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 - 170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在食管鳞状上皮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42例食管鳞状上皮癌组织中P - 170和MRP表达情况。结果  42例食管癌组织中P - 170阳性表达率为80 .9% ,MRP阳性表达率为 6 9%。P - 170和MRP表达均与年龄 ,肿瘤大小 ,分化程度 ,浸润深度 ,临床分期无关。但在淋巴结转移者MRP阳性率为 86 .4% ,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 5 0 % ) ,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中P - 170和MRP高表达可能是食管癌化疗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术后检测P - 170和MRP不仅对临床化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MRP还可能对食管鳞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Chen WY  Mao WM  Zhao L  Chen GP  Shu Y  Shen YF  Zhu XH  Xia Y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12):738-740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和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胃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gP、GST-π和TopoⅡα在83例胃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gP、GST-π和TopoⅡα在正常胃肠黏膜组织和胃肠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9%、65.1%、50.6%和83.1%、85.5%、45.8%,P—gP和GST-π在胃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肠黏膜组织(P〈0.05);TopoⅡα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分化较低者的阳性率(56.2%)高于分化较高者(31.4%,P〈0.05)。结论P-gP、GST-π和TopoⅡα在肿瘤多药耐药性中起重要作用,其介导的耐药机制各不相同,临床检测P—gP、GST-π和TopoⅡα对胃肠肿瘤化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PTEN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研究,探讨其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49例食管鳞癌组织及4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TEN的表达。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率为5 3 0 6% (2 6/4 9)。显著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表达10 0 % (4 0 /4 0 ) ,在不同分化程度的癌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且PTEN蛋白表达率随癌组织浸润深度的加深而明显降低(P <0 0 5 ) ,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0 0 5 )。结论 PTEN基因缺失或蛋白表达降低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且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组织中P53、P-gp等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食管癌组织中P53、多药耐药基因(mu ltidrug resistance gene1,MDR1)及其编码产物P-糖蛋白(p-glycoprote in,P-gp)、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 in,LRP)、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 ione S-transferase,GST-π)、拓扑异构酶(topoisom eraseⅡ,TopoⅡ)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及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53、MDR1、LRP、GST-π、TopoⅡ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66例标本中,P53、MDR1、LRP、GST-π、TopoⅡ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2%(43/66)、97.0%(64/66)、84.8%(56/66)、60.6%(40/66)、37.9%(25/66)。食管癌不同组织学分级的TOPOⅡ表达率不同,高分化的表达率高于中低分化者,但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LRP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浸润深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gp的阳性表达率在溃疡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类型,有显著性差异,P=0.003。结论食管癌组织中P53、MDR1、LRP、GST-π、TopoⅡ基因存在高表达;肿瘤组织分化越高,TopoⅡ表达率越高;肿瘤浸润越深,LRP阳性表达率越高。这些检测对临床化疗药物选择可起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Barrett食管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中DNA修复酶MGMT及XRCC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食管癌组织、Barrett食管与正常食管上皮中XRCC1与MGMT的蛋白表达情况并且分析它们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XRCC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9.2%明显高于Barrett食管组的59.1%与正常食管组织的57.1%(P<0.05).XRCC1的表达与性别,年龄,食管癌的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部位、分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食管癌组MGMT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6.2%明显低于Barrett食管组的77.2%与正常食管组织的85.7%(P<0.05).MGMT的表达在食管癌的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指标中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与肿瘤部位、分型及年龄、性别无关.二者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XRCC1与MGMT基因在食管癌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XRCC1和MGMT在食管癌中表达无明显相关性,提示两者修复损伤途径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6.
食管鳞状细胞癌热休克蛋白27、70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热休克蛋白27、70(HSP27、70)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l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SP27、70的表达.根据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对比分析HSP27和HSP70在临床病理特征相同、但术后生存时间明显不同的两组病例(长期生存组38例:术后生存5年以上;短期生存组63例:术后1年内死亡)中的表达情况,判定HSP27、70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HSP27在10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总的阳性表达率为88.1%(89/101),其中长期生存组总的阳性表达率为94.7%,强阳性表达率为81.6%,均明显高于短期生存组(84.1%和54.0%,P<0.05).HSP70在101例中总的阳性表达率为96.0%(97/101),其中长期生存组总的阳性表达率和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4%和68.4%,短期生存组分别为95.2%和76.2%,x2检验显示两组无显著性差异.HSP27和HSP70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不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P27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有关(P<0.01),而HSP70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无关(P>0.05).结论:HSP27是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重要生物指标之一.HSP70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2和MMP 9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5 9例食管癌组织中MMP 2和MMP 9的表达。结果 :MMP 2和MMP 9阳性表达率在食管腺癌分别为 84 6 1%、76 92 % ,明显高于食管鳞癌 5 0 0 0 %、4 3 4 8% (P <0 0 5 ) ;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 93 33%、86 6 7% ,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4 1 38%、37 93% (P <0 0 1)。结论 :MMP 2和MMP 9可能在食管癌侵袭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组织中COX-2、p53和PCNA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食管癌组织中环氧合酶 2 (COX 2 )、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 (EnVision及S P)法 ,检测 8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2 0例食管炎和 1 6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标本中COX 2、P53和PCNA的表达。结果 :82例食管癌组织中COX 2、p53和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7.8% (72 82 ) ,82 .9% (68 82 )和 95 .1 % (78 82 ) ,而癌旁及正常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COX 2在高分化和中分化食管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癌 (P <0 .0 1 ) ;无淋巴结转移者表达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p53的过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1 )。结论 :COX 2、P53和PCNA的过表达可能均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在食管贲门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gP在69例食管鳞癌和64例贲门腺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gp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P-gP在69例食管癌中仅1例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45%,P-gp在责门癌中的表达率为57.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P-gP在责门癌中的表达高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P〈0.05)。P-gp的表达与贲门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O.05).结论P-gp在食管癌的多药耐药中所起作用甚微,食管癌的多药耐药可能与其他耐药蛋白的表达有关;而贲门癌的多药耐药则与P-gp的表达有关;p-gP的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分化程度,但并不能反映肿瘤的浸润、转移等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bcl 2基因mRNA及其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食管癌组织中bcl 2基因mR NA的表达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相应标本中bcl 2蛋白及PCNA的表达。结果 :5 0例食管癌组织中 ,PCNA的评分均数为 2 .4 0 0± 1.0 10 ;bcl 2基因mRNA的阳性率为 5 8% (2 9 5 0 ) ,bcl 2蛋白的阳性率为 5 6% (18 5 0 )。结论 :bcl 2基因mRNA与其蛋白在食管癌中的阳性表达一致 (P >0 .0 5 ) ,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组织分化程度越低 ,其阳性率越高。以上指标能从分子水平反映食管癌的组织分化等生物学行为并指导临床治疗 ,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休克蛋白70(HSP70)和糖调节蛋白94(grp94)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病理学图像分析方法研究60例人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发生及未发生转移的癌组织中HSP70和grp94的表达。结果:在胃癌组织中HSP70和grp94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93.3%,81.7%vs36.7%,25.0%,P〈0.01)。HSP70和grp94在低分化和发生转移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转移癌和癌旁组织(90.0%,85.0%;100%,84.6%vs36.7%,25.0%;P〈0.01)。结论:HSP70和grp94在发生转移的低分化胃癌组织和未发生转移的高分化癌组织中表达存在明显不同,可以作为胃癌的诊断或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GOLPH3蛋白在新疆哈萨克族(哈族)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取50例术前未经放化疗干预且手术切除的新疆哈族食管鳞癌组织及50例哈族癌旁相对正常食管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截止日期为2018年6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GOLPH3蛋白在哈族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特点及情况。结果:GOLPH3蛋白在哈族食管鳞癌组织的表达率为70.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分化组阳性表达率82.9%高于高分化组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85.3%高无淋巴结转移组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分期在Ⅲ-Ⅳ组阳性表达率83.3%,高于Ⅰ-Ⅱ组的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男性组中GOLPH3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64.7%,女性组为8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高龄组(≥60岁)GOLPH3蛋白的表达阳性率79.2%,低龄组(<60岁)为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4)。结论:GOLPH3蛋白的表达可能与哈族食管鳞癌的分化、增殖和转移等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3.
The cell synthesis of heat shock proteins is increased by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al and pathophysiological stressful conditions. The 70-kD heat shock protein family (HSP70 family) which constitutively expresses hsc70 and heat-inducible hsp70 is thought to be involved in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including oncogene products. We investigated the HSP70 family expression and biological behavior of gastric cancer, and its relation to p53 overexpression. Expressions of HSP70 and p53 in 164 primary gastric tumors were determin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Exploratory data were analyzed on a set of 164 primary gastric cancers, and we constructed in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HSP70 expression level and the relation to p53 overexpression. Expression of HSP70 (hsc70 and hsp70) were detected in nuclei and/or cytoplasm of cancer cells.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hsc70 and hsp70 were both expressed in five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s. Immunohistochemically stained positive cells of HSP70 varied from 0 (very weak) to 100%, in each case. The median level of positive cell rate was 19.0%. A HSP70 expression of over 19.0% was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iated tissue type of gastric cancer, but not to other clinicopathological factor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survival rates in subjects with higher and lower groups of HSP70 expression. HSP70 expression was also not related to p53 overexpression in the nuclei and p53 overexpression-related poorer prognosis. Our findings show that the expression of HSP70 is not associated with tumor advance-related characteristics or with the pro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Measurements of HSP70 expression do not appear to be a useful prognostic marker.  相似文献   

14.
胃癌耐药基因检测对临床化疗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检测人体胃癌组织中耐药基因的表达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选用相应的敏感药物化疗,探讨耐药基因检测对胃癌临床化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将80例经胃镜检查及病理证实为胃癌的患者,根据编号预先随机分为适配组和非适配组2组,每组40人。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所有病例胃癌组织中P gp、GST π、Topo Ⅱ的表达情况。适配组患者根据检测结果选用相应的敏感药物适配化疗,非适配组统一选用FOLFOX4方案化疗。结果 P gp、GST π、Topo Ⅱ表达率分别为51.5%、57.5%、46.3%;P gp、Topo Ⅱ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 gp高中分化者表达率高于其他非高中分化者,Topo Ⅱ高中分化者表达率低于其他非高中分化者;GST π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无关,高中分化者与非高中分化者无显著差异。适配组化疗有效率为57.5%,非适配组有效率为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 gp、GST π、Topo Ⅱ的耐药机制各不相同,根据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针对不同患者,实施科学的、药物适配的个体化化疗方案对胃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提高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p16蛋白在食管癌中表达的回顾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检测与分析p16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从而探讨其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化学检测P16蛋白在食管中的表达,应用X^2检测,乘积限法、时序检验及COX模型等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食管癌组织具有较高的P16蛋白表达缺失率(49.5%);早期食管癌患者P16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晚期;高分化鳞状细胞癌2中P16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只氏分化患者;P16阳性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检测食管癌血浆六项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手术治疗的食管癌临床资料138例,分析术前 NSE、AFP、CEA、CA72-4、CA19-9、C19六项肿瘤标志物与术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38例患者年龄43~81(63.46±6.787)岁,男105例,女33例;鳞癌114例,腺癌24例;位于贲门16例;六项肿瘤标志物含量最高者为 NSE 占26.1%(36/138),最低者为 CA19-9占2.2%(3/138)。食管鳞癌中 NSE阳性率高;食管腺癌、贲门癌中 AFP、CEA 阳性率高,CA72-4阳性率在 Tis -T2组中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而 CA19-9和 C19阳性率在各病例组均无显著增高。结论:六项肿瘤标志物在食管癌患者术前血浆中阳性率较低。仅显示 AFP、CEA 在食管腺癌、贲门癌中,CA72-4在 Tis -T2期中,NSE 在食管鳞癌略高。  相似文献   

17.
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物的特点,为临床提供胃癌筛查、诊断及动态监测指标。方法采用C-12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129例胃癌术前患者、45例胃癌术后患者、76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及189例正常体检者的血清进行12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胃癌患者血清中CA199(28.7%),NSE(6.2%),CEA(21.7%),CA242(20.2%),HCG(22.5%),AFP(6.2%)及HGH(22.5%)单项指标检出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健康者及胃部良性疾病患者(P<0.05);而胃癌术后患者仅CA199(13.3%)和CEA(21.7%)高于正常健康者(P<0.05);胃癌患者血清CA199和CA242水平明显高于胃癌术后患者(P<0.05)。胃癌患者血清单一指标阳性检出率最高为CA199的达28.7%,而联合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7项指标阳性检出率高达53.5%,与正常健康者(20.3%),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00)。结论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提高胃癌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并为胃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动态分析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2(HSP72)和糖蛋白96(gp96)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人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HSP72和gp96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90例食管鳞癌中85例(94.4%)HSP72呈现阳性,主要定位于细胞核,而gp96主要表达于胞浆,其阳性率为80.0%(72/90)。HSP72和gp96在食管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明显的差异(P〈0.01)。与癌旁组织相比,HSP72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食管鳞癌组织存在HSP72和sp96的高表达。HSP72和gp96在人食管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对于研究食管鳞癌的进展和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目前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尚缺乏灵敏度高的诊断标志物,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到中晚期且预后不良。本研究探讨热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 90α,HSP90α)、细胞角蛋白片段19抗原21-1(cytokeratin fragment 19antigen 21-1,Cyfra21-1)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联合检测对ESCC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01-06-2018-12-10山东省肿瘤医院血液采集时未接受放化疗及手术治疗的118例ESCC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集血样,同期收集33名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HSP90α表达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yfra21-1和CEA表达水平。ROC曲线评估3个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对ESCC的诊断效能,各指标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联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 ESCC患者中HSP90α、Cyfra21-1和CEA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62.535(45.190~107.708)、3.365(2.038~4.633)和3.545(2.190~5.000)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48.882(36.190~64.033)、1.970(1.590~2.380)和1.990(1.990~2.63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566、-4.131和-4.829,均P=0。ESCC患者中HSP90α、Cyfra21-1和CEA阳性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大小、远端转移及TNM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SCCⅣ期患者HSP90α、Cyfra21-1及CEA表达水平高于Ⅲ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CC患者中HSP90α与Cyfra21-1、CEA联合检测双阳性率分别为31.36%和34.75%,表达呈正相关(r=0.23,P=0.012;r=0.397,P=0)。HSP90α与Cyfra21-1、CEA联合检测对ESCC患者的诊断灵敏度为78.0%,特异性为72.8%,曲线下面积为0.862。结论肿瘤标志物HSP90α和Cyfra21-1、CEA在ESCC患者中呈现高表达状况,联合检测能够提高ESCC患者的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于ESCC早期诊断与评估分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检测食管癌组织ERCC1、ERCC2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1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间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137例,剔除双重癌、曾接受放疗、应用非铂类术前化疗患者共29例,入组病例为108例,对其进行临床病理资料登记并随访至2006年12月31日。共随访97例并建立患者临床资料Excel数据库。选取可随访97例食管癌患者纳入病例组分析,同时选取5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RCC1、ERCC2在食管癌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蛋白水平表达,分析ERCC1和ERCC2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组织ERCC1、ERCC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8.1%(37/97)、24.7%(24/97),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0%(26/50)、42.0%(21/50)。ERCC1在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高于癌组织(>0.05),ERCC2在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亦高于癌组织(<0.05)。ERCC1、ERCC2表达与食管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性别、年龄、部位、肿瘤长度、浸润深度、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无相关性。ERCC1阳性表达的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51.35%(19/37),ERCC1阴性表达的5年生存率26.67%(16/60),经Kaplan Meier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ERCC2阳性表达的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50.00%(12/24),ERCC2阴性表达的5年生存率31.51%(23/73),经Kaplan-Meier分析,两组差异接近统计学意义(=0.070)。结论 ERCC1、ERCC2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食管癌组织,且均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ERCC1阳性表达者预后优于阴性者,ERCC2阳性表达组则显示预后优于阴性表达组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