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盆底超声分析盆底失弛缓综合征便秘女性盆底肌运动特征,寻找可靠诊断指标。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进行盆底超声检查的女性64例,分为盆底失迟缓综合征便秘组30例和非便秘组34例,分别于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后测量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裂孔面积及肛直肠角角度,并动态观察肛提肌裂孔形态变化,分析Valsalva动作后肛提肌运动特征。结果与静息状态比较,盆底失弛缓综合征便秘组Valsalva动作后28例(93. 33%)肛直肠角角度变小,20例(66. 67%)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变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非便秘组Valsalva动作后肛直肠角角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变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结论盆底超声检查能对女性盆底失弛缓综合征便秘患者盆底肌运动进行实时观察,肛直肠角角度变小以及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变小为其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复合神经阻滞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疼痛门诊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单纯神经阻滞(Ⅰ组),单纯超激光照射组(Ⅱ组)和神经阻滞后加超激光照射组Ⅲ组。结果3种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神经阻滞治疗次数少于Ⅰ组,超激光射治疗次数少于Ⅱ组,复发率明显低于Ⅰ、Ⅱ组(P>0.05)。结论超激光照射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是有效的,但如与神经阻滞合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盆底松弛综合征者应用动态三维超声对肛提肌裂隙的形态结构改变价值进行评估。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盆底松弛综合征致便秘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Valsalva动作时应用动态三维超声进行检查,对肛提肌裂隙左右与前后径加以测量,通过针灸与生物反馈医治后,再次应用动态三维超声进行检查。结果:医治后,患者于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隙横轴、纵轴和面积均比医治前减小(P0.05);医治后克里夫兰便秘评分比医治前低(P0.01),且肛提肌裂隙面积、面积差值分别和克里夫兰便秘评分、评分差值呈中度关系。结论:盆底松弛综合征者应用动态三维超声对肛提肌裂隙的形态结构改变评估价值较高,属于一种无创且有效检查方法,可被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痛在新的分类中归为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会阴部、肛周、下腹和腰部隐痛或胀痛。我院2002年1月。2005年6月用前列安栓治疗前列腺痛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背景:构建盆底软组织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从而阐述其生物力学发生机制,在盆底肌肉及骨盆的生物力学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目的:建立肛提肌有限元模型,分析多种工况下肛提肌的应力分布,为从力学角度认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基于MRI影像资料用MIMICS三维重建软件重构肛提肌几何结构,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仿真计算肛提肌的应力分布.结果与结论:各工况下肛提肌中最大应力出现位置接近,休息状态肛提肌主动收缩压力为零时最小,剧烈张力且肛提肌主动收缩压力最大时肛提肌内的最大应力也最高.说明不同状态下肛提肌的高腹压会对肛提肌产生较大的应力,容易造成肛提肌的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6.
纤维肌痛(FM)是一种涉及广泛部位疼痛的综合征。最近有研究显示绿光照射具有一定的抗疼痛作用,因此,本研究探讨了绿光发射二极管(GLED)照射治疗纤维肌痛患者疼痛的疗效。研究对象年龄在18岁以上,诊断为FM。所有人都曾尝试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疼痛,但均以失败告终。在本研究的交叉设计中,患者先接受连续10周、每天1~2小时的白光发射二极管(WLED)照射治疗,而后这些患者再接受同样时间和频率的GLED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四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4名有生育史的成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为有盆底疾病症状组,对照组为无盆底疾病症状组,各32名,均对其予以经会阴三维、四维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张力期(Valsalva)、肛提肌收缩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矢状位肛提肌裂孔长度情况。结果:在静息状态下、Valsalva、肛提肌收缩状态下,试验组的肛提肌裂孔面积明显较大,矢状位肛提肌裂孔长度明显较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会阴三维、四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静息状态下、张力期(Valsalva)、肛提肌收缩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矢状位肛提肌裂孔长度情况,便于予以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恢复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使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断层成像(TUI)测量产后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肛提肌裂孔各超声参数,评估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肛提肌损伤的康复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阴道分娩后POP患者86例。根据患者是否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意愿,将患者分成康复治疗组和功能锻炼组,各43例。康复治疗前用TUI方法判断POP患者是否存在肛提肌损伤,再将康复治疗组和功能锻炼组各分为肛提肌未损伤组和肛提肌损伤组2个亚组(R0、R1和F0、F1)。产后第8周起,康复治疗组患者开始进行为期8周的盆底电刺激及家庭阴道哑铃锻炼的康复治疗,功能锻炼组患者在家自行做凯格尔盆底功能锻炼8周。分别于产后6~8周(康复治疗前)和产后18周(康复治疗后)在静息、瓦氏、缩肛状态下,对86例患者进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并对肛提肌裂孔的面积、左右径、前后径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TUI成像显示,康复治疗前有35例POP患者并发肛提肌损伤,康复治疗组和功能锻炼组肛提肌损伤发生率比较(41.9% vs 3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8,P=0.826)。康复治疗前肛提肌损伤组(R1、F1亚组)与肛提肌未损伤组(R0、F0亚组)之间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康复治疗后,康复治疗组及R1、R0亚组的POP改善率,显著高于功能锻炼组及F1、F0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480、7.441、8.632,P均<0.01)。R1亚组在静息、最大瓦氏状态下肛提肌裂孔的面积,最大瓦氏状态下前后径以及最大缩肛状态下肛提肌裂孔的面积、左右径、前后径均小于F1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85、-3.423、-2.328、-3.706、-2.221、-3.810,P均<0.05);R0亚组在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的面积、前后径以及最大瓦氏、最大缩肛状态下肛提肌裂孔的面积、左右径、前后径均小于F0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56、-2.464、-3.886、-2.710、-4.079、-6.769、-4.985、-5.495,P均<0.05)。 结论肛提肌损伤与女性产后早期POP-Q分度无明显相关性,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肛提肌损伤及未损伤患者肛提肌裂孔的恢复,更好地改善产后女性POP患者的盆腔器官脱垂情况。TUI可为其康复疗效的评估提供客观、准确、定量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比较慢性软组织损害的学说概念与纤维肌痛综合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诸方面的异同。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2001-01/2005-05的纤维肌痛综合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相关文献,检索词“fibromyalgiasyndrome,myofascialpainsyndrome”,并限定文献语种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医学专题全文数据库2000-01/2005-05的与慢性软组织损害、纤维肌痛综合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相关文献,检索词“慢性软组织损害、纤维肌痛综合征、肌筋膜疼痛,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相关主题的书籍3本。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上述专题的临床试验文献及所有相关的综述文献,筛除非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查找全文,以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及论述相关课题的正反意见的综述作为纳入标准。对文献中有关慢性软组织损害的学说、纤维肌痛综合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在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结果:共收集到“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英文文献216篇,中文文献57篇,“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英文文献67篇,中文文献19篇,慢性软组织损害中文文献6篇,删除内容几近重复的文献,剩余20篇。①发病机制: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发病因素包括睡眠困扰、生长激素水平下降、心理异常、血清5-HT3受体异常等,但这些发病因素都不一定是病因,而是疾病产生的症状;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可发生于创伤、劳累过度或肌肉长时间维持在收缩状态之后,后者常见于长时间在书桌前从事读写或计算机工作者,同时本病还可见于患有颈或下腰部骨关节炎的患者中;软组织外科学认为,椎管内软组织损害性病变是由于硬膜外和神经根鞘膜外脂肪急性损伤后遗或慢性劳损形成的原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的化学性刺激,作用于鞘膜外神经末梢,结合椎管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病变,引起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腿痛。②临床表现: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通常表现为躯体、髋部和肩带部位的疼痛和僵硬感,也有患者可出现肌肉疼痛、无力,患者有特殊痛点存在,而在压痛点邻近区正常;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特征是与触发点相关的局部肌肉、骨骼出现疼痛和压痛,疼痛部位深并可伴有烧灼感;慢性软组织损害病变范围可广可狭,主要取决于病变时间长短和就诊时患者是否存在椎管内炎症反应。③诊断: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断依据是患者具有广泛疼痛的病史,指压检查中18个部位中有11个阳性压痛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颈后、下腰部、肩和胸部是最常累及部位;慢性软组织损害患者只要有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腿部的疼痛、酸胀、麻木、冷热异常等症状,排除其他系统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和肿瘤后,均可诊断为某某部位慢性软组织损害。④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常用水杨酸盐、局部治疗、生物反馈法、行为改善法、催眠疗法、三环类抗抑郁药物、进行规律的有氧锻炼等;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除镇痛药物外,对受累部位予以按摩和超声有一定的益处;慢性软组织损害的治疗除药物、理疗外,中国特有的推拿按摩、针灸、手法及银质针松解术在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纤维肌痛综合征可基本覆盖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概念,而慢性软组织损害的学说与纤维肌痛综合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概念相比在诊断、治疗方面更完善,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慢性软组织损害的学说是先进而准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应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 (简称 SL)照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3 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用 SL 照射骨折部相应的脊神经根和交感神经节为主要治疗方法 ,对照组 2 5例采用常规治疗 :卧床休息 +对症处理。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及治疗前 VAS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治疗后在临床症状消失、卧床时间上存在明显差异 ,P<0 .0 5。结论  SL照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明显缓解疼痛 ,解除临床症状 ,缩短卧床时间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优于常规治疗法。同时又具有无侵袭性、安全性及可控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