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去卵巢抑郁症大鼠模型海马5-羟色胺(5-HT)含量及其合成限速酶-色氨酸羟化酶2(TPH2)表达的变化.方法 雌性SD大鼠,在卵巢切除术的基础上,联合孤养和21 d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制备去卵巢抑郁症大鼠模型,以行为学测试进行评价.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测定海马5-HT含量;用RT-PCR技术检测中缝核TPH2 mRNA表达量;用荧光免疫组化检测中缝核TPH2蛋白表达.结果 21 d应激后,模型组大鼠直立活动得分及水平活动得分均减少,糖水消耗百分比下降;海马5-HT含量下降;中缝核TPH2 mRNA表达量及TPH2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结论 在卵巢切除术的基础上,联合孤养和21 d CUMS可造成去卵巢抑郁症大鼠模型;模型大鼠海马5-HT含量下降,可能是中缝核TPH2的表达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管蛋白p MAP-2和p-Tau在抑郁大鼠海马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海马微管蛋白与抑郁症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通过利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CUMS)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以及Morris水迷宫对其行为进行学检测,采用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对照组和模型组造模后1、7、14、28 d分批处死大鼠,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p-MAP-2和p-Tau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双标观察海马组织中p-MAP-2和p-Tau定位分布。结果:糖水偏好实验:模型组糖水消耗量和糖水偏好百分比分别低于对照组(P0.01);旷场实验:模型组行走总路程、中央活动时间、直立次数和修饰行为分别低于对照组(P0.01);Morris水迷宫模型组平均逃避潜伏期高于对照组(P0.01)。CUMS后1 d大鼠海马p-MAP-2和p-Tau蛋白的表达低于对照组,7 d后开始升高,14 d明显高于对照组,28 d仍略高于对照组。p-MAP-2和p-Tau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部分神经元的胞浆内p-MAP-2和pTau同时表达,表明p-MAP-2和p-Tau有部分共定位。结论:p-MAP-2和p-Tau在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出现先降低后增高的现象,因此我们推测在应激抑郁症发病过程中,p-MAP-2和p-Tau蛋白表达的变化可能影响微管的稳定性,破坏细胞骨架稳态,从而影响海马神经元的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更年期抑郁症大鼠模型海马5-羟色胺(5-HT)含量及其合成限速酶-色氨酸羟化酶2(TPH2)表达的变化。方法 雌性SD大鼠,在卵巢切除术的基础上,联合孤养和21d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制备更年期抑郁症大鼠模型,以行为学测试进行评价。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测定海马5-HT含量;用RT-PCR技术检测中缝核TPH2 mRNA表达量;用荧光免疫组化检测中缝核TPH2蛋白表达。结果 21d应激后,模型组大鼠直立活动得分及水平活动得分均减少,糖水消耗百分比下降;海马5-HT含量下降;中缝核TPH2 mRNA表达量及TPH2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结论 在卵巢切除术的基础上,联合孤养和21d CUMS可造成更年期抑郁症大鼠模型;模型大鼠海马5-HT含量下降,可能是中缝核TPH2的表达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慢性强迫游泳应激模型大鼠海马区[Ca2+]i和c-fos/Fos的变化,探讨慢性应激抑郁症与海马相关的发病机制。方法:选用雄性成年Wistar大鼠8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9)、急性对照组(n=12)和模型组(n=49),建立慢性强迫游泳应激抑郁模型,通过糖水偏好实验和开场实验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海马内[Ca2+]i浓度,免疫印迹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Fos和c-fos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较:(1)模型组大鼠相对糖水消耗量、糖水偏好百分比、直立次数和体重增长率均降低(P0.01,P0.05);(2)模型组大鼠各个时间点海马神经元[Ca2+]i增高(P0.01);(3)模型组大鼠海马Fos在应激后(0.5,1,2,4h)表达增强(P0.01),c-fosmRNA在应激后(0.5,1,2,4h)转录增强(P0.01)。与急性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Fos蛋白表达高峰提前,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海马[Ca2']i及c-fos/Fos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模型行为学及海马BDNF的影响.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结合慢性不可预见的轻度应激和孤养制作心梗并抑郁复合大鼠模型.观察动物的体重变化和行为学指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海马BDNF蛋白表达.结果:经过21天慢性不可预见轻度应激.模型组大鼠体重、糖水消耗和糖水偏爱百分比、敞箱试验得分均明显降低,纯水消耗显著增加;海马BDNF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采用21天慢性应激后,模型鼠体重下降、行为学明显异常,符合抑郁动物的行为学改变,且存在海马神经元可塑性降低的表现,这可能是心肌梗死并抑郁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安神解郁汤(ASJYD)对抑郁大鼠海马微管蛋白p-Tau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对照组(Control)、抑郁模型组(CUMS)和ASJYD治疗组(ASJYD),利用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通过灌胃方法给予抑郁大鼠ASJYD治疗;通过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的行为学表现; 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结构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p-Tau的表达水平; ELISA检测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和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变化。结果:糖水消耗和糖水偏好百分比模型组低于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P 0. 01)。旷场实验中行走路程、中央格时间、站立次数和修饰行为模型组低于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P 0. 01)。水迷宫平均逃避潜伏期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P 0. 01)。HE染色各组海马组织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模型组大鼠海马p-Tau蛋白的表达低于对照组,用药治疗后显著提高(P 0. 01)。模型组下丘脑CRF含量和血清ACT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 0. 01)。结论:安神解郁汤对CUMS大鼠抗抑郁作用,可调节p-Tau以及下丘脑CRF和血清ACTH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对药酸枣仁(SZS)-合欢花(AJF)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3区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2(caspase-12)表达的影响,从内质网应激(ERS)角度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CUMS)、对药酸枣仁-合欢花组(SZS+AJF)、盐酸文拉法辛组(Venlafaxine),采用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并用旷场实验评价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应用DNA原位末端缺口标记(TUNEL)法检测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海马CA3区caspase-12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CUMS组大鼠旷场实验得分降低,海马CA3区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12表达显著增加。与CUMS组比较,SZS+AJF组、Venlafaxine组大鼠旷场实验得分显著增加,海马CA3区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12表达显著减少。结论:对药酸枣仁-合欢花能显著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降低海马CA3区caspase-12表达,抑制海马CA3区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抑郁大鼠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合并孤养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在CUMS刺激4W后氟西汀组灌胃给予氟西汀(10mg·kg-1)2W;正常组及模型组同时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通过体重变化、蔗糖水消耗和旷场实验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及数目改变;蛋白印迹和RT-PCR测定海马组织突触素(Synaptophysin,SYP)和突触后密致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95protein,PSD-95)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4个时间点(7d,14d,21d,28d)行为学评分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4个时间点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HE结果显示,模型组海马神经元排列紊乱,细胞层变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SYP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SD-95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PSD-95mRNA表达显著升高,SYP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氟西汀可明显促进CUMS大鼠神经元突触重塑,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UMS大鼠海马组织中SYP的表达,抑制PSD-95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过表达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BDNF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先结扎阻断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再采用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MUS)建立PSD大鼠模型。然后海马注射BDNF过表达慢病毒(PSD+LV-BDNF组),应用Real-time PCR和免疫印迹检测海马BDN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BDNF过表达慢病毒注射后第28天,PSD+LV-BDNF组的BDNF mRNA、蛋白表达均多于PSD组。分别于CMUS后、手术前和注射后28 d采用糖水消耗试验和旷场试验检测大鼠抑郁样行为,PSD+LV-BDNF组的糖水消耗量及水平移动次数比PSD组均显著增加。结论:在PSD大鼠海马内BDNF、的过表达可改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抑郁样行为,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测白松片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DAT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白松片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氟西汀对照组和白松片实验组,运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配合单居复制抑郁模型,采用预防加治疗给药,观察白松片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多巴胺转运体(DAT)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白松片实验组海马DATmRNA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为1.30±0.11,低于模型对照组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1.85±0.09(P<0.05)。结论:白松片能减少抑郁模型鼠海马DAT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1(SGK1)抑制剂GSK650394对抑郁症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神经营养的调节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模型(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加孤养)组、GSK650394(2.8 g/L,按1 mL/kg腹腔注射)干预组;采用强迫游泳、糖水消耗、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模型动物的情绪行为变化;用ELISA检测大鼠海马血浆和血清中皮质酮(CORT)、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蔗糖水偏食度显著降低、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1)、逃避潜伏期(EL)、目标象限的潜伏时间(Lat.T)均显著延长(P<0.05或P<0.01);血浆CORT显著升高(P<0.01)、血清5-HT、NE和海马NT-3、BDNF、NGF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GSK650394可显著增加蔗糖水偏食度、降低游泳不动时间(P&l...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和舍曲林处理对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大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UMS组、CUMS+rTMS组以及CUMS+舍曲林组,每组8只。采用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及旷场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并以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内源性大麻素I型受体(cannabinoid type 1 receptor,CB1R)的表达。结果:CUMS组糖水偏好值、水平活动度、中央活动次数以及CB1R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UMS+rTMS组和CUMS+舍曲林组,而CUMS+rTMS组和CUMS+舍曲林组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CUMS组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大于其它三组,而CUMS+rTMS组和CUMS+舍曲林组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rTMS与舍曲林均能改善CUMS大鼠的焦虑抑郁样行为,二者的改善作用没有统计学差异,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海马CB1R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用慢病毒在蓝斑核(locus coeruleus,LC)敲除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NET)对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NET-shRNA慢病毒载体及阴性对照序列,感染PC12细胞后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NET mRNA和蛋白水平;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大鼠抑郁症模型,双侧蓝斑核注射NET-shRNA;3周后采用强迫游泳实验、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检测大鼠抑郁样行为;Western Blot检测大鼠NET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大鼠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结果: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hRNA-1146沉默效率最高(P0.01);与抑郁症模型组相比,蓝斑核注射NET-shRNA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减少、糖水偏好率增加、旷场实验得分增加(P0.01),蓝斑核NET表达下降(P0.01)、NE水平升高(P0.05)。结论:NET-shRNA慢病毒注射蓝斑核能下调NET的表达,改善大鼠抑郁样行为,为抑郁症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尾静脉移植对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和应激(CUMS)模型小鼠抑郁行为的改善作用。 方法 获得第3代hUCMSCs;将6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细胞组(移植hUCMSCs)、氟西汀(flu)给药组(给予flu),每组15只。构建6周CUMS小鼠抑郁模型;从第3周开始将hUCMSCs、生理盐水以尾静脉注射的方式移植给小鼠;从第5周开始每天给予小鼠flu灌胃;记录各组小鼠每周的体重变化;通过蔗糖偏好实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及旷场实验评估小鼠抑郁模型及治疗效果;HE染色观察海马CA1及CA3区细胞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海马CA3区突触的超微结构变化;Real-time PCR检测海马突触可塑性关键蛋白突触素(SYP)和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的mRNA表达情况。 结果 hUCMSCs可以改善因CUMS导致的小鼠体重下降;行为学实验观察到,模型组小鼠出现抑郁行为,细胞组和给药组小鼠抑郁行为得到改善;HE染色观察到,与模型组相比,细胞组和给药组小鼠海马CA1及CA3区细胞排列整齐,数量增多;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与模型组相比,细胞组和给药组海马CA3区亚细胞结构突触数量更多,突触间隙更窄,突触棘密度更大;Real-time PCR检测到,细胞组和给药组比模型组SYP和PSD-95的mRNA表达更多。 结论 hUCMSCs移植具有抗抑郁作用,这种作用与改善海马的突触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抑郁症大鼠杏仁核磷酸化微管相关蛋白-2(pMAP-2)的表达。方法:随机将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悬尾实验、Morri水迷宫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免疫印迹方法检测pMAP-2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7 d、14d和21d的体重增长率分别为7.62±0.83和2.51±0.38、16.37±1.82和1.45±0.85、22.93±2.78、9.34±1.32,相对糖水消耗量分别为9.42±1.81和3.81±0.84,糖水偏好百分比为92.49±8.19和76.61±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悬尾不动时间分别为(1.75±0.31)s和(2.95±0.3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逃避潜伏期分别为(8.63±1.07)s和(24.76±2.37)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模型组pMAP-2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74±0.12和1.54±0.18,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激抑郁大鼠杏仁核组织中MAP-2磷酸化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白松片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行为学和血浆CORT、ACTH含量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2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氟西汀对照组及白松片试验组,选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加孤养造模,观察各组大鼠敞箱实验和液体消耗等行为学指标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血浆皮质醇(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结果:慢性应激抑郁大鼠体重增加缓慢,敞箱实验中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得分、清洁动作次数显著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显著延长;糖水消耗明显下降,纯水消耗显著增多,而且其血浆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增加。氟西汀和白松片均显著改善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的行为学和神经内分泌变化。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可使大鼠行为及神经内分泌发生异常改变,引起抑郁状态,白松片对此具有一定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柚皮苷(NRG)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S)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脑区m 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柚皮苷抗抑郁作用的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柚皮苷处理组(NRG)、CUS处理组(CUS)、CUS和柚皮苷联合处理组(CUS+NRG)。用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来评价小鼠的抑郁行为表型。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中m TOR和p70S6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海马齿状回(DG)脑区插管注射雷帕霉素,抑制m TOR信号通路,利用糖水偏好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m TOR信号通路抑制对NRG抗小鼠抑郁作用的影响。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CUS组小鼠糖水偏好明显降低(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5)。与CUS组小鼠相比,CUS+NRG小鼠糖水偏好显著增加(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5)。与control组比较,CUS组小鼠海马m TOR和p70S6K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CUS+NRG组m TOR和p70S6K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加(P<0.05)。DG脑区微注射m TOR蛋白的抑制剂雷帕霉素明显抑制柚皮苷对糖水偏好的增加作用(P<0.05)和对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减少作用(P<0.05)。结论:柚皮苷改善CUS小鼠抑郁症状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海马区m TOR和p70S6K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皮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在N-棕榈酰乙醇胺(PEA)调控大鼠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大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UMS模型组、CUMS+氟西汀(10 mg/kg)组、CUMS+PEA (2.5、5和10 mg/kg)组及CUMS+PEA (10 mg/kg)+MK886 (3 mg/kg)组。CUMS第8天开始药物处理,监测大鼠体重并测试其相关行为学变化。第36天大鼠麻醉后取脑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和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前额叶皮质(PFC)的突触小泡蛋白(SYP)表达及神经元形态改变;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大鼠PFC中PPARα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PEA增加CUMS抑郁模型大鼠的体重获得、蔗糖偏好率和旷场实验中的运动时间,缩短旷场实验的不动时间(P<0.01),上调PFC中SYP的蛋白表达,改善神经元的形态,增加PFC质量及PFC/全脑百分比,下调PFC中PPARα的蛋白和mRNA表达。与PEA(10 mg/kg)的组相比,MK886组大鼠在CUMS第35天体重获得和蔗糖偏好率明显降低,旷场实验中不动时间增加及运动距离减少,PFC中的SYP表达降低,PPARα的蛋白和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PEA拮抗CUMS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PEA调控PFC的PPARα通路、改善其突触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