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黏附、迁移及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从野生型小鼠和NCAM基因敲除小鼠中分离、培养BMSCs,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标记检测NCAM的表达;划痕实验和黏附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黏附能力;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检测β1整联蛋白、E-cadherin、β-catenin和N-cadherin的表达。结果 NCAM基因敲除后细胞的迁移能力和黏附能力明显降低,β1整联蛋白的表达下调(P0.01),BMSCs形态由不规则形变为扁平形,且成簇增殖,上皮细胞标记蛋白E-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而间质细胞标记蛋白N-cadherin的表达下调(P0.01)。结论NCAM通过调控β1整联蛋白的表达影响BMSCs的黏附和迁移,同时NCAM可能对BMSCs的间质上皮转化起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在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脑病中对脑内皮细胞激活和中性粒细胞迁移入脑的影响。方法设置C57BL/6J小鼠和CXCR2基因敲除小鼠正常对照组、野生型小鼠LPS处理组和CXCR2基因敲除小鼠LPS处理组。腹腔注射LPS建立脓毒症脑病模型,醋酸AS-D萘酚酯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脑皮质区域内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情况, ELISA检测小鼠全脑和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的水平。分离脑皮质部位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进行原代培养,Western blot法检测LPS(1μg/mL)和TNF-α(200 ng/mL)对原代小鼠脑微血管脑内皮细胞CXCR2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CXCL1对脑内皮细胞骨架蛋白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腹腔注射LPS后,野生型小鼠(C57BL/6J小鼠)脑和血浆中TNF-α水平升高,同时脑中CXCL1水平也显著升高,且小鼠脑皮质内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数目显著增多;然而CXCR2基因敲除小鼠脑皮质内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数目较野生型小鼠显著减少。体外使用LPS和TNF-α刺激后,脑内皮细胞CXCR2蛋白水平升高; CXCL1刺激脑内皮细胞后, F-actin和VCAM-1的蛋白水平也明显升高。结论 CXCR2参与脓毒症脑病小鼠脑内皮细胞的激活,进而介导中性粒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gRb1)对过氧化氢(H_2O_2)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HUVECs分为对照组、H_2O_2(20、40、80和160μmol/L)组、gRb1(10、20和40μmol/L)干预组。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凋亡;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1活性;硫代巴比妥比色法计算MDA含量;Western blot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_2O_2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存活率(P0.05),增加细胞凋亡(P0.05),抑制SOD1活性(P0.05),增加MDA含量(P0.05),促进ICAM-1和VCAM-1蛋白表达(P0.05)。gRb1干预能够显著缓解上述指标的变化。结论 gRb1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和抑制ICAM-1及VCAM-1蛋白表达减轻HUVECs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的表达及胶质瘤细胞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VCAM-1在BMSCs向胶质瘤趋化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自4-6周龄SD大鼠,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原代培养。利用大鼠C6胶质瘤细胞条件培养基孵育BMSCs24h,利用免疫荧光及RT-PCR检测BMSCs的VCAM-1表达变化情况。利用Transwell构建BMSCs体外迁移模型,观察BMSCs向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趋化迁移情况。然后在Transwell上室加入VCAM-1特异性阻断单克隆抗体,观察阻断VCAM-1前后BMSCs向胶质瘤细胞迁移的变化。结果 Transwell体外迁移结果显示BMSCs在体外具有向胶质瘤细胞条件培养上清迁移的能力。免疫荧光及RT-PCR结果显示,BMSCs较弱表达VCAM-1;加入C6胶质瘤细胞条件培养基后,VCAM-1的蛋白及mRNA表达增强;加入特异性抗体阻断VCAM-1后,BMSCs向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受到抑制。结论胶质瘤细胞可在体外通过上调BMSCs表达VCAM-1而促进其向胶质瘤趋化迁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_2O_2)预处理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存活和抗凋亡能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培养、鉴定小鼠BMSCs。观察不同低浓度H_2O_2处理BMSCs 48 h后细胞的增殖,以及SDF-1及其受体CXCR4、CXCR7的表达;其次,观察经50μmol/L H_2O_2预处理BMSCs 12 h后,再经500μmol/L H_2O_2作用,或同时加入CXCR7抗体作用48 h,用Hoechst33342染核观察BMSCs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XCR4、CXCR7和信号通路Akt/m TOR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 25、50μmol/L H_2O_2能有效促进BMSCs增殖;50、100μmol/L H_2O_2能显著上调SDF-1、CXCR4、CXCR7表达;50μmol/L H_2O_2预处理干细胞能显著增强迁移能力,而CXCR7抗体能阻断此效应;50μmol/L H_2O_2预处理干细胞可显著抑制500μmol/L H_2O_2引起的损伤,凋亡细胞核由30.97%±3.71%降至16.23%±2.51%(P0.01),但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4.67%±2.37%)(P0.01);同样,预处理能显著下调Bax、上调Bcl-2表达(P0.05),上调Akt/m TOR通路关键蛋白磷酸化,CXCR7抗体则阻断此效应。结论H_2O_2预处理通过CXCR7受体活化Akt/m TOR信号通路增强干细胞存活和抗凋亡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血管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1(VCAM-1)及P-选择素在机械性牵张力诱导HL-60细胞向小鼠颈总动脉内皮细胞黏附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分离的小鼠颈总动脉血管在一定压力下灌流HL-60细胞,使之与血管内皮相互作用后洗去未黏附细胞,镜下统计每个视野中黏附的细胞数。首先观察不同强度牵张力刺激对于HL-60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再利用针对VCAM-1、P-选择素的特异性中和抗体以及非特异性IgG预处理血管条,比较VCAM-1和P-选择素在牵张力引起的HL-60细胞黏附中的差别情况。结果随着施加在颈动脉的静水压增大,HL-60细胞黏附逐渐增多,说明牵张力引起的HL-60细胞黏附是强度依赖性增加的。非特异IgG预处理血管条后,黏附的HL-60细胞数目无明显变化。然而与此对照,VCAM-1与P-选择素预处理组都导致了黏附的HL-60细胞显著减少(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张引起的颈总动脉HL-60细胞黏附呈现压力强度依赖性关系;VCAM-1与P-选择素在机械性牵张力诱导小鼠颈总动脉HL-60细胞黏附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模拟中性粒细胞在骨髓内的发育和生存环境,在体外建立一种延长中性粒细胞寿命和维持其生物学活性的方法。方法建立间充质干细胞和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共培养体系,分别在共培养后的0 d、1 d、2 d、3 d收集中性粒细胞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等技术检测其存活率,同时通过对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吞噬、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释放等功能进行分析,来明确共培养体系对中性粒细胞体外寿命和功能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中性粒细胞中与细胞存活和凋亡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可以促进中性粒细胞中Mcl-1基因的持续表达,并抑制Caspase-9、Caspase-8和Caspase-3的剪切活化,从而影响细胞内源性和外源性凋亡途径,与对照相比,显著延长了中性粒细胞的寿命(P<0.01);共培养体系培养3 d后,中性粒细胞仍能保持较好的趋化运动能力、吞噬能力和ROS释放等功能,与对照组相比,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体外通过与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可以显著延长中性粒细胞寿命和维持其生物学功能,这为我们今后进一步优化中性粒细胞体外保存方法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同时也为提高粒细胞输注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可调控表达IL 2基因的骨髓基质细胞系对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免疫功能重建的促进作用。方法 构建四环素诱导的表达小鼠IL 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转染包装细胞PT6 7,感染骨髓基质细胞系QXMSC1(H 2 d) ,构建可诱导表达IL 2基因的工程化骨髓基质细胞系QXM SC1tet on IL 2。受体小鼠C5 7BL 6 (H 2 b)经γ射线致死剂量照射后 ,输入供体BALB c(H 2 d)骨髓细胞1× 10 7 只 (去除T细胞 ) ,同时输注骨髓基质细胞QXMSC1tet on IL 2 5× 10 5 只。灌服多西环素 (Dox)诱导IL 2表达。于骨髓移植 (BMT)后 30d、6 0d检测小鼠脾细胞对ConA的反应强度 ,空斑形成细胞(PFC)数和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 ,脾细胞中T辅助细胞前体频数 (HTLp)及移植后小鼠脾脏T细胞亚群CD4 + CD8+ 的比值 ,评价BMT后免疫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四环素诱导IL 2基因表达的基因工程化骨髓基质细胞系QXMSC1tet on IL 2。异基因BMT、联合输注QXMSC1tet on IL 2能显著提高BMT小鼠脾细胞对ConA的反应 ,增加脾脏淋巴细胞HTLp及PFC数目 ,并使DTH反应增强 ,改善小鼠脾脏T细胞亚群CD4 + CD8+ 的比值。结论 共输注可调控表达IL 2基因的骨髓基质细胞可促进异基因移植小鼠免疫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干扰高迁移率族蛋白A2(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2,HMGA2)基因的表达对HL-60白血病细胞体外增殖、浸润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3组,实验组为稳定转染慢病毒干扰HMGA2基因表达载体的HL-60细胞;阴性对照组为稳定转染慢病毒空载体HL-60细胞;空白对照组为未转染的HL60细胞.3组分别接种BALB/c裸鼠建立种植瘤模型,检测接种后各个时间点裸鼠外周血和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比例(肿瘤负荷)、生活质量,计算接种40 d后各组小鼠的肝脾指数.结果:RT-PCR及Western印迹证明干扰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可明显降低HL-60细胞靶基因的表达.接种后骨髓涂片结果显示裸鼠白血病模型成功建立.接种后21,28,40 d,实验组HL-60细胞在小鼠外周血和骨髓中的比例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白血病细胞比例随接种时间延长而增加的速度亦明显变缓;且实验组小鼠萎糜少动、腹部膨隆、皮下结节等并发症出现时间明显较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延迟;接种40 d后实验组小鼠肝脾指数分别为66.76±5.56和20.57±0.75,均明显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HMGA2基因表达,可明显抑制HL60白血病细胞在小鼠体内增殖、浸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下调mel18基因表达对桂皮醛(CA)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用低浓度CA和反式维甲酸(ATRA)处理HL60细胞。用shRNAmel18质粒及对照质粒shRNALuc包装慢病毒,用病毒感染HL60细胞。低浓度CA和ATRA作用于病毒感染的HL60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表面分化抗原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EL18蛋白、cyclin D1、p27的表达和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低浓度CA和ATRA增加HL60细胞的粒细胞分化抗原CD11b表达,MEL18蛋白表达下降。shmel18病毒感染的HL60细胞(shmel18-HL60细胞)MEL18蛋白表达下降,而对照病毒感染的HL60细胞(sh Luc-HL60细胞)MEL18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shmel18-HL60细胞的CD11b表达率明显增高,细胞阻滞于G1期;经低浓度CA处理后,shmel18-HL60细胞的CD11b表达率进一步增高。shmel18-HL60细胞Akt的磷酸化水平及cyclin D1表达明显下降,而p27表达则显著升高。结论:抑制mel18基因表达导致HL60细胞向成熟粒细胞方向分化,mel18基因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途径调控cyclin D1和p27的表达,影响HL60细胞分化。而CA可能通过抑制mel18基因表达从而通过PI3K/Akt途径促进HL60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条件性基因敲除技术构建造血系统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基因敲除(Cx43~(-/-))小鼠模型,并探讨Cx43在维持造血细胞自我更新及功能稳定中的作用。方法:将引进的2对转基因小鼠Cx43 loxP/loxP和Lyz-Cre/+杂交,选取F1雌性子代Cx43 loxP/-_Lyz-Cre/+与雄性Cx43 loxP/loxP合笼回配,提取所获得子代小鼠鼠尾组织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鉴定小鼠基因型,RT-PCR方法筛选Cx43~(-/-)小鼠,同时分析小鼠不同器官中Cx43基因的表达差异;该类小鼠经5-氟尿嘧啶(5-FU;125 mg/kg)处理,在化疗前及化疗后第5、10和15天经眼球取血分析其血象变化。Cx43~(-/-)及Cx43~(+/+)小鼠予7.5 Gy(~(60)Co-γ)的致死量照射,剂量率1 Gy/min,照射后6 h分别给予事先准备就序的骨髓细胞,每只3×10~6细胞于尾静脉注入,2周后处死小鼠检测造血是否重建:分离股骨切片后,收集骨髓细胞进行细胞表型分析(选用的单抗为CD45R、Gr-1、CD4、 CD8a、TCRαβ、Mac-1、抗sIgM、TER119、Sca-1及CD117);同时进行体外造血细胞集落实验观察造血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结果:本研究通过2种转基因小鼠间杂交和回交,成功获得造血系统选择性Cx43基因敲除小鼠;该类小鼠骨髓及外周血细胞无Cx43表达,参与造血的组织,如肝脏和脾脏中Cx43表达也显著下调(P0.01),而心脏和肾脏的Cx43表达则无影响,小鼠成年后外周血象分析并无明显异常,但应急代偿能力下降,经5-FU处理后,其造血功能恢复显著减缓,处理15 d后,Cx43~(+/+)小鼠造血功能已接近正常水平,而Cx43~(-/-)小鼠仍无明显的恢复迹象,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仍处低位,2者差别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体外集落试验也证实Cx43~(-/-)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其CFU-GM或CFU-E集落数均明显少于Cx43~(+/+)小鼠(P0.01),但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x43~(-/-)小鼠骨髓中Lin~-/c-Kit~+/Sca-1~+细胞亚群数量与Cx43~(+/+)小鼠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显著性;Cx43~(-/-)小鼠在化疗或移植后其骨髓造血功能重建均延迟,且化疗15 d后骨髓切片及涂片均证实其骨髓中造血细胞增生程度明显降低,脂肪组织显著增多,而且T、B细胞发育也有异常。此外,其外周血中CD4~+CD8~+细胞比例比野生型小鼠增多(P0.05),但CD4~+T细胞显著减少(P0.01),尤其是TCRαβ亚群细胞减少最为明显(P0.01)。同样,Cx43~(-/-)小鼠外周血中CD45R~+sIgM~-细胞亚群比例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显著减少(P0.01)。结论:骨髓中Cx43基因表达在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尤其是应急状态时)具重要作用,敲除Cx43基因后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减缓,造血及免疫重建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活性氧自由基对骨髓源性肝前体细胞恶性转化的影响。 方法 取经过鉴定的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为3组:对照组(BMSCs),生长因子诱导组(BMSCs+HGF+EGF),过氧化氢刺激组(BMSCs+HGF+EGF+ H2O2)。分别在细胞培养的第7天、14天、21天、28天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角蛋白18 (CK18)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γ-谷氨酰转酞酶(γ-GT)的表达,用Schiff染色方法检测细胞DNA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非整倍体细胞。 结果 生长因子诱导组及过氧化氢刺激组细胞有ALB mRNA、AFP mRNA及CK18 mRNA的表达,过氧化氢刺激组细胞AFP mRNA、CK18 mRNA、γ-GT的表达、DNA含量及非整倍体细胞均高于生长因子诱导组(P<0.05)。 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诱导成为肝前体细胞,活性氧自由基可促使肝前体细胞过度增殖并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有效单体芥子碱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 :先通过全骨髓培养法和流式细胞术鉴定并筛选未分化的大鼠BMSCs;一方面利用H_2O_2诱导BMSCs成脂分化建立模型,一方面采用CCK-8实验检测芥子碱对BMSCs的毒性作用;模型建立成功与芥子碱药用浓度确定后进行油红O半定量实验检测细胞中脂滴含量,筛选出最佳的药物浓度;随后采用油红O染色拍片直接观察药物干预24 h后对BMSCs成脂分化的影响,并且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BMSCs中成脂分化相关蛋白——脂肪细胞蛋白2(aP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变化情况。结果:浓度为200μmol/L的H_2O_2作用1 h可诱导BMSCs成脂分化;CCK-8实验结果显示在芥子碱浓度40μmol/L的条件下对BMSCs的活力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结合油红O半定量实验结果筛选出芥子碱抑制其成脂分化的最佳浓度为15μmol/L;油红O染色实验观察到芥子碱组(15μmol/L)组脂滴较模型组数量明显减少,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亦显示正常对照组和芥子碱组aP2、PPARγ和Glut4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芥子碱能够抑制H_2O_2诱导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其机制可能与PPARγ/AM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组胺对星形胶质细胞早期反应生长因子-1(Egr-1)表达是否具有调节作用。方法: 将野生型(WT)和组氨酸脱羧酶敲除(HDC-KO)小鼠及组胺处理的HDC-KO小鼠取脑,并提取皮层组织总RNA。将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组胺(10-8、10-7、10-6、10-5或10-4 mol/L)处理15、30、60、120或240 min。组胺H1、H2受体拮抗剂分别于组胺给药前15 min加入。组胺处理完毕后,提取细胞总RNA或蛋白。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测定Egr-1的表达。结果: 与WT小鼠相比,HDC-KO小鼠大脑皮层Egr-1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而外源性给予组胺则能促进其Egr-1的mRNA表达。在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上,组胺可促进Egr-1的mRNA表达,其中10-5 mol/L的组胺作用最强,而组胺(10-5 mol/L)处理30 min时Egr-1的mRNA表达量达到峰值,相应的Egr-1蛋白表达于60 min时显著增高,该作用可被组胺H1受体拮抗剂而非H2受体拮抗剂显著抑制。结论: 组胺对大脑皮层组织及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Egr-1表达具有上调作用,该作用与激动组胺H1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背景:研究发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除参与趋化干细胞定向迁移途径,还具有抗凋亡作用。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预处理后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以不同浓度H2O2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取最适宜浓度100 μmol/L用于实验。不同质量浓度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干预100 μmol/L H2O2诱导后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选择0.2 mg/L最佳保护质量浓度用于实验。取第3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损伤组在培养液中加入H2O2作用24 h;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预处理组于H2O2损伤细胞前6 h加入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AMD3100(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受体CXCR4的阻断剂)组于H2O2细胞损伤前6 h加入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与AMD3100共孵。 结果与结论:H2O2能体外模拟缺血缺氧环境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与损伤组比较,加入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预处理后细胞凋亡明显减轻(P < 0.01),细胞E2F6基因表达增强(P < 0.05),E2F1基因表达减少(P < 0.05),线粒体细胞色素C转位减少(P < 0.05),Caspase-3活性降低(P < 0.05),AMD3100可阻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保护作用。提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可能通过增强E2F6基因,负性调控E2F1基因抑制线粒体损伤导致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预适应对氧化应激损伤的血管内皮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模型组给予过氧化氢损伤2 h;早期肢体缺血预适应组、晚期肢体缺血预适应组和假肢体缺血预适组这3组分别用5%大鼠早期肢体缺血预适应血清、晚期肢体缺血预适应血清和假肢体缺血预适应血清孵育12 h,再用过氧化氢损伤2 h。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mRNA水平,血红素氧合酶1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早期肢体缺血预适应和晚期缺血预适应血清可以减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所导致的细胞死亡,减少乳酸脱氢酶的释放,减少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并能增加血红素氧合酶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肢体缺血预适应可以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7.
背景:现已证实,天然生成的调节性T细胞在维护机体免疫稳态、抑制炎性反应、抗移植排斥、抑制抗肿瘤免疫应答以及防治自身免疫病中都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过氧化氢对BALB/c小鼠CD4+CD25+Foxo3+ 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方法:取BALB/c小鼠12只,随机分为两组。H2O2处理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含有H2O2的PBS;PBS组小鼠静脉注射无菌PBS。分别在注射2周后处死小鼠,采集小鼠外周血、脾脏和胸腺,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中CD4+CD25+ Foxp3+T细胞比例。 结果与结论:H2O2处理组小鼠外周血和脾脏CD4+Foxp3+ T细胞比例、CD4+Foxp3+/CD4+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小鼠(P < 0.05)。提示静脉注射H2O2能上调小鼠外周血和脾脏内CD4+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背景: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具体机制一直不十分清楚。 目的:探讨H2O2体外预处理小鼠胚胎干细胞对治疗心肌梗死疗效的影响。 方法:选取24只9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胚胎干细胞组、H2O2预处理胚胎干细胞组,每组8只,所有小鼠制备心肌梗死模型1周后,分别于尾静脉分别注入150 μL的PBS、150 μL的胚胎干细胞(1×106)、150 μL的H2O2预处理胚胎干细胞(1×106)。移植后第3周超声测量各组小鼠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取心肌组织行天狼星红染色检测心肌胶原含量,计算平均胶原容积分数。 结果与结论:与心肌梗死组比较,胚胎干细胞组和H2O2预处理胚胎干细胞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内径明显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P < 0.05),全心质量/体质量、左心室质量/体质量、平均胶原容积分数明显降低(P < 0.05);与胚胎干细胞组比较,H2O2预处理胚胎干细胞组小鼠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内径明显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P < 0.05),全心质量/体质量、左心室质量/体质量、平均胶原容积分数明显降低(P < 0.05)。所以体外H2O2预处理胚胎干细胞减轻了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心功能改善更为明显。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9.
背景:研究发现地塞米松能有选择性地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 目的:了解地塞米松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2代后分两组培养,对照组不加地塞米松,实验组分别加入10-9,10-8,10-7 mol/L地塞米松,作用3,6,12,24 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MTT法检测地塞米松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取10-7 mol/L地塞米松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4 h,反转录后检测Caspase-3和bcl-2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10-8,10-7 mol/L地塞米松作用12~24 h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有明显促进作用,且与作用浓度和时间存在相关性,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率有增高的趋势。MTT结果表明10-8,10-7 mol/L地塞米松作用24 h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率影响显著,这与上述流式细胞仪的检测结果相符。RT-PCR提示地塞米松作用组Caspase-3显著增高,bcl-2降低。结果证实地塞米松可能是通过细胞外通路和(或)线粒体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背景:关于雌激素对骨髓基质干细胞作用的报道尚不多。 目的:观察乙烯雌酚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用0,10-7,10-6,10-5 mol/L浓度乙烯雌酚干预,并设地塞米松10-8 mol/L、β-甘油磷酸钠10 mmol/L、维生素C 50 mg/L为阳性对照。 结果与结论:乙烯雌酚干预培养24,48,72 h,10-6 mol/L组显著促进了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P < 0.01)。干预48 h 10-5 mol/L组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干预72 h 10-7 mol/L组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 < 0.01)。10-7 mol/L组乙烯雌酚干预25 d后开始出现钙化结节;10-7,10-6 mol/L组干预14,21 d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证实乙烯雌酚能促进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