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共计18例,每组各9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侧钢板内固定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上述方法的治疗,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7.3±4.2)d,住院时间为(22.4±2.8)d,痊愈时间为(158.3±13.9)d,临床疗效优、良、中、差的病例数为别为2例、1例、3例、2例,总有效率为33.3%,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63±3.9)d,住院时间为(16.8±2.5)d,痊愈时间为(139.4±11.7)d,临床疗效优、良、中、差的病例数为别为6例、1例、1例、1例,总有效率为77.7%,临床疗效优、良、中、差的病例数为别为7例、3例、4例、1例,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明显,患者恢复时间快,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侧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9例实施双侧切口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30例实施膝前正中纵切口或Y形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以膝关节HSS评分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并比较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HSS评分优21例,良5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89.66%;对照组HSS评分优12例,良8例,中8例,差2例,优良率66.67%;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5362,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双侧切口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良好,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应用三叶草钢板与解剖钢板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资料,其中Ruedi-AllgowerⅡ型20例,Ⅲ型16例。15例主要为矢状面骨折,复位后于胫骨前内侧应用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三叶草钢板组);21例主要为冠状面骨折,于胫骨远端应用解剖钢板固定(解剖钢板组)。随访皮肤和骨折愈合情况,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定踝关节功能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随访时间为6~70个月,中位时间为4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Mazur评分系统,三叶草钢板组踝关节功能评定优5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解剖钢板组优8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两组优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优良率为88.9%。无切口感染和皮肤坏死病例。结论三叶草钢板和解剖钢板固定治疗Pilon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疗效,但应根据骨折类型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0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空心加压螺丝钉治疗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措施,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等进行对比。结果: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中优15例,良20例,中12例,差3例,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中优11例,良18例,中10例,差11例,总有效率为78.00%,观察组明显由于对照组。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高辉 《大家健康》2014,(8):285-285
目的:分析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为微型钢板内固定,对照组为克氏针内固定。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所需时间为27d~45d,平均(34.5±2.6)d,对照组为36d~67d,平均(58.7±3.9)d,观察组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6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优良率。结果观察组23例,优10例,良11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1.3%;对照组23例,优8例,良9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为73.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8±2.5)d、(92.6±10.9)d;对照组分别为(18.7±3.6)d、(118.7±18.5)d;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显著,创伤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郭永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3,(29):3844-3845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以空心钉治疗,试验组40例以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对比2组术后情况及疗效。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1.5±1.2)d,平均愈合时间为(104.2±4.9)d;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6±4.1)d,平均愈合时间为(94.3±11.3)d,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优良率为70%,试验组优良率为92.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应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疗效显著,不仅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和愈合时间,使患者及早康复,还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石磊 《基层医学论坛》2013,(31):4218-4219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以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就诊的青少年患者53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治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76%;试验组平均愈合时间(4.5±0.6)个月,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6.7±1.0)个月。结论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应用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联合康复一体化方案对患有胫骨平台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86例患有胫骨平台骨折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采用常规内固定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联合康复一体化方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胫骨平台骨折住院治疗总时间和胫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19.83±4.01)d、(90.86±17.24)d]显著短于对照组[(26.57±5.82)d、(116.27±14.20)d];骨折疾病围手术期内出现不良反应(1例)显著少于对照组(7例);胫骨平台骨折疾病手术治疗效果(有效率90.7%)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联合康复一体化方案对患有胫骨平台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MⅡ.PO(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技术)结合LcP(锁定加压钢板)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3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MIPPO技术双侧入路联合内外侧LCP双钢板内固定。固定后采用植骨支撑胫骨平台。结果术后30例患者均获得1~3年随访,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无皮肤坏死、感染等并发症。采用Hohl评分法评定膝关节功能,其中优18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为90.00%。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MIPPO结合LCP钢板内固定可以取得显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黄文  谢国雄 《当代医学》2014,(20):52-53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胫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微创小切口胫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26~53岁,平均(34.5±10.5)岁。本组均为单膝损伤,其中左侧16例,右侧20例。本组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SchatzkerⅡ型8例、Ⅲ型16例、Ⅳ型9例、Ⅴ型2例、Ⅵ型1例。合并半月板损伤6例,交叉韧带损伤3例,侧副韧带损伤10例。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95.45±10.35)min,术中出血量(110.45±20.46)mL。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12.4±4.5)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48±2.31)个月,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及关节面塌陷等并发症。按照改良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优20例、良13例、可3例。结论微创小切口胫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童卫华  刘浩  郭彩群  李祖国 《海南医学》2013,24(22):3311-3313
目的 分析锁定钢板与普通解剖型钢板置入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锁定钢板(观察组,n=42)或普通解剖型钢板(对照组,n=38)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4.23±8.13) min、术中出血量为(68.17±7.54) ml、切口长度为(9.54±1.34) cm、疼痛持续时间为(2.39±0.43)d、住院时间为(9.45±2.31)d、术后负重时间为(97.39±16.57)d、骨折愈合时间为(89.64±19.45)d、解剖复位率为97.50%、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0、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治疗优良率为85.71%.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6.53±9.43) min、术中出血量为(65.09±8.67) ml、切口长度为(9.35±0.98) cm、疼痛持续时间为(2.43±0.36)d、住院时间为(17.23±3.83)d、术后负重时间为(124.98±25.23)d、骨折愈合时间为(115.88±13.82)d、解剖复位率为97.37%、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63%、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为7.89%,治疗优良率为73.68%.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解剖复位率、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疗效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疼痛持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以作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在析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治疗中锁定钢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3.9±12.3)min,术中出血量为(41.3±3.7)mL,骨折愈合时间为(3.2±0.6)个月;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33.7±20.1)min,术中出血量为(90.4±6.1)mL,骨折愈合时间为(4.5±0.5)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2.1%,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71.1%,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2):146-149
目的:探讨正中单切口与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0例(Schatzker V型10例、Ⅵ型10例),均行手术复位、植骨、双钢板固定,其中10例患者行单切口双钢板治疗,10例患者行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间在患者年龄、性别、治疗时间窗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双切口双钢板治疗组在手术时间[(75.9±1.9)vs.(89.0±3.0)min]及骨折愈合时间[(143.0±8.7)vs.(173.2±5.0)d]均明显优于单切口双钢板治疗组,近期预后方面也明显优于单切口入路组。按照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可以发现双切口双钢板组优8例,良1例,可1例;而单切口双钢板治疗组优7例,良1例,可2例;两组在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优于单切口治疗组,更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年,观察组总有效率、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和后倾角(PA)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接受治疗时间及围手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8.56±1.25)周,住院治疗时间为(17.15±3.64) 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人数较多,及格率高达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azu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azur评分为(87.35±4.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27±4.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观察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治疗胫骨Pilon骨折疗效显著,术后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08年3月入院使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全部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3个月(6~17个月)。无1例发生感染、骨延迟愈合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8个月(3~7个月)。根据Johner和Wruhs评价标准,优19例,良12例,中6例,优良率83.8%。结论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可以最大限度保留骨折端血供,固定牢靠,是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高翔 《当代医学》2014,(8):85-85
目的:观察解剖形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并与普通加压钢板比较,探讨分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月抚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使用解剖形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使用普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48例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33.2±7.9)d,对照组25例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41.5±6.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解剖形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较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安全性也较高,且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文定华  梁志琪 《中外医疗》2012,31(36):80+82-80,82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从2010年1月—2012年4月共采取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的5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均一次性愈合,其中愈合时间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7.5个月,平均愈合时间(4.1±0.3)个月,根据膝关节功能的评定标准,其中优的患者31例(64.3%),良的患者22例(39.3%),可的患者3例(5.4%),优良率是94.6%。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复位方便、微创、固定可靠、效果显著等特点,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临床上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分析胫骨骨折内、外侧钢板固定术后的康复过程。方法 选择胫骨骨折行内、外侧钢板固定两组病人,内侧钢板固定61例,外侧钢板固定47例。统计骨折后临床愈合时间及术后皮肤坏死的发生率,两组对比。结果 内侧钢板固定组临床愈合时间(6.1±0.8)w,外侧钢板固定组临床愈合时间(8.9±1.4)w,两组差异显著。皮肤坏死发生率内侧组6.5%(4/61),外侧组6.8%(3/4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胫骨骨折内侧钢板固定,优于外侧钢板固定,不仅手术操作简便,对伤口周围软组织损伤轻微,而且骨折术后愈合时间更短,皮肤坏死发生率亦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