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的154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154例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中,有26例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为16.88%;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55岁)、有肝脏病史、有饮酒史、营养不良及未应用保肝药物可能为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性肝损伤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55岁、肝脏病史、有饮酒史、营养不良及未应用保肝药物可能为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性肝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应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减少预后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0年1月~加06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相关因素及特点.结果: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与结核类型、抗结核疗程、抗结核治疗方案、有无乙肝病毒感染及患者年龄等因素相关.结论:抗结核治疗中不可避免出现肝功能损害,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后一般良好.  相似文献   

3.
抗甲状腺药物致肝损伤31例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抗甲状腺药物(ATD)引起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以及相关因素。方法:对31例因服用ATD引起肝功能损伤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诊断、临床特征、用药、相关因素及预后恢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肝损伤患者中,初次用药者发生肝损伤时间为4—115d,肝损伤发生于3个月内者26例(84%)。他巴唑和丙硫氧嘧啶导致肝损伤组与无肝损组在性别、年龄、甲亢病程、甲亢合并显著甲状腺肿大、冶疗前碱性磷酸酶及胆红素水平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他巴唑致肝损伤组与无肝损组在治疗前甲状腺激素水平、甲亢合并显著突眼及合并甲亢性心脏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1例患者经停药及治疗后,肝功能完全恢复时间为7-96(41±23)d。结论:对于重度甲亢患者及伴有显著突眼、甲亢性心脏病的患者服用他巴唑更易导致药物性肝损伤,肝损伤多发生在初次服药后3个月内;国际共识会议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能够有效地诊断、鉴别药物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进行标准规范化抗结核药物治疗的1079例患者资料,对可能产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逻辑回归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为14.0%,回归分析显示,既往肝病史、心血管疾病、蛋白质营养不良、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及嗜酒患者是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对上述的危险因素应尽早采取护理干预和治疗,以减少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126例药物性肝损伤病人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加深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方法对本院126例药物性肝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清标志物及停药后的治疗效果综合判断。结果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多见于中草药,特别是治疗皮肤病、风湿性骨关节病、肾炎等疾病的中草药(28.57%),以及抗结核药物(26.98%)、抗甲状腺药物(10.32%)和抗感染药物(10.32%)等。大多数药物性肝损伤出现于服药后1~2个月。结论影响药物性肝损伤的因素有药物种类、用药时间、联合用药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0例结核病患者,均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并给予护肝治疗措施,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检查肝功能正常,将治疗期间出现肝损伤的25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从其他1244例患者中选取30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结核病初治/复治、痰涂片结果、合并多处结核、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嗜酒史、其他肝病史、糖尿病、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寻找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从单因素分析结果来看,结核病初治/复治、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嗜酒史、其他肝病史、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贫血是导致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来看,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嗜酒史、其他肝病史、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贫血是导致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是影响结核病治疗的重要问题,寻找其影响因素并做好预防措施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前提,应当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药物性肝损伤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1995年1月~2009年12月药物性肝损伤79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常见药物,并比较各种保肝药物的优劣。结果引起肝损伤的常见药物为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类药物、抗生素、化疗及降脂药物,各种保肝药物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性肝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故提高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加强监测是预防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危重患者的非药物性预防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重症监护病房颅脑外伤行机械通气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相关因素。结果机械通气患者300例,发生呼吸性相关肺炎患者164例,发生率为54.66%;不同年龄、原发肺部疾病、机械通气时间、胃内容物吸入等呼吸性肺炎的发生率不同(P〈0.01)。结论颅脑外伤行机械性通气患者易发生呼吸性相关肺炎,且直接影响预后,经过采取非药物性预防护理措施,控制易患因素,有效降低呼吸性相关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9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单纯药物性肝损伤组(DILI组,n=50)和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药物性肝损伤组(DILI+HBV组,n=46),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 DILI+HBV组年龄小于DILI组,损伤类型以肝细胞型为主、混合型次之,且病情较DILI组重(P 0. 05)。两组造成肝损伤的药物均主要为中药、抗感染药和解热镇痛药,临床症状均主要表现为乏力、黄疸、恶心、腹胀及食欲不振。结论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药物性肝损伤病情较单纯性肝损伤重,但其致损伤药物类型及临床症状与单纯药物性肝损伤相比没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合并肺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5年我院216例慢性肺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肺病住院患者合并肺真菌感染率为28.1%,白色念珠菌为最常见致病真菌,约占67.2%.结论慢性肺病住院患者合并肺真菌感染率高于其他疾病,应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感染部位的相关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比较医院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在年龄、合并疾病、肺功能情况、住院时间、病房条件、季节、侵袭性操作、预防抗生素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81%.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胃肠道、手术切口、血液等.年龄大、住院时间长、合并其他疾病、肺功能差、侵袭性操作、重症病房、春夏季为易感染因素.而预防应用抗生素不能降低医院感染率.结论:呼吸病监护病房重症患者并发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健全落实制度、进行健康教育、加强基础护理、完善病房管理措施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例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好发因素包括机体自身因素即代谢功能、体位、年龄等,医源性因素以及药物因素等主要因素。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重于治疗,临床上要结合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而预防该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宋玮  张海燕  徐萍  王莹  莫永森 《临床荟萃》2012,27(18):1610-1611
药源性肝损伤是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过敏反应所致的肝脏疾病,有报道药源性肝损伤占药品不良反应的10%~15%[1],随着临床新药品种的增多,药源性肝损伤的发生也有所增加,现将42例院内药源性肝损伤的致病药物、治疗药物及病情的转归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在预防及治疗中提供参考依据,减少药源性肝损伤的发生,提高通过药物治疗的病情转归率.  相似文献   

14.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功能异常或肝脏对药物及代谢产物的超敏反应所致的疾病,分为本质性肝损伤和特异性肝损伤两大类,与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系统相关的药物性肝损伤是特异性肝损伤发生最主要的机制,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的直接损伤、过敏反应、免疫系统激活和氧化应激造成线粒体损伤也是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李艳红 《临床医学》2010,30(7):41-43
目的了解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提高老年肺结核的诊治水平。方法对43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肺部病变广泛,复治患者多,痰涂片阳性率高,其合并症多,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结论老年肺结核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肺部病变广泛,涂片阳性率高,合并症多,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易感因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 ,综合判断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和非感染组在年龄、合并疾病、心功能情况、住院时间、病房条件、季节、侵袭性操作、预防抗生索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感染率为7.90%;易感因素:年龄大、住院时间长、合并其他疾病、心功能差、侵袭性操作、住多人病房、夏季;而预防应用抗生素不能降低医院感染率.结论 CHF患者并发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通过健全落实制度、进行健康教育、加强基础护理、完善病房管理等措施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药物性肺损伤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指在正常使用药物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时,由所用药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肺部疾病[1].近年来,药物引起相关性肺损伤的报道逐渐增多.现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3例药物性肺损伤病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结核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以及对其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急性白血病合并结核感染患者69例,对临床确诊检查过程进行总结,并对治疗过程以及预后效果进行分析,分析整个治疗过程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可能的影响预后因素。结果经过对69例患者临床表现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发现,急性白血病合并结核感染常见的临床表现有高热、不规则发热、咳嗽、咳痰、腹胀、腹痛、血便以及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对患者进行抗结核2HREZ/4RH治疗并辅以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等药物干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经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既往有真菌感染病史、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影响治疗效果的潜在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白血病易合并结核感染,极易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以及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在临床中要警惕结核感染的发生,注意对患者进行临床监测诊断,消除潜在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9.
药物性肝损伤是由于多种因素参与通过多条途径的复杂过程,不仅与年龄、性别、机体营养状态和遗传背景有关,与药物的剂量、疗程及药物的分子结构、合用药物和酒精等因素也有关联。研究表明[1],自由基与脂质过氧化作用在药物性肝损伤发生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双环醇用于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伤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甘草酸二胺胶囊,且对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 和γ-GT 改善更明显,能够有效地减少肝损害,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2]。本研究采用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通过观察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伤患者经过双环醇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水平的变化,探讨双环醇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患者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疗法是临床治疗疾病,供给营养最常用的一种手段.静脉炎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据报道[1],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0%~70%.静脉炎是由于静脉内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放置刺激性大的介入导管,而引起的化学性或机械性的局部炎症;也可在输液过程中,因无菌操作不严格,而导致局部静脉的感染.临床表现为沿浅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2].静脉炎不仅可以引起败血症,增加病死率[3],而且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延长患者住院天数,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亲属的压力,同时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和护理工作量.为寻找预防和治疗静脉炎的有效方法,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经查阅文献发现,导致静脉炎发生的易感因素分为药物性因素和非药物性因素两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