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为慢性中耳炎的临床诊治方案提供实践性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50例(55耳)慢性中耳炎患者,给予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在术前及术后第6个月末,给予纯音听力测试,以了解其气导听阈和气骨导差情况。结果患者术前气导听阈为(55.2±7.2)dB、术后第6个月末气导听阈为(40.3±7.5)dB,患者手术后气导听阈降低明显(P<0.01)。患者术前气骨导差为(30.4±5.1)dB、术后第6个月末为(22.1±6.3)dB,患者手术后气骨导差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慢性中耳炎患者采取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听力水平,改善病情预后,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熊国平  刘芳  严飞鹏  周剑勇 《吉林医学》2013,34(13):2445-2447
目的:通过对耳内窥镜下与显微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的疗效比较,探讨耳内窥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78例患者分别采用耳内窥镜和显微镜进行Ⅰ型鼓室成形术,其中耳内窥镜者107例,显微镜者71例,所用患者均采用内衬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耳内窥镜组平均手术时间37.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1 ml;显微镜组平均手术时间105.6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7.5 ml。术后随访3个月,耳内窥镜组鼓膜穿孔治愈率为92.5%,气导平均听阈提高13.1dB;显微镜组鼓膜穿孔治愈率90.1%,气导平均听阈提高12.8 dB,经检验,两组治愈率及术后听力恢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I型鼓室成形术是一种简捷而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85-88
目的 分析在鼓室成形术患者中应用显微镜联合耳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7 年7 月~2019 年7 月在我院医治的89 例中耳炎患者纳入研究,均接受鼓室成形术治疗,并将其设为两个组别,对照组(n=41)单纯使用显微镜治疗,联合组(n=48)使用显微镜联合耳内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干耳率,听力恢复情况、鼓膜愈合率和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术后3 个月和6 个月的干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3 个月和6 个月听力提高高于对照组,术后气导平均听阈、气骨导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鼓膜愈合率上,联合组相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总有效率,联合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联合耳内镜应用于鼓室成形术患者中,能够提高干耳率,改善听力和鼓膜愈合情况,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耳内镜与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COM)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02例COM患者(2020年4月~2022年4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n=51)、B组(n=51)。2组均行鼓室成形术治疗,B组自显微镜辅助下实施,A组自耳内镜辅助下实施。对比2组手术效果、手术指标、手术前后听力指标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B组优良率(84.31%)相比,A组(98.04%)更高(P<0.05)。与B组相比,A组干耳时间、手术耗时、鼓膜愈合耗时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P<0.05);术后1个月、3个月A组平均气导听阈及平均气骨导差更低(P<0.05);术后1d、3d A组耳积液sIL-2R、IL-8、血清AD、Cor、NE水平更低(P<0.05)。与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5.69%(8/51)相比,A组1.96%(1/51)更低(P<0.05)。结论 与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COM相比,应用耳内镜鼓室成形术治疗于提升手术效果、优化手术指标、改善听力水平、减少并发症、缓解炎性应激状态方面更具优势,且应激反应程度更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改良乳突根治术并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胆脂瘤中耳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乳突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听力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气骨导差和气导听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气骨导差为(12.31±3.29)dBHL,气导听阈为(27.46±5.19)dBHL,均低于对照组的(19.81±3.54)dBHL和(39.35±6.62)dB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能有效降低气骨导差和气导听阈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听力,效果优于乳突根治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开放式乳突根治术(ORM)和完壁式乳突根治术(CRMS)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伴乳突填塞术(ORM-MT)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COM)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术后胆脂瘤复发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将130例单耳患病的COM患者随机分为ORM组(46例)、CRMS组(38例)及ORM-MT组(46例),比较三组患者平均气导听阈值和气骨导差值及随访期间胆脂瘤复发率。结果三组患者术前平均气导听阈值和气骨导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CRMS组气导听阈值和气骨导差值均明显低于ORM组(q=12.055、7.761,P<0.01),ORM-MT组气导听阈值和气骨导差值亦低于ORM组(q=8.764、11.443,P<0.01);但CRMS组与ORMMT组气导听阈值和气骨导差值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q=1.170、0.575,P>0.05);ORM、CRMS及ORM-MT组分别复发5耳(10.9%)、9耳(23.7%)、4耳(8.7%),CRMS组复发率明显高于ORM组和ORM-MT组(χ2=6.640、9.072,P<0.05)。结论 CRMS术、ORM-MT术在改善COM患者听力方面优于ORM术,但CRMS术后复发率较高,因此ORMMT术最佳。对面神经嵴较高、引流不畅的胆脂瘤复发患者应行乳突再根治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耳内镜下上鼓室胆脂瘤清除及听骨链重建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局限性上鼓室胆脂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耳内镜组30例和显微镜组30例,分别实施耳内镜下手术治疗和显微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术中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听力情况和手术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的鼓膜穿孔愈合率。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内疼痛程度、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的比较中,耳内镜组均要明显优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耳内镜组和显微镜组的平均气导听阈与平均气骨导差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鼓膜穿孔愈合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上鼓室胆脂瘤清除及听骨链重建手术患者术后鼓膜愈合率及听力恢复效果与显微镜下手术相当,但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钛人工听骨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8年9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行鼓室成形术的86例(86耳)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开放式鼓室成形伴I期听骨链重建手术,根据钛合金植入物类型将患者分为部分听骨赝复物(PORP)组(61例)和全部听骨赝复物(TORP)组(25例),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干耳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0. 5、1、2、4 k Hz频率的平均气导听阈、平均气骨导差,评价听力重建成功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7~3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术后3个月PROP组及TROP组干耳率分别为98. 36%及96. 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TROP组及PROP组分别有1例患者内镜下检查发现上鼓室内陷、粘连,伴有液体渗出或鼓膜紧张部位穿孔,未见听骨脱出病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平均气导听阈及平均气骨导差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平均气导听阈及平均气骨导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所有患者总体听力重建成功率为75. 58%,其中TORP组患者听力重建成功率为72. 00%,PORP组患者成功率为77. 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各频率平均气导听阈下降幅度、气骨导差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钛人工听小骨用于听骨链重建,听力恢复情况较好,PORP及TORP听力重建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面神经监护仪下乳突尖部分切除加自体骨粉鼓室上壁重建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均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其中22例行自体骨听力重建(自体骨组),20例行钛听骨重建(钛听骨组)。观察术后2组患者干耳率、干耳时间、外耳道形态、听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耳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无眩晕、面瘫、耳鸣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乳突腔上皮化好,无结痂,无鼓膜内陷粘连。自体听骨组和钛听骨组干耳率分别为95.5%(21/22)和95.0%(19/20),2组患者干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耳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气导值和气骨导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气导值和气骨导差值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钛听骨组患者气导值、气骨导差值均显著低于自体听骨组(P<0.05)。结论面神经监测仪能有效识别暴露及薄骨管面神经,有利于预防术中面神经的损伤;乳突切除加自体骨粉鼓室上壁重建可获得良好的干耳效果,并可减少术后术腔结痂;钛听骨为良好的听骨链重建材料,在听力改善方面优于自体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双人操作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45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试验组25例:采用耳内镜下双人操作方法行完壁式鼓室成形术,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显微镜下操作行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术后对两组干耳时间及听力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干耳时间分别是(20.4±4.6)d及(27.75±4.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两组气骨导听阈的差值平均缩小了(16.1±2.5)d B及(11.95±1.9)d 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未见鼓膜内陷袋形成及胆脂瘤复发者。结论:耳内镜下双人操作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使手术更加微创,能最大限度的保存中耳的生理结构,术后干耳时间缩短,听力得到良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马会民 《吉林医学》2012,33(21):4635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的鼓室成形术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中耳炎患者共30例30耳,都采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随访3个月进行效果观察与评价。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都有明显下降(P<0.05),而高频骨导无明显变化。随访发现2例未干耳,有1例患者出现迟发性面瘫,经对症处理后完全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为10.0%。结论:慢性中耳炎的鼓室成形术治疗能明显改善听力状况,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鼓室注射曲安奈德减轻鼻咽癌放疗后听力损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9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确诊为鼻咽癌并接受放射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一组29例58耳,放疗始至第7周每周每侧鼓室注射曲安奈德1次;治疗二组29例58耳,放疗始至第12周每周每侧鼓室注射曲安奈德1次;对照组32例64耳,不采取任何措施。比较90例患者放疗始及放疗后第7、12周末气导听阈均值、声导抗、耳内镜结果。结果 三组放疗始及第7、12周末气导听阈均值、异常声导抗耳数、鼓室积液率均逐渐增大。放疗后第7周末,治疗一组、治疗二组气导听阈均值、异常声导抗发生率、鼓室积液率、中耳炎发生率均相近,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第12周末,治疗一组、治疗二组的气导听阈均值、异常声导抗耳数发生率、鼓室积液率、中耳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上述各指标治疗一组均高于治疗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所有患者放疗后3个月时气导听阈均增高,鼓室注射曲安奈德可减轻鼻咽癌放疗后听力损失的程度,有效保护听力。  相似文献   

13.
高月秋  俞争争  汪承恺  施紫光 《浙江医学》2018,40(23):2578-2579,2584
目的评价钛人工听骨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手术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手术治疗的慢性中耳炎患者32例,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气导平均听阈值和气骨导差值的变化评价手术疗效。结果32例中耳炎患者均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手术,其中胆脂瘤12例,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干耳,鼓膜穿孔部位移植筋膜生长健康,术前气导平均听阈(58.18±15.03)dB,术后气导平均听阈(42.88±13.87)dB,术前气骨导差值为(35.36±9.55)dB,术后气骨导差值为(20.56±9.33)dB,术后较术前听力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手术可以降低中耳炎的复发率,慢性中耳炎患者I期进行钛人工听骨听力重建手术疗效满意,严重鼓室硬化症患者听骨链重建术后听力获益不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盐酸氨溴索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给药及鼻内镜引导下咽鼓管给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的临床上,对照组予以盐酸氨溴索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给药,观察组予以盐酸氨溴索鼻内镜引导下咽鼓管给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鼓室压、语频气导听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鼓室压-109.85±32.18 daPa,语气导听阈37.18±15.90 dB,观察组鼓室压-87.18±25.09 daPa,语频气导听阈48.94±16.28 dB,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升高幅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3例(6.25%),对照组出现2例(4.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鼻内镜引导下咽鼓管给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较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给药疗效更为显著,可明显提高鼓室压及语气导听阈,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刘文  郦怡  陈晓红  李海同 《浙江医学》2023,45(10):1097-1100
目的分析全耳内镜下经外耳道入路中耳胆脂瘤手术64例患者的疗效,以寻找更为微创的治疗方式。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嘉兴市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全耳内镜下经外耳道入路中耳胆脂瘤手术患者64例。耳内镜下对所有患者进行鼓室探查,根据术中探查病变范围及听小骨情况行各型鼓室成形术,同时根据情况行上鼓室、鼓窦切开及重建,修复材料常规取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物。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鼓膜愈合率,并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平均气导和气骨导差听阈,观察手术并发症及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1例(17.19%)为局限在上鼓室的胆脂瘤,14例(21.87%)为胆脂瘤累及上鼓室同时累及前、中、后鼓室,39例(60.94%)同时累及鼓窦。Ⅰ型鼓室成形术6例(9.37%),Ⅱ型鼓室成形术43例(67.19%),Ⅲ型鼓室成形术15例(23.44%)。术后复查随访至少6个月,术后鼓膜愈合率为100.00%。Ⅰ、Ⅱ、Ⅲ型鼓室成形术患者术后3个月平均气导及气骨导差听阈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在随访期内均未出现明显的胆脂瘤复发、严重的骨导听力下降、面瘫及眩晕等并发症。结论全耳内镜下经外耳道手术治疗未累及乳突区的中耳胆脂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余甫 《当代医学》2021,27(20):141-142
目的 分析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与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按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乳突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听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气骨导差与气导听阀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气骨导差与气导听阀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2.50%)(P<0.05).结论 采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耳内镜、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检查对分泌性中耳炎(SOM)的诊断效能。回顾性分析经本院确诊的120例SOM患者(166患耳),耳内镜下鼓膜颜色、活动度、光泽度,计算鼓膜颜色变化、活动度受限、鼓室积液征发生情况;记录纯音测听结果;比较声导抗指标:鼓室压、声顺值、鼓室导纳图曲线梯度(Grad值);计算B型、C型鼓室图出现情况;结果显示,耳内镜下SOM患耳表现为鼓膜呈淡黄色或琥珀色、鼓膜活动受限、见气泡或气液平面;纯音测听时SOM患耳可出现气导听阈减退或气导、骨导听阈均减退,0.5~4 kHz气骨导差≥15 dB;SOM患者声导抗检查可见B型、C型鼓室图。SOM患耳组声导抗检查中鼓室压、声顺值及Grad均显著低于正常耳(P<0.05)。结果提示,耳内镜、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检查是SOM重要的检查手段,在SOM诊断中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联合耳内镜下行鼓膜成形显微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鼓膜穿孔患者中,抽取56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28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耳内镜下行鼓膜成形显微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气骨导差、气导听阈、术后并发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鼓膜穿孔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耳内镜下行鼓膜成形显微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听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是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朱玉博  徐艳红  李威  朱荣飞  罗茜 《西部医学》2023,35(8):1223-1227
探究改良完壁式乳突切开术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老年中耳胆脂瘤疗效及对听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18例老年中耳胆脂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差异分为完壁式组58例和改良组60例,完壁式组患者行完壁式乳突切开术联合鼓室成形术,改良组患者行改良完壁式乳突切开术联合鼓室成形术。患者术后均至少随访12个月,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听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差异。结果 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完壁式组,干耳时间短于完壁式组,二次手术率、术后复发率低于完壁式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完壁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气导水平、骨导水平及气骨导差较术前均降低(P<0.05),但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内,改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完壁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完壁式乳突切开术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老年中耳胆脂瘤疗效确切,有助于患者听力恢复,且干耳快、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耳内镜下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0日在我院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的112例患者,其中56例患者(研究组)是在耳内镜下进行Ⅰ型鼓室成形术治疗,56例患者(对照组)在显微镜下进行Ⅰ型鼓室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3个月的疗效及术后听力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短于或者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治愈率及术后听力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相对于显微镜下行Ⅰ型鼓室形成术而言,具有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手术时间更短,减少手术出血量更少等优点,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