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765-766
目的探讨采用盆底功能康复联合针灸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对观察组产妇在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进行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7d内及14d内症状改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盆底功能康复联合针灸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状况,分析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筛查的811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收集产妇筛查结果及可能影响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因素,根据有无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将产妇分为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组71例,无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组740例。比较2组上述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初产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结果 811例产妇中出现早期盆底功能障碍132例(16.28%),其中压力性尿失禁71例(8.75%),盆底脏器脱垂43例(5.30%),膀胱颈移位18例(2.22%)。年龄增大、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增加、孕期尿失禁、会阴侧切、新生儿体质量增加及第二产程时间延长为初产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剖宫产及孕期缩肛训练为保护性因素(P 0.05)。结论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以压力性尿失禁为主。本地区初产妇压力性尿失禁与产妇年龄、孕前BMI等因素有关,临床可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降低其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4493-4494
选择2014年4月~12月在我院产科接受正规产检且在我院分娩的300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产后6个月对产妇实施盆底肌力强度检测,将发生压力性尿失禁产妇分为尿失禁组,未发生压力性尿失禁产妇分为非尿失禁组,应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预测模型对产妇盆底肌力强度进行检测,并分析盆底肌力强度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存在的相关性。在盆底肌力强度、尿失禁症状、慢性咳嗽症状等比较上,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孕前有尿失禁、孕期出现新发尿失禁、盆底肌力强度等均会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产生影响,对其发生具有预测作用,其中,盆底肌力强度的预测作用最显著。通过应用预测模型可将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筛选,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预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和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3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6例,2组均常规进行压力性尿失禁康复指导及盆底肌肉锻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相结合治疗1疗程(10~15次),并用康复器(阴道哑铃)结合家庭锻炼盆底肌肉及实施一对一的指导,连续随访、分段锻炼、6个月后随访。结果2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单纯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只可以改善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治愈率较低;而接受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康复器相结合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盆底肌肉收缩压力显著提高,尿失禁程度显著下降,较单一的盆底肌肉锻炼更加持久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决策树C5.0和Logistic回归分别建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预测模型,比较2种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月于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产后康复门诊就诊的女性505例,采用问卷调查法筛查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并获取产妇的一般资料,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评估产妇的盆底肌电值.将所有数据按照7:3...  相似文献   

6.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是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疾患之一。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压力性尿失禁研究的不断深入, 盆底电刺激、盆底磁刺激、盆底肌肉锻炼、腹肌-盆底肌协同收缩、下肢肌群训练、呼吸训练等物理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本文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物理疗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旨在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妊娠和阴道分娩被认为是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产后3个月34.3%女性有不同程度尿失禁,其中3.3%每天都有漏尿现象或更频,8.5%的女性需带护垫[1,2].尿失禁病人如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认识和研究进展,出现了多种治疗方法,非手术康复治疗成为首选.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方法是盆底肌锻炼康复、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社区女性孕期及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尿失禁问卷对北京市某社区101名产后3年内的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1.58%的女性在孕期或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和分娩方式。结论社区产后女性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较普遍,今后有必要就这一方面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并对该病的防治手段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盆底康复结合针灸治疗对产后轻度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产后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治疗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使用盆底康复治训练进行治疗,试验组使用盆底康复结合针灸进行治疗,共治疗8周。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生活质量表(SF-36)评分、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盆底肌力、SF-36、ICI-Q-SF评分比较(P0.05);试验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84.21%,高于对照组的60.53%(P0.05);治疗后试验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盆底肌力恢复优于对照组,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盆底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产后轻度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优于单纯盆底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尿失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汪红娟  章丽英  徐纬   《护理与康复》2020,19(9):56-58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12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用盆底康复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加用艾灸治疗,10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后盆腔脏器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结果 1个疗程后观察组盆腔脏器脱垂治疗有效率81.3%,对照组43.8%,x~2=19.20,P<0.001。两组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有效率差别不大。结论采用艾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改善了盆腔脏器脱垂及产后尿失禁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优化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健康教育流程,提高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从而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方法:开发移动健康教育微信平台,进行动态连续的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健康教育。结果:运用移动健康教育微信平台后,产妇盆底筛查率明显上升(62.1%VS 94.4%),产妇每天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时间明显增加(6.4分钟VS 14.6分钟),产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下降(8.3%VS 5.3%)。结论 :移动健康教育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效果优势明显,可有效提高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介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训练现状的基础上,对盆底肌训练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孕产期盆底康复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检索相关文献,对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压力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 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盆底康复训练适用于轻、中度的压力性尿失禁。方法包括盆底肌肉锻炼、膀胱功能训练、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训练等。选择规范系统的盆底肌康复锻炼方案并配合心理护理及日常生活指导,对提高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在防治孕产妇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访视,回顾分析妇产科孕期检查并分娩的1 028例产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孕期有尿失禁组与无尿失禁组产后尿失禁发生率比较、 凯格尔盆底肌训练坚持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格尔盆底肌训练可明显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探索女性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与肛提肌损伤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排出标准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产后单纯前盆腔器官脱垂(anterior-pelvic organ prolapsed, POP)及产后盆底正常女性患者,采用盆底三维超声联合TUI技术检查测量静息状态下及Valsalva动作后三组患者肛提肌裂孔的前后径、横径及肛提肌裂孔面积,观察肛提肌裂孔及周边肌肉形态,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横径相较于两组对照差异不明显,但valsalva动作后尤其是前后径差异明显变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无论在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后,肛提肌裂孔面积相较其他两组都有明显的变大。应用TUI观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发生肛提肌撕裂的比例相较其他两组增加 结论 肛提肌损伤、肛提肌裂孔面积的改变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赖凤英 《妇幼护理》2022,2(20):4818-4820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提肛肌收缩运动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各 30 例。常规 组患者进行提肛肌收缩运动干预,联合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 4 周。分析和比较干 预前后两组的盆底肌力相关指标,包括 60s 肌电压、盆底肌肉最大肌电压水平与漏尿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干预后,联合组 60s 肌电压、盆底肌肉最大肌电压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干预 2 周、4 周后的漏尿均较常规组少(P<0.05)。联合组 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实施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提肛肌收缩运动,能够改善的盆底肌 力,减少其漏尿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盆底肌训练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盱眙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并于产后42 d复查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产妇200例,按随机数表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给予盆底肌训练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对比两组盆底肌张力、性生活质量及尿失禁发生率。结果干预3个月后测评,观察组盆底肌张力优于对照组,性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程度也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应用于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可显著改善产妇盆底肌张力,提高其性生活质量,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初次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后采用常规检查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45、90、180 d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尿垫试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产后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可有效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探讨循证护理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本案例患者产后尿失禁的情况,提出临床问题,并转换成检索式,计算机检索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循证护理指南网、JBI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Cochrane循证医学数据库、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等资源。结果:检索出有关产后尿失禁防治的系统综述8篇、最佳实践建议1篇、推荐实践1篇、证据总结1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专家观点1篇。参照检索结果,结合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7天后,患者自诉症状明显减轻,三周后治愈。结论: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可有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肉锻炼对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效果.方法 将195例初产妇采用掷币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训练组65例和综合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康复指导,训练组在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综合组在盆底肌肉锻炼的基础上于产后第42天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分别在产后3个月进行随访,通过问卷调查、尿垫试验和盆底肌张力测定,评价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肉锻炼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训练组和综合组产妇产后3个月排尿状况评分、尿垫试验阳性率、盆底肌收缩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综合组疗效最佳.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肉锻炼能有效预防产后SUI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