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壁切口疝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25例腹壁切口疝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11例。中位年龄为69(56~79)岁。上腹正中切口疝3例,下腹正中切口疝11例,经腹直肌切口疝6例,麦氏切口疝5例。腹直肌鞘前和腱膜前网片修补术16例,腹膜前肌鞘后网片修补术7例,腹腔内网片修补术2例。结果:4例皮下积液经及时穿刺抽液后治愈,本研究25例均一期愈合。经1~3年随访无复发。结论:对腹壁切口疝采用网片修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正>第1章如何定义腹壁疝和腹直肌分离微创腹膜外补片修补新技术?腹腔镜腹腔内补片修补(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IPOM)和开放Sublay补片修补是目前治疗原发性和复发性腹壁疝最常用且安全的技术,二者短期和长期疗效相当。开放手术感染率较高,但腹腔镜IPOM修补增加术中肠损伤、黏连和肠梗阻的风  相似文献   

3.
开放腹腔手术显著降低了腹腔间隙综合征等患者的病死率,但10%~25%的患者需要植皮形成计划性腹疝(PVH)。PVH为一种新的腹壁切口疝,其腹膜、筋膜和皮肤等被覆组织层均显著区别于传统切口疝;文中阐述了PVH腹壁重建的目的和策略,包括腹直肌-腹横肌-腹内斜肌复合肌瓣推徙和改良腹直肌推徙两种CST技术,推荐采用Biodesign补片,提出"开放式组织分离+生物补片完全腹腔内修补术"为PVH首选术式,还简要介绍了围术期处理的要点。  相似文献   

4.
腹壁疝和原发性腹壁疝有不同的含义,本文原发性腹壁疝是指非手术引起的位于腹前外侧壁和后腹壁的腹外疝(不含腹股沟疝和股疝)。原发性腹壁疝患者无手术切口,更愿意接受微创治疗,其腹壁组织完整,也有利于微创新技术的开展。原发性腹壁疝的疗效显著优于切口疝。目前,微创术式众多,在原发性腹壁疝中可最大程度体现各自的优势。腹腔镜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POM)和微创非腹腔内补片修补术(MINIM)理念不同,技术互补,共同目标是追求微创和腹壁功能重建。MINIM的主要术式是各类腔镜腹膜外修补术(EER),大多从原发性腹壁疝起步,逐步发展并扩大其适应证。另一类术式是腔镜辅助肌前修补术(onlay),在中线位原发性腹壁疝中发挥特有的作用。脐疝、腹直肌分离、原发性耻骨上疝、半月线疝和原发性腰疝等是较常见的原发性腹壁疝,本文逐一讨论,阐述其定义、特点及微创术式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正>(上接本刊2019年13卷5期)第25章开放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比较:手术时间、肠损伤、血清肿和伤口感染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在手术时间、肠损伤、血肿和伤口感染等方面的差异是选择手术方式的关键。指南指出:(1)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的学习曲线大约是50例。证据级别:1B级。(2)腹腔镜在  相似文献   

6.
开放式腹腔内修补治疗腹壁切口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常用的开放式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有:(1)肌鞘前修补方法,即用单纯聚丙烯材料在腹壁脂肪与肌鞘(如腹直肌鞘)之间进行修补;(2)肌肉与肌肉(如中线切口裂开)之间的修补方法,通常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直接与腹壁缺损的边缘进行缝合修补;(3)肌后和腹膜外修补方法,一般采用聚丙烯材料或聚丙烯与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在腹直肌肌肉与后鞘之间或腹直肌与腹膜之间对缺损进行修补:  相似文献   

7.
腹壁正中线疝是常见病,尚无满意的术式,以往多用腹白质或腹直肌鞘来修补,实际上许多自发性腹白线疝其白质层本身极薄弱,术后容易复发。采用腹直肌修补是符合逻辑的,作者1978~1989年对85例腹壁正中线疝采用该术式:脐周疝44例、切口疝23例、脐疝11例、7例上腹部疝,年龄25~72岁。根据疝的形状作切口,剥离疝囊超过疝颈,在腹膜外分离腹白质层、皮下脂肪,和至少3.0cm的腹直肌两侧缘。将疝囊和白质层内翻,用0号尼龙线连续内翻缝合两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侧腹壁切口疝的手术方法,人工材料安放的位置,Onlay修补术的注意事项和效果。方法按传统方法将侧腹壁疝修补后,把人工材料平铺在修补处前方,周边缝合固定在腹直肌前鞘或腹外斜肌腱膜上(Onlay技术)。结果29例患者全部修补成功,未发生切口感染、积液积血、排异等并发症。对其中26例随访1~6年,患者无不适感觉,无复发。结论Onlay修补术操作简单、安全、经济、效果可靠,只要掌握好适应证,规范进行手术操作,可作为侧腹壁切口疝常用的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李健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血清肿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对于直疝,观点较为一致,术中将腹横筋膜(假性疝囊)反向牵拉固定或套扎,即可显著降低血清肿的发生率。而对于斜疝,则有不同的争论,焦点问题是疝囊需要完整剥离还是可以离断。2011年,国际内镜疝协会(IEHS)在《腹腔镜腹壁切口疝治疗指南》中公布的证据显示:完整剥离疝囊可以降低慢性血清肿的发生率(5级证据);2015年,证据级  相似文献   

10.
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治疗一直都是外科医生的瓶颈,若术前没有良好的准备,手术将疝内容物贸然还纳腹腔后可能引起病人膈肌抬高,腹内压力迅速升高,导致腹腔高压和腹腔间隔室综合症(ACS),处理起来非常棘手。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治疗主要依靠补片材料加强修补,以及术前扩容、减弱腹壁张力等围手术期处理。尽管腔镜技术、材料学以及相关基础研究的进步,腹壁巨大切口疝仍面临高并发症和高复发率。肉毒杆菌毒素A(BAT)是近年来用于术前准备的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的一种辅助方法,主要作用是降低腹壁肌肉横向张力、缩小腹壁缺损,使关闭腹腔更容易和安全。笔者科室已逐步开展BTA在复杂腹壁缺损治疗中的应用,现结合国外文献报道及自身使用经验,对BTA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