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主要把来源、性状、显微、理化的中药四大鉴定方法综合起来,来确定中药的真伪优劣。  相似文献   

2.
掌握中药的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四大鉴定方法,对学习中药鉴定学或鉴定中药材的来源和品质,具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比较近年来报道的药品微生物鉴定文献,从表型鉴定和基因型鉴定两方面阐述各种技术的优势和缺陷。结果显示,文献重点研究的种群包括葡萄球菌属、伯克霍尔德菌属、肠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等:约65%的研究报道采用2种及以上鉴定技术,表型鉴定中生化鉴定系统VITEK的应用较广泛,基因型鉴定中16S核糖体RNA(16S ribosomal RNA,16SrRNA)核酸测序的应用较广泛:鉴定技术在环境菌库建设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多。实践中,应针对药品微生物控制和鉴定需求,合理选择不同原理的鉴定技术,形成各自实验室独特的多相鉴定方案,以提高药品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4.
草酸钙结晶在几种药材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丽文 《海峡药学》2000,12(1):103-104
草酸钙结晶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组织细胞中。在每种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组织细胞所含的结晶类型、形状及大小是比较稳定的,即结晶体在不同科、属的药材组织中,其形态、大小、分布等均有一定的差异。依据这一特征在显微鉴定中,可用于鉴别不同种、属的药材或作为未知药材分类检索的辅助依据[1]。1 草酸钙结晶的类型及分布[2,3]草酸钙结晶根据晶体性质的不同,分为四方晶系与单斜晶系两类,这是由于晶体中所含结晶水的多寡不同所致。四方晶系含3个结晶水,有方晶、砂晶、柱晶、簇晶等类型。单斜晶系含1个结晶…  相似文献   

5.
李璐瑒 《首都医药》2010,17(5):45-47
现代中药的常用鉴定方法包括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和生物鉴定等,这些方法中很多动辄就要用到电子显微镜、各种化学试剂和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但是对于一些名贵的中药材,往往上述各种鉴定方法都用上也不一定能完全反映其真伪优劣。  相似文献   

6.
目的:返魂草为我国长白山地区的一种特色药材资源,为保证其质量,为该药材的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总结文献资料,对返魂草药材的鉴别进行综述。结果为返魂草药材提供了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方法。结论阐述了返魂草药材的鉴定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泰山白首乌的生药学鉴定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为建立泰山白首乌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从本草考证、原植物形态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泰山白首乌为萝藦科植物戟叶牛皮消的块根,原植物形态的专属特征是叶戟形或三角状窄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花冠白色或黄绿色;种子顶端有多数白色长丝光毛。性状特征有根呈不规则团块状,表面类白色,凹凸不平,有明显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显微特征表现为石细胞数个排列成环,无乳汁管,有众多的淀粉粒,草酸钙簇晶多单个散在。结论泰山白首乌为萝藦科植物戟叶牛皮消的块根,其原植物形态特征、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均可作为建立其质量标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9.
黄花列当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谧  张继 《药物分析杂志》2007,27(11):1719-1721
目的:研究黄花列当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在植物分类学方法鉴定的基础上,对黄花列当的性状、显微进行鉴别研究。结果:详细描述了黄花列当的生药学鉴定特征。结论:研究结果为该药的鉴别、开发利用及补充生药学资料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延胡索与同属其他植物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海英 《中国药业》2009,18(20):70-71
目的辨别延胡索真伪,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从来源、产地、化学成分性状及理化鉴别等方面予以鉴别。结果延胡索主要有效成分为延胡索乙素,而混淆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甚微或几乎没有,因而功效存在很大差异。结论延胡索混淆品不能代替延胡索使用,临床应注意鉴别,使用正品。  相似文献   

11.
南瓜的粉末鉴定和理化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南瓜的粉末显微特征、理化特性等方面进行了鉴定 ,为临床用药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黑豆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东北、浙江、湖南产的黑豆进行鉴定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黑豆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产地的黑豆种子进行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结果东北产的黑豆较浙江、湖南产的黑豆更圆,湖南产的黑豆较东北、浙江产的黑豆更小;三者种皮外层细胞全部石细胞化,多角形或稍长,大小颇均匀,孔沟极细密,胞腔较大;种皮内层石细胞单个,呈类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细胞壁加厚明显,胞腔较小;子叶细胞细胞核明显。结论东北、浙江、湖南产的黑豆的性状、显微特征有一定差异,可鉴别区分。  相似文献   

13.
刘升才 《海峡药学》1999,11(2):103-104
1什么是假药、劣药药品管理法第33条规定假药系指:药品所含成分的名称与标准(国家、省)不符合;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有下列情形之一;①国家、卫生部禁止使用的;②无批准文号;③变质;④被污染不能使用的。药品管理法第34条规定劣药:①成分含量与标准不符;②超过有效期;③其它不符合标准规定。1.1假劣药类型完全是假的:如用蒸馏水代替药品做成针剂;用淀粉、糖粉压片。含量严重不足:有的含量只有5%~10%;冒名顶替:如用青霉素代替头抱霉素;河南把县氯化琥珀酰胆硷代替硫酸卡那霉素致死人命;用兽用药…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中药鉴定中水试法的应用价值。方法29味中药,每种中药均备2份,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味。实验组应用水试法,对照组应用分子鉴定法。比较两组中药的正确鉴定率、60 min内中药种类鉴定率、中药平均鉴定时间、中药平均鉴定成本。结果两组中药的正确鉴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60 min内中药种类鉴定率6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药平均鉴定时间(7.8±1.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0.2±1.4)min,中药平均鉴定成本(26.1±11.8)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6.0±41.7)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鉴定中水试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广泛提高中药的正确鉴定率、60 min内中药种类鉴定率,缩短中药平均鉴定时间,减少中药平均鉴定成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毛蕊老鹳草的质量评价以及进一步制定质量标准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显微鉴定对毛蕊老鹳草进行鉴别。结果:毛蕊老鹳草皮层细胞内含有方晶、草酸钙簇晶以及淀粉粒,维管束外韧型,形成层明显;叶为异面叶,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分化明显,叶肉组织中可见草酸钙簇晶;花梗表皮可见毛茸,皮层约占花梗横断面的1/4,维管束外韧型,分为4~5束。结论:以上特征均可作为毛蕊老鹳草的鉴别要点,为其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羊红膻(Pimpinella thellungiana Wolff 。)显微及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组织与药材粉末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方法对有效成分进行鉴定。结果组织与粉末鉴定中可见纤维、导管、分泌物块、薄壁细胞、石细胞、厚角细胞、油管、非腺毛、淀粉粒;β-谷甾醇、黄酮苷薄层色谱特征明显。结论该显微与薄层鉴定方法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作为羊红膻药材鉴别及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传统经验鉴定法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天麻、巴戟天等19种常用的中药材进行研究,分别采用传统经验鉴定法和现代鉴定手段进行鉴定。观察记录两组的鉴定准确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种鉴定方法的鉴定准确率均达到较高的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利用传统经验鉴定法对各种中药材进行鉴定可以达到与现代技术鉴定手段较为相似的准确率,且鉴定过程较为简捷方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四环素软膏薄层鉴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宗善  官文靖 《中国药事》2000,14(5):344-344
四环素软膏是常用的抗生素药品 ,按卫生部药品标准抗生素药品第一册 1989年质量标准检验 ,薄层色谱供试品所显主斑点颜色与位置和标准品斑点颜色与位置均不一致。经过深入研究 ,笔者发现供试品在处理过程中 ,盐酸四环素在酸性条件下加热脱水生成了脱水差向四环素。为此 ,笔者对质量标准进行了修改 ,获得满意结果。1 仪器、试剂与药品薄层层析缸、玻璃板 (2 0cm× 10cm )、紫外灯(365nm)、微量注射器等。盐酸、甲醇、醋酸乙酯、丙酮、苯均为分析纯。盐酸四环素、脱水差向四环素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 ,盐酸四环素软膏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制定人血七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与理化鉴定的方法鉴别了人血七的根、茎、叶.结果 茎横切面中,皮层中部的细胞壁增厚,木化,中柱鞘纤维断续排列成环状,维管束外韧型;叶中无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粉末中特异薄壁细胞表面有斜向交错网状纹理;皮层的细胞壁增厚,木化.人血七甲醇提取液可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产生沉淀.结论 上述特征可作为人血七药材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