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多柔比星聚酯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液中干燥法制备多柔比星聚酯微球,使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以药物与药物和聚β-羟基丁酸酯(PHB)总量的重量比、有机相中PHB浓度和水相中聚乙烯醇(PVA)浓度为自变量,载药量、包封率、粒径和跨距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次多项式拟合.结果表明,4个方程均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效果较好.根据因变量效应面选择的较佳工艺条件为药物与药物和PHB总量之比6%、PHB浓度50mg/m1、PVA浓度6.5%,按优化工艺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载药量、包封率、平均粒径和跨距分别为1.0%、16.8%、43.1μm和1.45,体外释放60d累积释放65%.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液中干燥法优化制得到的胰岛素聚β-羟基丁酸酯微球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微球的体外相关性质。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用固定漏斗法测定微球的流动性;通过重量法考察微球的吸湿性;在冷藏和室温条件下,考察微球的初步稳定性;通过体外释放试验,考察微球中药物体外释放特点。结果:微球表面光滑,外观呈球形,流动性良好,临界相对湿度为95.09%,在考察条件下,微球的外观及微球的载药量没有显著变化;与原药胰岛素相比,微球中药物体外释放t1/2延长6倍多,表现出一级动力学规律,释药后微球形态改变。结论:微球的缓释作用明显,微球释放药物后,发生了明显的降解。  相似文献   

3.
左炔诺孕酮-聚3-羟基丁酸酯缓释微球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正容  陆彬  杨红 《药学学报》1999,34(1):54-57
目的:优化制备工艺,用可生物降解的成球材料制备缓释并有优良抗生育效果的左炔诺孕酮-聚3-羟基丁酸酯微球。方法:以均匀设计优化微球的液中干燥法制备工艺,用DTA确证含药微球的形成,对微球的外观、粒径、载药量、体外释药、稳定性及小鼠体内抗生育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微球平均粒径为64 μm,(28.7~85.8) μm的微球占总数90%以上,微球中氯仿残留量低于0.001%,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释药T1/2比原药延长约1.8倍,4,25及40℃(RH 75%)放置3个月稳定。对小鼠具有抗生育效果。结论:微球的制备工艺满意,与原药相比,微球对小鼠有明显的缓释、延长抗生育时间和降低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型可降解聚酯材料地西泮缓释微球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优化制备工艺,用新型的生物可降解材料聚羟基丁酸酯—羟基戊酸酯共聚物(PHBV)与D,L-聚乳酸(PLA)共混物为基材制备以地西泮(diazepam,DZP)为模型药物的缓释微球(MS)。方法 用正交设计优化微球制备工艺,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微球表面形态。对微球粒径及其分布、体外释药、稳定性及在动物体内药动学进行了测定。结果 微球平均粒径为(20.45±4.50) μm,粒径在15.5~35.2 μm占总数88%以上。载药量为(16.95±0.80)%,包封率为(69.68±1.13)%;体外释药方程为Q=2.7027t+13.50(γ=0.9827),动物体内实验表明,微球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是溶液对照组的2.35倍,平均驻留时间MRT是对照组的3.62倍。微球在冰箱4℃与室温(20~25℃)条件下性质稳定。结论 微球制备工艺稳定,与DZP针剂相比,具有明显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正容  陆彬 《中国药师》2004,7(7):491-493
目的: 考察左炔诺孕酮聚β-羟基丁酸酯微球(LNG-PHB-MS)的抗生育持续时间.方法: 通过小鼠抗生育实验,采用随机分组,不同剂量给药,对小鼠阴栓检出时间、生育时间、产仔数、生育率、死亡率等进行评价.结果: 给药剂量为120,60,30,10 mg·kg-1的微球组其避孕时间分别为96, 69.3, 50.4, 27.2 d,各剂量组的避孕时间有显著性差异;而剂量为120 mg·kg-1和60 mg·kg-1的原药组死亡率高于70%,剂量为30 mg·kg-1和10 mg·kg-1的原药组仅能维持34.4 d和11.9 d的避孕效果.结论: LNG-PHB-MS不仅能显著延长避孕时间,而且能明显地降低毒副作用和给药剂量.PHB材料对小鼠的性行为和生殖机能无干扰.  相似文献   

6.
载体的组成对地西泮微球释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细菌合成的可降解生物材料聚 3 羟基丁酸酯 (poly 3 hydroxybutyrate ,PHB) ,羟基丁酸酯 羟基戊酸酯共聚物 (polyhydroxybutyrate hydroxyvalerate ,PHBV) ,以及PHBV与D ,L PLA共混物 ,PHBV与明胶 (gel)双层结构材料作为药物载体 ,以抗焦虑药物地西泮 (diazepam ,DZP)为模药 ,用O/W单乳化与O/W /O双乳化溶剂蒸发法 ,制备了地西泮缓释微球 (DZP MS)。微球平均粒径约 30~ 40 μm,平均载药量 15 %~ 2 0 % ,包封率 5 9%~ 81%。用扫描电镜观察与比较了 4种微球结构形态 ,阐述了载体材料机构对释药性能影响 ,初步研究了PHBV/PLA微球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备胰岛素醋酸异丁酸蔗糖酯(INS-SAIB)原位微球,并研究其体外释药及其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 以醋酸异丁酸蔗糖酯为载体材料,采用注射器推动法制备INS-SAIB原位微球,使用Lowry法测定微球中胰岛素的含量,考察其体外释药特征;分别给予糖尿病大鼠sc 3个剂量INS-SAIB原位微球后,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GOD)测定血糖值,通过给药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率(BGL),考察3个剂量INS-SAIB原位微球对糖尿病大鼠的缓释疗效.结果 所制INS-SAIB原位微球的平均粒径为98.86 μm;0.5 h累积释放度为34.65%,4~10 h的释放速度减慢,10 h的累积释放度为55.76%,12~24 h的累积释放度几乎不变;低、中、高剂量INS-SAIB原位微球分别在4、2、1 h时降至正常血糖范围,BGL分别为27.09%±1.97%、21.86%±0.75%、23.68%±2.12%,降血糖效果显著,且降糖效果持久;10 h低、中、高剂量组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仍维持在较低水平,BGL分别为32.02%±0.53%、32.15%±1.96%、21.70%±0.92%.结论 INS-SAIB原位微球的体外释放是药物扩散和载体材料溶蚀共同发挥的作用;INS-SAIB原位微球在糖尿病大鼠体内具明显的降糖效果和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8.
杨晨  王祺玥  涂家生  孙春萌 《药学研究》2016,35(12):703-708,728
目的:制备并表征载胰岛素的2,5-二酮-3,6-二(N-富马酰基-4-氨基丁基)哌嗪(FDKP)微球。方法以 FDKP 作为载体,制备载胰岛素微球(FDKP-INS),利用 Box-Behnken 试验设计对载药微球的载药量及粒径进行筛选。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微球形态进行观察,同时以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胰岛素与 FDKP 间相互作用。结果最优处方工艺条件为:混悬液 pH 值为4.56,投药比为15.97%(W/ W),搅拌时间为2.4 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微球载药量为13.23%,粒径为4.515μm,与预测值接近;显示扫描图谱表明,胰岛素与 FDKP 间存在相互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空白 FDKP 微球外形呈玫瑰花球形状,形态较完整,且表面呈现多孔隙,载药微球表面较平滑,胰岛素填充入空白微球孔隙中。结论经过优化的处方工艺所制得的载胰岛素 FDKP 微球具有良好的外观性状和较高的载药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奥硝唑为主药,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包裹材料,探索释药时间为7 d的微球的制备方法并优化工艺.方法:采用液中干燥法制备奥硝唑微球,考查搅拌速度、PVA浓度和PLGA浓度对微球粒径的影响,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中奥硝唑的含量及奥硝唑从微球的释放.结果:通过控制不同的因素可以得到释药时间为7 d的微球,测得的载药量及包封率符合药典规定.结论:采用液中干燥法通过控制不同的因素可以得到释药周期为7 d的奥硝唑缓释微球.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均匀设计法,优化了右旋酮洛芬-β-环糊精微球的处方和工艺.所得微球包封率和载药量均在回归方程的预测范围内.原药及3批微球在0.1mol/L盐酸及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的溶出参数m、t50、td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壳聚糖与果胶为载体,三聚磷酸钠、氯化钙为固化剂,制备载胰岛素的壳聚糖-果胶微球,并对微球的基本性质、载药性能及成型机制进行考察。方法采用离子移变胶凝法制备载胰岛素的壳聚糖-果胶微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包封率,以微球形态、粒径、包封率作为考察指标,进行处方工艺的单因素筛选。用差示扫描量热法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微球的成型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初步考察了载胰岛素壳聚糖-果胶微球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胰岛素在0.8~60μg.mL-1内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 8。所制备的微球形态圆整,平均粒径为(38.06±3.89)μm,包封率为(44.06±1.63)%。由DSC图谱推断,形成微球时,壳聚糖与果胶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微球的FTIR图谱中未出现新的特征峰,推断在形成微球时,壳聚糖、果胶、胰岛素之间未发生化学反应。初步考察了载胰岛素壳聚糖-果胶微球体外释药呈现明显的缓释作用。结论本法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好,所制备的胰岛素微球外观圆整,粒径大小分布较均匀,具有明显缓释作用,但包封率不够理想,尚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黄芩素缓释微球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黄芩素缓释微球。以骨架材料质量比、水相中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投药量为自变量,2h药物累积释放度(Y1)、12h药物累积释放度(Y2)、24h药物累积释放度(Y3)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次多项式拟合。结果:按处方工艺制备的微球形态圆整;优化的工艺为投药量25%,骨架材料质量比3.5,SDS浓度0.08%;Y1、Y2、Y3分别为21.05%、55.70%、87.75%;3个方程均为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效果较好。结论:星点设计法使用方便、预测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优化复凝聚法制备氟苯尼考缓释微球工艺.方法 以复凝聚法制备微球,以粒径、包封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囊材(明胶、阿拉伯胶)浓度、成囊pH、搅拌速度撒三因素对制备微球的影响,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条件,优化工艺后制得的微球在人工体液中进行体外释放.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囊材浓度2.2%、成囊pH3.9、搅拌速度450r/min;制得的微球圆整均一,粒径50μm左右,包封率51.80%,载药量可达14.29%;制得的微球在Hank′s人工模拟体液中有良好的缓释特征.结论 优化制备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微球外形良好载药量较大,缓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以石杉碱甲为模型药物,制备了注射用生物降解缓释微球.对比研究了o/w型和o/o型乳化-液中干燥法制得微球的形态、粒径和药物体内外释药情况.结果表明,o/o型乳化.液中干燥法更适用于制备石杉碱甲缓释微球注射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一种新型的胰岛素缓释微球制备方法.方法:采用高压电场低温萃取法,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为骨架材料,制备胰岛素缓释微球.结果:当药物与骨架材料的质量比为1:9时,可制得胰岛素载药微球其粒径<200μm,载药量为8.82%,包封率为83.2%,缓释达7d.结论:高压电场低温萃取法是一种工艺可行的新方法,为PLGA生物可降解型微球的制备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聚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PHBHOx)载阿奇霉素微球的制备技术、体外性能及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PHBHOx载阿奇霉素微球,运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法优化了制备工艺条件。以pH7.4磷酸盐缓冲液(PBS)为释放介质考察了微球的体外释药性能。通过尾静脉将微球注入小鼠体内,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微球制备的最适条件为:PH-BHOx的浓度为6.47%,阿奇霉素与PHBHOx质量比为1∶2.7,静电电压为12kV。在扫描电镜下,微球呈圆球形,外观较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在3~30μm;包封率达60%以上;体外释放45d累计释药率达80%,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与阿奇霉素溶液相比,小鼠尾静脉注射PHBHOx载阿奇霉素微球后,药物的达峰浓度显著降低,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结论 PHBHOx载阿奇霉素微球的制备技术可行,重现性好,有望构建一个新的长效缓释给药系统,并为进一步开展靶向PHBHOx载药缓释微球制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优化单凝聚法制备氟苯尼考缓释微球工艺。方法 以单凝聚法制备微球,以粒径、包封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芯材比、成囊pH、搅拌速度3因素对微球制备的影响,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条件,优化工艺后制得的微球在人工体液中进行体外释放。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药/囊材0.375、成囊pH 4.8、搅拌速度615 r·min-1;制得的微球圆整均一,粒径40~50 μm,包封率57.45%,载药量17.52%,制得的微球在Hank’s 人工模拟体液中有良好的缓释特征。结论 优化制备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微球外形良好,载药量较大,缓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缓释微球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瑶 《医药导报》2004,23(11):0843-0844
通过查阅文献,综述了国内外利用清蛋白、聚乳酸、明胶、壳聚糖、聚羟基丁酸酯、磁性材料、生物黏附性材料等所制微球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陆彬  吴伟 《药学学报》1999,34(5):387-391
目的:中心多点等距设计法优化醋酸地塞米松聚丙交酯微球的制备工艺,以提高微球性质的可预测性。方法:微球用溶剂挥发/萃取法制备,自变量为外水相聚乙烯醇浓度、有机相聚丙交酯浓度和投药比,以微球收率、载药量、包封率、平均粒径和跨距为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因变量面法选取较佳工艺条件并于较优区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载药量和包封率可用线性模型拟合,复相关系数γ2分别为0.986和0.991;载药量、粒径和跨距可用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γ2分别为0.998,0.912和0.935,包封率、平均粒径和跨距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偏差分别为-4.09%,-5.18%和-8.33%。结论:中心多点等距设计法优化处方与制备工艺有使用方便,预测性良好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星点设计法优化阿莫西林粘附微球处方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媒蒸发法制备阿莫西林粘附微球,并应用星点设计法优化微球处方工艺。用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SAS)软件分析结果表明,所考察处方工艺各因素与收率之间呈显著相关性。建立的数学模型在最佳条件下对收率预测值(94.2%)与实际值(92.5%)符合较好。F=18.609,方程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