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恶性肿瘤患者尿液RBP和β2-MG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是反映肾小管损伤的较新指标。β2-微球蛋白是证实肾脏损伤的经典指标。为了解肿瘤患者尿中RBP和β2-MG与恶性肿瘤患者肾损害的关系,分别采用ELISA和RIA技术检测208例恶性肿瘤患者尿RBP和β2-MG。结果其测定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RBP和β2-MG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25%和6202%(P<0.05)。研究还表明手术明显降低了患者β2-MG和RBP检测阳性率(P<0.05)。而化疗则对患者肾功改善无太大帮助(P<0.05)。这可能与损伤肾脏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有关。RBP检测较少受肾外因素影响、在尿液中较β2-MG更稳定,检测方法更简便。RBP可优先作为肿瘤患者肾损害的一个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喻靓  张煜  卢仁泉 《中国肿瘤》2015,24(4):340-343
摘 要:[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早期肾损伤敏感指标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别检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in,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肌酐(CRE)、尿素氮(BUN)以及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U)、尿肌酐(Cr)水平。[结果] 血Cys C在第2次化疗后明显升高﹙P<0.05),血β2-MG、RBP、BUN、CRE及MAU/Cr值在患者2次化疗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第2次化疗后,血Cys C单独检测阳性率为20%,联合血β2-MG检测阳性率为40%。按化疗方案分组,含顺铂(DDP)组血Cys C在第2次化疗后明显升高﹙P<0.05),而非DDP组2次化疗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血Cys C在诊断化疗后肾脏早期损伤时优于常规肾功能指标,尤其适用于化疗方案含DDP患者早期肾损伤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尿五蛋白在顺铂肾毒副作用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尿五蛋白在顺铂(DDP)化疗肾毒副作用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动态检测72例患者接受DDP(60mg/m2~80mg/m2)化疗72个周期的尿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以及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筛选出有价值的早期诊断顺铂肾毒副作用的指标.结果化疗早期(d1,d3,d5),患者β2-MG和α1-MG出现异常增高的周期数明显多于其他指标(P<0.001),且患者尿α1-MG数又明显多于尿β2-MG(P<0.001),而血清BUN、Cr异常增高的周期数为0.结论β2-MG和α1-MG可作为早期检测顺铂化疗肾毒副作用的指标,α1-MG优于β2-MG.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尿 β2 -MG含量与消化道恶性肿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法测定正常对照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尿液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12例各类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尿 β2 -MG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结论 尿β2 -MG可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标志物之一 ,用于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及随访  相似文献   

5.
用生化定性检测方法对451例各种恶性肿瘤患者,46例非癌病人及42例健康人晨尿对羟苯丙酮酸(HPPA)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各种恶性肿瘤病人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非癌疾病组(P<0.005),对恶性肿瘤的总阳性率为67.85%,特异性为85.23%。对手术、放疗或化疗前后尿中HPPA检测发现,经有效的治疗尤其是手术后,尿中HPPA检测的阳性率明显减低,与治疗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同时,对肿瘤进展、复发及转移患者尿中HPPA检测发现,其阳性申明显高于缓解期、无复发及转移的病人,经统计分析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5)。所以,检测尿中HPPA不但可作为肿瘤代谢异常的标志物用于肿瘤普查和自查,也可作为病情监测,疗效判定,监测复发或评估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CD44及新喋呤(Npt)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病情、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LDH测定采用Beckman CX5型生化分析仪自动检测;β2-MG采用RIA法测定;CD44及Npt采用ELISA法进行测定.对46例NHL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LDH,β2-MG,CD44,Npt在化疗前不同组织分型的NHL患者中表达不同.LDH,β2-MG在低度恶性患者中表达较低,中度恶性患者中较高,但统计学处理P》0.05;高度恶性患者表达与中度恶性患者相比P《0.01.CD44,Npt表达低度恶性患者与中度恶性患者,中度恶性患者与高度恶性患者比较P《0.01.CD44,Npt,β2-MG在化疗前Ⅲ+Ⅳ期患者的表达比Ⅰ+Ⅱ期患者高,P《0.01;LDH在Ⅲ+Ⅳ期患者的表达与Ⅰ+Ⅱ期患者比较,P》0.05.经两疗程IEVP(异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地辛、泼尼松)方案化疗后的NHL患者,LDH,β2-MG,CD44,Npt各数值均有明显改变,与化疗前相比P《0.01.在三种治疗结果中,CR组患者四项指标化疗后与化疗前比较P《0.01,PR组患者LDH表达化疗后与化疗前比较P》0.05,其他三项指标化疗后与化疗前比较P《0.01,NC组患者LDH,β2-MG水平化疗后与化疗前比较P》0.05,CD44表达化疗后与化疗前比较P《0.01,Npt表达化疗后与化疗前比较P《0.05.结论血清LDH,β2-MG,CD44,Npt水平的检测在临床上有助于判断NHL的恶性程度、疗效及预后.血清LDH的表达可判断NHL患者的恶性程度,且与Ann Arbor分期无关.检测方法简单,是目前实用和独立的指标.CD44,Npt是近几年受到重视的血清学肿瘤指标,在NHL检测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LDH,β2-MG,CD44,Npt四指标联合测定,CD44、Npt弥补了LDH、β2-MG敏感性及特异性相对较差的缺点.可更准确的判断病情及预后,为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具有切实、可行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大剂量顺铂为主方案治疗肺癌中的肾功能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顺铂(DDP)化疗中肾毒性的监测方法。方法:动态观察61例肺癌患者接受含大剂量DDP(80-120mg/m^2)联合化疗114个周期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以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白蛋白(Alb)、尿转铁蛋白(TRF)和尿维生素A1结合蛋白(RBP)等指标,筛选出能早期监测顺铂肾毒性的指标。结果:(1)化疗早期(第1-5天)尿β2-MG和α1-MG异常率明显高于其它指标(P<0.001);(2)血清BUN和Cr异常率于化疗后期(第10天)增高明显;(3)化疗后期血清BUN和Cr异常者在化疗早期均有尿β2-MG和/或α1-MG异常。结论:在含DDP的肺癌联合化疗中,尿β2-MG和α1-MG具有肾毒性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分型、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8例NHL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人群的β2-MG进行检测并随访观察。结果:NHL组治疗前血清β2-MG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度恶性与中、低度恶性NHL患者的血清β2-MG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β2-MG水平与年龄、临床分期、B症状、结外病变数、巨大包块、PS、血清LDH、IPI等因素有相关性。化疗后NHL患者血清β2-MG水平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β2-MG水平正常的患者与治疗前β2-MG水平升高的患者比较,前者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血清β2-MG一定程度上反应了NHL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动态观察NHL患者的血清β2-MG,结合临床其他资料,对判断病情、疗效、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β_2-微球蛋白与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β_2-微球蛋白(β_2-MG)广泛存在于血液、尿、脑脊液、唾液、腹水等各种体液中。恶性肿瘤细胞可产生β_2-MG。研究表明,β_2-MG虽然不是特异的肿瘤标志,但对早期肿瘤诊断筛选、肿瘤大小、病情、预后及治疗效果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简略综述体液中β_2-MG测定与肿瘤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71例消化道癌(消管癌、胃癌、大肠癌)患者和24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进行血β2-微球蛋白(β2-MG)、唾液酸(SA)和癌胚抗原(CEA)检测。结果发现,癌症病人血β2-MG、SA和CEA含量较良性疾病明显增高(p<0.05);其β2-MG阳性率为62.0%,SA为29.6%,CEA为28.2%;三项标记物联合检测阳性率可提高到80.3%。实验证实,β2-MG、SA、CEA的检测对消化道癌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β2-MG的阳性率明显高于SA和CEA;三者联合检测则更有助于诊断并能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恶性肾脏肿瘤的疗效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进行肾部分切除术的恶性肾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患者有42例(LPN组),进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OPN)的患者有38例(OPN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情况,检测2组患者术前1天和术后1周肾功能指标[血清胱抑素C(CysC)、尿素(UREA)、血清肌酐(Cr)、尿酸(UA)、血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 LPN组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术后至开始进食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输血例数、术后止痛药使用量、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Cysc、Cr和β2-MG水平均低于OPN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手术时间和UR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恶性肾脏肿瘤的疗效优于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具有恢复快和创伤小等优点,且有利于肾功能水平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测定尿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肾功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130例患者在化疗前1天及化疗第10天检测尿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并检测患者同期的血肌酐及尿素。结果化疗前、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数值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化疗前后血尿素和肌酐数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尿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作为肿瘤化疗患者肾功监测指标,较常规指标血尿素氮、肌酐更灵敏,可早期有效地反映化疗所致患者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3.
樊璠  徐笑红  陈文虎 《肿瘤学杂志》2012,18(10):780-783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A125、β2-微球蛋白(β2-MG)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免疫法、微粒子酶免疫发光法和速率法测定53例NHL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TNF-α、CA 125、β2-MG和LDH水平.[结果]血清TNF-α、CA125、β2-MG和LDH水平均与NHL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Ⅲ/Ⅳ期血清中上述指标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P<0.05);除TNF-α外,另3种标志物在中高危组均高于低危组,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HL患者血清TNF-α 、CA125和LDH水平与肿瘤转移有关(P<0.05).经化疗后缓解的患者,血清TNF-α 、CA125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α、CA 125、β2-MG、LDH联合检测可辅助临床的诊断及分期,评价预后,动态监测患者血清TNF-α和CA125水平有助于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4.
汤然  赵祎  钟玉萍  任占宝  李晓阳  王金英 《癌症进展》2019,17(11):1335-1337,1360
目的探讨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MM)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2例明确诊断的MM患者的肾功能检测指标[肌酐(SCr)、24小时尿蛋白(24hPro)、尿素氮(BUN)、血尿酸(UA)、白蛋白(ALB)、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kappa轻链(uKAP)、尿lambda轻链(uLAM)]进行分析。比较血清SCr+轻链蛋白尿+24hPro联合诊断和SCr单项诊断MM患者肾功能不全的检出率,以及经SCr+轻链蛋白尿+24hPro诊断为肾功能不全后,不同国际分期体系(ISS)分期的MM患者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并通过各检测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简称ROC曲线)下面积评估其对MM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结果SCr+轻链蛋白尿+24hPro诊断肾功能不全的检出率为38.0%,明显高于单独SCr诊断的18.2%(P﹤0.01);不同ISS分期患者的年龄及ALB、β2-MG、24hPro、uKAP、u LAM、UA、BUN、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各检测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24hPro诊断肾功能不全的价值最高,其次分别为SCr、BUN、β2-MG、uKAP、UA及uLAM(P﹤0.05)。结论在判断MM患者肾功能不全时,除检测BUN和SCr外,还应结合24hPro、uKAP、uLAM、UA、β2-MG等指标进行综合判断,以便对MM患者的肾功能状态做出准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预防大剂量顺铂急性肾毒性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128例肿瘤病人,随机分为A、B、C3组,3组病人顺铂的剂量及用法相同,均为100mg/m2,分两天(第1、2天)给药。3组病人左旋精氨酸的用量分别为每天5g/m2、10g/m2和15g/m2,于化疗的当天在顺铂后应用,每例病人加与不加精氨酸周期的两周期化疗形成自身对照,每例病人化疗前及化疗后24h均检测尿β2-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及血尿酸,观察3组病人加与不加精氨酸周期化疗前后各观察指标的变化,并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血BUN、Cr及尿酸无论在加精氨酸周期还是在不加精氨酸周期,化疗前后检测值均无明显变化,该3项指标不宜作为早期急性肾功能损害的检测指标。而A、B、C3组病人化疗后的尿β2-MG值在加与不加精氨酸周期分别为0.9120±0.6618与1.5167±0.7908(P<0.05)、0.5404±0.5810与1.4616±0.8120(P<0.01)及0.4998±0.6210与1.5210±0.7710(P<0.01),均有明显差别,B组的结果差别极其显著,C组的结果差别也极其显著。A、B、C3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0.9%及59.1%、68.2%及90.9%、77.5%及97.5%,经X2检验,A、B两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差别显著,B、C两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左旋精氨酸有效预防大剂量顺铂急性肾毒性的最佳剂量为每天10g/m2,增加剂量并不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酐(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尿素(Urea)、β2-微球蛋白(β2-MG)、基于血清Cr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联合血清Cys C和Cr的估计GFR对恶性肿瘤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145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和尿液标本, 检测其血清的Cr、Cys C、Urea、β2-MG和尿中Cr的浓度; 以内生肌酐清除率计算cGFR, 基于血清Cr及联合血清Cys C和Cr计算mGFR和uGFR, 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血清Cys C和β2-MG在肾功能损害的各期均较正常对照有明显升高(P < 0.05), 血清Urea在Ⅱ期时开始显著升高(P < 0.05), 而血清Cr在Ⅲ期时才显著升高(P < 0.05);在肾功能损害的Ⅰ~Ⅲ期患者中, Cys C的异常率显著高于血清Cr; mGFR和uGFR两种肾小球率过滤估计方法与cGFR相关性良好, uGFR与cGFR的一致性高于mGFR, 偏差小于mGFR。  结论  血清Cys C和β2-MG检测有利于对恶性肿瘤患者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 联合血清Cys C和Cr计算的uGFR对恶性肿瘤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诊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该检测系统测定分析113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48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和14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CA125、CA153、AFP、ferrtin、free-PSA、PSA、β-HCG及HGH)的水平.结果:消化道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为78.76%,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45.83%)和健康对照组(28.97%)(P<0.05).除胰腺癌之外,联合检测对食管癌、胃癌及结直肠癌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单一标志物检测(P<0.05).联合检测对临床Ⅰ、Ⅱ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阳性率为50.00%.结论: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可以显著提高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由于该法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偏低,所以更适合无明显症状的门诊患者和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血沉(ESR)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以50例各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为观察组,其中Ⅰ期6例,Ⅱ期24例,Ⅲ期16例,Ⅳ期4例。无症状组(A组)18例,有症状组(B组)32例。骨髓浸润组10例,无骨髓浸润组40例。并以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全部病例均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LDH、β2-MG、ESR,采用秩和检验及χ2检验分析LDH、β2-MG、ESR与疾病发展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LDH、β2-MG、ESR表达均高于正常值,且Ⅲ~Ⅳ期患者的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有症状组LDH、β2-MG、ESR的表达高于无症状组,骨髓浸润组高于无骨髓浸润组(P<0.05)。结论LDH、β2-MG、ESR三项指标联合检测高表达者肿瘤负荷大、恶性程度高、疾病发展快、临床预后差。本研究为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对化疗方案的制定、化疗周期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联合检测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初治DLBCL患者58例,分别采用速率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LDH和β2-MG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观察化疗有效组患者治疗前后LDH和β2 MG表达水平的变化,评价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LDH和β2-MG水平在Ⅲ~Ⅳ期、ECOG评分≥2以及有骨髓浸润的患者中均明显升高(P<0.05);>60岁者的β2-MG水平高于≤60岁的患者 (P<0.05);有全身症状(B症状)组LDH水平明显高于无B症状组(P<0.05);LDH和β2-MG水平均与性别无关。治疗有效患者化疗后LDH、β2-MG水平较化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LDH和β2-MG水平可作为判断DLBCL患者的临床分期、是否存在骨髓浸润及评价疗效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朱明  徐吟亚 《现代肿瘤医学》2017,(10):1639-164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β2-微球蛋白(β2-MG)和乳酸脱氢酶(LDH)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血液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NHL患者139例,检测治疗前后其血清中VEGF、α-HBDH、β2-MG及LDH水平,比较VEGF、α-HBDH、β2-MG、LDH的相关性,分析其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分别有50.36%、35.25%的NHL患者VEGF、α-HBDH升高,并且与β2-MG、LDH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不同分期患者VEGF、α-HBDH、β2-MG具有显著性差异,而LDH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侵袭性与惰性NHL患者之间VEGF、α-HBDH、LDH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而β2-MG无显著性差异;这些指标在不同性别、年龄均未显示出显著性差异;化疗2~3个疗程前后患者血清VEGF、α-HBDH、LDH 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β2-MG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NHL患者血清VEGF、α-HBDH升高,与β2-MG、LDH水平呈正相关,与NHL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有关,与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与性别、年龄无关,VEGF、α-HBDH有望成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