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补充国人体质调查资料,本文对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尸61例(男44,女17)和童尸8例(其中度量项目得自成尸)的回盲部进行了选择性观测。结果如下:一、回结肠动脉结肠支与回肠支的供血范围外结肠始段由回结肠动脉的结肠支供血,结肠支与右结肠动脉降支之间形成弓形吻合,其间较细处为分界标志进行测量,得结肠支供应升结肠始段的长度为75.6±3.1mm(35.0~125.0),(均值±标准误,最小值-最大值),其中长50.0~110.0mm者较多,共54例,占88.5±4.1%;回肠末段由回结肠动脉的回肠支供血,回肠支与肠系膜上动脉回肠动脉在回肠末段形成  相似文献   

2.
回结肠动脉的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测回盲部器官外动脉 ,为回盲部的器官移植、介入放射学诊疗等提供临床应用的基础资料。方法 成人尸体 2 0例动脉红色乳胶灌注并解剖剥离、观察、测量回盲部血供。结果 回结肠动脉的起点管内、外径分别为 1.76mm和 2 .7mm ,分支处内、外径分别为 1.41mm和 2 .41mm ,其与肠系膜上动脉 (SMA)间夹角在 31~ 75°之间的占总数的 70 %。动脉末端的分支形态为分支型、连拱型。该动脉与右结肠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该动脉分支间有丰富的吻合。结论 回结肠动脉的起源、分支、分布比较固定 ,回盲部可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  相似文献   

3.
<正> 阑尾动脉一般为一支或二支,三支和四支者甚少见。本人在解剖过程中发现一例五支的阑尾动脉,现报告如下: 女童尸,身长125厘米。阑尾为回肠后位,末段向其根部返折,长53毫米,返折点距阑尾根33毫米,距阑尾尖20毫米,中点外径7.15毫米。供应阑尾的阑尾动脉从根部计起:1支起自回结肠动脉的结肠  相似文献   

4.
对57例成人阑尾和盲肠进行了观察。归纳了九种阑尾形状,其中较多见的是迂曲,卷曲、半月、半环等形状。阑尾的位置以盆位和回肠后位较多;阑尾平均长6.7cm;阑尾动脉以一支型多见(80.7%);阑尾根部表面投影多在麦氏点与兰氏点之间(51.9%)。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57岁,因脐周疼痛3天、加重1天入院。疼痛呈阵发性,无恶心、呕吐及畏寒、发热。体检:中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未及明显肿块。实验室检查:血WBC8·66×109/L,N 0·82。B超示:右下腹回盲部一92 mm×34mm低回声均质包块,边界清。结肠气钡双重造影见回盲部有一充盈缺损,境界较清,回盲瓣开放,部分气钡进入回肠,考虑回盲部占位病变,肠套叠待排。临床诊断回盲部占位,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右下腹部肠间组织少量粘连伴纤维化,腹腔内少量渗液。回盲部探及直径5 cm左右肿块,进一步检查发现肿块位于阑尾根部,质地中等,边界较清,阑尾腔…  相似文献   

6.
为临床应用提供详细的形态学资料.方法在106具福尔马林固定的汉族成人尸体上对回盲襞进行了观察与测量.结果回盲襞略厚于阑尾系膜, 大多数(83.9%)呈条索状,附着缘平均长34.6±2.5mm(x±sD).结论结果在寻找阑尾、暴露手术视野、覆盖阑尾残端等方面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44例成人头颅材料上对枕动脉走行分三段调查.第一段位于颈动脉三角内.长2.9±0.4cm,分出脑膜支、肌支;第二段位于胸锁乳突肌和头夹肌深面,长5.8±0.5cm,分出乳突支、耳支、降支、颅后支,第三段是枕动脉浅出点至上横线的头皮支.长11.7±1.3cm,一般分为Ⅱ主支型(占75%).枕动脉起始部外径3.1±0.2mm;浅出点(A点)外径2.8±0.4mm;头皮支的B点外径2.1±0.2mm、C点1.7±0.4mm、D点2.0±0.3mm 、E点1.6±0.4mm.对头皮支的分型分布提出了体表定位方法.结合临床颅内、外动脉吻合术和动脉逆行插管术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回盲部器官表面动脉形态特征,为临床提供回盲部器官微血管构筑的解剖学资料.方法 通过动脉乳胶灌注、解剖剥离的方法,观察回盲部器官表面的血供特点.结果 回肠直动脉发出长短支各一支,其中长支沿肠侧壁与长轴近似垂直抵达对系膜缘,与对侧长支吻合;短支行于两长支之间,供应系膜缘肠壁并与长支形成吻合.盲肠边缘动脉发长支到达肠壁多行于结肠袋之间的浆膜下,并发许多小支供给系膜带侧2/3的肠壁,其末支穿过网膜带及独立带分布到系膜带对侧1/3的肠壁;短支在肠壁外起于长支、长支间的细交通支或边缘动脉,逐渐穿入肠壁肌层后分布到系膜带侧2/3的肠壁.结论 回盲部器官表面动脉以系膜缘为优;该部器官表面动脉与器官内微血管构筑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少见阑尾3例     
我科从1988年9月至1995年9月收治阑尾炎患者1428例。其中少见阑尾3例,报告如下: 例1.男,25岁。主因间断性右下腹痛2年,加重1天入院。术前诊断;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在三条结肠带汇聚处未找到阑尾,检查盲肠及距回盲部50cm范围回肠未见憩室,剖开后腹膜未找到阑尾。仔细检查结肠带时可触及一索状物,约7.0cm,切开结肠带,距回盲部0.6cm处切断该索状物,残端直径0.5cm,向远端剥离直到全部剥出索状物,然后结节缝合切开后的结肠带,术后病理证实该索状物为阑尾  相似文献   

10.
盲肠和阑尾的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解剖学和阑尾炎的诊断积累新资料。方法解剖70具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国人尸体腹、盆腔(男63,女7);观察盲肠和阑尾的位置、类型和根部的体表投影;测量盲肠和阑尾的长度,阑尾起始部的直径。结果盲肠长度39.7±1.51 mm,下端位于髂前上棘平面者占24.29%,高于此平面(40.0±2.37 mm)者占57.14%,低于此平面(20.7±0.63 mm)者占17.14%。阑尾直径为6.3±0.17 mm,长度57.2±1.86 mm;盆位占42.86%,盲肠后位21.43%,回肠后位17.14%,盲肠下位15.71%,回肠前位1.43%,小骨盆内位1.43%。盲肠、阑尾位于肝右叶下方占1.43%。阑尾根部恰好在麦氏点(McBurney’s point)者仅21.43%。结论所观测的资料对急腹症的诊断有重要意义。阑尾根部恰好位于McBurney’s点,肝下高位盲肠阑尾和盆腔内盲肠阑尾的出现率极低。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53岁,因1个月前出现劳作后右下腹隐痛,休息半小时缓解入院。查体:右侧下腹部可扪及球形肿块,边界清楚,位置不固定,可推动。CT检查示:右下腹回盲部有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直径6 cm,增强后见强化,边界尚清,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诊断为右下腹回盲部占位,提示间叶来源肿瘤可能性大。术中见肿块位于回盲部,与盲肠阑尾及回肠末端粘连紧密,遂行小肠及右半结肠切除术。病理检查眼观:回盲部结节状肿块,境界清楚,大小6  相似文献   

12.
经翼点入路鞍区手术间隙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为鞍区显微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 对 10具成人尸体头颅的鞍区手术间隙及邻近血管、神经进行解剖学观察、测量。结果 大脑中动脉M1段在距颈内动脉分叉部 18.4± 3.2mm处形成初级分叉 ,向后上方发出约 14支穿支 ,分布至基底节区。鞍结节后缘至视交叉前缘相距 5 .6± 1.1mm ,两侧视神经内侧缘间最大距离 10 .5± 1.4mm。颈内动脉从内侧壁发出 3.2支垂体上动脉 ,终止于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和垂体柄 ;视神经 -颈内动脉三角三边长度分别为 6 .6± 0 .6mm ,6 .9± 0 .7mm ,4 .0± 0 .4mm。颈内动脉 -小脑幕三角三边长度为 8.8± 0 .7mm ,6 .7± 0 .7mm ,4 .4± 1.0mm ,后交通动脉起自颈内动脉后外壁距分叉部 7.7± 0 .5mm ,止于大脑后动脉 ,全长 18.7± 2 .3mm ,途中发出 7.4条穿通支。脉络膜前动脉从距分叉部 4 .4± 0 .6mm处发出 ,向后方走行 ,发出细小分支 ,分布于钩回、脉络丛。前交通动脉全长 1.9± 0 .3mm ,在前交通动脉上方 0 .9± 0 .2mm ,大脑前动脉A2段前外壁发出Heubner回返动脉 ,分布于胼胝体、基底节、下丘脑及额叶脑组织。结论 应用这些间隙的解剖学测量可指导与鞍区相关的手术 ,安全显露鞍区解剖结构 ,不损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颞动脉活检中颞浅动脉额支的定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6具防腐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建立坐标定点测量颞浅动脉额支的位置。结果①标志点A~E的坐标值分别为(22.95±3.81,17.32±4.54)mm、(27.02±0.78,19.96±6.86)mm、(40.54±1.18,28.44±4.95)mm、(54.07±1.59,33.27±6.02)mm和(59.93±8.94,37.48±5.37)mm;②颞浅动脉额支在B点和D点之间的长度为(31.45±4.52)mm;③颞浅动脉额支在B点和D点之间呈直线相关,直线回归方程为Y=6.56+0.49X,r=0.73,P﹤0.001。结论颞浅动脉额支在B、D两点之间是适合颞动脉活检的部位。  相似文献   

14.
回结肠动脉发出变异脐动脉1例庞玉田①王建武②彭东②薛延军②唐继林②在解剖一成年男性标本时,见回结肠动脉发出一支变异的右侧脐动脉,报道如下:正常脐动脉仍然发自左、右髂内动脉,远部成索状,已形成脐外侧襞。变异的右侧脐动脉,起自回结肠动脉的回肠支,全长22...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甲瓣供区移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5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上重点观察跗外侧、内侧动脉、第一跖背动脉起始、走行、分支及管径,另在1侧新鲜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设计。结果跗外侧动脉发出点至足底深支发出点距离(7.5±0.8)cm,起始部管径为(0.8±0.1)mm;跗内侧动脉发出点至足底深支发出点距离(7.7±1.2)cm,起始部外径为(0.8±0.2)mm。结论以Y-V血管蒂延长技术设计的足底深支为蒂跗动脉皮瓣可以转移修复踇甲瓣供区缺损及远足部缺损。  相似文献   

16.
回盲襞,又称为回盲脂肪垫[1],是指连于回肠末端、盲肠、阑尾根部的腹膜组织[2].因为这方面的资料较少,但在临床上却有很重要的意义[3],为此我们在106具(男70,女36)汉族成人尸体标本上作了有关项目的观察和测量,并结合临床应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回盲襞的观察及临床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67具尸体及52名病人术中观察了(男62,女57),回盲襞的形态结构,分型,进行了描述,并探讨了在外科临床方面的应用。绝大多数的回盲襞(82%),呈条索形,长9.4±0.6cm,在阑尾寻觅、支持牵引、暴露术野、阑尾残端处理方面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深在性囊性结肠炎(Colitis cystica profunda)罕见。病理检查时极易误诊为粘液腺癌。本文将活检中遇见的3例报道如下。例1,女性,65岁,1月前因腹痛腹泻在某地住院治疗好转。本次以右下腹部包块于1989年10月来本院就治。钡灌:回盲部恶性肿瘤,遂行右半结肠切除,阑尼巨检无特殊。病理检查:见回盲瓣阑尾根部有一3cm×2.5cm×1.5cm包块,切面暗红、质脆粘液样变。镜下见结肠粘膜慢性炎,  相似文献   

19.
现将我们在解剖过程中遇到的盲肠、升结肠异位一例报告如下: 男童尸,约5岁,身长875mm。一、盲肠异位剖腹后,在右髂窝处不见盲肠及阑尾,盲肠和阑尾均在右髂窝之上。盲肠的下端刚好平右髂嵴水平、右肾下端前外方。整个盲肠长45mm,外径35mm。其大部分被腹膜所包,只有在后外侧约占盲肠1/4没有腹膜复盖,而是直接与腹后外侧壁相连,使盲肠不易活动。盲肠的盲端后内侧壁有阑尾附着。盲肠的血液供应为四结肠动脉,阑尾血液供应为四结肠动脉分支。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McBurney氏点上方约55mm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50例女性乳房外侧部动脉的起源、管径、分布及吻合等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1.至乳房外侧部的动脉全部存在,有静脉伴行。其中38%起于胸外侧动脉;24%起于肱动脉;15%直接起于腋动脉。2.动脉呈主干形分布,其中一支型有28侧(56%);二支型20侧(40%);三支型2侧(4%)。3.动脉起端口径平均为1.37±0.06 mm;长度平均为171.95±7.82 mm;动脉分支宽度平均为52.86±3.18 mm。4.动脉供血区除乳房外侧部的皮肤外,还至腺体、乳晕和乳头。5.起自腋动脉的各支,为肌皮腺型血管;起自肱动脉的为皮腺型血管。6.动脉干距乳头中心水平距离平均为38.64±2.34 mm。7.乳房外侧部的动脉与周围动脉间有多处吻合,其中与胸廓内动脉穿支的乳房支,在乳头上、下方的吻合最多。8.24%起于肱动脉的乳房外侧动脉的蒂长,位置恒定表浅,吻合丰富并有静脉伴行。讨论了有关动脉的临床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