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随着新材料和新假体的出现和发展,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已经成为常规的手术方式.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困绕着术者.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假体及手术中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及对患者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设计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对象研究对象为2000-02/2003-09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36例实施了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方法回顾分析了36例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48膝,用美国JohnN Install评分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通过比较每个患膝在术前和术后的得分评定手术效果.主要结局观察每个患膝在术前后的得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前平均评分39分,随访后平均评分85分,优良率95%.术后疼痛减轻,关节伸屈功能和活动功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若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后交叉韧带,选用后稳定性假体,术后患者伸屈功能改善程度优于保留后交叉韧带术式,且手术简单,并发症少.术中的软组织力学平衡也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膝关节周围组织应松解充分,否则将引起关节不稳或活动受限.围手术期采用抗凝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术后鼓励病员进行康复训练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有或不伴有退行性变性腰椎病变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术前、术后腰椎前凸角度的测量,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及诊治策略。方法:于2002-01/2003-12选择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9例213个膝关节,所有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前除进行神经系统查体,常规拍摄站立位膝关节正侧位X摄线片及腰椎MR确诊。根据术前资料将患者分为3组,单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组3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无症状腰椎管狭窄组5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有症状腰椎管狭窄40例。所有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膝关节HSS评分和功能评分。随访62例患者,分成单膝置换组25例和双膝置换组37例,比较两组间术后膝屈曲矫正度及两组自身手术前后腰椎前凸度变化。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6.3个月(6~30个月)。①129例患者手术前后HSS评分及功能评分:3组间手术前后关节HSS评分和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单膝置换组和双膝置换组术后膝关节屈曲矫正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双膝置换组手术后腰椎前凸度高于手术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49.25±2.42)°,(41.19±2.15)°,P<0.05],而单膝置换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无症状腰椎管狭窄组术后出现腰椎症状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有症状腰椎管狭窄组术后腰椎症状加重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无症状腰椎管狭窄组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有症状腰椎管狭窄组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平均11个月行腰椎管减压术。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退行性变性腰椎管狭窄的中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应告知患者及家属,成功的关节置换术后可能出现腰椎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并不排除因腰椎病变再行腰椎管减压术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终末期常合并膝关节畸形,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已成为治疗各种终末期膝关节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其旨在缓解疼痛,纠正力线,改善生活。外翻畸形是较少见的一种膝关节畸形,常合并骨性结构和软组织改变,涉及术前准备、手术入路、术中截骨、软组织平衡、假体选择等多方面,其中软组织平衡则是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术后关节功能,假体稳定性、使用寿命等问题,手术较内翻膝困难,国内外对于相关问题仍存在争论。因此如何纠正力线,如何平衡软组织,对于外科医师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骨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为患者减轻疼痛,恢复或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自2007/2008年我院为6例患者进行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顺利,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透明质酸钠注射液对门诊确诊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并运用Bristol膝关节评分系统对治疗后患者膝关节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除2例无明显好转外,余58例治疗后关节疼痛和功能活动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透明质酸钠注射液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目的在于缓解疼痛、矫正畸形、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膝关节功能。术后进行正确、有效的功能康复锻炼,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改善假体膝关节的功能,从而影响着手术的效果。对43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术后功能康复锻炼,并对患者手术前及康复锻炼后的膝关节评分变化进行观察。功能康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手术前膝关节评分。功能康复锻炼能改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张龙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714-2715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炼对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对海南省人民医院创伤骨科3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本组38例均0.5 a随访,34例关节疼痛缓解,功能恢复良好,畸形完全矫正,有良好的稳定性;2例关节活动受限;2例关节活动后疼痛。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循序渐进的进行功能锻炼有利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手术效果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陈敢峰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4):2699-2699,2701
目的 观察自拟伸筋健膝汤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及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自拟伸筋健膝汤进行治疗,观察患者膝关节疼痛及膝关节活动功能情况。结果 128例患者,经45d治疗后,随访6个月,膝关节疼痛消失的87例(67.96%),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的82例(64.06),痊愈率达66.01%。结论 自拟伸筋健膝汤可有效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吴成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52-4852
随着关节手术技术的提高,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解除患者影响其髋关节膝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使髋关节膝关节恢复正常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对于同期完成全髋全膝置换的大手术,手术前后的护理更为重要。现针对同期完成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极大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对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术后大量渗血,增加了围手术期风险,影响其预后。国内学者应用石膏托固定、冰敷、弹力绷带等综合措施,在减少术后出血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在临床使用冰敷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冰块移位,达不到有效的冰敷止血。为此,我科自制简易盐袋、冰块固定装置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起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对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7~2008年住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48例,分为轻、中、重三型,对其进行药物、手术治疗及康复护理,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程度和功能评分。结果 轻、中、重型患者关节疼痛均有明显减轻,轻型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治疗前明显提高,中重型患者中有部分患者不能完全缓解。结论 规范的康复护理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李艳  霍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6):9045-9045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作为目前治疗骨性关节炎比较成熟的一项技术,在缓解膝关节疼痛、矫正膝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背景全膝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熟练掌握胫骨假体置放的正确位置,是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影响因素.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放置的点、线、面定位及其相互关系,以提高手术后患肢膝关节功能和关节稳定性.设计前后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骨科的病房.对象1999-05/2004-09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严重骨关节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需行膝关节置换患者12例,男4例,女8例;双侧膝置换1例,单侧置换11例;左膝关节4个,右膝关节9个.方法按标准手术方法手术,着重胫骨假体的放置兼顾点、线、面定位及其相互关系.于手术前后进行膝关节侧方稳定性评估和HSS膝关节功能系统评价.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侧方稳定性.②膝关节功能系统评分(包括疼痛、功能、活动范围、肌力、屈曲畸形和稳定性).③X射线观察结果.结果12例按照Knee-Society-Scores标准KSS系统评价,术前轻度侧方不稳3例,中度不稳7例,严重不稳2例;术后仅轻度侧方不稳1例,中重度不稳者未见.按照HSS系统评价术前评分平均为41分,术后随访时评分平均为89分,术后优良率达91.7%(11/12).结论TKA注意胫骨假体的点、线、面定位及其相互关系,可以增强膝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患者疼痛、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4.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术后康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目前已成为治疗各种疾病导致膝关节毁损病变的重要手段.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也已经成为手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得最终疗效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并且经长期随访的主、客观指标及患者自我评价均较高 [1- 2].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超前镇痛、术中及术后多模式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共72例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运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方案.对照组患者术后d2给予塞来昔布200mg/次,2次/日,连续使用14 d.术后两组视疼痛情况予以哌替啶肌肉注射作为镇痛补救措施.分别记录术前、术后6h,12h和24 h、48 h、72 h、14 d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分别记录全膝关节置换术后d1,d2,d3,d14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记录手术切口并发症和患者恶心、呕吐及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膝疼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明显下降,在治疗组的6h,12 h和24 h、48 h,72 h患肢疼痛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的d14两组VA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膝关节ROM明显增加,在治疗组的d1,d2,d3,d14患膝关节活动度ROM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副反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可以减轻早期患肢疼痛,促进关节功能康复锻炼,无明显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镇痛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5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32例(46膝)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进行随访,并用HSS评分系统进行分析;随访1~10年,平均4.1年。结果除1例双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术后在疼痛、功能方面都有明显改善。术后HSS评分为90.0±8.8,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S评分优40膝(87.0%),良3膝(6.5%),尚可2膝(4.3%),差1膝(2.2%),优良率达93.4%。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保存关节功能、改善疼痛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崔建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5):3640-364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能有效解除了患者关节的疼痛,明显恢复患者患病关节的正常功能。这种手术的疗效评定不仅取决于手术本身,而且术后康复训练也至关重要,只有精湛的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结合有效的康复治疗,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1]。本文对我院近年来膝关节置换病例术后的康复情况进行了总结,以评价被动关节运动训练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背景骨性膝关节炎保守治疗一直以尽量减少膝关节负重及保持肌肉锻炼为主,急性发作时辅以非类固醇抗炎镇痛药.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结合倍他米松痛点注射对骨性膝关节炎疼痛症状的缓解效应. 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对象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疼痛门诊2004-01/10就诊的骨性膝关节炎患者45例,年龄40~85岁.方法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行患膝关节腔内注射,2.5 mL/次,1次/周,5周为1个疗程.详细体格检查,寻找膝关节周围痛点.使用消炎镇痛液行痛点注射,每一痛点用药2.0~3.0 mL.每周治疗前重复体格检查,若有痛点则继续行痛点注射,若经过治疗已经没有痛点则仅行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主要观察指标①安静时、运动时疼痛评分.②疼痛消失时间和应用倍他米松治疗的次数.结果纳入的4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联合治疗1周后安静时疼痛和运动时疼痛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安静时疼痛较运动时疼痛缓解为著(P<0.01).②疼痛平均于治疗后(17.07±6.00)d消失,应用倍他米松治疗的次数平均为(2.42±0.78)次.③病例中无一例出现注射后局部关节疼痛等不良反应.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倍他米松痛点注射可有效缓解骨性膝关节炎的疼痛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娄安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762-2762
我院从2002-03- 2010-10成功配合双膝关节置换手术18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3例,女5例,年龄55~68岁,其中骨性关节炎1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 1.2 手术配合 1.2.1 术前准备 1.2.1.1 术前访视 巡回护士术前1d到病房看望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告知其术前的注意事项,介绍手术成功病例,最大限度消除患者的紧张害怕心理,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使其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手术.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的各项化验指标、备血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20.
背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被认为是治疗终末期或严重的膝关节炎的最有效、最成功的手术之一。如何降低假体返修率、提高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类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设计: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为观察对象,手术前后对照观察,以对比不同类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效果。单位: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对象:选择解放军总医院2002-01/2005-01收治的398例患者(523个置换膝关节),其中单膝关节置换术276例,276膝,双膝同时置换122例,244膝。诊断分别为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方法:根据患者病情适当选择不同类型人工膝关节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假体的类型包括:①按置换范围,分单髁、全髁型;在全髁置换分为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和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假体。②按限制程度又分限制性、非限制性和半限制性。③按是否模拟半月板功能,又分为胫骨平台垫可旋转滑动型和固定型。半年后对以上患者进行随访,膝关节评分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HSS评分,满分为100分,85分以上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为尚可;60分以下为差),髌骨评分采用Feller等评分标准(满分30分,得分越高越好),随访时调查膝前区疼痛轻重、膝关节活动范围及稳定程度比较,拍摄膝关节正、侧及髌骨30°,90°轴位X射线片。主要观察指标:患者手术前后HSS评分、髌骨评分、膝前痛评分、髌骨功能评分、膝关节最大屈曲度、股胫角。结果:完成随访372例(490膝),随访率93.4%。①疗效:手术优良率89%。患者术后在疼痛、功能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尤其在缓解疼痛及膝关节活动范围方面效果显著。②患者术后随访的HSS评分、髌骨评分、膝前痛评分、髌骨功能评分、最大屈膝度均较术前增加(P<0.01)。③不同类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的HSS评分、髌骨评分、膝前痛评分、髌骨功能评分、最大屈膝度、股胫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依据各种人工膝关节假体的适应证、禁忌证及预期可达到的功能与使用寿命,根据不同的病情,慎重选择适当的假体,均可达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