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机器学习结合T1加权对比增强成像(T1W/C)的影像组学特征鉴别Ⅱ、Ⅲ级少突胶质细胞瘤(ODG)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ODG2和ODG3的磁共振(MR)资料。利用ITK-SNAP在T1WI/C上手工划取全肿瘤强化部分的感兴趣体积(VOI),使用A. K.(Analysis-Kinetics,A. K.,GE Healthcare)软件从VOI中提取1044个特征。采用随机森林(RF)算法和5折交叉验证法对ODG2和ODG3进行了鉴别。结果:ODG2共19例,ODG3共17例。ODG3多表现为明显坏死(P=0. 044)和强化(P=0. 002)。位于额叶的10例ODG2(10/19,52. 6%)和10例ODG3(10/17,58. 8%)两组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并且ODG2和ODG3的其他影像学特征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机器学习模型的RF策略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UC)=0. 765,准确性=0. 763,敏感性=82. 8%,特异性=70. 0%。基于T1WI/C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可以区分ODG2和ODG3,且组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基于T1WI/C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区分ODG2和ODG3,但是效能不理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原发性脑部淋巴瘤(PCNSL)和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治疗方案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治疗前对二者的精确鉴别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本文提出一套基于稀疏表示体系的肿瘤自动鉴别方法,利用PCNSL和GBM T1加权磁共振成像(MRI)图像纹理细节信息的差异鉴别这两种肿瘤。首先,基于影像组学的思想,设计一种基于字典学习和稀疏表示的肿瘤纹理特征提取方法,将不同体积、不同形状的肿瘤区域转化为968维纹理特征;其次,针对提取特征存在的冗余问题,建立迭代稀疏表示方法选择少数高稳定性高分辨力的特征;最后,将选择的关键特征送入稀疏表示分类器(SRC)分类。利用十折法对数据集进行交叉验证,鉴别结果的准确率为96.36%,敏感度为96.30%,特异性为96.43%。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鉴别PCNSL和GBM,还避免了使用先进MRI鉴别肿瘤时存在的参数提取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脑肿瘤中最具有侵袭性肿瘤,目前仍然无任何靶向治疗后生存获益报道。最近研究表明实体肿瘤中融合基因通常扮演驱动基因的角色和药物干预的潜在靶点。在调查GBM潜在的融合基因时,该团队通过癌症基因图谱(TCGA)对162例GBM患者进行RNA测序分析发现神经营养酪氨酸激酶受体1型(NTRK1,编码TrkA)的3’外显子和神经组织中高表达的NFASC、BCAN的5’  相似文献   

4.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高度恶性、浸润性、异质性和致命性的脑肿瘤,虽然其治疗方法不断改进,但GBM患者的预后依然很差。近年来,肿瘤干细胞学说的提出为肿瘤的产生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自脑肿瘤中分离出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神经分化等干细胞特性的肿瘤细胞以来,这群肿瘤干细胞使得GBM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本文就GBM和胶质瘤干细胞的最新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颅内胶质母细胞瘤51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回顾性分析51例胶质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影像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51例胶质母细胞瘤标本进行临床资料统计,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等方法进行病理学特征观察,CT和MR检查分析其影像特点.结果 胶质母细胞瘤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呕吐,CT和MR检查示颅内界限不清的占位性病变,常伴有出血、坏死和囊性变,增强扫描呈不规则环状强化.肿瘤组织学显示瘤细胞弥漫分布,异型性明显,血管明显增生,伴有出血和坏死,坏死灶周围瘤细胞常排列呈栅栏状.免疫组化显示GFAP和vimentin均呈强弱不等的阳性,Ki-67表达较高,阳性细胞数平均为28.94%,而其它标记物的表达不尽相同.结论 胶质母细胞瘤来源于星形细胞,组织形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颅内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预后差.其影像学表现与肿瘤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特殊类型的胶质母细胞瘤须注意与胶质肉瘤、恶性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薛彩强        李昇霖        刘显旺        邓娟        周俊林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2,(10):1244-1249
目的:探索磁共振成像(MRI)征象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鉴别成人颅内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例成人颅内髓母细胞瘤及24例室管膜瘤临床、MRI及病理资料,对比MRI征象及ADC值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DC值在两组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效能。结果:成人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在年龄、肿瘤位置和强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形态、肿瘤边界、囊变、瘤周水肿、肿瘤最大径、水肿最大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室管膜瘤ADCmean、ADCmin及rADC值均大于成人髓母细胞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mean阈值为665.00 mm2/s时,鉴别诊断成人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性能最佳,AUC值为0.96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8、0.937。结论:通过MRI征象联合ADC值对术前鉴别成人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辅助临床术前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脑部肿瘤中最常见和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GBM多伴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过表达或突变。EGFR的异常可导致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大量研究显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通路是参与GBM发生和恶性演进的重要核心通路之一。本文阐述GBM中PUK/Akt/mTORfq号转导通路的活化过程,分析通过抑制该通路进行GBM靶向治疗的机理,介绍PI3K抑制剂在临床前期研究中的进展,归纳导致疗效降低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正大多数胶质母细胞瘤进展迅速、临床病史短(IDH野生型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然而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是由弥漫性星形细胞瘤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进展而来。IDH突变是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遗传学标志。胶质肉瘤和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是胶质母细胞瘤罕见的组织学变异亚型,通常  相似文献   

9.
<正>神经胶质瘤,是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类最常见的肿瘤。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神经胶质瘤的治疗已有很大进展,但是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结局仍然很差,尤其是胶质母细胞瘤(GBM),中位生存期只有14.6个月,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只有5%~10%的患者生存期可以达到两年~[1]。近年来,手术联合放疗和替硝唑胺化疗已经成为胶质母  相似文献   

10.
背景:磁共振成像(MRI)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新的图像分析方法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有潜在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基于腰椎磁共振影像组学模型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女性患者50例,年龄40-84岁,同期进行腰椎MRI及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28例及骨质正常22例,分别在腰椎MRI矢状位T1WI及T2WI序列图像选取L2-4椎体中间连续5个层面进行图像分割,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建立诊断模型,并与临床特征结合建立影像临床特征模型,使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效能。试验获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在50例受试者T1WI、T2WI序列及联合序列分别提取出396×3个特征,通过特征降维后分别筛选出最相关的T1WI序列4个特征、T2WI序列6个特征,T1WI及T2WI联合序列图像筛选出4特征,建立诊断模型,T1WI、T2WI单序列诊断模型AUC值分别为0.810,0.820,T1WI+T2WI联合序列诊断模型AUC值为0.937,高于单个序列;②将T1WI+T2WI组学特征与临床资料结合构建了适用于女性的联合临床资料的影像组学诊断模型,其AUC值为0.960;③结果表明,基于常规腰椎MRI的影像组学特征可以区分骨质疏松及骨量正常,结合临床特征建立的联合诊断模型能够提高诊断效能,对诊断骨质疏松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