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研究黑龙江地区健康女性皮肤黑色素、血红素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31名健康女性志愿者,按照年龄将其分成六组,并检测其不同部位皮肤的黑色素和血红素含量。结果:与21~27组相比随着年龄的增加黑色素的含量在增大,并且在面颊部最为明显,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除面颊部外,血红素的含量随年龄的增加有增多的趋势,与21~27组相比,前臂屈侧的血红素含量随年龄的增加明显增多,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和极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黑色素和血红素的含量都在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黑龙江籍汉族女性体质与皮肤粗糙度,平滑度,皱纹的关系。方法:选取105名女性健康自愿者,根据王琦的"七分法"对其进行体质分型并检测其面颊、眼角、颈部、侧胸部、背部、前臂屈侧皮肤的平滑度,皱纹,粗糙度。结果:与平和体质相比,阴虚体质、气虚体质、气郁体质面颊部平滑度明显降低(P<0.05);气虚体质、气郁体质眼角部位,湿热体质前臂屈侧部位皱纹明显增加(P<0.05);阳虚体质眼角部位,气郁体质颈部明显粗糙(P<0.05)。结论:不同体质不同部位的皮肤粗糙度,平滑度,皱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黑龙江地区女性皮肤水分和pH值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选取77名女性志愿者,按照年龄分成六组,并检测每一组不同部位的皮肤水分和pH值.结果:与21 ~27组相比,随着年龄的增加,水分值逐渐减少,在42岁以后最为明显,存在显著性差异和极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并且出面颊部无明显变化外,其它部位的水分值都明显减少;与55~73组相比pH值随着年龄的减小在不断的减小,并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和极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年龄不同对皮肤水分和pH值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对脾肾气虚型IgA肾病病理的影响及临床病理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由中医师进行辨证分型,属于脾肾气虚型的103例IgA患者再填写"中医体质分类判定表"确立体质,收集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等资料进行分析,病理比较采用katafuchi评分标准。结果:气虚质病理积分最轻,平和质次之,夹湿质最重,肾小球积分气虚质显著低于平和质(P<0.05),肾血管积分夹湿质显著高于平和质(P<0.05);气虚质的尿素氮、肌酐和尿酸均显著低于夹湿体质(P<0.05),尿素氮也显著低于平和质(P<0.05),平和质的尿酸、白蛋白显著低于夹湿体质(P<0.05),夹湿体质C3、C4最高。结论:脾肾气虚型IgA肾病患者的体质与病理积分及临床指标显著相关,即使同一证型患者,不同体质的预防和治疗应该有所不同,提示在辨证的同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对肾脏病理的预测、诊断和治疗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不同日光暴露对皮肤颜色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市区和郊县10~70岁年龄段的女性,采用问卷调查日光暴露状况,皮肤色度仪测量皮肤的L值和b值,皮肤黑色素和血色素测量仪测量皮肤的黑色素值(melanin index,MI).比较市区和郊县不同日光暴露状况颜色参数之间的差异.同时,分析随年龄增长,皮肤颜色参数的变化趋势以及各年龄段之间的差异.结果 市区组和郊县组日光暴露状况30~7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郊县组各颜色参数均与年龄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市区组只有眼角的各颜色参数与年龄有相关性(P<0.01).随年龄增长,颜色参数从50~70岁市区组和郊县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郊县组,L值从10岁开始升高,30岁以后开始下降.前额、眼角和上臂外侧的L值青年段(20岁和30岁年龄段)与年长段(50岁、60岁和70岁年龄段)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颜色参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光暴露状况,眼角是日光暴露比较敏感的部位之一,随年龄增长颜色参数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317例腹股沟疝患者(病例组)和8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中医体质与腹股沟疝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气虚质和平和质为主(气虚质:8人VS 84人,P0.05;平和质:33人VS 82人,P0.05;)。进一步分析不同腹股沟疝类型与中医体质的分布发现,斜疝患者中以气虚质和平和质为主,分别为45人和43人;直疝患者以气虚质、平和质、和湿热质为主,分别为27人、25人和17人;而复合疝患者则以气虚质、阳虚质为主,分别为12人和18人。结论:腹股沟疝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气虚质为主,气虚质可能是腹股沟疝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黑龙江籍汉族女性年龄与皮肤弹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31名女性健康自愿者,检测面颊、眼角、颈部、侧胸部、背部、前臂屈侧皮肤的弹性。结果:曝光部位弹性参数R2、R5、R7相对非曝光部位低。皮肤各部位弹性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年龄越大,皮肤弹性参数值越低,皮肤弹性越差,其中眼角部最明显。结论: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能显示不同年龄和部位皮肤弹性的变换规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极射频联合外用左旋维生素C在面部皮肤光老化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于笔者医院要求行面部光老化治疗的37例女性患者,给予双极射频治疗(每4周1次,共治疗3次),每次射频术后即刻予左旋维生素C外涂。在治疗前、疗程结束后3个月利用CK皮肤测试仪及VISIA皮肤检测仪对患者进行面部指标检测。应用CK皮肤测试仪检测皮肤弹性、皮脂含量、黑色素、血红素、皮肤含水量、经皮水分流失量各指标。应用VISIA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色斑、皱纹、毛孔、纹理、紫外斑光斑、红色区域、棕色斑、卟啉的特征计数值。结果:CK皮肤检测仪检测治疗后的皮肤弹性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脂含量、血红素及黑色素指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含水量、经皮水分流失指标变化不明显;VISIA皮肤检测仪检测治疗后斑点、毛孔、纹理、紫外线色斑、红色区及棕色斑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皱纹、紫质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双极射频联合左旋维生素C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状态,该方法可作为面部皮肤光老化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治疗面部光老化的疗效。方法:应用皮肤测试仪检测IPL治疗前后皮肤水分含量、弹性及色素值。结果:面部光老化经IPL治疗后,皮肤水分含量略增加(P0.05),皮肤弹性增加(P0.01),黑色素值下降(P0.01),血红素值下降(P0.01)。结论:应用皮肤测试仪检测IPL治疗前后皮肤水分含量、弹性及色素的改变,使评价IPL的治疗效果更为科学、准确、客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用罂粟碱霜对扩张皮肤的血流量及对扩张皮瓣成活长度的影响.方法以小型猪为实验动物,将罂粟碱霜用于组织扩张过程,分别与罂粟碱全身给药和囊内导入2种方式以及常规扩张进行对照,观察在扩张前后及给药前后扩张皮肤的组织血流量以及扩张皮瓣成活长度的差异.结果扩张注水前外用组皮肤血流量值较其它组明显较高(P<0.05).在扩张后外用组较其它各组仍处于较高水平(P<0.01);给药前外用组皮肤血流量值较其它2组高(P<0.05);外用组在给药后,扩张皮肤的血流量值不断上升并最终高于其它各组,至240分钟时与其它各组明显差异(P<0.05);术后10天外用组平均皮瓣成活长度为(13.67±1.28)cm,导入组为(11.07±0.88)cm;肌注组为(10.79±0.49)cm,对照组为(9.49±0.77)cm,外用组与其它各组之间差别均非常显著(P<0.01);外用组扩张包膜组织中罂粟碱的平均含量为(3.5±1.2)μg/g,导入组和肌注组包膜组织中及各组动物血液中均检测不到罂粟碱含量.结论外用罂粟碱霜剂能够透过皮肤并有效地发挥扩张血管的作用,从而增加扩张皮肤的血流量,增加扩张皮瓣的成活长度.对于扩大组织扩张术的应用范围、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与对比二期植皮中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与传统打包技术在修复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在佛山健翔医院与佛山市中医院因外伤所致的慢性创面患者共64例,分别接受二期植皮联合VSD(植皮加VSD组)和植皮联合传统打包技术(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植皮存活质量、植皮愈合时间、住院期间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植皮加VSD组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9.8天,较对照组平均14.1天明显缩短(P0.05);植皮加VSD组的植皮存活优良率为93.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0%(P0.05);住院期间愈合率为97.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4%(P0.05)。结论二期植皮联合应用VSD相比较于传统打包技术,可减少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植皮存活与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眶隔固定术联合改良肌皮瓣法整形术在眼袋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1月西安高一生医疗美容医院收治的460例眼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3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肌皮瓣法治疗,研究组予以眶隔固定术联合改良肌皮瓣法整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皮肤外观恢复时间、眼部皮肤美观度评分变化、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美容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时间与皮肤外观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眼部皮肤美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美容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眶隔固定术联合改良肌皮瓣法整形术可有效改善眼部皮肤美观度,患者满意度高,且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在眼袋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神经性皮肤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2年10月收治的48例 神经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 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总有效率、生活质量以及皮肤状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皮肤状况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 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可提升神经性皮肤病的护理疗效,更好地改善皮肤状况,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在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中的疗效。 方法以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收治的120例患者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给予单纯关节镜下松解髌股外侧支持带治疗)和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膝关节功能、影像学检查指标、步态、等速肌力的变化情况,评价治疗6个月后临床疗效。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227,P<0.05),两组膝关节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研究组膝关节功能高于对照组(t=4.201,P<0.05)。两组髌骨轴位X线片对髌骨外移度(PLS)、髌骨倾斜角(PTA)及髌骨适合角(CA)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研究组PLS、PTA及CA均低于对照组(t=-7.287、-11.901、-14.717,均为P<0.05)。两组步长、步速及步幅均较治疗前上升,其中研究组步长、步速及步幅均高于对照组(t=8.593、4.201、3.643,均为P<0.05)。两组伸肌峰力矩及屈肌峰力矩均较治疗前上升,其中研究组伸肌峰力矩及屈肌峰力矩均高于对照组(t=4.959、5.951,均为P<0.05)。 结论中药熏蒸可有效治疗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可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输尿管结石中西医结合防治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12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泌尿外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并接受中西医结合输尿管结石防治临床路径的患者,其中治疗组35例,根据输尿管结石防治临床路径治疗,对照组35例接受常规治疗。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后清石率、手术前后炎性指标改变、患者的满意度、疾病知晓度、改善愈后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94.3%)显著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改变、术后1天清石率、术后1年结石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总费用、抗生素和药物费用上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及对疾病掌握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中西医结合防治临床路径指导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抗生素和西药使用,促进恢复,降低总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对疾病的知晓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对眼周皮肤松弛患者给予A型肉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2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眼周皮肤松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5例。对照组采用眼袋整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A型肉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眼周皮肤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5);两组术后眼周皮肤色泽、鱼尾纹、眼袋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 组的84.00%(P<0.05)。结论 A型肉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在眼周皮肤松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 改善患者眼周皮肤状况,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向征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9):98-100
目的 探讨对儿童正畸患者采用早期功能矫治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临沂市中医医院2020年 3月-2022年9月收治的64例儿童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2例。参照 组实施早期无肌功能训练矫治器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矫治器佩戴基础上实施肌功能矫治治疗,比较两组X 线头影测量数据、上中牙倾角、上中牙突距。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SNB角、SNA角、ANB角、UI-NA角、 LI-NB角、SNA-Me高度、NP-FH角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中牙倾角、上中牙突距 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临床对儿童正畸患者采用早期功能矫治技术完成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 床症状及骨骼发育不良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中药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FCAD)的疗效。方法:收集124例FCAD(热毒蕴结型)患者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对照组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外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中药(清热解毒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的皮肤功能指标和T淋巴亚群细胞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红斑、丘疹、干燥脱屑及痛痒灼热四项中医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可达88.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8%(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表皮油脂含水量、表皮含水量显著提高(P<0.05),经皮水分丢失(TEWL)值显著降低,两组患者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和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中药治疗FCAD疗效确切,能明显减轻其红斑、丘疹、干燥脱屑及痛痒灼热等症状,有效促进皮损及早修复和皮肤屏障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数字化中医手法复位结合3D打印小夹板外固定治疗A型桡骨远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探索中医手法复位的量化及小夹板固定的个性化改进。方法:病例均来自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就诊的A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50例,女22例,男28例;年龄25~75岁;左侧27例,右侧23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56.2±5.5)岁。治疗组患者治疗方法:首先,采用Mimics Research软件对获取的完整的患肢CT数据进行全方位分析,形成三维模型;然后,将患肢骨骼以及皮肤轮廓的STL格式三维模型分别导入至Materialise Magics 23.0软件中,对模型进行处理和修复,并模拟复位,记录位移数据形成“数字处方”,以此指导和量化中医手法操作;最后,应用3D打印的个性化小夹板进行固定治疗。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53.32±5.28)岁;给予中医手法复位结合传统小夹板固定。通过观察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治疗6周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治疗6周的X线参数评价(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