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应用深层成像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nhanceddepthimagingspectral-domai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EDI-SDOCT)观察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photocoagulation,PRP)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NPDR)患眼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对35例(59眼)NPDR患者行PRP术,以42例(59眼)正常眼作为对照组。应用EDI-SDOCT分别在PRP术前和术后1周测量对照组和光凝组黄斑区各点位脉络膜厚度,比较术后1周较术前的变化,各点标记为: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choroidalthickness,SFCT),各扫描线上距离中心凹750μm、1500μm处的鼻侧脉络膜厚度(nasalchoroidalthickness,NCT)、颞侧脉络膜厚度(temporalchoroidalthickness,TCT)、上方脉络膜厚度(superiorchoroidalthickness,SCT)、下方脉络膜厚度(inferiorchoroidalthickness,ICT)、平均黄斑区脉络膜厚度(averagemacularchoroidalthickness,AMCT)。结果 光凝组术前、术后1周的SFCT、NCT750、TCT750、SCT750、ICT750、NCT1500、TCT1500、SCT1500、ICT1500、AMC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术后1周SFCT和AMCT明显高于术前(均为P<0.05);除TCT750和TCT1500术后与术前无明显差异外(均为P>0.05),余各点位术后均明显高于术前(均为P<0.05)。其中10眼术后各值低于术前,2眼可观察到术后脉络膜血管孔径较术前增加。结论 NPDR会导致黄斑区脉络膜变薄,PRP术短期内能够明显增加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同时一定程度上增加脉络膜的血管孔径。EDI-SDOCT是用于评价NPDR患者疗效和预后的有效无创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
田蓉  于颖  陈有信 《眼科新进展》2014,(12):1105-1109
目的 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growthfactor,CTGF)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细胞的增生、迁移和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变(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CCK-8细胞计数试剂盒测定400ng?mL-1CTGF处理后的ARPE-19细胞以及稳定表达CTGFsiRNA或对照siRNA的ARPE-19细胞的增生情况。采用细胞划痕实验评估CTGFRNAi对ARPE-19细胞迁移的影响,同时测定稳定表达CTGFsiRNA或对照siRNA的ARPE-19细胞中CTGF、FN、MMP-2和α-SMA的表达水平以评估CTGF对于TGFβ1诱导的EMT作用。结果 400ng?mL-1CTGF处理组APRE-19细胞与未接受CTGF处理组细胞之间以及CTGFsiRNA处理组与阴性对照siRNA组之间的细胞倍增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均为P<0.05)。正常培养ARPE-19细胞组修复划痕的时间(≤48h)显著少于CTGFRNAi靶向干扰处理组(≥72h)。以TGF-β1诱导EMT,CTGFsiRNA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CTGF、α-SMA、FN和MMP-2表达均显著下调。此外,外源性CTGF可单独诱导ARPE-19细胞α-SMA表达增加。结论 CTGF能够促进ARPE-19细胞增生,而CTGFRNAi不但能够显著抑制其增生还可显著抑制由划痕实验引发的ARPE-19细胞的迁移。此外,CTGF可通过上调α-SMA表达水平而增强ARPE-19细胞对于TGF-β1的反应,CTGFRNAi可使TGF-β1诱导的EMT减弱。  相似文献   

3.
陈峰  尹平 《深圳医学》1998,11(4):21-21
目的:探讨CT、MRI在鉴别、诊断Binswanger病(慢性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615例脑血管病例中确诊为Binswanger病的26例患者的CT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所有26例患者CT均表现双侧侧脑室周围大致对称低密度改变,MRI则表现为T2加权及压水像中双侧侧脑室及中央半卵圆区白质内点片或斑片状高信号。结论:由于该病的CT,MR清帷有特异性,故是确诊该病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螺旋CT图像重建技术在眶骨外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62例眶骨外伤CT重建图像,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日本东芝产XpressGX型螺旋CT机,软件为Xtension2.20,工作站为SunUltra2。在进行容积扫描后,分别行表面遮盖重建、切割后剖面像及多层面重建。结果:表面遮盖重建技术对眶外壁骨折显示最佳, 地眶内壁骨折易造成误诊。多层面重建技术对所有眶壁均显示较好,尤其是有利于眶上下壁骨折的诊断,但图像的质量较差,结论: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磁共振及CT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16例(18眼)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磁共振及CT表现,分析评价两者在诊断中的作用。CT可精确揭示钙化,对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有特殊价值。磁共振揭示钙化不如CT,但可良好显示球内情况,视网膜母细胞瘤T1WI为中等高度信号,T2WI为低信号,此点有助于鉴别Coats'病,永存玻璃体增生等其它白瞳症。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磁共振及CT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16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磁共振及CT表现,分析评价两者在诊断中的作用。CT可揭示钙化,对诊断视网膜细胞瘤有特殊价值。磁共振揭示钱化不如CT,但可良好显示球内情况,视同多膜母细胞瘤T1W8为中等高度信号,T2WI为低信号,此点有助于鉴别Cosate病,永存玻璃体增生等其它白瞳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CirrusHD-OCT和A超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性及相关性,并探索CirrusHD-OCT角膜测厚与眼轴长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4月拟在我院行角膜激光矫正近视手术的患者42例(84眼),按眼轴长度分为三组,A组(32眼):眼轴长度24~26mm组;B组(31眼):眼轴长度>26~28mm组;C组(21眼):眼轴长度>28mm组。利用CirrusHD-OCT和A超分别测量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用配对t检验来比较两种方法测厚的差异性,用Pearson分析两种方法测厚的相关性,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眼轴组角膜厚度的差异性。结果 A组CirrusHD-OCT和A超测量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分别为(539.91±30.74)μm和(540.22±30.79)μm,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0,P>0.05)。B组CirrusHD-OCT和A超测量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分别为(543.94±31.75)μm和(544.36±33.58)μm,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4,P>0.05)。C组CirrusHD-OCT和A超测量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分别为(548.19±25.81)μm和(545.43±26.70)μm,测量结果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1.766,P>0.05)。CirrusHD-OCT和A超测量结果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97,P<0.05)。三组间CirrusHD-OCT角膜测厚的差异性比较,A组与B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4,P>0.05)、A组与C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9,P>0.05)、B组与C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9,P>0.05)。CirrusHD-OCT测量角膜厚度与眼轴长度无相关性。结论 CirrusHD-OCT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结果可靠,且CirrusHD-OCT和A超的测量结果显著的正相关。CirrusHD-OCT角膜测厚与眼轴长度无关。  相似文献   

8.
黄银花  章晖  叶波  邱新文  刘琼  淦强 《眼科新进展》2016,(11):1054-1057
目的 使用深部增强成像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nhanceddepthimagingspectraldomai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EDISD-OCT)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成功复位1a以上低视力患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choroidalthickness,SFCT),分析其与低视力的关系。方法 将南昌爱尔眼科医院2010年1月到2014年3月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成功复位术后1a以上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0.3的患者72例(72眼)纳入研究。行双眼BCVA及EDISD-OCT扫描SFCT检查。分析患眼与对侧健眼术后末次随访的BCVA与SFCT的相关性。结果 患眼术后末次随访SD-OCT检查显示,72眼中,黄斑中心凹正常者3眼(4.2%);外层视网膜微结构异常者69眼(95.8%)。患眼术后末次随访BCVA,转换为5分记录视力为3.59±0.51,同期健眼为4.94±0.11;患眼术后末次随访SFCT为(164.47±62.95)μm,对侧健眼SFCT为(235.47±42.40)μm;患眼与对侧健眼术后末次随访BCVA、SF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眼术后末次随访BCVA与SF-CT有相关性(P<0.05)。患眼黄斑区外层视网膜微结构异常眼与正常眼的BCVA、SF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成功复位术后1a以上低视力眼的SFCT薄,且与BCVA存在相关性;其视力的恢复可能要晚于EDISD-OCT下观察到的外层视网膜微结构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Stargardt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targardt病是遗传性黄斑营养不良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临床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表现已为大家所熟知。近年来我们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技术,对8例Stargardt病患者的黄斑区进行观察,OCT图像显示出神经上皮层变薄消失等改变。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我院门诊确诊的Stargardt病患者8例16只眼,男女各4例,年龄8~35岁,平均23.7岁。视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OCT)在巩膜扣带术后黄斑形态检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Zeiss-Humphery OCT检查仪对30例(31只眼)经巩膜扣带术复位成功的患者黄斑区进行经中心凹水平和垂直扫描,观察黄斑形态,并测量中心凹处神经上皮厚度。结果共31只眼接受检查,黄斑区结构正常11只眼,神经上皮平均厚度为(149.54±12.58)μm,黄斑结构异常20只眼,检测异常率为64.5%,其中黄斑区视网膜水肿3只眼,中心凹神经上皮变薄5只眼,黄斑区色素上皮脱离6只眼,视网膜前膜和皱折4只眼,黄斑全层裂孔和视网膜出血各1只眼。OCT能观察术后黄斑结构的变化,并与术后视力存在一定关系。结论OCT能精确探查视网膜复位术后黄斑结构的变化,并且在病变的定量随访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成像与CT在眼内非磁性异物诊断和定位中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和CT在眼内异物诊断和定位中的特点。方法以手术结果作为验证标准,比较28例(42枚)眼内非磁性异物在MRI和CT图像上的显示及定位情况。结果42枚眼内非磁性异物,MRI和CT的检出率分别为90.5%和95.2%(x2检验,P>0.5)。MRI与CT显示异物位置的准确率分别为89.5%和60.0%(x2检验,P<0.05)。结论MRI可用于眼内非磁性异物的诊断和定位,检出率高,在揭示异物与眼内组织的位置关系及显示眼内非磁性低密度异物方面优于CT,但对于眼球壁异物的显示则不如CT可靠。MRI不宜用于眼内磁性异物的检查。  相似文献   

12.
Terson综合征一例潘新民患者男,37岁,因突然发病跌倒,神志不清,于1992年6月15日经本院神经内科行腰椎穿刺及头颅CT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经治疗于6月27日神志稍清,诉双眼视物不见,双眼底检查均见玻璃体出血,眼底呈暗红色反光。8月...  相似文献   

13.
杜君  雷方 《眼科新进展》2016,(8):777-779
目的 分析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黄斑中心凹下方脉络膜厚度(subfovealchoroidalthickness,SFCT)变化。方法 30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60眼纳入研究,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5.38±10.19)岁。所有患者均行眼前节检查、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及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SD-OCT)等检查确诊。经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前及治疗2周、6个月、12个月后应用SD-OCT对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进行深度加强扫描(enhanceddepthimaging,EDI)测量SFCT。与正常同龄人群SFCT值进行比较。结果 患眼与正常同龄人群SFCT值(287.85±27.70)μm比较,糖皮质激素治疗前,患眼SFCT厚度(437.46±30.14)μm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1,P<0.01)。治疗2周后,患眼SFCT厚度为(352.50±60.37)μm,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7,P<0.05)。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患眼SFCT厚度分别为(299.32±20.12)μm、(297.61±21.89)μm,与正常人群SF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62、1.272,均为P>0.05)。结论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急性期SFCT较正常同龄人群明显增厚,恢复期与同龄正常人群比较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15岁,右眼视力逐渐下降并外斜5个月,右眼突发性胀痛,右侧头痛,呕吐1天,于1998年2月3日入院。患者曾在外院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入院前1个月在其他医院行眼眶CT扫描,提示:Coats病可能性大。入院时全身检查未见异常,B型超声检查:肝、...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对其脉络膜厚度(choroidalthickness,CT)的影响。方法 将经内分泌科医师确诊的2型DM患者30例(60眼)纳入本研究,选取眼底未发现明显异常或轻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NPDR)患眼,每例患者均根据尿中白蛋白量的不同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15例)与微量白蛋白尿组(15例)。应用EDI-SDOCT检测受检者双眼黄斑中心凹下及鼻侧、颞侧、上方和下方各1mm、2mm及3mm处共13个位点的CT。分析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choroi-dalthickness,SFCT)及其各位点CT值变化以及尿白蛋白量、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年龄、眼轴长度、眼压与SFCT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白蛋白尿组SFCT为(352.43±53.17)μm,与微量白蛋白尿组SFCT(267.27±56.60)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07,P<0.05);两组间距中心凹2mm处的鼻侧CT(t=3.624,P=0.254)、两组间距中心凹3mm处的鼻侧CT(t=-0.770,P=0.4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其他各位点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SFCT与尿白蛋白量、眼轴长度有相关性(β1=-0.628,P=0.000;β6=-40.741,P=0.000),而与眼压(P=0.114)、糖化血红蛋白(P=0.353)、糖尿病病程(P=0.726)、年龄(P=0.095)均无相关性。结论 DM患者伴微量白蛋白尿者CT变薄,尤其是在黄斑中心凹下、颞侧、上方及下方区域CT变薄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筛骨炎并发泪囊蜂窝织炎[俄]/KolanosPB…∥BeCTH1995,111(1).-36在里雅宾斯克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和眼科教研组,近2年遇到2例新生儿筛骨炎并发泪囊蜂窝织炎,将其中1例报告如下:男孩,足月顺产。出生后27天右眼内眦皮肤充血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对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患者脉络膜厚度(choroidalthickness,CT)的影响。方法 确诊为渗出性AMD患者42例42眼,分为典型AMD(typical-AMD,tAMD)组和息肉样血管病变(polypoidalchoroidalvasculopathy,PCV)组,均行3+PRN方案的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增强深度成像技术测量治疗前及初次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治疗眼及对侧眼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choroidalthickness,SFCT)及距离中心凹1mm的鼻侧和颞侧CT,对比分析康柏西普治疗前后的CT变化。结果 渗出性AMD患眼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SFCT分别为(223.55±30.71)μm、(221.52±33.37)μm、(214.43±31.81)μm、(214.93±31.41)μm;治疗后6个月鼻侧CT从(225.40±43.97)μm减少至(205.71±42.20)μm,颞侧CT从(235.21±47.22)μm降至(203.52±39.15)μm;与基线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其中,tAMD组SFCT从(234.06±41.04)μm减至(209.19±32.14)μm,PCV组从(274.60±27.73)μm减至(233.30±21.08)μm,各随访时间点所测SFCT与基线时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对侧正常眼6个月各时间点SFCT无明显改变。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会引起渗出型AMD(tAMD和PCV)CT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serouschorioreti-nopathy,CSC)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requencydomai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FD-OCT)图像特征,对比研究2种检查方法定位病灶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急性CSC患者(81眼)的FFA和FD-OCT图像资料,观察患眼FFA荧光素渗漏点与FD-OCT中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异常改变的对应关系。结果 81眼急性CSC患眼中,FFA检查发现荧光素渗漏点86个,在FD-OCT图像上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epithelialdetachment,PED)、小隆起、粗糙紊乱等RPE层异常改变。此外尚有13眼(16.05%)在荧光素渗漏点以外区域存在着低荧光、荧光染色、透见荧光,在FD-OCT上RPE亦表现为PED、小隆起、粗糙紊乱混合存在。还有6眼(7.41%)无任何异常荧光区域,在FD-OCT上RPE也显示有PED、小隆起、粗糙紊乱等改变。结论 急性CSC的FFA渗漏点与FD-OCT中RPE异常改变部位基本对应,而FFA渗漏点以外区域FD-OCT亦有RPE层异常改变,在急性CSC诊治中FD-OCT不可完全替代FFA。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我国正常人贡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retinal neurosensory layer)和色素上皮层(retinal pigmet epithelium,RPE)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厚度。方法:用OCT对60例(120眼)正常人进行经黄斑中央小凹水平和垂直扫描,扫描长度4mm,测量并计算黄斑中央小凹;  相似文献   

20.
PRK和LASIK后非接触式眼压值的改变及判断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和分析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术后(Photore fractive Keratectomy,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后非接触式眼压的变化。方法 对PRK术后70例130眼和LASIK术后31例60眼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Noncontact Tonometer,NCT)测量眼压,随访半年以上,将术前和术后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