无明显减少(P=0.452&;gt;0.05)。结论:钙离子对CREB磷酸化无明显影响。钙离子拮抗剂可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雄激素干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大鼠后,鼠脑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方法:实验于2004-02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完成。选择7d龄一级SD大鼠56只。随机抽签法分成假手术对照组8只、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生理盐水组24只、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雄激素组24只,按照取材时间的不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生理盐水组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雄激素组又分为缺氧缺血后6,24,48h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取颈正中切口,游离左颈总动脉,结扎并缝合切口,恢复2~3h后置于约5L自制常温常压密闭容器中,以1.0~2.0L/min的速度输入含体积分数0.08的氧气和体积分数0.92的氮气的混合气体,约2.5h后取出。假手术组仅做颈正中切口,游离左颈总动脉,但不结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雄激素组在缺氧缺血后立即给予腹腔注射丙酸睾丸酮25mg/kg;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生理盐水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作对照。然后分别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6,24,48h后断头取脑制作脑匀浆,以硫代巴比妥法测定丙二醛含量;黄嘌呤氧化酶发光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结果:在实验过程中,缺血性脑损伤+生理盐水组死亡7只;缺血性脑损伤+雄激素组死亡4只;假手术组无死亡。故假手术组8只、缺血性脑损伤+生理盐水组17只、缺血性脑损伤+雄激素组2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假手术组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为(60.67&;#177;7.26)kNU/g;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生理盐水组缺氧缺血后6h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开始降低,24h降至最低值,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8h后逐渐恢复后仍低于正常水平,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雄激素组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缺氧缺血后6,24,48h均明显高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生理盐水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与假手术组接近。②假手术组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为(2.45&;#177;0.87)μmol/g;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生理盐水组缺氧缺血后6h丙二醛含量开始升高,24h升至最高,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48h后逐渐恢复后仍高于假手术组的水平,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雄激素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6,24h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均明显低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48h后丙二醛含量仍低于生理盐水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雄激素可能通过减少抗氧化剂的消耗和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以减轻新生鼠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羟丁酸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脑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和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8/2003-04在江苏省麻醉医学研究所进行.取新生后7 d 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羟丁酸钠50,100,200mg/kg组,每组分缺氧后1,3,24,72和168 h 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羟丁酸钠各剂量组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即刻腹腔注射羟丁酸钠50,100,200mg/kg,每8小时1次,共计给药7 d,缺氧缺血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 mL/kg.各组在缺氧完成后1,3,24,72和168 h取脑切片作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海马CA1区细胞病理改变,细胞凋亡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染色计算脑海马CA1区中的凋亡阳性细胞表达数目,并观察新生大鼠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经补充后15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体质量增长率缺氧缺血组大鼠在缺血缺氧后72,168 h时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羟丁酸钠50,100mg/kg组新生大鼠在72,168 h时明显高于缺氧缺血组(P<0.01),且羟丁酸钠100mg/kkg组明显高于羟丁酸钠50mgkg组(P<0.01).羟丁酸钠200 mgkg组大鼠各时间点体质量增长率与缺氧缺血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光镜下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缺氧缺血组脑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紊乱,锥体细胞减少,羟丁酸钠50,100 mgkg组锥体细胞病理改变明显减轻.③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染色凋亡阳性细胞数目缺氧缺血组缺血缺氧后3 h时明显高于假手术组(t=28.7,P<0.01),24 h时达到高峰,染色最强,其后逐渐减弱,但在168 h时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t=12.8,P<0.01).羟丁酸钠50 mg/kg组在缺氧缺血3,24,72 h时明显低于缺氧缺血组(P<0.05,0.01),168 h时与缺氧缺血组无明显差异.羟丁酸钠100 mg/kg组在缺氧缺血3,24,72,168 h时明显低于缺氧缺血组(P<0.01),在缺氧缺血168 h时明显低于羟丁酸钠50 mg/kg 组(t=4.45,P<0.01),其余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羟丁酸钠200 mg/kg 组凋亡阳性细胞数目无明显变化.结论①腹腔注射50,100mg/kg的羟丁酸钠时缺氧缺血大鼠的体质量增长明显加快,苏木精-伊红染色也显示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减轻,提示羟丁酸钠通过对脑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促进了新生大鼠的生长发育.②腹腔注50,100 mgkg射羟丁酸钠可使缺氧缺血3 h后凋亡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尤以100 mg/kg的作用明显,说明羟丁酸钠能够抑制神经元凋亡的发生,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与作用时间及用药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观察低频经颅磁刺激(TMS)对缺血缺氧脑损伤(HIBI)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同时探讨低频TMS对体外培养的缺血缺氧(HI)大鼠神经元谷氨酸释放的影响。 方法:选用成年SD大鼠,制作缺血缺氧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如下三组:HIBI组,TMS+HIBI组以及正常对照组。采用水迷宫来评估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体外培养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同样将其分为HI组、TMS+HI组以及正常对照组。采用氧气葡萄糖剥夺法制作细胞缺血缺氧模型,测定细胞外液谷氨酸及乳酸脱氢酶(LDH)浓度(与神经元损伤呈正相关),同时观察细胞存活率。 结果:①HIBI后,WM结果显示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受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经过TMS刺激14d后,TMS+HIBI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高于HIBI组(P<0.05)。③HI刺激后,体外培养的神经元细胞外液谷氨酸及LDH浓度升高,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神经元存活率则显著下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④TMS+HI组神经元细胞外液谷氨酸和LDH浓度低于HI组(P<0.05),神经元存活率也显著上升,高于HI组(P<0.05)。 结论:①HIBI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而低频TMS 可以显著改善HIBI大鼠的认知功能;②HI诱导体外培养的神经元损伤,谷氨酸释放增加,细胞存活率降低,而低频TMS可以抑制HI诱导的神经元损伤以及谷氨酸释放,减轻谷氨酸毒性作用,同时增加神经元存活率。这可能与低频TMS改善学习记忆能力有关,这为缺血缺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两种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制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7日龄新生大鼠颈总动脉结扎法和临产大鼠子宫动脉结扎法造成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差异性。方法:动物模型Ⅰ组结扎7日龄新生大鼠左侧颈总动脉,置于8%O2.92%N2混合气中2 h造成新生大鼠急性脑缺氧缺血于48 h处死。动物模型Ⅱ组将临产(妊娠21 d)雌性大鼠,用丝线结扎双侧子宫动脉20 m in,造成胎鼠急性脑缺氧缺血后立即取出于48 h处死。应用TTC功能性酶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法观察存活48 h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临产大鼠子宫动脉结扎法同7日龄新生大鼠颈总动脉结扎法比较,两组存活48 h大鼠脑组织通过TTC功能性酶组织化学染色证实脑组织缺氧确切,HE染色显示临产大鼠子宫动脉结扎法造成新生大鼠左侧脑组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病理学评分较高,并且早产新生大鼠全脑组织呈缺氧缺血性病理学改变,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制备方法均为理想,结扎临产大鼠子宫动脉法简便且新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评分较高。研究者可根据研究目的不同采用不同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HI)后钙离子对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和研制新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d龄SD鼠(n=126),完全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42只(仅作颈正中切口,游离右颈总动脉不结扎);缺氧缺血组42只、钙离子拮抗剂加缺氧缺血组(干预组)42只。后两组用0号线结扎右颈总动脉2h,予以低氧2h,制备成缺氧缺血(HI)脑损伤模型。干预组动物分别在模型制成前、后腹腔内注射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用免疫组化法测各组HI后不同时间点右侧海马CA1区P-CREB阳性细胞数。结果:HI组右侧海马CA1区P-CREB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4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干预组新生大鼠右侧海马CA1区P-CREB表达较HI组无明显减少(P=0.452>0.05)。结论:钙离子对CREB磷酸化无明显影响。钙离子拮抗剂可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研究认为,Mr70000热休克蛋白(HSP70)是缺氧缺血的敏感指标。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rahexosylganglioside,GM1)是哺乳类神经节苷脂的主要种类,HSP70及GM。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中的作用及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后海马CA1区Mr70000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病理学损伤变化和外源性GM1对其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本实验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航空医学系及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完成,实验采用7日龄SD乳鼠,按随机抽签法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6只,缺氧缺血组24只,缺血后治疗组24只干预:建立HIBD模型,用免疫组化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方法检测缺氧缺血和GM.干预后不同时间点脑海马组织HSP70阳性细胞及病理学改变。主要观察指标:正常大鼠、缺氧缺血大鼠及缺氧缺后给予GM1大鼠的海马CA1区HSP70染色程度及神经损伤分级比较。结果:HI后新生大鼠海马CA1区仅能检出少量阳性HSP核蛋白,呈1级染色,海马CA1区神经元呈较严重的缺血损伤性改变,损伤程度达3—4级,而GM1组可见应激蛋白HSP70明显表达,24h达高峰,呈2—3级染色;神经元损伤程度为0—2级。结论:GM1可使新生大鼠海马CA1区HSP70表达上调,减轻脑缺氧缺血后病理损伤,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机制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并观察其伍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FDP组)及对照组,连续治疗1~3个疗程,定期应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及检测细胞酶学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NABA评分及细胞酶学改变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FDP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神经细胞损伤,纳洛酮促进苏醒,改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预后,减少其后遗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针刺对新生鼠缺血缺氧性损伤后皮质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 新生7d龄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24只)、新生鼠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模型组(24只)和HIE+针刺组(24只),3组均于建模后第3,7,14,28天处死取脑,行免疫组化染色,巢蛋白(Nestin)标记神经干细胞。结果 正常SD大鼠生后早期的皮质存在一定数量的Nestin阳性细胞,随年龄增加而减少;缺血缺氧后,新生SD大鼠皮质损伤区及其周围、对侧镜区出现Nestin阳性细胞增多,并以病灶边缘更加突出,伤后3d达高峰,HIE+针刺组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1),并使高峰时间延长,高峰期推迟,至伤后28 d各组无差异。结论 针刺可促使新生SD大鼠缺血缺氧性损伤后皮质神经干细胞增多,高峰期延长。  相似文献   

15.
急性CO中毒大鼠脑组织NO NOS活性变化及纳洛酮的干预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 (CO)中毒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 (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活性的变化及纳洛酮的治疗作用。方法 健康Wister大鼠 4 5只 ,随机分为 3组 :正常、CO染毒组 (中毒组 )、CO染毒后纳洛酮治疗组 (观察组 )。采用改良的Griess法和分光度法 ,分别测定大鼠大、小脑组织NO和NOS活性。结果 急性CO中毒后大鼠大、小脑组织中NO和NOS活性明显升高 ,与正常组比较P <0 0 1;应用纳洛酮治疗后 ,脑组织中NO和NOS活性明显降低 ,与中毒组比较P <0 0 1。结论 急性CO中毒后大鼠脑组织中NO和NOS活性增高 ,NO、NOS活性改变可能参与了急性CO中毒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纳洛酮治疗可降低急性CO中毒大鼠脑组织中NO和NOS活性。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对细胞免疫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9例日龄1-5天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9例患儿均有明确的产时窒息史,产后48-72小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均经头颅CT证实脑组织有确实的缺氧改变。我们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取患儿静脉血检测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分别与31名足月健康儿及14命名踞发性疾病新新生儿对照分析,发现HIE患儿在急性期CD3^+,CD4^+,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有非常显著的降低(P<0.01),与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了解 miR -200b 与髓鞘碱性蛋白(MBP)在未成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损伤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为早产儿 HIBD 康复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新生大鼠 HIBD 模型。正常对照组:新生3日龄 SD大鼠,不予特殊处理。单纯缺氧缺血组(HI 组):永久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后吸入8%氧浓度的氮氧混合气体。双侧侧脑室注射无菌 PBS。HI 激动剂组(HI + agomir 组):缺氧缺血后,双侧侧脑室注射 miR -200b agomir。HI 拮抗剂组(HI +antagomir 组):缺氧缺血后,双侧侧脑室注射 miR -200b antagomir。qRT - PCR 检测转染后12 h(生后3 d)、转染后1 d、转染后3 d、转染后7 d 各组脑组织中 MBP 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各组 MBP 表达的变化。结果单纯 HI 组3 d 时 MBP 的表达开始降低,7 d 时更加明显( P <0.05)。转染后12 h 时,各组之间 MBP 表达无显著差异( P >0.05)。HI 转染 miR-200b 激动剂后 MBP 处于持续低表达状态,1 d 和3 d 时明显低于单纯 HI 组( P <0.05);7 d 时,MBP 表达回升,接近正常对照组( P >0.05)。HI 转染 miR -200b 抑制剂后 MBP 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基本一致( P >0.05),但1 d 和3 d 时明显高于激动剂组( P <0.05)。结论 miR -200b 过表达反向抑制了 MBP 的表达,但作用时间有限。miR -200b 低表达促进 MBP 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miR -200b 有可能参与了新生大鼠 HIBD 后 CNS 髓鞘形成及其损伤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氧预处理(HPC)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为HPC的保护机制提供依据。方法48只7d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缺氧缺血组、HPC+缺氧缺血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缺氧缺血组在当天先行左侧颈总动脉结扎术,然后放入缺氧装置吸入8%氧气和92%氮气的混合气体2.5h,建立HIBD动物模型。HPC+缺氧缺血组在术前1d先行HPC,即将大鼠放人密闭容器中通人8%氧气和92%氮气混合气体3h,第二天再依次同法建立HIBD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不结扎,也不做HPC。正常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在建立动物模型后48h将全部动物同时处死。对各组新生大鼠脑皮质、室管膜下区、海马区的神经干细胞增殖的标记物一巢蛋白(nestin)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HPC+缺氧缺血组在皮质、室管膜下区、海马区nestin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其他3组(P〈0.01或P〈0.05),缺氧缺血组nestin阳性细胞数量也多于对照组与假手术组(P均〈0.05),对照组nestin阳性细胞数量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PC对HIBD具有保护作用,可增加HIBD新生大鼠神经于细胞的增殖,以增加脑损伤的康复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评价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程度的可行性。方法 7日龄Wistar新生大鼠30只,麻醉后分离右侧颈总动脉,随机分为3组。单纯缺血组10只,结扎颈总动脉;窒息组10只,结扎颈总动脉,术后恢复1h置于缺氧箱中,持续缺氧30min;对照组10只,分离颈总动脉后未予结扎。应用VTQ技术分别测量术前和术后12、24、48、72h各组大鼠的脑组织VTQ值。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出脑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随着缺血时间延长,单纯缺血组和窒息组大鼠的VTQ值逐渐增高。单纯缺血组VTQ值在术后72h明显高于术前及对照组。窒息组VTQ值在术后24h明显增高,从术前的(0.65±0.04)m/s上升至术后72h的(0.76±0.07)m/s。病理检查可见窒息组右侧大脑皮层、海马等区域神经细胞减少,尤以海马区域更为明显;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脑间质及血管周围水肿明显,室管膜区及脑室周围的脑实质内可见红细胞。结论随着缺氧缺血时间延长,大鼠脑损伤加重,其脑组织的VTQ值逐渐增高。VTQ技术可用于评价新生大鼠HIBD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羟丁酸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脑海马CAl区神经元损伤和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8/2003-04在江苏省麻醉医学研究所进行。取新生后7d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羟丁酸钠50,100,200mg/kg组,每组分缺氧后1,3,24,72和168 h 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羟丁酸钠各剂量组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即刻腹腔注射羟丁酸钠50,100,200mg/kg,每8小时1次,共计给药7d,缺氧缺血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l/kg。各组在缺氧完成后1,3,24,72和168h取脑切片作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海马CA1区细胞病理改变,细胞凋亡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染色计算脑海马CA1区中的凋亡阳性细胞表达数目,并观察新生大鼠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经补充后15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体质量增长率:缺氧缺血组大鼠在缺血缺氧后72,168h时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羟丁酸钠50,100mg/kg组新生大鼠在72,168h时明显高于缺氧缺血组(P〈0.01),且羟丁酸钠100mg/kg组明显高于羟丁酸钠50mgkg组(P〈0.01)。羟丁酸钠200mg/kg,kg组大鼠各时间点体质量增长率与缺氧缺血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光镜下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缺氧缺血组脑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紊乱,锥体细胞减少,羟丁酸钠50,100mg/kg组锥体细胞病理改变明显减轻。③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染色凋亡阳性细胞数目:缺氧缺血组缺血缺氧后3h时明显高于假手术组(t=28.7,P〈0.01),24h时达到高峰,染色最强,其后逐渐减弱,但在168h时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t=12.8,P〈0.01)。羟丁酸钠50mg/kg组在缺氧缺血3,24,72h时明显低于缺氧缺血组(P〈0.05,0.01),168h时与缺氧缺血组无明显差异。羟丁酸钠100mg/kg组在缺氧缺血3,24,72,168h时明显低于缺氧缺血组(P〈0.01),在缺氧缺血168h时明显低于羟丁酸钠50mg/kg组(t=4.45,P〈0.01),其余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羟丁酸钠200mg/kg组凋亡阳性细胞数目无明显变化。结论:①腹腔注射50,100mg/kg的羟丁酸钠时缺氧缺血大鼠的体质量增长明显加快,苏木精-伊红染色也显示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减轻,提示羟丁酸钠通过对脑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促进了新生大鼠的生长发育。②腹腔注50,100mg/kg射羟丁酸钠可使缺氧缺血3h后凋亡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尤以100mg/kg的作用明显,说明羟丁酸钠能够抑制神经元凋亡的发生,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与作用时间及用药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