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S)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和缺血性心肌病(ICM)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DCM和70例ICM进行~(99m)Tc-MIBI静息GMPS,观察2组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及心功能指标.结果:ICM组心肌灌注显像呈节段性灌注异常;DCM组为非节段性分布的、散在的稀疏区.DCM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比ICM组明显降低,舒张末心腔容积、收缩末心腔容积及心脏的重量比ICM组明显增大(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静息GMPS对DCM和IC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技术(TDI)检测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室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DCM病人和正常健康者各40例,用TDI于胸骨旁长轴检测室间隔及左室后壁中间段短轴方向心肌运动速度(MV),并计算心肌运动速度阶差(MVG);经心尖窗检测左室前壁、后壁、下壁、侧壁和前壁、后壁室间隔中间段长轴方向MV。结果DCM组病人出现4种MV频谱形态异常,长轴、短轴方向MV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DCM组MVG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TDI可定量评价DCM病人左室心肌功能,丰富了DCM的超声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肌病(DDM)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DCM组25例与ICM组35例。DCM组为扩张性心肌病(DCM),ICM组为缺血性心肌病(ICM)。对比两组心脏形态结构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将两组心脏形态结构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心功能进行对比,归纳为以下,心尖部室壁厚度:DCM组变薄不明显,ICM组明显变薄;左室外型:DCM组球形,ICM组左室增大,形态规则;室壁运动幅度:DCM组弥漫性减低,ICM组节段性运动减低;室壁增厚率:DCM组降低,ICM组节段性运动减低;瓣膜关闭不全:DCM组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以及肺动脉瓣,ICM组二尖瓣;心功能:DCM组EF(左室射血分数)、FS(短周缩短率)降低非常明显,ICM组EF、FS有降低,不明显。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诊断中应用,可通过区分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的心尖部室壁厚度、左室外型、室壁运动幅度、室壁增厚率、瓣膜关闭不全组织以及心功能来鉴别诊断,应用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心肌病(DDM)诊断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为扩张性心肌病(DCM组),35例为缺血性心肌病(ICM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脏形态结构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对两组心脏形态结构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心功能进行对比,归纳如下,心尖部室壁厚度:DCM组变薄不明显,ICM组明显变薄;左室外型:DCM组球形,ICM组左室增大,形态规则;室壁运动幅度:DCM组弥漫性减低,ICM组节段性运动减低;室壁增厚率:DCM组降低,ICM组节段性运动减低;瓣膜关闭不全:DCM组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以及肺动脉瓣,ICM组二尖瓣;心功能:DCM组EF(左室射血分数)、FS(短周缩短率)降低非常明显,ICM组EF、FS有降低,不明显。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诊断中应用,可通过区分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的心尖部室壁厚度、左室外型、室壁运动幅度、室壁增厚率、瓣膜关闭不全组织以及心功能来鉴别诊断,应用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5.
将32例误诊为扩张性心肌病(DCM)的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与同期159例确诊为DCM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冠脉造影结果.结果 显示,32例误诊为DCM的ICM患者多为青壮年男性,与DCM相比有较多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ICM组患者均有血管病变,其中大部分为两支以上血管病变以及闭塞病变,而DCM组患者偶可表现为单支血管病变.认为对无明显原因的心脏扩大患者不能忽视ICM的可能,冠脉造影是鉴别ICM和DCM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在扩张型心肌病(DCM)与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治疗中的作用,评价CRT治疗后DCM与ICM患者心电图及心功能变化。方法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于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符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标准并成功植入CRT的慢性心衰患者80例,包括43例DCM患者和37例ICM患者,分别在术前3 d、术后12个月行NYHA心功能分级评价,并在治疗前后评价患者6 min步行距离、QRS宽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同时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患者的BNP,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DCM组患者CRT应答率高于ICM组患者(81.40%vs. 49.70%,P=0.003),CRT应答者术后12个月的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BNP、QRS宽度、LVEF、LVEDV及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ICM组相比,DCM组CRT应答者LVEF增高较为显著[9.2(0.8,17.6) vs. 5.2(2.5,12.7),P=0.023],DCM组LVEDV减少更为显著[30.4(20.8,81.6)vs. 17.2(31.4,65.8),P=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T是心力衰竭治疗的有效方法,并且对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彩超对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鉴别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 2 6例缺血性心肌病 ( ICM)、3 0例扩张型心肌病( DCM)彩超表现进行分析 ,以探讨 ICM和 DCM的鉴别要点。1 资料与方法ICM组 2 6例 ,男 14例 ,女 12例 ,年龄 48~ 70岁 ,平均61.5岁。DCM组 3 0例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2 5~ 65岁 ,平均 45岁。方法采用 HP- 10 0 0型彩超仪测定左心房径( L AD )、左心室径 ( L VDα)、右心室径 ( RVD )、右心房径( RAD)、射血分数 ( EF)等参数 ,探头频率 2 . 5 MHz。2 结果2 .1 心腔扩大DCM组各腔室均显著扩大 ,ICM组心脏仅为局部扩大(见表 1)。2 .2 室壁厚度及运动ICM组中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心肌病患者心脏超声特点的差异。 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卫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5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组)和55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ICM组)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LVEDD、LVESD、LAD、RAD、RVD、EF、FS、SV等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心脏形态学改变情况。 结果ICM组患者LVEDD、LVESD、LAD、RAD、RVD、SV等指标水平均低于DCM组,EF、FS水平高于D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患者左心室"球"形样改变、室壁弥漫性运动减低发生率高于ICM组,左心室"圆拱门"形样改变、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心尖圆而薄、主动脉根部钙化发生率低于I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DCM和ICM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和心脏形态学变化存在较大差异,DCM患者多存在左右心室同时增大,而ICM患者主动脉瓣钙化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与扩张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肌病 (ICM)和原发扩张型心肌病 (DCM)的超声鉴别论断。方法 分析 3 3例 ICM和 3 0例 DCM患者超声 \动态心电图 (DCG)和部分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 超声 RV测值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 ,RAD差异有显著性。ICM组中以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瓣膜瓣环钙化明显增多 ,部分病例左心室呈“3”字型扩大 ,即室间隔面呈倒“3”字型 ,侧壁呈正“3”字型。而DCM组则以室壁弥漫性运动减弱为主 ,左心室呈球型扩大为主。DCG示心律失常复杂和频繁程度以 DCM为高 ,结论 超声结合病史对 ICM和 DCM进行鉴别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有疑问的 ICM病例仍应提倡冠状动脉造影以利确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cTn-I)和超敏G反应蛋白(hs-CRP)在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101例心肌病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分为缺血性心肌病组(ICM组,53例)和扩张型心肌病组(DCM组,48例)。测定患者在不同NYHA分级时血清cTn-I和hs-CRP浓度。结果ICM患者平均血清hs-CRP浓度高于DCM患者,分别为(4.13±1107)和(2.64±1.19)mg/L;在相同NYHA时,ICM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明显高于DCM患者(P〈0.01)。ICM患者血清平均cTn-I浓度与DCM患者相似,分别为(0.31±0.27)和(0.34±0.33)μg/L;ICM和DCM患者血清cTn-I浓度在相同NYHA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是ICM患者还是DCM患者,血清hs-CRP和cTn-I浓度均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增高,NYHA Ⅲ和Ⅳ级患者血清hs-CRP和cTn-I浓度明显高于NYHA Ⅰ和Ⅱ级患者(P〈0.01)。结论ICM患者和DCM患者血清hs-CRP和cTn-I浓度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增高。ICM患者血清hs-CRP浓度明显高于DCM患者,而两组cTn-I浓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心衰患者cTn-I升高非冠状动脉缺血所致,而与心衰本身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长轴方向收缩和舒张功能.方法 获取18例DCM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心尖左室长轴、心尖两腔、心尖四腔的心肌应变率曲线,测量并比较两组各室壁各节段水平的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的峰值应变率(SRs、SRe、SRa).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二尖瓣口血流的E峰、A峰.结果 DCM组各节段水平的SRs、SRe、SRa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SRI技术能准确可靠地评价D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2.
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第三代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DCM)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 2例 DCM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 (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病情稳定后 ,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美多心安组。均从小剂量 (卡维地洛组 ,2 .5 m g bid;美多心安组 ,6 .2 5 m g bid)缓慢递增。检测治疗前后 DCM患者左心室功能和结构的变化以及血液中内皮素 - 1(ET- 1)、心钠素 (ANP)和血管紧张素 (Ang )的改变。结果 治疗 6个月后 ,两组心脏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 ,左心室射血分数 (L VEF)、短轴缩短率 (FS)、左心室射血前期与射血时间比(PEP/ L VET)、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 (PFVE)、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比 (PFVE/ PF-VA)均明显增加 ,卡维地洛组较美多心安组 L VEF增加更为明显。两组左心房内径 (L 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 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 VDD)明显减小 ,卡维地洛组 L VSD减小较美多心安组更明显。治疗后血浆中ET- 1、ANP和 Ang 均明显降低。结论 卡维地洛和美多心安都能够改善 DCM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 ,逆转左心室重构 ,卡维地洛较美多心安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3.
陈超峰  王珂 《心脏杂志》2011,23(6):752-754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和缺血性心肌病(ICM)的冠脉灌注压的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连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WDE)测量40例DCM伴轻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和40例ICM伴轻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冠状动脉灌注压。结果: 两组在心脏结构、心功能和冠状动脉灌注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DCM和ICM患者冠状动脉灌注压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NCM)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46例HNCM患者,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检测室间隔厚度、射血分数和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参数。结果HNCM组患者平均NT-proBNP血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NT-proBNP血浆水平与以下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均呈正相关:二尖瓣室间隔侧舒张早期最大运动速度e(r=0.74,P<0.001)、e与二尖瓣室间隔侧舒张晚期最大运动速度a比值e/a(r=0.69,P<0.001)、心房收缩开始至左室流出道内心室收缩期前流速开始的间期A-Ar(r=0.63,P=0.029)、Tei指数(r=0.63,P<0.001)、肺静脉频谱收缩期肺静脉血流速度S与舒张期肺静脉血流速度D的比值S/D(r=0.62,P<0.001)、等容舒张时间(IVRT)(r=0.56,P<0.001)、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充盈峰值速度E(r=0.54,P<0.001)、a(r=0.53,P<0.001)、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晚期充盈峰值流速A(r=0.36,P=0.02)、E/A(r=0.4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S/D是NT-proBNP血浆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NT-proBNP血浆水平与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可以作为评价HNCM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诺迪康胶囊合赖诺普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ICM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服用诺迪康胶囊合赖诺普利,对照组服用赖诺普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病人心功能纠正总有效率为9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P<0.05)。超声测定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每搏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比治疗前明显好转,效果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比较,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诺迪康胶囊合赖诺普利对ICM心功能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脉冲组织多普勒显像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室舒张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显像(TDI)评价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右室舒张功能。方法:53例Ⅰ~Ⅱ级EH患者(EH组)及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于三尖瓣环与二尖瓣环行脉冲TDI检查,测量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计算e/a。对比2组右室舒张功能参数,分析右室舒张功能参数与其他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EH患者三尖瓣环e明显减低,e/a明显下降,右室等容舒张时间延长,右室舒张功能参数与左室舒张功能参数呈紧密正相关。结论:轻、中度EH患者存在右室舒张功能障碍,两侧心室充盈参数之间相关性良好。脉冲TDI用于评价EH患者右室舒张功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二维斑点成像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与健康人间各参数的差异,证实DCM患者心脏纵向扭转的存在.方法 搜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期间就诊的42例DCM患者作为DCM组和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过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及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应用GE Echopac软件测量得到DCM组和对照组患者心尖四腔心的左心室壁的径向应变、应变率,左心室侧壁、室间隔、心尖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扭转角度,对比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1) DCM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l),过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舒张晚期血流峰速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DCM组患者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以及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径向峰值应变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3)对照组左心室侧壁的中间段、基底段以及心尖段呈逆时针扭转,而室间隔的基底段、中间段呈顺时针扭转,DCM组患者左心室侧壁的中间段呈逆时针扭转,而左心室侧壁基底段、心尖段、室间隔的基底段及中间段均呈顺时针扭转.DCM组患者左心室侧壁中间段和基底段、心尖段以及室间隔基底段的扭转角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对照组左心室呈较小角度的纵向逆时针扭转(0.76°±2.63°),而DCM组患者左心室呈纵向顺时针扭转(- 1.58°±3.42°),两组扭转角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DCM组患者左心室侧壁基底段、中间段与室间隔基底段扭转达峰时间差均与左心室的纵向峰值扭转角度具有相关性(r=0.409,P=0.007; r=0.396,P=0.009).结论 应用二维斑点成像技术,通过分析各节段应变、应变率及纵向扭转角度等参数,证实DCM患者心脏存在着一定角度的纵向顺时针扭转,DCM患者左心室侧壁基底段、中间段与室间隔基底段扭转达峰时间差可能是形成DCM患者心脏纵向扭转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技术对正常成人左、右心功能的对比评价。方法:健康成人300例根据年龄分为6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心尖四腔切面,应用TDI技术,将取样点置于左室侧壁二尖瓣瓣环处及右室侧壁三尖瓣瓣环处,记录心肌运动速度频谱,测量收缩期峰值(Vs)、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V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Va)及Ve/Va比值。结果:二、三尖瓣环处Ve/Va与年龄呈负相关(r1=-0.946,P0.01及r2=-0.925,P0.01),Vs值与年龄不相关;随着年龄增加,舒张早期Ve逐渐减低,Va逐渐增高,二者比值逐渐出现倒置,尤其三尖瓣瓣环出现更早,50岁左右出现,而二尖瓣环处比值倒置在60岁以后。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舒张功能逐渐减低,并且右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早于左心室,收缩功能与年龄不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左西孟旦治疗不同病因致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天津市胸科医院CICU收治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170例,根据原发疾病不同分为扩张型心肌病(DCM)组(n=40)和缺血性心肌病(ICM)组(n=130);两组均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注射液,综合评价左西孟旦治疗不同病因致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左西孟旦可以明显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NYHA分级水平、肺动脉压(PAP)和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 BNP)水平,且对于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ICM组明显均优于DCM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电解质(K~+、Na~+、Cl~-)、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Cr)〕、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6、24、48 h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分别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6、24、48 h的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用药前(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左西孟旦注射液对ICM患者的疗效优于DCM组;左西孟旦注射液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声学定量 (AQ)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 (DCM)患者左房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 AQ技术对 6 0例 DCM患者 (DCM组 )和 5 5例查体健康者 (对照组 )左房功能进行测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DCM组左室收缩末期左房容量 (ESV)、快速排空末期左房容量 (EREV)、左室舒张末期左房容量 (EDV)、左房收缩期左房排空容量 (AE)、左房排空分数 (AEF)、峰值左房排空率 (PAER)均显著增加 (P<0 .0 5 ,<0 .0 1) ;快速排空期左房排空容量 (RE)、左房射血分数 (L AEF)、左房总排空容量 (L AV )、峰值充盈率 (PFR)均明显降低 (P <0 .0 5 ,<0 .0 1) ;DCM心功能 级组左房快速排空分数 (REF)、RE/ AE、峰值快速排空率 (PRER)、PRER/PAER升高 (P <0 .0 5 ) ,心功能 、 、 级组减低 (P <0 .0 5 )。结论  DCM患者左房收缩功能减低 ;整个心动周期左房容量扩大 ,左房储血功能增加 ;左房的通道功能在心功能 级组升高 ,心功能 、 、 级组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