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技术和磁共振成像(MRI)对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妇科肿瘤患者,术前均接受18F-FDGPET/CT、MRI检查.以手术切除组织病理或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18F-FDGPET/CT、MRI诊断恶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技术(SPECT)脑静态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23例脑恶性肿瘤患者,对其展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技术脑静态显像,并对影像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中,有1例由于个人原因放弃治疗,因此被剔除。剩余的22例患者均完成相应的治疗,在接受放射治疗(放疗)前均经SPECT结合螺旋CT增强扫描进行检查,共计有34个病灶得到确诊,螺旋CT技术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的病灶达到30个,阳性率为88%,SPECT阳性病灶33个,阳性率为97%。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技术脑静态显像对脑肿瘤的诊断效果十分理想,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关注并推广。  相似文献   

3.
娄小萍  丁重阳 《江苏医药》2012,38(14):1734-1735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和螺旋CT解剖图像的有机融合.PET/CT是利用18 F-FDG作为示踪剂鉴别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一种非创伤性全身代谢性显像技术,以其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及功能和代谢显像的特点,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分期和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作用[1-4].  相似文献   

4.
核医学是利用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进行临床诊断治疗疾病以及生物学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已成为举世公认的独立学科。核医学成像技术与超声成像技术、X线CT(X-CT)技术、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是当今医学诊断的四大影像技术,在临床诊疗中均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超声、X-CT、MRI所获得的影像基本为解剖结构成像,图像清晰。而核医学成像是以核素示踪技术为基础,以组织吸收功能的差异为诊断依据,以放射性浓度为重建变量,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分子探针和显像剂、示踪剂引入机体后,探测并记录引入体内靶组织或靶器官的放射性示踪剂发射的γ射线,并以影像的方式显示出来。不仅可以显示脏器或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等解剖学结构,更重要的是可以同时提供有关脏器和病变的血流、功能、代谢和受体密度的信息,甚至是分子水平的化学信息,因此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这也是核医学成像最有特色之处。近年来,由于同时反映功能代谢和解剖形态的新型核医学显像仪器的问世,将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和正电子反射型断层仪(PET)即SPECT/CT,PET/CT,改写了传统的核医学影像由于引入放射性及仪器分辨率的限制不能提供病变细微结构的历史,这是核医学功能代谢显像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成像中优化CT扫描条件对检查辐射剂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96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行PET/CT检查,对照组在CT常规条件下进行,观察组在CT优化条件下进行.对比两组不同体重患者的辐射剂量[剂量长度乘积(DLP)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全身检查的图像质量。方法对6083例行SPECT检查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全面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检查,采集图像清晰,对比度好。结论通过对SPECT检查患者的有效护理图像清晰,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影像医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断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对儿童鼻窦的发育、炎症性病变的认识,以及影像学在鼻腔鼻窦手术和治疗中的作用均有较多的文献报道,并且其研究正在逐渐深入。为了对儿童鼻窦的影像学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现将有关儿童鼻窦发育、鼻窦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进展进行评价并对儿童鼻窦发育与鼻窦手术、鼻窦炎症的相互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在乳腺癌骨病灶的鉴别诊断中使用单子电发射断层成像/CT同机图像融合显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共136个病灶),对其进行局部单子电发射断层成像/CT同机图像融合显像,观察其诊断价值。结果根据最终临床诊断标准,良性病灶89个,占65.4%;恶性病灶47个,占34.6%。通过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显像检查,良性病灶81个,占59.6%;恶性病灶55个,占40.4%。另外,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显像诊断的准确率为90.8%,诊断灵敏度为92.4%,特异度为91.3%。结论单子电发射断层成像(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显像在乳腺癌骨病灶的诊断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尤其是针对单独全身骨显像难以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其确诊率较高,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表面三维成像(3-DUS)与断层超声成像(TUI)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7月~2017年8月2163例产前筛查孕妇,均采用3-DUS、TUI技术对纳入孕妇进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胎儿畸形检出情况、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结果:3-DUS+TUI畸形检查敏感性100.00%明显高于单纯使用3-DUS敏感性71.62%、TUI敏感性60.81%,3-DUS敏感性明显高于TUI(P<0.05);3-DUS+TUI、单纯使用3-DUS、TUI检查特异性无明显统计学对比差异(P>0.05)。结论:表面三维成像与断层超声成像联合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显著,具有较高敏感性及特异性,用于产前筛查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诗涔  张欢 《上海医药》2013,(10):3-7
随着胃肠道影像学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胃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不断提高,诊断范畴也不断扩大。多排螺旋CT、磁共振成像、超声内镜检查、经腹超声检查、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PET/CT等检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胃部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估等方面,但胃的常规内镜活检及术后病理仍是诊断胃部肿瘤的金标准,在临床中常需要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才能全面准确的诊断疾病,从而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药物成瘾是世界上当前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认为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脑部疾病。它具有两个重要特征:(1)不顾后果地强迫性觅药行为;(2)极高的复发率。对药物成瘾的确切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发展出的一些影像学技术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它们能够直观地反映脑的功能情况,为了解药物成瘾的机理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就精神兴奋剂和阿片类药物成瘾的功能影像学研究作一简要的总结,重点在于药物成瘾过程中所涉及的神经环路和脑区,对于神经递质、受体等的变化不做主要描述。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大剂量^131I治疗后转移灶及甲状腺残留的诊断价值,指导临床对DTC患者的治疗方案,我们收集54例121例次DTC全切或次全切术后患者的资料,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杨中  汪世存  凌华毓 《安徽医药》2021,25(5):917-919
目的 比较99m锝(99mTC)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心肌显像与冠状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冠心病(CHD)的价值,探讨诊断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的有效途径.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第一作者在安庆市立医院工作及安徽省立医院进修期间临床拟诊为冠心病进行诊治的108例病人中抽出做过冠脉造影(CAG)的病人13例,均行99mTC SPECT心肌运动负荷灌注显像,次日(24 h后)负荷显像诊断为阳性的12例行99mTC SPECT心肌静息灌注显像.结果 确诊的13例冠心病中5例为心肌梗死,5例为心肌缺血,1例为X综合征,2例正常.CAG诊断结果,5例为心肌梗死,5例为心肌缺血,3例正常.运动负荷心肌显像诊断结果,心肌缺血12例,1例正常;诊断为心肌缺血的12例做了静息心肌显像,结果静息+运动心肌显像诊断6例为心肌梗死,6例为心肌缺血,1例正常.SPECT显像诊断1例为假阳性,1例假阴性,CAG诊断2例假阴性,1例假阳性.SPECT阳性率为92.3%,CAG为76.9%;SPECT准确率为84.6%,CAG为76.9%.结论 99mTC SPECT心肌显像与CAG对照诊断,重点分析不同,优势互补,综合评估,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两者对比诊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核素骨显像联合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ⅠCT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确诊的乳腺癌病人194例,采用SPECT对入组病人进行全身显像检查,按Soloway骨显像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常规体检时,人们总会面临这样一个选择:X线片、CT、磁共振检查(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究竟怎么选?PET-CT真的是“查癌神器”吗?每年做一次就权当是体检了吗?X线片X射线检查(伦琴射线),老百姓普遍叫它X光,是一种用X射线诊断疾病的方法。伦琴于19世纪末发现了X射线,使现代医学在健康检查和疾病诊断方面迈向了无侵犯性检查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6.
自从伦琴发现 X线 1 0 0多年以来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异常迅猛并还将继续发展 ,不仅 X线的应用 ,成像技术不断变化更新 ,而且非 X线的成像方法如核磁共振 (MR)、B超、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机 (SPECT)等也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支柱之一。1 常规 X线成像X线平片是迄今为止应用最早、最普遍、方法最为简单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也是数字化成像最晚的方法。传统的 X线检查方法的进展就是数字影像的应用。近年来 ,在传统 X线检查数字化涉及更多的是计算机 X线成像术 (computed radiology,…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对提升不同分期肺癌诊断准确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7例已经过穿刺活检、CT扫描、胸片、手术、诊断性治疗等方法确诊的肺癌患者,分别进行单纯CT扫描和PET-CT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对两种诊断手段的肺癌确诊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单纯CT扫描检测确诊准确率为75.44%,PET-CT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确诊准确率为98.2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具有互补作用,对提升肺癌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用于辅助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神经影像学检查方法,已由过去较单一的X线、A型超声和脑电图检查,发展到目前的脑脊髓计算机断层扫描(CT),脑脊髓磁共振成像(MR),磁共振波谱分析(MRS),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温度成像术等多种检查手段。这些新技术几乎都是在近20年内发展起来的,它们在给神经内外科医生诊治疾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提出了如何合理利用,更好地发挥出它们各自的最大作用的问题。随着我区各级医院神经影像的不断完善,上述问题也日渐突出,作者就自己的认识谈一些体会。临床…  相似文献   

19.
AEEG、SPECT及神经影像学检查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雯珠  曹剑鸣 《云南医药》2003,24(6):448-450
目的 观察 2 4h动态脑电图 (Ambulatory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 ,SPECT)、头颅CT或MR检查在癫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2例已确诊的癫痫患者 ,部分性发作 4例 ,全面性发作 48例 ;分别施行 2 4h动态脑电图、发作间期SPECT、头颅CT或MR检查 ,观察此 4种诊断方案应用的阳性检出率及互相之间的关系。结果  2 4h动态脑电图检查显示 ,52例患者中 50例 (96 15% )记录到癫痫样波形 ,SPECT扫描 ,44例患者 (84 62 % )在发作间期可见局限性脑血流灌注降低区。两种诊断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AEEG癫痫样波形发放区与发作间期SPECT血流灌注降低区定位符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1)。CT或MR检查仅 5例患者有确定的病灶。与AEEG癫痫样波形发放部位及发作间期SPECT局限性脑血流灌注降低区相符。结论  2 4h动态脑电图、发作间期SPECT与CT或MR检查联合应用 ,有助于提高对癫痫患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已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医学分支学科-核心脏病学.放射性核素显像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以功能显像为主,与其他方法相比优势明显.在美国,每年行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检查的病例数已超过心电图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2].在我国,随着新的放射性药物、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的应用日益广泛,有关心脏放射性核素显像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现将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