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任献平 《医学信息》2008,21(3):263-264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妊娠结局及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2月在我院分娩产后证实脐带绕颈、足月妊娠的初产妇48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无脐带绕颈的初产妇4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第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P〈0.05,P〈0.01)。顺产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脐带绕颈明显增加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和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产前早期诊断,加强产时的胎儿监护,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处理宫内窘迫,加强产妇心理护理,适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在产程中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选择合适的分娩分式.方法 住院分娩285例脐带绕颈孕妇为观察组,同期抽取住院分娩的无脐带绕颈的孕妇285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脐带绕颈周数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孕妇的分娩方式.结果 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脐带长度50~60cm及脐绕颈≥2周者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均明显高于脐带长度>60cm、绕颈1周者,其P <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脐带绕颈1周者,可鼓励孕妇自然分娩,必要时行剖宫产.脐带绕颈2~3周者,建议孕妇剖宫产分娩.  相似文献   

3.
1016例脐带绕颈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1月-12月间分娩的1016例有脐带绕颈者进行了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情况及分娩方式的统计分析;并以同期分娩的3969例无脐带绕颈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有脐带绕颈组的胎窘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组新生儿窒息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虽然脐带绕颈可使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明显增高,但基于脐带绕颈正确诊断的误差及剖宫产手术并发症对孕妇的危险,所以孕期提示有脐带绕颈可能的孕妇,剖宫产不是首选的分娩方式,而是应加强胎儿的宫内监测,尤其是进入分娩期后,更需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注意胎头下降及胎心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宜根据产程的进展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助产方法,尽量及早去除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的因素,这对减少新生儿窒息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脐绕颈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住院分娩的776例脐带绕颈孕妇为观察组,抽取同期无脐带绕颈的孕妇50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脐带绕颈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孕妇的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脐带绕颈1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剖宫产率无明显差异(P〉0.05);脐带绕颈2周和以上者与对照组比较其胎儿窘迫发生率、剖宫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妇若不伴有其他剖宫产指征,在严密观察产程持续胎心电子监护下,脐带绕颈1周者,可鼓励孕妇首选阴道试产。脐带绕颈2周级以上者,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探讨脐带绕颈对孕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的影响,提高对脐带绕颈孕妇的重视,进行严密监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本院435例脐带绕颈分娩过程及结局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435例脐带绕颈经阴道分娩361例,占82.99%,剖宫产74例,占17.01%,2例发生胎死宫内,1例发生新生儿死亡.结论 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关系,脐带过长是孕妇脐带绕颈的基本因素,脐带绕颈周数越多,经阴分娩的机会越少,剖宫产率越高,并且胎儿窘迫、死胎、新生儿窒息发生机会越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的发生原因、诊断方法、产程处理及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选择脐带绕颈18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脐带过短无1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绕颈>3周者,脐带过长组明显多于脐带正常组(P<0.01),脐带绕颈的胎儿宫内窘迫率为25.41%,窒息率为11.60%,两组比较均P<0.01。脐带绕颈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阴道手术产与剖宫产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的关系,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绕颈的基本原因。脐带绕颈会明显增加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头位脐带绕颈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多普勒产前诊断脐带绕颈及足月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对分娩经过的影响。方法对420例头位脐带绕颈的孕妇在产前常规超声多普勒检查及脐带绕颈者的分娩方式和对围产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剖宫产率无差异(P>0.1)。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脐带绕颈不宜作为剖宫产的指征,对于其它剖宫产指征的头位脐带绕颈孕妇,应鼓励其阴道试产。但在产程中应严密观察胎心和羊水变化,持续胎心电子监护,产程过程中一旦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原则上应尽快使胎儿脱离母体。  相似文献   

8.
羊水过少不同分娩方式对围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不同分娩方式对围生儿的影响,寻找较好分娩方式,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84例羊水过少孕妇的围生儿情况;比较羊水过少阴道分娩、急诊剖宫产、计划剖宫产3种分娩方式的围生儿结局。结果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围生儿病率及病死率高;羊水过少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HIE发生率以计划剖宫产组最低;急诊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之间比较,新生儿窒息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剖宫产组与计划剖宫产组之间比较,急诊剖宫产组的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HIE的发生率均明显大于计划剖宫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围生儿病率及病死率明显增加;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急诊剖宫产者和阴道分娩者的新生儿结局较差,不失时机的选择剖宫产是改善围生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19例胎儿生长受限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FGR的主要相关因素,终止妊娠的方法以及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6年12月的119例FGR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FGR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其次为胎儿、胎盘因素,FGR组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剖宫产可减少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结论建立健全围生期保健网,加强孕期卫生宣传教育,合理营养,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早期诊断,选择适当的分娩时机,放宽剖宫产指征,有利于降低FGR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率,改善FGR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常规产检中脐带绕颈的诊断及其对分娩方式和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1443例足月分娩者在孕晚期二次彩色超声检查时提示有无脐带绕颈的准确率及产时有、无脐带绕颈两组病例在分娩方式和胎儿窘迫发生率方面的差别。结果孕晚期二次彩色B超下提示有脐带绕颈与产后确诊脐带绕颈间的符合率有明显差异(P〈0.05);产时确诊有脐带绕颈组与无脐带绕颈组在分娩方式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间在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方面则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5)。结论脐带绕颈是孕期常见的一种现象,在产前诊断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差,大多数孕妇可以顺利经阴道分娩。对产前疑有脐带绕颈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应加强产程的观察及胎儿宫内监测,以便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及时作出合理的分析判断及正确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新生儿窒息时母、脐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水平的变化。方法临产时出现急性胎儿窘迫的住院孕妇60例,其中出现新生儿窒息者为窒息组,娩出后胎儿正常者为窘迫组。选择正常足月孕妇30例为对照组。所有胎儿娩出后迅速进行1minApgar评分,作为新生儿窒息的判定标准;并检测脐血pH值。制备母血、脐血的血清标本,检测TNF-α、IL-6、NO含量及NOS活性。结果窒息组脐血pH显著低于其它两组。母血TNF-α、IL-6、NO、NOS水平在三组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窒息组脐血TNF-α、IL-6、NO含量显著高于窘迫组和对照组,窒息组脐血NOS活性高于对照组,窘迫组的这些指标高于对照组。结论窒息新生儿脐血的TNF-α、IL-6、NO等炎症介质含量增多,为窒息新生儿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巨大儿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333例巨大儿分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分娩的35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巨大儿组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异常分娩、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组阴道分娩者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产伤率明显高于剖宫产者(P〈0.05)。结论重视巨大儿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可减少分娩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窒息新生儿脐血pH、D-二聚体水平及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变化。方法 :选择临产过程出现急性胎儿窘迫孕妇40例,其剖宫娩出新生儿以1min Apgar评分确定为正常者20例(窘迫组),出现窒息者20例(窒息组);另选无急性胎儿窘迫、同样剖宫娩出的正常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取各组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仪检测pH值,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水平,定磷法检测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方差分析显示,各组脐动脉血pH值、D-二聚体水平和红细胞膜Na+-K+-ATP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脐动脉血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窘迫组(P均0.05),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窘迫组(P均0.05),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窘迫组(P均0.05);窘迫组pH值和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窒息新生儿纤溶和红细胞膜泵功能检测结果,可为新生儿窒息治疗措施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脐带血S100B蛋白对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正常阴道分娩、剖宫产非窒息、异常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宫内窒息4个组的新生儿脐带血S100B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并作对比分析。结果异常阴道分娩组及剖官产宫内窒息组的新生儿脐带血S100B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非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非窒息组新生儿脐带血S100B蛋白含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脐带血S100B蛋白含量的检测有助于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correlates the mode of breech delivery to the immediate neonatal outcome in preterm breeches. We had 9816 deliveries in the period between 1st January 1994 to 31st August 1996. The incidence of breech deliveries was 3.95% and the incidence of preterm breech deliveries was 1.9%. Totally 112 (69%) patients delivered vaginally and 50 (31%) underwent caesarean section. Between 30-36.6 weeks gestation the incidence of birth asphyxia was higher in the vaginal group. In this group the take home baby rate after vaginal delivery was 81% as compared to 86% in caesarean group. Head entrapment, cord prolaps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nd intraventricular haemorrhage were the various complications seen with vaginal breech delivery.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增加胎心监护检查频率方法的临床意义,探讨降低胎监假阳性率的方法,提高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方法取2001年在我院分娩的1087例产妇为观察组,孕37w后住院期间实行每天一次胎监检查,产时进行连续监护,1997年分娩的1091例产妇为对照组,孕37w后住院期间每周一、两次胎监检查,产时间断监护.用x2统计两组胎监假阳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回顾分析胎监异常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2001年组的因胎监异常剖宫产率为20.6%,假阳性率27.45%,新生儿窒息率6.53%,1997年组因胎监异常剖宫产率为26.4%,假阳性率为46.51%,新生儿窒息率11.7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增加胎监检查频率的方法能降低胎监的假阳性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因胎儿窘迫进行羊膜腔输液时羊水中电解质浓度变化,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选择30例正常产妇作正常组,70例胎儿窘迫者作为胎儿窘迫组,其中40名行羊膜腔输液作治疗组,30名接受传统的宫内复苏治疗为对照组.取各组羊水进行渗透浓度测定分析;每例新生儿出生时行Apgar 1min及5min评分.结果胎儿窘迫组的羊水中Na 浓度和Mg2 浓度(分别为106.30±11.40mmol/L和0.36±0.11mmol/L)较正常组(128.41±11.00mmol/L和0.51±0.14mmol/L)显著降低(P<0.005,P<0.005);K 浓度Ca2 (分别为4.80±0.19mmol/L和1.68±0.13mmol/L)较正常组(4.14±0.29mmol/L和1.09±0.28mmol/L)显著升高(P<0.005,P<0.005).治疗组行羊膜腔输液后的羊水Na 浓度显著升高;而K 和Ca2 浓度则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Mg2 浓度无明显变化.治疗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因胎儿窘迫而行剖宫产率(分别为5%、2.5%)较对照组(分别为16.7%、13.3%)显著降低(P<0.05,P<0.05),而与正常组(分别为3.33%、6.67%)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P>0.05).结论羊膜腔输液不仅可补充适量羊水来缓解因羊水过少使胎儿受压而导致缺氧,还可通过羊水中电介质浓度的变化来改善胎儿宫内状况,是一种治疗胎儿窘迫的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类型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研究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04-2009年住院的180例颅内出血新生儿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的200例非颅内出血新生儿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单因素分析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中出血部位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硬膜下出血、小脑出血。产程延长、产钳、低出生体重儿、过期产、巨大儿、母亲感染发热、母亲产前出血、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窘迫、胎盘老化、胎头吸引、胎位异常、臀位牵引、新生儿呼吸困难、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酸碱失衡、新生儿出血病、新生儿休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均是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减少早产,提高产科质量,控制感染,预防出血,维持内环境稳定,可降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芮青美 《医学信息》2018,(24):151-153
目的 探讨FOCUS-PDCA程序在降低会阴侧切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10月运用FOCUS-PDCA程序管理前经阴道分娩的产妇2525例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1月~10月运用FOCUS-PDCA程序管理后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974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会阴侧率、会阴Ⅲ裂伤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护理人员自评综合能力。结果 观察组会阴侧切率(12.66%)低于对照组(2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Ⅲ裂伤发生率(0)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0.05%)低于对照组的0.04%、0.08%,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自评综合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FOCUS-PDCA程序后,虽然产妇会阴Ⅲ裂伤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明显下降,但是该程序的运用降低了产妇阴道分娩会阴侧切率,且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有利于临床产科护理质量持续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