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2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总蛋白、免疫球蛋白、血沉等多项指标的异常率>50%;骨髓涂片检查示瘤细胞>10%18例;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CD138阳性率100%;16例骨骼疼痛者行г-骨显像检查,诊断骨折7例,骨代谢活跃8例,溶骨性损害1例。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和漏诊。血液、尿液等常规筛查,骨髓细胞涂片检查、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旨在了解骨髓涂片及活检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与疗效判断中的优势与不足,明确骨髓涂片与活检同步检查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以及治疗观察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二步抽吸-活检双标本取材术,获取骨髓涂片及活检标本,回顾分析28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涂片及活检结果,对骨髓增生程度、骨髓瘤细胞形态、浆细胞浸润度、增殖模式、骨髓间质病理改变及纤维化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活检的增生程度及浆细胞浸润度明显高于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 骨髓活检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敏感度高于涂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骨髓活检中浆细胞增殖模式:簇片结节型33例(11.66%)、间质型86例(30.39%)、结节间质型112例(39.58%)、弥漫塞实型52例(18.37%); 骨髓涂片中骨髓瘤细胞形态:小成熟浆细胞型77例(27.21%)、幼稚浆细胞型148例(52.30%)、原始浆细胞型36例(12.72%)、网状浆细胞型22例(7.77%)。结论 骨髓活检能够准确地反映骨髓增生程度、浆细胞增殖模式及浸润度、骨髓纤维化情况; 骨髓涂片骨髓瘤细胞形态清晰、特征典型,容易辨认。骨髓涂片与活检同步检查能够提高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率,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治疗观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79例多发性骨髓瘤骨损害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骨损害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损害特点.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损害总发生率为89.9%;骨损害发生率在骨髓浆细胞百分数<15%组为68.9%,显著低于骨髓浆细胞百分数>15%组;IgG型多发性骨髓瘤组Ⅲ度骨损害发生率为64.5%,显著高于其他免疫学类型组.结论 骨髓浆细胞百分数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损害发生有一定影响,IgG型多发性骨髓瘤组Ⅲ度骨损害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的诊断价值。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43例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和影像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骨痛、贫血、乏力、发热、肝脾肿大和浅表淋巴结肿大等;43例患者的X线平片无骨质改变6例(14%),仅表现为骨质疏松5例(11.6%),溶骨性骨质破坏伴广泛的骨质疏松32例(74.4%);脊椎CT检查100%显示有骨质破坏;脊椎MRI检查100%提示有信号改变,多数病变呈长T1、T2信号。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袭,临床表现多样化;典型影像表现为多发性穿凿样或虫蚀样骨质破坏及广泛的骨质疏松;X线平片检查,尤其是头颅、脊椎、肋骨及骨盆平片应作为多发性骨髓瘤初诊的常规检查,CT及MRI检查对早期和不典型多发性骨髓瘤脊椎病变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平片检查。  相似文献   

5.
核素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核素骨显像对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价值.方法50例经临床确诊为MM的患者,均行全身骨显像、X线平片检查、骨髓穿刺涂片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合骨穿及其它检查结果,分析核素骨显像对MM的诊断意义,并对部分患者进行追踪观察,评价核素骨显像对MM治疗效果的动态监测作用.结果50例MM患者中,核素骨显像阳性38例,X线阳性34例.对8例患者进行追踪,治疗后复查核素骨显像示骨质代谢异常的范围缩小,骨髓穿刺证实病情好转.结论核素骨显像在MM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MM患者的常规检查之一.核素骨显像对MM疗效的监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初次就诊分布科室、确诊时间、实验室、影像学特点等,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全面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3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平均发病年龄61.04岁;男、女比例为2.07:1;患者初次常就诊于骨科、肾病学科、普通内科、外科等非血液专科。MM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化,以乏力表现15例占34.88%,骨痛为表现12例占27.91%,消化道症状4例占9.30%,发热、咳嗽、咳痰等感染症状3例占6.98%,双下肢、颜面浮肿、尿检异常、肾功能异常等泌尿系症状3例占6.98%,鼻衄、牙龈出血等出血症状2例占4.65%,体检发现2例占4.65%,其他2例占4.65%。4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有22例多次到我院就诊、住院,得出平均就诊次数为4.32次,平均就诊科室为2.86个,平均确诊时间为8.63月;43例患者首次诊断率仅有12例占27.91%,误诊率达到72.09%。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尿酸、肌酐、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血沉等检查指标异常率均达到50%以上。43例患者中29例伴骨骼改变,发生率67.44%,其中骨质疏松23例占79.31%,溶骨性损害20例占68.97%,病理性骨折6例占20.69%。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因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易造成误诊及漏诊,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的全面认识,及时进行全面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误诊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多发性骨髓瘤1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X线检查、骨髓涂片、血液生化、血清蛋白、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及免疫固定电泳进行逐项检测、综合分析。结果:误诊为:老年性骨质疏松2例;压缩性骨折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末梢神经炎2例。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需结合必不可少的相关实验室检查和综合分析方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骨髓细胞形态学、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等实验室检查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探讨M蛋白免疫球蛋白类型改变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l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及免疫球蛋白等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免疫球蛋白类型改变。结论综合各实验室指标,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多发性骨髓瘤的漏诊、误诊,分析Ig类型的改变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总结基层医院实验室早期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体会。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X线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诊断。结果对多发性骨髓瘤疑似患病例,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做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早期症状多样化,在基层医院对疑似患者应认真对待,及早做相关的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99Tcm-MDP全身骨显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99Tcm-MDP全身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经实验室检查、临床骨髓穿刺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性骨髓瘤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做了SPECT全身骨显像和X线检查,其中7例做了CT扫描.结果多发性骨髓瘤病变部位以肋骨、腰椎、胸椎、头颅骨为最多,其次为肩胛骨、骨盆、四肢骨、胸骨和锁骨等,主要表现为病变部位呈异常放射性浓聚灶和多发性浓聚合并放射性稀疏减淡或缺损区,CT或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溶骨性破坏.结论 SPECT全身骨显像结合X线、CT检查不失为诊断骨髓瘤的一种辅助方法.SPECT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化疗疗效的监测和预后评价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异常浆细胞的免疫表型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和进行微小残留检测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异常浆细胞的免疫表型和治疗后患者的微小残留病变.结果 5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异常浆细胞表达CD56有49例,占94.2%;表达CD19有2例,占3.8%;表达CD45有9例,占17.3%.18例检测微小残留病变患者的浆细胞免疫表型有10例发生变化.结论 通过细胞免疫表型的检测,可以区分异常浆细胞和正常浆细胞,有助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骨髓同步涂片与骨髓活检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92例,均进行骨髓活检与骨髓涂片检查,观察增生程度、诊断敏感性、浆细胞浸润度和浆细胞异常细胞形态检出率。结果骨髓活检检出的骨髓增生程度、诊断敏感性、浆细胞浸润度和浆细胞异常细胞形态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骨髓涂片检验(P〈O.05)。结论骨髓活检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方面价值高于骨髓涂片,但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两者联合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IgE骨髓瘤一例--附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IgE骨髓瘤十分罕见 ,占所有浆细胞瘤的 0 .0 1% ,国内尚未见报道。最近我院诊断了 1例IgE骨髓瘤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 ,男 ,4 0岁。因腰痛 ,在外院诊断骨髓瘤已 6年 ,发现多发性骨质破坏 1年余 ,于 2 0 0 2年 6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于 1996年 5月初因腰痛 3个多月 ,加重 1个月在外院行X线摄片检查示第 4腰椎 (L4)压缩性骨折伴椎弓根破坏 ,考虑转移癌。于 1996年 5月 2 9日在北京某医院行L4肿块切除 ,髂骨取骨融合术。术前未发现原发病灶。术后恢复良好 ,病理切片显示大量浆细胞增生 ,以较成熟浆细胞为主 ,诊断浆细胞骨髓瘤。 199…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gG合并游离KAP轻链型双克隆性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报道1例IgG合并游离KAP轻链型双克降性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检查特点及临床的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入院时血清IgG和游离KAP轻链型蛋白明显增高,血清免疫电泳示γ区出现双M峰,尿本周蛋白强阳性,免疫固定电泳抗IgG和抗KAP形成2条异常固定带。X线和MRI示多处溶骨性损害和腰椎的压缩性骨折。骨髓涂片示浆细胞27.5%,有异常浆细胞浸润。给予4疗程DVD-T方案化疗,化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缓解,血清IgG蛋白恢复正常,游离KAP蛋白下降,骨髓缓解。结论 IgG合并游离KAP轻链型双克隆性多发性骨髓瘤非常罕见,其诊断尚未明确标准,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需更多病例资料以总结其临床特征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和治疗,探讨18F-FDG PET/CT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随机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接诊的经骨髓穿刺病理活检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中选取14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入组患者均行X线和18F-FDG PET/CT检查,探讨18F-FDG PET/CT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诊断价值和意义。结果:统计数据显示,18F-FDG PET/CT共扫描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29例,总检出率为89.58%(129/144),共发现病变324处,检出率为90.00%,而X线共扫描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2例,总检出率为50.00%(72/144),共发现病变228处,检出率为63.33%,18F-FDG PET/CT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病变检出率均明显增加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准确率分别83.33(120/144)和41.67(60/144),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18F-FDG PET/CT检查,能够提高患者及病变的检出率,增加检测的准确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同步分析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MM患者,骨髓样本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同步法取材,观察骨髓增生程度、组织学分期、浆细胞增殖模式及浸润程度.结果:MM患者骨髓造血组织在骨髓活检中的增生程度明显高于骨髓涂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期,本组10例(6.5%)骨髓瘤负荷处于Ⅰ期,37例(24.2%)处于Ⅱ期,106例(69.3%)处于Ⅲ期.67.3%患者处于临床Ⅲ期,23.5%和9.2%分别处于Ⅱ期和Ⅰ期.MM骨髓活检中浆细胞以簇片-间质型、结节-间质型、结节型及塞实型为主,以结节状浆细胞瘤出现为阳性诊断标准.96例(62.7%)显示骨髓涂片与活检内浆细胞的浸润度相符,53例(34.6%)患者的骨髓涂片浆细胞浸润度较活检低,4例(2.7%)患者的骨髓涂片浆细胞浸润度较活检高.两种方法检出浆细胞浸润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骨髓涂片结合骨髓活检对于MM的诊断、肿瘤负荷的判断有较大作用,对MM的诊断及临床分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分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免疫学分型在早期诊断对临床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的意义。方法对191例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尿标本用速率散射比浊法进行重链及轻链定量,用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法对M成分做定性分析。结果来自2001年1月~2005年12月的191例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在骨髓瘤发病中占18.7%(191/1 023),κ型MM 76例,λ型MM 115例,血清蛋白电泳中有M成分标本54例(28.2%),尿电泳中全部都有致密条带。结论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的明确诊断和早期治疗对减少误诊、漏诊(较其它型多发性骨髓瘤更易造成误诊、漏诊)及延长患者生存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对预后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初诊时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以Log-rank检验作单因素生存分析,将筛选出相对有意义指标利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作图法估计有意义指标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失访1例,7例存活,20例死亡,中位生存期14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水平、骨髓涂片检出原浆细胞与预后相关,血红蛋白水平较高者生存率高于低水平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酸脱氢酶水平、骨髓涂片检出原浆细胞等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9.
张瑞薇  王兰兰 《华西医学》1996,11(2):131-132
免疫学检查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分型张瑞薇王兰兰李立新华西医大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免疫中心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e,MM)是浆细胞系异常增殖的恶性肿瘤。一般通过骨髓涂片,X光摄片和血清蛋白电泳三种方法作为诊断的依据。其中,血清蛋白电泳对该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原因,减少误诊率。方法对40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资料及其中22例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其中误诊22例,误诊率55%。误诊为骨病者10例;误诊为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7例;误诊为贫血者2例;误诊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支气管炎、冠心病各1例。结论对于老年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骨痛、蛋白尿、贫血、反复感染,尤其伴有血沉加快者,均需警惕本病发生的可能。及时进行完善的检查包括X线、尿白蛋白、血清学、核素骨扫描、骨髓像检查等,从而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