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MCM4和p53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48例子宫颈癌、15例CIN1、27例CIN2~3及15例正常子宫颈黏膜上皮组织中MCM4和p53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MCM4、p53在正常子宫颈黏膜上皮、CIN1级、CIN2~3级与子宫颈鳞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20.00%、55.56%、83.33%和0、6.67%、18.52%、41.6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MCM4的表达与子宫颈鳞癌的病理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分组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p53的表达与子宫颈鳞癌的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年龄分组和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P0.05)。MCM4和p53表达无相关(P0.05)。结论 MCM4可以作为细胞增殖标志,用于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鉴别和诊断,并可评估肿瘤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SIL)组织中BAG-1、MCM2及p16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SIL进展程度、p16表达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6例正常子宫颈/慢性子宫颈炎、77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69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组织中BAG-1、MCM2及p16蛋白的表达,并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所有样本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BAG-1、MCM2及p16蛋白的阳性率在正常子宫颈/慢性子宫颈炎组分别为5.6%(2/36)、2.8%(1/36)及0(0/36),在LSIL组分别为40.3%(31/77)、50.6%(39/77)及27.3%(21/77),在HSIL组分别为85.5%(59/69)、91.3%(63/69)及88.4%(61/69),HR-HPV感染率在三组中分别为25%(9/36)、63.6%(49/77)及92.8%(64/69),BAG-1、MCM2、p16阳性率及HR-HPV感染率均随SIL病变程度上升而增高(P均0.05)。不管在LSIL组还是HSIL组,BAG-1、MCM2表达与p16表达、HR-HPV感染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BAG-1及MCM2表达与SIL病变程度、p16表达及HR-HPV感染状态呈正相关,它们可能参与了子宫颈SIL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生长与侵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技术检测子宫颈癌细胞系及组织、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及正常子宫颈组织中circEPSTI1的表达,分析circEPSTI1的表达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转染si-circEPSTI1干扰SiHa与HeLa细胞中circEPSTI1的表达,采用qRT-PCR技术验证转染效率。采用CCK-8、Transwell侵袭和裸鼠成瘤实验检测circEPSTI1对子宫颈癌细胞生长与侵袭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ircEPSTI1对EPSTI1、Twist、Slug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P0.01);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P0.01);circEPSTI1表达与子宫颈癌的高级别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qRT-PCR结果显示,SiHa与HeLa细胞中circEPSTI1被成功干扰。CCK-8实验显示,si-circEPSTI1组的SiHa与HeLa细胞的OD值均明显低于si-NC组(P0.01)。在裸鼠成瘤实验中,si-circEPSTI1组的肿瘤质量明显低于si-NC组(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si-circEPSTI1组的SiHa与HeLa细胞穿过基质胶的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si-NC组(P0.01)。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si-circEPSTI1组的EPSTI1、Twist、Slug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i-NC组(P0.05)。结论 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中表达增高并与子宫颈癌的高级别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抑制circEPSTI1能够抑制子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调控EPSTI1、Twist、Slug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153和Survivin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子宫颈癌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0例子宫颈癌和4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miR-153和Survivin在子宫颈癌和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意义。结果miR-153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子宫颈组织,Survivin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333,t=6.407,P<0.01)。通过散点图及相关性分析,在子宫颈癌组织中miR-153和Survivin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153、Survivin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均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6.455,χ^2=5.937,P<0.05)。通过散点图及相关性分析,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淋巴结受侵数目与miR-153表达量呈负相关,与Survivin表达量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生存分析发现,miR-153高表达患者生存率高于低表达患者,Survivin高表达患者生存率低于低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390,χ^2=27.921,P<0.01)。结论miR-153在子宫颈癌组织中低表达,与Survivin在子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增殖、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RACK1和β-catenin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126例子宫颈癌组织及癌旁正常子宫颈组织中RACK1 mRNA和β-catenin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ACK1和β-catenin的表达,分析两者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子宫颈癌组织中RACK1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正常子宫颈组织,而β-catenin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子宫颈组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子宫颈癌组织中RACK1阳性率(19. 0%)低于癌旁正常子宫颈组织(63. 5%),而β-catenin在子宫颈癌中的阳性率(69. 0%)高于癌旁正常子宫颈组织(31.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NM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合并淋巴结转移的子宫颈癌中RACK1阳性率越低,而β-catenin阳性率越高(P 0. 05)。RACK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 404,P 0. 05)。RACK1蛋白强阳性者和β-catenin蛋白弱阳性者生存率较高(42. 8%vs 33. 3%,42. 8%vs 36. 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中位生存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 2 vs 34. 0,44. 2 vs 29. 8,P 0. 05)。RACK1弱阳性和β-catenin强阳性是子宫颈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HR分别为9. 654和8. 882,P均0. 05)。结论 RACK1和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并影响子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Q结构域GTP酶激活蛋白1(IQ-domain GTPase-activating protein 1,IQGAP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子宫颈癌组织和23例癌旁组织中IQGAP1的表达,并分析IQGAP1表达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IQGAP1在子宫颈癌中的阳性率为77.1%(37/4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0.4%,7/2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85,P0.01)。IQGAP1表达与子宫颈癌组织分化程度(χ~2=3.102,P0.05)、临床分期(χ~2=7.111,P0.05)和淋巴结转移(χ~2=6.553,P0.05)相关;与患者年龄(χ~2=0.112,P0.05)无关。结论子宫颈癌组织中IQGAP1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子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PV 16感染的子宫颈癌中MCM5与p16~(INK4A)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HPV 16感染正常子宫颈、子宫颈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包括CIN 1与CIN 2~3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MCM5、p16~(INK4A)的mRNA及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MCM5、p16~(INK4A)mRNA在子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χ~2=-6.589,P0.001;χ~2=-4.349,P0.001);且随子宫颈病变程度的升高逐渐增加,差异有显著性(χ~2=57.141,P0.001;χ~2=47.628,P0.01);子宫颈癌中MCM5 mRN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Ⅰa~Ⅰb期明显低于Ⅱa~Ⅱb期(χ~2=-4.93,P0.01),其表达随病理分级降低而降低(χ~2=-4.017,P0.01);子宫颈癌中p16~(INK4A)mRNA表达随病理分级的降低而降低(χ~2=8.560,P0.01);MCM5、p16~(INK4A)mRNA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最明显;MCM5和p16~(INK4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97)。结论子宫颈癌中MCM5和p16~(INK4A)高表达,MCM5可较好的反应子宫颈的恶性增生,与p16~(INK4A)联合检测对完善CIN分级及预后的判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癌、CIN与正常宫颈组织中Tim-3及其配体Galectin-9的表达水平,探讨Tim-3和Galectin-9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用实时定量荧光PCR(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宫颈癌、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和2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Tim-3和Galectin-9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qPT-PCR检测Tim-3和Galectin-9的表达显示,其mRNA水平宫颈癌组高于CIN组和正常组(P0.05),CIN组高于正常组(P0.05)。②Tim-3和Galectin-9 mRNA水平与FIGO分期(P0.05)、分化程度(P0.05)和有无淋巴结转移(P0.05)均明显相关。③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织中Tim-3和Galectin-9在癌巢中呈阳性表达,其MOD值明显高于CIN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宫颈癌组织中Tim-3和Galectin-9的MOD值与FIGO分期(P0.05)、病理分型(P0.05)、分化程度(P0.05)和有无淋巴结转移(P0.05)均明显相关。结论:Tim-3和Galectin-9的mRNA水平和MOD值在宫颈癌中升高,并与宫颈癌的FIGO分期、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lk1(polo-like kinase1)和Cyclin B1、p21WAF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EliVision 法对102例子宫颈癌、2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2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Plk1和Cyclin B1、p21WAF1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Plk1在子宫颈癌、CIN 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0.5%、55.0%,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Cyclin B1在子宫颈癌、 CIN 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2.9%,30.0%,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21WAF1在子宫颈癌、CIN 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3.5%、10.0%,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lk1、Cyclin B1和 p21WAF1在子宫颈癌、CIN 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Plk1表达与子宫颈癌间质浸润深度相关(P <0.05)。Cyclin B1表达与子宫颈癌间质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 <0.05)。p21WAF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 <0.01)。组织学分级低的子宫颈癌中p21WAF1阳性率高。Plk1和Cyclin B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 =0.297,P =0.002)。Plk1和p21WAF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s =-0.403,P <0.001)。结论 Plk1、Cyclin B1和p21WAF1的表达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且前两者与子宫颈癌预后相关,三者联合检测有可能成为子宫颈癌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肝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liver cancer-1,DLC-1)和Cyclin D1在正常子宫颈组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与CSCC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DLC-1和Cyclin D1在正常子宫颈组织、CIN及CSCC中的表达,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DLC-1在正常子宫颈组织、CIN及CSCC中的阳性率依次降低,其表达与CSCC的肿瘤分级、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合RT-PCR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Cyclin D1在正常子宫颈组织、CIN和CSCC中的阳性率依次升高,其表达与CSCC的肿瘤分级、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合RT-PCR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 DLC-1和Cyclin D1在CSC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26,P<0.001).结论 DLC-1低表达和Cyclin D1高表达与CSC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CSCC诊断、治疗的重要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研究MCM4、TFF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以探讨宫颈癌的发生机制,进一步寻找有利于宫颈癌诊断的新的分子标志物,以指导其诊断与预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0例宫颈癌石蜡标本、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20例、CINⅡ-Ⅲ20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进行MCM4、TFF2的检测,同时采用PCR技术检测HPV16/18感染情况。结果:(1)在宫颈癌组织中MCM4的阳性率高于CIN和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CM4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宫颈癌组织中MCM4的阳性表达率与年龄分组、临床分期无关(均P>0.05)。在宫颈癌组织中TFF2的阳性率低于CIN和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FF2阳性表达率与年龄分组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阳性表达率均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无关(均P>0.05);(2)HPV16/18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癌中的阳性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无关(均P>0.05);(3)在宫颈癌组织中,MCM4与HPV16/18感染呈正相关(rs=0.634,P<0.01),TFF2与MCM4、HPV16/18感染呈负相关(rs=-0.375,P<0.01;rs=-0.500,P<0.01)。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中MCM4、TFF2表达的改变可能与HPV16/18感染有关,且互相作用,共同影响CIN的发展及宫颈癌的发生。这些指标综合分析可能为阐明HPV16/18的恶性转化机制以及为提高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MCM4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恶变程度有关,可作为宫颈癌筛查、预后判断的有利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IX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生物学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 Vision两步法检测35例子宫颈癌、42例子宫颈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15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SIX1的表达及Ki-67增殖指数。应用RNA干扰技术,采用SIX1-siRNA表达质粒转染子宫颈癌Hela细胞,检测转染后子宫颈癌Hela细胞SIX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应用MTT检测Hela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子宫颈癌组织中SIX1阳性率高于CIN组织及正常子宫颈组织(P0.05),且与Ki-67增殖指数呈正相关(P0.05)。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转染SIX1-siRNA子宫颈癌Hela细胞中SIX1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下调;Hela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结论 SIX1可能通过促进子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观察埃兹蛋白(Ezrin)、金属蛋白酶-2(MMP-2)及金属蛋白细胞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蛋白水平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子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子宫颈鳞癌,20例腺癌,29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16例正常子宫颈组织进行标记及分析. 结果 Ezrin、MMP-2及TIMP-2蛋白主要表达在子宫颈鳞癌、腺癌、上皮内瘤变的异型细胞质内,各实验组中的表达量与正常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zrin和MMP-2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量较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P<0.01), 而TIMP-2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却相反.同时发现Ezrin、MMP-2及TIMP-2蛋白水平在宫颈病变组织表达有正相关性. 结论 Ezrin、MMP-2及TIMP-2 蛋白在子宫颈鳞癌、腺癌的表达量较对照组高. Ezrin和MMP-2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颈癌中高表达,而TIMP-2为低表达,提示它们在子宫颈癌的侵袭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Ezrin、MMP-2及TIMP-2蛋白水平在宫颈病变组织表达有正相关性,这三者在子宫颈癌的侵袭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丁质酶-3样蛋白-1(CHI3L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手术切除的73例宫颈癌组织、48例宫颈上皮瘤变组织和73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比较3组中CHI3L1蛋白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宫颈癌组织CHI3L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82%;宫颈上皮瘤内瘤变组织CHI3L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5.00%;正常宫颈组织CHI3L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22%;(2)3组中CHI3L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两比较: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瘤变组织中CHI3L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分别为(2=6.72,P0.001;2=5.971,P0.001),其中宫颈癌组织中CHI3L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宫颈上皮瘤变组织,分别为(2=10.972,P0.001);(3)宫颈癌组织中CHI3L1蛋白表达与患者肿瘤浸润深度、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4)经多元Cox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晚(ⅡA期和ⅡB期)、伴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1/2、CHI3L1蛋白阳性等4个因素为宫颈癌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CHI3L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对评估宫颈癌恶性程度和预后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PKB)和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第10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子宫颈癌组织,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组织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PKB和PTE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p-PKB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4.5%)明显高于CIN组(52.8%)和正常宫颈组织组(15%)(P<0.05),p-PKB蛋白的表达随宫颈癌分化程度下降,临床分期升高而升高(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PTEN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9.2%)明显低于CIN组(69.4%)和正常宫颈组织组(95.0%)(P<0.05),PTEN蛋白的表达随宫颈癌分化程度下降,临床分期升高而下降(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子宫颈癌中p-PKB和PTE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238,P<0.05).结论 p-PKB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过表达,PTEN蛋白在宫颈癌中表达明显降低,与p-PKB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TEN表达缺失可能使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异常活化,活化的PKB即磷酸化PKB(p-PKB) 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使细胞异常增殖分化,从而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K、p63α在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和98例子宫颈SCC组织中MK、p63α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MK在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子宫颈SCC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与低表达率分别为28.6%和38.8%;p63α在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中高表达率与低表达率分别为73.3%和16.7%,在子宫颈SCC组织中高表达率与低表达率分别为34.7%和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63α和MK在子宫颈SCC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_s=-0.372,P0.01);p63α和MK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和组织分化有相关性(P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MK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期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63α阴性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高表达患者。结论 MK、p63α表达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两者有助于子宫颈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颈病变中c-myc与hMLH1和HPV16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myc与hM-LH1在慢性子宫颈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子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PCR技术检测相应标本中HPV16感染的情况。结果 c-myc在慢性子宫颈炎、CIN、子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6.7%(8/30))、50%(30/60)、69.2%(3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LH1阳性率依次为66.7%(20/30)、56.7%(34/60)、30.7%(1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颈癌组织中,c-myc蛋白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hMLH1蛋白表达下调与子宫颈癌分化程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与c-myc蛋白表达呈正相关;与hM-LH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HPV16可能是通过影响c-myc与hMLH1蛋白表达而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HLPP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x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与肿瘤转移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CSCC组织(其中淋巴结转移38例、无淋巴结转移40例),低、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各40例,2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PHLPP和p-AKT表达,分析PHLPP表达与不同子宫颈病变组织、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PHLPP在正常子宫颈、低、高级别上皮内病变、CSCC中的阳性率逐渐减少,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级别上皮内病变与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KT在正常子宫颈、低、高级别上皮内病变、CSCC中的阳性率逐渐增加,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高级别上皮内病变与CSC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LPP表达与p-AKT表达呈负相关(r=-0.964,P0.05)。结论 PHLPP在CSCC中低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子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评估OPN是否可以作为子宫颈鳞癌的诊断和预后标记。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8例子宫颈鳞癌及18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OPN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OPN在子宫颈鳞癌的阳性率为59.09%(52/88),在18例正常子宫颈组织均阴性。子宫颈鳞癌组OPN阳性表达与子宫颈鳞癌的淋巴结转移(P=0.030)和无病生存时间有关(P=0.029),与患者年龄、子宫颈鳞癌浸润的深度、FIGO分期(Ⅰ、Ⅱ期)及病理分级无关(P>0.05)。结论 OPN在子宫颈鳞癌的转移、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检测有助于对子宫颈鳞癌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宫颈鳞癌肿瘤抑制基因1(KAI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与宫颈癌侵袭转移及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样本包括正常对照宫颈组织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20例,宫颈癌组织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组间石蜡切片KAI1蛋白表达,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对照组与宫颈癌组新鲜组织KAI1mRNA的表达。统计相关临床资料并随访其复发及预后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及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复发与预后的关系。结果:KAI1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及宫颈癌中基因及蛋白表达阳性率均呈进行性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KAI1基因及蛋白表达均与宫颈鳞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转移有关,高分化组较低分化组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1),未转移组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淋巴转移组(P0.05)。宫颈癌按临床分期不同期别越早蛋白表达率越高(P0.05),基因表达率与临床期别无关。生存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组织学类型差,临床分期晚,有淋巴结转移及KAI1蛋白与RNA表达阳性患者具有高复发风险。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KAI1蛋白与RNA表达与否均为预后相关因素。结论:KAI1基因及蛋白表达强度与宫颈癌组织分化、临床分期及转移均有关,基因表达基本与蛋白表达同步变化,提示KAI1变化可能参与了宫颈癌发生发展,并且是宫颈癌复发与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