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了解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虐待与忽视现状以及有关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某小学和中学的三到七年级学生共306人,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长处和困难问卷儿童版(SDQ),以及自编一般情况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留守儿童的心理虐待与忽视总分、忽视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留守儿童在干涉维度、情感忽视维度、身体/监督忽视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留守儿童在SDQ的同伴交往问题、品行问题得分及困难总分上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或P0.01)。虐待与忽视总分与长处和困难问卷的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和困难总分呈显著相关,均P0.01。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虐待与忽视以及情绪和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暴力中对儿童施暴者的心理状况及其生活事件。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受虐儿童筛查表、生活事件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0户家庭暴力中对儿童施暴的施暴者与同期70名身份匹配的对儿童非施暴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施暴组的负性生活事件分值及生活事件总分均高于非施暴组(18.74±29.09/7.31±12.53,P=0.003;25.56±33.13/14.47±25.35,P=0.023),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社会心理因素是家庭暴力中对儿童施暴者进行施暴的重要因素。②对儿童进行暴力攻击不仅是病态父母的行为,正常父母中也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流动青少年的情绪行为与其分离经历的关系,为流动青少年家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珠江角地区五个地级市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中六至八年级的160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与父母有分离经历达6个月及以上的学生纳入分离组(n=821),与父母无分离经历的纳入非分离组(n=781)。采用自编问卷、安全感(SQ)、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分别测量流动青少年的一般人口学情况、分离情况、安全感水平和情绪行为特点。结果:分离组的SDQ困难总分[(13.8±5.2)vs.(12.3±4.9),P0.001]和情绪症状、品行因子、多动因子得分(均P0.05)高于非分离组,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因子得分与非分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离组的SQ总分[(53.1±11.8)vs.(55.9±11.4),P0.001]和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均P0.05)低于非分离组。多重线性回归显示,有分离经历流动青少年的安全感(β=-0.25)、母亲监护(β=-2.42)对困难总分有负向预测作用,与父亲分离(β=2.38)对困难总分有正向预测作用;安全感(β=0.91)、女性(β=0.02)对亲社会行为得分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有与父母分离经历的流动青少年情绪行为和心理安全感发展较差。卫生措施制订应促进流动父母尽量与子女共同生活,有利于促进其子女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验冷酷无情特质问卷(Inventory of Callous-Unemotional,ICU)在我国学龄前儿童群体中的因子结构和心理测量学特性。方法:以ICU、长处与困难问卷、社会胜任量表为研究工具,采用父母报告的形式,对51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测查。结果:(1)项目分析时剔除了4个题总相关不显著的条目(第1、10、19、22题)。(2)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保留两因子模型比较合适,即保留冷酷因子和淡漠因子。(3)ICU总分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2,冷酷和淡漠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5和0.74。(4)ICU总分和因子分与情绪问题(r=0.10~0.20)、品行问题(r=0.31~0.37)、注意多动障碍症状(r=0.39~0.47)和同伴问题(r=0.13~0.17)呈显著正相关,与亲社会行为(r=-0.31~-0.53)、社会胜任总分(r=-0.40~-0.58)及其分量表(r=-0.35~-0.58)呈显著负相关。偏相关结果表明冷酷或淡漠因子在与所测量的效标变量的关系上会受到另一方的影响。结论:ICU在我国学龄前儿童群体中呈两因子结构,同时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可用于学龄前儿童冷酷无情特质的评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与父子冲突、父子依恋的关系,以及父子依恋在父子冲突对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影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63位8~15岁的儿童,用父子冲突问卷(CBQ)、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与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分别评估父子冲突、父子依恋和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结果:儿童的CBQ、IPPA得分和SDQ困难总分均无显著性别差异(P>0.05);父亲受教育程度初中组的CBQ得分高于高中组和大学组[(5.8±5.4) vs.(4.0±4.2),(3.9±4.3);P<0.05],IPPA得分低于高中组和大学组[(63.3±16.0) vs.(67.6±12.8),(69.7±13.0);P<0.05];父子每周互动<3h组的CBQ得分显著高于3~7h组和>7h组[(5.5±5.0)vs.(3.8±4.1),(2.8±3.6);P<0.05],IPPA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63.1±14.6) vs.(70.0±11.7),(73.8±11.6);P<0.05],SDQ困难得分高于>7h组[(12.0±5.0)vs.(9.9±5.3),P <0.05].父子冲突对儿童的情绪症状(β=0.28,P<0.01)和品行问题(β =0.18,P<0.01)有正向预测作用,父子依恋能正向预测儿童的亲社会行为(β=0.39,P<0.01),负向预测儿童的多动注意不能(β=-0.28,P<0.01)和同伴交往问题(β=-0.14,P<0.05);父子冲突对儿童情绪症状(β=0.17,P<0.01)、品行问题(β=0.12,P<0.05)、多动注意不能(β=0.13,P<0.05)与亲社会行为(β=-0.21,P<0.01)的预测作用均受到了父子依恋的调节.结论: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可能与父子冲突、父子依恋有关,父子依恋在父子冲突对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中可能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行为问题学龄儿童的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模式及父母养育模式对儿童人格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筛查行为问题儿童,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幼年版)(EPQ-Junior)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评估56例行为问题儿童(研究组)及56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的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结果:(1)研究组的内-外向(E)维度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情绪稳定性(N)维度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6,P0.05;t=4.020,P0.01);(2)EMBU的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两个因子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448,P0.05;t=-4.607,P0.01),父亲惩罚、严厉与父亲过分干涉两项因子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307,P0.01;t=2.168,P0.05);(3)研究组内-外向(E)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及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307,0.299;P0.05),情绪稳定性(N)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及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r=-0.292,-0.264;P0.05),与母亲过度干涉、保护因子、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及父亲过分干涉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361,0.359,P0.01;r=0.300,P0.05)结论:行为问题学龄儿童的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模式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其人格特征与父母不良养育模式可能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2708名4-14岁儿童的品德、个性和气质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我国独生子女的品德、个性和气质差异。方法 :采用自编的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品德表、 4-9岁和 10 -14岁儿童气质表及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 (EPQ)对 40 8名 (配对组 )和 2 3 0 0名(非配对组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作了品德、个性和气质的测试。结果 :品德总分在父母问卷中 ,配对组与非配对组中独生组的品德总分均显著低于非独生组 (P≤ 0 0 5 ) ,而在教师问卷中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个性类型中 ,非配对组中的学龄组独生组的外向型个性类型显著高于非独生组 (P≤ 0 0 5 ) ,而配对组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在情绪稳定性方面 ,独生组的情绪不稳定型显著高于非独生组 (P≤ 0 0 5 ) ,而情绪稳定型则独生组显著低于非独生组 (P≤ 0 0 1)。气质类型中 ,配对组和非配对组中 ,独生组的胆汁—多血质型和胆汁—抑郁质均高于非独生组 (P <0 0 5~ 0 0 1)。其余各项两组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个性气质随年龄增长差异渐不明显 ,与家庭评价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城乡学龄儿童情绪问题的情况,探讨情绪问题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 运用问卷法,随机分层整群抽取8~16岁城乡学龄儿童480名进行情绪及心理弹性的施测.结果 乡村儿童筛选焦虑、抑郁百分比均高于城市儿童的百分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3.11、3.88,P<0.05);乡村儿童的儿童焦虑性情绪筛查表(SCARED)总分与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总分均明显高于城市儿童总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33、-4.32,P<0.001);城乡儿童焦虑、抑郁评分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各因子均成显著负相关(r=-0.12~-0.60,P<0.01).结论 城乡儿童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问题,乡村儿童情绪问题更明显;心理弹性好的儿童,其焦虑抑郁症状较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自恋与网络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经济困难量表、自恋人格问卷及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中学32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生隐性自恋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42),高中生在自恋总分(P=0.000)、显性自恋的权欲感因子(P=0.000)和优越感因子(P=0.015)及隐性自恋的易感质因子(P=0.000)得分都显著高于初中生;男生在网络攻击行为总分(P=0.012)和反应性攻击(P=0.005)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家庭经济困难与自恋(r=0.233)、自恋与网络攻击行为(r=0.194)显著相关(P0.01)。结论自恋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网络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差异,家庭经济困难能够显著预测自恋,自恋能够显著预测网络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行为抑制性气质、父母特质焦虑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探索幼儿行为抑制性在父母特质焦虑与儿童行为问题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调查北京地区174名4-7岁学龄前儿童父母的自身特质焦虑水平、孩子行为抑制性和行为问题水平。结果:1父母特质焦虑与学龄前儿童行为抑制性有显著正相关;2行为抑制性能够正向预测学龄前儿童的情绪问题和同伴问题,并对其亲社会行为有负向预测作用;3父母特质焦虑能够正向预测学龄前儿童的情绪问题;4儿童行为抑制性部分中介了父母特质焦虑与学龄前儿童情绪问题的关系。结论:学龄前儿童的行为抑制性气质是其内向性行为问题的显著预测因子,并且部分中介了父母特质焦虑与学龄前儿童情绪问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气质特点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患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选取103例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ADHD儿童和32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并根据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将ADHD儿童分为共患行为问题组(77例)及无行为问题组(26例),采用学龄儿童气质量表测查入组儿童气质特点。结果:ADHD共患行为问题儿童气质因子分在活动水平、节律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特点、持久性维度上得分明显高于无行为问题的ADHD儿童(P 0. 01)。ADHD儿童学龄儿童气质量表的心境特点、持久性及反应阈气质因子分与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的神经症行为得分呈正相关性(r=0. 66、0. 52、0. 50,均P 0. 05)。结论:ADHD共患行为问题的儿童的气质特点主要表现为活动水平高,生活无节律,适应能力及持久性差,反应强烈、消极。ADHD儿童的气质因子分在心境特点、持久性及反应阈维度上与神经症行为问题可能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抑郁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认知倾向问卷(COAT)、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天津某高校的258名非贫困大学生和173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并检测血浆皮质醇含量.结果:①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抑郁粗分(38.02±8.22)、消极应对(9.31±3.64)得分显著高于后者;乐观因子(7.42±2.86)以及认知总分(11.07±3.52)显著低于后者.②抑郁组贫困生乐观因子分(6.02±2.76)以及认知总分(10.23±3.48)低于非抑郁组(P<0.01),且抑郁程度与乐观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37,P<0.01);抑郁组贫闲生消极应对(10.26±4.85)得分高于非抑郁组,积极应对(20.08±6.72)分低于非抑郁组(P<0.01),且抑郁程度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33,P<0.01);抑郁组贫困生血浆皮质醇水平(365.4±51.8)高于非抑郁组(P<0.01),且抑郁严重程度与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r=0.46,P<0.01).③回归分析显示,乐观因子和血浆皮质醇水平可能是贫困生抑郁症状的预测变量.结论:贫困大学生抑郁症状可能与认知倾向、应对方式以及血浆皮质醇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医学院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关系进行调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张秋凌等人修订的自我控制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526名医学院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自我控制总分显著高于医学专业大学生(t=-2.38,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自我控制总分有显著的组间差异(F=3.54,P0.01);冲动冒险性与自我情绪性维度在性别、层次、专业及年级等方面有显著差异;自我控制总分与症状自评量的强迫症状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与恐怖因子得分有显著的正相关(r=0.095,P0.05)。结论医学院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具有专业差异和年级差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冲动冒险控制和自我情绪的控制方面;自我控制能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冲动冒险和自我情绪的控制对强迫和恐怖两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行为问题与病后脑室扩大的关系。方法:选择92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回顾性调查患者在4~5岁年龄段的行为特征。用行为问题总分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行为问题高分组和低分组,用CT测量患者的脑室参数。结果: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组CBCL社会能力总分(t=-2.690,P0.05)低于对照组;行为问题总分、抑郁因子分、社交退缩因子分、多动因子分及攻击性因子分(Z=-3.144,-3.370,-3.248,-2.862,-2.349;P0.0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问题总分高分组患者哈氏值及三脑室宽度(t=2.726,5.221;P0.05)均大于低分组患者,脑室指数及前角指数(t=-2.760,-2.166;P0.05)均小于低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裂强迫因子分与脑室指数(rs=-0.219,P=0.036)呈负相关,抑郁因子分与三脑室宽度呈正相关(rs=0.297,P=0.004),社交退缩因子分与脑室指数(rs=-0.276,P=0.008)及前角指数(rs=-0.229,P=0.028)均呈负相关,多动因子分与前角指数(rs=-0.311,P=0.003)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室扩大与病前行为问题存在相关关系,病前行为问题越多,病后脑室扩大和脑结构异常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立违抗性障碍(OD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及二者共病儿童的冲动行为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方法:以152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以157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IV)的ODD、ADHD、ODD合并ADHD,且Barratt冲动量表平均量表分≥正常组均值1.5个标准差的儿童为病例组,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家庭功能评定(FAD)、3~7岁儿童气质问卷(BSQ)、8~12岁儿童气质问卷(MCTQ)、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自尊调查量表(SEI)及Conners教师问卷(TRS)进行测查。结果:病例组EMBU父母情感温暖及理解得分低于对照组,惩罚及严厉、拒绝及否认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病例组FAD的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功能分值高于对照组(均P0.05)。病例组气质问卷的活动水平、节律性、反应强度、心境特征、持久性、注意分散维度分值高于对照组,病例组气质类型为麻烦型及中间近麻烦型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均P0.05)。病例组SEI总分低于对照组,Conners教师问卷的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集中-被动及多动指数高于对照组(均P0.05)。回归分析显示,夫妻关系差(OR=4.69)、父亲对儿童缺乏情感温暖及理解的养育方式(OR=1.06)、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差(OR=2.60)、对新刺激的反应阈值低(OR=2.75)及注意不集中(OR=3.60)可能是儿童发生冲动行为的危险因素;母亲的否认及拒绝少(OR=0.90)、运动冲动性弱(OR=0.83)、活动水平低(OR=0.19)、反应强度弱(OR=0.38)、多动指数低(OR=0.15)、问题解决好(OR=0.38)和情感介入少(OR=0.20)可能是儿童冲动行为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研究提示有冲动行为的ODD、ADHD儿童可能存在自尊程度较低、父母养育方式不良及家庭功能紊乱等社会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行为问题儿童的社交焦虑、个性特征及其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筛查行为问题儿童82名,分为干预组(n=41)和对照组(n=41),随机抽取非行为问题儿童50名作为正常组。对干预组儿童采用以社会技能训练为主的行为干预一个学期,干预前后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评估。结果:行为问题组儿童的社交焦虑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正常组儿童,行为问题组情绪稳定性(N)分高于正常组、内外向(E)分低于正常组(P<0.01,0.001)。干预前干预组社交焦虑及个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社交焦虑及各因子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与正常组比较,社交焦虑及个性各因子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行为问题儿童和正常儿童在社交焦虑水平、个性特征方面存在差异。以社会技能训练为主的行为干预对行为问题儿童的社交焦虑和个性缺陷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农村青少年多重侵害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以及执行功能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和心理弹性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本研究样本来自山东省农村青少年逆境现状研究,共纳入816名11~18岁农村青少年。用青少年侵害问卷自评版(JVQ)测评过去1年内多重侵害的种类,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评估情绪/行为问题,并测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自评版(BRIEF-SR)和心理弹性量表(RS)。JVQ总分≥5分表示存在多重侵害。结果:根据JVQ总分,多重侵害组90人,非多重侵害组726人。多重侵害组在BRIEF总分、SDQ总分上均高于非多重侵害组(均P<0.01),而在RS总分上低于非多重侵害组(P<0.01)。SDQ总分与JVQ总分、BRIEF总分呈正相关(r=0.23、0.45;均P<0.01),JVQ总分与BRIEF总分呈正相关(r=0.25,P<0.01),BRIEF总分与RS总分呈负相关(r=-0.26,P<0.01)。执行功能部分中介了多重侵害与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使多重侵害对SDQ的主效应减小(由β=0.17下降到β=0.11,均P<0.01)。多重侵害与心理弹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β=0.02,P>0.05)。结论:遭受多重侵害的农村青少年更容易存在情绪行为问题和执行功能、心理弹性的损害。执行功能在多重侵害与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尚未发现心理弹性在多重侵害与情绪行为问题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心理健康专业人员(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MHPs)工作初期职业倦怠风险。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问卷量表和Beck抑郁问卷量表为评定工具,对120名工作初期的MHPs进行调查。结果:1情感衰竭、人格解体和低成就感3维度分值精神科医生显著高于非医生的MHPs(t=36.349,18.141,49.380;P0.001);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总分高于非医生的MHPs(t=61.397,P0.001);中高度职业倦怠人数精神科医生显著高于非医生的MHPs,低度职业倦怠人数精神科医生显著低于非医生的MHPs(χ2=11.109,P0.001);2MHPs抑郁状况:除3例精神科医生,4例非医生的MHPs有中度抑郁分外,都没有任何临床相关症状,BDI总分:精神科医生与非医生的MHP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48,P0.001);3Pearson's相关分析显示,职业倦怠总分与性别、婚姻状况没有相关(r=0.031~0.046,P0.05);与年龄、工作年限具有相关性(r=0.497~0.614,P0.05);与抑郁总分显著正相关(r=0.879,P0.01)。结论:MHPs工作初期职业倦怠与年龄、工作年限和抑郁等因素密切相关,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风险非常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面部烧伤瘢痕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87例面部烧伤瘢痕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7例面部烧伤瘢痕患者中,有抑郁症状者64例,无抑郁症状者23例,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有抑郁组为(55.50±5.06),无抑郁组为(32.43±3.86),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t=19.5891,P=0.001)。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评分结果显示,非抑郁组应对方式评定总分高于抑郁组(t=3.4036,P<0.05),非抑郁组以面对为主,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t=2.1044,P<0.05),抑郁组以屈服为主,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t=2.3704,P<0.05),而回避得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t=0.9843,P>0.05),抑郁与患者的应对方式具有显著相关性(r=0.8432,P<0.0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抑郁组患者的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总分均低于非抑郁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t=3.6075,2.521,4.611,;P<0.05),客观支持得分与抑郁无相关(r=0.1685,P>0.05),抑郁与患者的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具有显著相关性(r=0.4743,0.6617;P<0.05)。结论:面部烧伤瘢痕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影响患者抑郁情绪的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社会支持系统和有效应对方式,对改善抑郁情绪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情缺陷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116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9例社区正常对照组的共情能力进行比较,并应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德克萨斯社交行为问卷(TSBI)、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量表(SSPI)等进行评定,分析患者共情能力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组IRI-C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3.97,P0.01),且总分离散度大于对照组。患者的受教育程度、阴性症状与患者共情能力有相关性(r=0.115,-0.459;P0.05);IRI-C总分与SES总分、TSBI总分呈正相关(r=0.386,0.541,P0.01),并且TSBI总分进入回归模型,Beta值为0.417,与ESLI总分无相关性,但与社交孤立因子、社交孤独因子相关(r=-0.256,0.327;P0.05),且社交孤立、社交孤独因子全部进入回归模型,Beta值分别为-0.258,0.523。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共情缺陷,并且阴性症状明显、自尊水平低、缺乏自信心、支配性差、社会退缩、社交孤独,共情能力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