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程度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5年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CI患者200例,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组40例、轻度狭窄组107例、中度狭窄组30例、重度狭窄组23例。4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估4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4组患者NIHSS评分、GCS评分、脑梗死体积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 4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两两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s=0.66,P=0.00)。4组患者脑梗死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脑梗死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s=0.93,P=0.00)。4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rs=0.76,P=0.00)。结论 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脑梗死进展越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别于发病后24小时、15天测定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D-Dimer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血清hs-CRP与血浆D-Dimer含量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脑梗死面积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hs-CRP和D-Dimer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D-二聚体含量分别与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脑梗死面积越大血hs-CRP和D-Dimer含量越高,神经功能缺损中重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hs-CRP及D-Dimer含量明显增高。观察血hs-CRP及D-Dimer水平的改变对于判断脑梗死病情轻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8月—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5 d为1个疗程,共持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5、30、6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60 d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基本痊愈8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8例,无变化9例,恶化5例,死亡2例;研究组患者中基本痊愈16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10例,无变化3例,恶化1例,死亡0例,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5、30、6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60 d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内脏出血及明显胃肠道反应等。结论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且安全性较高,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前循环急性脑梗死、后循环急性脑梗死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浓度。方法对91例前循环急性脑梗死和41例后循环急性脑梗死进行回顾分析,将其血浆FBG浓度进行比较。结果血浆FBG浓度前循环急性脑梗死组高于后循环急性脑梗死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FBG与前循环急性脑梗死发病更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情况及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60例发病在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措施加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情况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CRP浓度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可能与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2012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8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89例和对照组7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他汀类药物。比较两组疗效及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G、TC、LDL-C、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能提高临床疗效,纠正危险因素,故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患病情况分为单纯急性脑梗死组(A组)95例和急性脑梗死并发SIRS组(B组)55例;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采用乳胶凝集法测定CRP水平,并对3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15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55例并发SIRS,发生率为36.7%。3组患者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显著高于A组和C组,A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CRP≥3mg/L为CRP阳性,3组间CR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显著高于A组和C组,A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常并发SIRS,血清CRP水平可作为判断是否并发SIRS的一项指标,对指导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病时心肌酶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315例高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时改良Rankin评分将患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并于入院24h内测量血清心肌酶水平,比较心肌酶水平差异,并分析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关系。结果患者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磷酸激酶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水平与血清心肌酶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生时,血清心肌酶变化程度对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MRI一站式诊断可行性以及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T_2*WI联合应用对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的价值。方法选取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患者337例的CT和MRI影像,对比CT和MRI对脑梗死、脑出血、动脉瘤和脑小血管病(脑微出血、腔隙性脑梗死灶和脱髓鞘变性)显示;对比MRI各扫描序列对病灶的显示,包括常规序列、DWI和T_2*WI。结果 337例脑血管病急性发病患者行CT检查208例,MRI检查3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36例,CT示颅内出血76例;CT与MRI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8%vs 75.2%,P<0.01),CT不能显示脑干的急性梗死灶;CT对于脑小血管病的显示明显低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不能显示脑微出血。MRI常规序列与DWI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显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vs 100.0%,P<0.01);脑出血灶各序列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各序列对脑微出血T_2*WI显示病灶715个(100.0%),DWI显示635个(88.8%),常规序列图像少部分微出血灶信号异常,但是不能定性诊断。结论 MRI在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危重症患者除外诊断中一站式诊断可行,联合应用DWI和T_2*WI对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显示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长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8例和研究组6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定表(FMA)、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WHOQOL-100)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ox-LDL、Hcy、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ox-LDL、Hcy、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FMA、WHOQOL-10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降低血清ox-LDL、Hcy、hs-CRP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白蛋白血症对老年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老年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首次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两组,白蛋白≥35 g/L为正常白蛋白组,白蛋白35 g/L为低白蛋白组。检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记录患者年龄、既往史、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统计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饮酒、卒中史及入院时血糖、Hb A1c差异显著(P0.05),低白蛋白组入院及出院时NIHSS、APACHEⅡ评分及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高于正常白蛋白组(P0.05)。结论低白蛋白血症可加重老年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增加死亡率,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UA)、凝血功能、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91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酶法测定血UA,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测定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结果研究组血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T和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IL-6、IL-17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存在异常,血UA水平升高及炎症反应参与其发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2月—2019年1月间选取该院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丁苯酞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6例,比较神经功能、空腹血糖值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空腹血糖与神经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空腹血糖与神经功能低,治疗效果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丁苯酞治疗能控制血糖,改善预后与神经功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中持续性心房颤动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组和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颈动脉硬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根据头颅影像学病灶分布的特点,分析两组间发病机制及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LDL-C、D-二聚体、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栓塞型、分水岭型、栓塞+分水岭型3种发病机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穿支动脉型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中非心源性因素导致的脑梗死可能比持续性心房颤动更多见,两者有导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同样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倍通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倍通丹红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给予倍通丹红注射液20ml静滴,1次/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1次/d。共15d。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的变化并检测血脂纤维蛋白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Fib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倍通丹红注射液临床观察疗效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脑心通胶囊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7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脑心通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老年快速认知筛查量表(QCST-E)结果及凝血功能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PV)及D-二聚体〕。结果 (1)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时间定向、延迟记忆、即刻记忆、动作指令、简单计算、言语流畅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时间定向、延迟记忆、即刻记忆、动作指令、简单计算、言语流畅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FIB、PV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FIB、PV及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阿司匹林相比,脑心通胶囊能更有效地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日常活动能力、认知功能及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4例,并与丹参组64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并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并探讨糖尿病和脑梗死后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 2014年1—12月选取该院内科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血糖和糖尿病史情况进行分组,其中60例无糖尿病史且发病后未出现血糖增高情况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被设置为对照组,30例具有糖尿病史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被设置为糖尿病组,20例患者在急性脑梗死发病后出现血糖增高,被设置为高血糖组。对这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比3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糖、血压、血脂以及死亡情况。结果糖尿病组和高血糖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糖、血压以及血脂指标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糖尿病组和高血糖组的死亡率分别为13.33%、15%,与对照组的零死亡率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糖增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极为不利,临床救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过程中,应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积极的控制,以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3例)与研究组(53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给予瑞舒伐他汀、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统计对比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积压)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79%(46/53),大于对照组(69.81%,37/53),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明显增强神经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g和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随机分为疏血通组与丹参组,两周后复查Fg和D-二聚体,再次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Fg与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P<0.05)。疏血通组治疗后Fg、D-二聚体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丹参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疏血通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低于丹参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g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通过疏血通干预,可以明显降低血浆Fg和D-二聚体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