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慢性咳嗽的关系。方法:对确诊的150例慢性咳嗽小儿和对照组126例小儿采用ELISA方法定性检测慢性咳嗽患儿血清中的Mp特异性IgM抗体,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50例慢性咳嗽患儿中,Mp—IgM阳性46例,阳性率30.60%,对照组126例患儿中,MPAb阳性15例,阳性率11.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p感染可能是小儿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小儿肺炎1224例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被动凝集法)检测,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08牟12月小儿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结果受检人数1224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52.21%。各年龄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6—14岁学龄期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高达65.05%。男性肺炎支原体阳性率48.14%;女性肺炎支原体阳性率58.15%,女性小儿感染肺炎支原体明显高于男性小儿(P〈0.01)。结论建议临床医师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学龄期儿童为好发年龄,女性小儿感染肺炎支原体明显高于男性小儿。对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中的阳性率及相关性。方法选择10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观察组,90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总IgE水平,比较两组患儿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及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总IgE水平。结果观察组肺炎支原体IsM抗体阳性率为35.8%(38/106),对照组是14.4%(13/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5—12岁组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较1~5岁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患儿的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肺炎支原体感染容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快速鉴定培养法及直接药敏试验检测小儿感染肺炎支原体的临床应用,探讨肺炎支原体的临床感染特征,为临床提供行之有效的诊疗依据。方法选取安康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门诊及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2993例,采集患儿咽拭子标本做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及直接药敏试验。结果2993例患儿共检出肺炎支原体感染者370例,阳性率为12.36%。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以0~<1岁的感染率最高,阳性率为20.6%。0~<1岁、1~<3岁、3~<6岁及6~14岁4个年龄段患儿的阳性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02,P<0.05)。370株肺炎支原体对6种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也伴着一定的耐药性的出现。结论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及直接药敏试验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能够达到临床要求,检测技术操作简单,标本易获取,检测结果可以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肺炎支原体抗体快速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IgM)快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金标渗滤法检测160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的MP—AbIgM。结果:儿童组MP—AbIgM阳性率23.12%;成人组MP—AbIgM阳性率19.12%;呼吸道MP感染年龄以〈3岁和〉60岁多发,〈1岁阳性率为27.17%,1~3岁阳性率为35.14%,〉60岁阳性率为34.62%。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童和老年人呼吸道感染中占有较高比例,肺炎支原体抗体快速检测对呼吸道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及分析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Ig M 抗体,探讨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ELISA原理定性检测患儿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采用χ2检验对不同性别、季节及年龄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患儿标本930例,阳性例数为334例,总阳性率为36%。其中男性患儿阳性率为30.7%,女性患儿阳性率为43.9%。春夏秋冬四季的阳性率分别为33%、34%、36%及40%。0~1岁、1~3岁、3~6岁及>6岁患儿阳性率分别为19%、33%、43%及51%。结论女性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患儿(P<0.05);秋冬季节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但四季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0~1岁的患儿阳性率最低,6-14岁的患儿阳性率最高,且年龄分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患儿性别、年龄以及季节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提供相关资料。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回顾性分析2006年全年4196例患儿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结果在4196例患儿中共检出阳性739例,阳性率为17.61%,男女患儿阳性率分别为14.77%和22.66%。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加,阳性率也逐步增加。1岁以内患儿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2~14岁)5.38%。在1岁以内的患儿中,小于半岁的患儿阳性率不到1.00%,远低于半岁至1岁的患儿(9.70%)。全年均可发病,但春夏季阳性率较高。结论肺炎支原体好发于一岁以上儿童,女童感染机会高于男童,全年均可发病,春夏季阳性率较高。半岁以下婴儿阳性率太低,检测肺炎支原体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肺炎支原体(MP)DNA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FQ-PCR对该院742例儿科住院患儿的血清、痰液、胸腔积液、支气管灌洗液、肺泡灌洗液临床标本进行MPDNA的定量检测。结果742例患儿中MPDNA检测总阳性率为40.3%(299/742);男、女性患儿MPDNA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7岁、7~〈10岁、10~〈13岁、13~16岁组,MPDNA阳性率均高于0~〈4岁组(P〈O.05);不同种类标本的阳性率不同,由高到低依次为支气管灌洗液(96.5%)、肺泡灌洗液(83.7%)、痰液(71.7%)、胸腔积液(38.9%)、血清(6.1%)。结论4岁及4岁以上儿童易感染肺炎支原体,且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率逐渐增高;支气管灌洗液标本的MPDNA阳性率较高;FQ-PCR法检测MP DNA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芳菲  王玮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9):2059-206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肺炎支原体(MP)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检测法,检测174例喘息性疾病患儿咽拭子标本中肺炎支原体DNA。同时设无喘息症状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62例为对照组。结果:喘息组MP-PCR阳性51例,阳性率为29.3%,对照组阳性17例,阳性率为1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儿喘息性疾病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于其他呼吸道感染,对反复喘息患儿一定要注意到MP感染的可能,及时做MP-PCR检测及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对96例慢性咳嗽患儿(咳嗽组)及50例健康儿童(健康组)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结果:咳嗽组MP-IgM阳性50例,阳性率52.0%,以3~6岁组阳性率最高(74.2%).健康组阳性4例,阳性率8%,两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MP感染与小儿慢性咳嗽关系密切,在对慢性咳嗽患儿寻找病因时,应常规进行MP-IgM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结果 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相关性.方法 112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入院后24 h内检测PCT、hs-CRP,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细菌性肺组炎PCT与hs-CRP呈正相关(r=0.855,P<0.01),支原体肺炎组和病毒性肺炎组的PCT与hs-CRP均无相关性(P>0.05),细菌性肺炎组PCT和hs-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和病毒性肺炎组(P<0.05).支原体肺炎组hs-CRP阳性率与病毒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菌性肺炎患者PCT 与hs-CRP检测结果 呈正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鉴别诊断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颗粒凝集法(PA)检测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在近期感染中的最优诊断界值。方法对260例以干咳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160例及非肺炎支原体感染100例,采用颗粒凝集法(PA)检测疑似患儿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断抗体效价的最优截断值。结果抗体效价水平>1∶160为最佳的阳性截断值,即在判断近期感染时的最优临床诊断界值。此时的灵敏度为67.5%,特异性为95%,阳性预测值95.6%,阴性预测值64.6%,ROC曲线面积为0.868。结论 P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抗体水平能反映患儿的近期感染或既往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和分析肺炎支原体抗体的两种血清学检测方法,探讨其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3 365例,根据不同年龄将其分为0~〈1岁组(n=1 267)、1~〈3岁组(n=1 709)、3~〈6岁组(n=257)、6~〈13岁组(n=132).采用被动颗粒凝集法(PPA)及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对IFA和PPA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患儿进行双份血清MP-IgM抗体效价检测.结果 0~〈1岁和1~〈3岁组患儿IFA检测的MP-IgM阳性率高于PPA检测(P<0.01),3~〈6岁组和6~〈13岁组患儿采用两种方法检测的MP-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5.53%(1 113/1 165),阴性符合率为89.45%(1 968/2 200),总符合率为91.56%(3 081/3 365).28例患儿双份血清MP-IgM抗体效价检测中,24例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抗体升高4倍.结论 IFA和PPA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研究结核感染T细胞试验(T-SPOT.TB)在儿童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12月汕头市结核病防治所门诊和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结核病患儿112例、非结核病(有其他肺部疾病)患儿58例、结核病易罹患高危者60例、健康儿童60例,分别进行T-SPOT.TB、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肤试验(PPD皮试)、结核抗体检测(TB-DOT)、痰涂片抗酸染色、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比较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对儿童结核病组按痰菌结果、病变部位、免疫状态不同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在儿童结核病组,T-SPOT.TB的阳性率为92.9%,高于其他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P〈0.01;χ^2=81.71,P〈0.01;χ^2=142.00,P〈0.01;χ^2=101.71,P〈0.01);在非结核病组,T-SPOT.TB的假阳性率为3.4%,较痰涂片、痰培养稍高,与TB-DOT对比无异,但明显低于PPD的27.6%(χ^2=12.89,P〈0.01);在结核病易罹患高危组,T-SPOT.TB的检出率为25.0%,高于TB-DOT、痰涂片及痰培养(P〈0.05);在健康对照组,T-SPOT.TB的特异度为95.0%,高于PPD皮试的71.7%(χ^2=11.76,P〈0.01)。T-SPOT.TB在菌阴和菌阳、肺内和肺外结核、正常免疫和免疫缺陷组均具有良好的灵敏度(P〉0.05)。T-SPOT.TB与PPD皮试结果总符合率为78.6%。结论 T-SPOT.TB在儿童结核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其结果客观、准确,对儿童结核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315里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及9种抗生素药敏试验检测。结果315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支原体阳性率125例,感染率为39.67%;其中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为101例,占32.06%;人型支原体(Mh)感染为10例,占3.17%:解脲脲原体合并人型支原体(Uu+Mh)混合感染为14例,占4.44%。支原体药物敏感结果显示:强力霉素、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对支原体的药物敏感率分别为99.20%,97.60%,96.80%,94.40%。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其药敏检测,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强力霉素、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可作为临床支原体感染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小儿不同C反应蛋白(CRP)水平呼吸道疾病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情况,为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湛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住院患儿,每月随机抽取50例,合计600例,记录下患儿的年龄、发病季节、入院时诊断,并在入院时检测患儿CRP与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水平,分析比较不同CRP水平下不同呼吸道疾病组、不同年龄组、不同季节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MP-IgM阳性率)情况.结果 CRP正常组MP-IgM阳性率显著高于CRP异常组(P<0.05).CRP正常水平时MP-IgM阳性率:婴幼儿组较年长儿组高,秋季组与冬季组较春季组高,支气管肺炎组(肺炎组)与毛细支气管炎组(毛支组)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上感组)高,毛支组较急性支气管炎组(支炎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异常水平时MP-IgM阳性率:婴幼儿组与年长儿组及不同季节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较上感组与支炎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正常水平下,婴幼儿、秋冬季、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CRP异常水平下,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临床上均要加强检测,及早诊断与治疗,以减少肺炎支原体所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儿童中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情况,比较肺炎支原体核酸(MP—DNA)和抗体(MP—Ab)检测结果。方法收集2011年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及住院呼吸道感染患者2781例,利用实时荧光PCR和颗粒凝集法分别检测MP—DNA和MP—Ab。利用McNemarg和Kappa检验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利用妒检验比较不同季节和年龄段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结果①MP—Ab阳性率(19.17%)明显高于MP—DNA(5.57%)(χ2=257.0,P〈0.001),两法间的一致性较差(kappa=0.115;95%CI,0.076~0.154);②MP—Ab滴度为〈1:40、1:40、1:80、1:160及≥1:320组中MP—DNA的阳性率分别为4.2%、6.2%、9.2%、10.0%及22.2%,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99.48,P〈0.001);③儿童MP冬季的感染率(31.01%)明显高于其它三季(P〈0.001)。④不同年龄段患儿MP感染率存在差异(χ2=378.209,P〈0.001),〉16岁年龄段最高(59.66%)。结论①MP—Ab检测MP感染的阳性率高于MP—DNA,MP—DNA的阳性率随抗体滴度的增高而增加;②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季节性及年龄段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深圳市南山区西丽人民医院收治的1 8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被动颗粒凝集法、培养法检测支原体感染,并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性。结果培养法阳性率与间接免疫荧光法及被动颗粒凝集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免疫荧光法与被动颗粒凝集法阳性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免疫荧光法与被动颗粒凝集法、培养法灵敏度、特异性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需根据病原体检测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综合各种检测结果分析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9.
小儿疱疹性咽炎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讨小儿疱疹性咽炎的病原。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6种病原IgM。以住院的98例小儿疱疹性咽炎患儿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96例非疱疹性咽炎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病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柯萨奇病毒、EB病毒、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比对照组高,X^2值分别为24.60、11.31、5.1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疱疹性咽炎的病原并不全是柯萨奇病毒,也可以是EB病毒、肺炎支原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