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囊扭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扭转系一罕见疾病,自1898年Wendel首次报告以来,迄至1983年世界文献报告约300例。截止1986年国内文献报告仅32例,我院曾遇1例。本症发病年龄高峰在60至80岁之间。国外报告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下胆囊三角的解剖观察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胆囊三角的腹腔镜下解剖观察,以期减少胆管的损伤和降低中转开腹率。方法:回顾分析26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例胆囊动脉和胆囊管情况。结果:异常胆囊管占3.4%,胆囊动脉缺如或胆囊三角疤痕炎症分辨不清占17.4%;成功地进行了25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结论:准确可靠地解剖胆囊三角。正确处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是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
腹腔镜下胆囊三角区胆囊动脉胆囊管解剖观察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胆囊三角区有关胆囊动脉、胆囊管的解剖,为LC手术安全入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全部1138例LC患者.记录胆囊动脉,胆囊管的行径。结果:胆囊动脉在Calot三角区内:982例。Calot三角区外:67例。胆囊无法暴露,不能判断:77例。胆囊管细长平行胆总管:38例。胆囊管直角汇入胆总管:23例。胆囊管短粗几近胆总管:36例。胆囊三角区炎症无法暴露:89例。结论:胆囊三角区祥实的胆囊动脉、胆囊管的解剖特点.为LC手术入路提供了依据,提示后三角入路手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陈勇  陈维康 《实用医学杂志》1996,12(12):844-844
介绍一种剥离胆囊的方法安徽省广德县人民医院(242200)陈勇,陈维康我科自1990年以来,用吸引器内套管,利用负压划割法剥离胆囊,行胆囊切除168例。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操作方法胆囊切除术的其他操作方法,按常规进行。距肝...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电凝电切胆囊管及胆囊动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相似文献   

7.
8.
腹腔镜下胆囊管,胆囊动脉解剖关系8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的解剖变异相当常见,而正确处理并钳闭阻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关键。由于电视屏幕的视野及视角关系,可能导致解剖结构变形,特别是变异的胆囊管及胆囊动脉难以精确辨认,影响手术进行及造成并发症。因此我们从1995年7月~1996年12月连续观察并记录了SO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胆囊动脉的各种行径及相互关系,本文进行总结分析。亚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52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1.6岁。术前均行B超检查,其中胆囊结石66例,胆囊息肉14例。手术时red30~130min,平均45min…  相似文献   

9.
腔镜意外胆囊癌的处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付应峰  李恒  兰明银  江斌  狄茂军  周猛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1):1201-1202,120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有效诊治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13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5例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有128例怀疑为胆囊癌而行冰冻切片检查,有4例被诊断为胆囊癌。1例Ⅲ期,放弃治疗,3个月后死亡。2例Ⅱ期胆囊癌病人中转开腹行根治术后分别于25和13个月后死亡。1例Ⅲ期胆囊癌病人中转开腹行根治术后8个月死亡。在余下的1203例中,1例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胆囊癌Ⅰ期,随访3a,仍存活。结论胆囊癌存活期短,预后差。腹腔镜术中仔细操作是减少切口转移的关键。及时根治是切除延长UGC患者术后生存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崔昱春  童波  沈志宏  童讯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0):1106-1107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h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方法和适应证。方法全麻下采用常规四孔或三孔法手术。结果4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2例术中发现癌症另行处理。另2例急性炎症严重而开腹。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人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恢复快、痛苦少的经典手术。  相似文献   

11.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11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9-01~2006-01 736例直视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并发残余胆囊11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胆囊十二指肠瘘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十二指肠瘘一般都是在胆囊切除术中得到明确.术前不易确诊。笔者从1999年5月至2005年5月术中共处理胆囊十二指肠瘘3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LC术中胆囊三角的处理技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通过对LC术中胆囊三角处理技巧的改进,以期减少医源性胆管损伤、避免胆囊管残端过长和降低中转开腹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166例LC术中胆囊三角的处理经验。结果对不同类型的胆囊炎,用不同的方法解剖出胆囊三角区,使LC手术成功率达98.67%。结论遵循辨一切一辨三字原则,准确可靠地处理胆囊三角,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测量胆囊体积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圆锥体公式计算胆囊容积的临床实用性和正确性。材料与方法:运用B超声波测量10例接受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胆囊各径线,分别用圆锥体公式,椭圆体公式计算胆囊容积,手术切除胆囊后测得胆汁容积为实际容积,对比分析三种方法结果,评价圆锥体公式计算胆囊容积的准确性。结果:圆锥体公式计算所得的胆囊容积较椭圆体公式更接近实际测量数值,两方法所计算出的胆囊容积有统计学差别(P<0.05);椭圆体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容积间存在统计学差别(P<0.05),而圆锥体公式结果与实际容积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圆锥体公式较椭本公式更接近实际容积并能代表胆囊实际容积。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95年1月~2004年12月对21例复杂胆囊疾病进行了胆囊切除术,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中,男8例,女13例;年龄30~72岁,平均40岁。1.2胆囊疾病种类诊断为胆囊管闭锁、胆囊动脉异常各5例,短胆囊管2例,双胆囊管1例;急性胆囊炎8例,其中急性单纯性胆囊炎5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2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并穿孔1例;胆道结石16例,其中胆结石12例,胆结石并胆总管结石3例,胆结石并肝管结石1例);胆囊三角区结构不清15例,胆囊不能完整切除6例。1.3手术方法均为连续硬膜外麻醉,采用右上腹腹直肌切口20例,右肋缘下切口1例。行顺行法胆囊切除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残余胆囊的发生、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方法通过对9例残余胆囊患者的诊治,讨论其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诊治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结果 9例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且经再次手术治愈,随访12个月~5年无复发。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该病能获得正确诊断,再次手术切除是治愈该病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胆囊穿孔11例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胆囊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Acuson 128 XP和HP HX(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取仰卧位及左侧卧位。结果 11例均见胆囊结石声像,胆囊壁连续中断3例,胆囊周围局限性积液7例,超声符合率63.7%(7/11),超声漏诊4例,漏诊率36.3%(4/11),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论 超声对胆囊穿孔的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8.
左位胆囊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中发现1例左位胆囊之病例,而且顺利完成LC手术,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男性,53岁.因反复上腹部隐痛、腹胀不适6个月为主诉入院.病史中否认黄疸,无发热畏寒,无恶心呕吐.查体:剑突下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异常包块.血常规各项指标显示正常,胸、腹透视未见异常,EKG正常,B-us提示胆囊略增大,似有分隔,壁欠光滑,胆囊内可见多个伴回声的强光团,最大者长径约1.2cm,未提示胆囊所在位置的异常.术前诊断: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  相似文献   

19.
胆囊切除术后的胆囊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切除术是胆道外科的常规手术,也是肝胆外科治疗胆囊疾病疗效最好的方法。但胆囊切除术后仍有临床症状存在,影响生活与工作。我们在3081例ERCP检查中,单纯胆囊切除术后305例,占受检病例的9.9%。在305例中发现原位胆囊存在6例,残留胆囊13例,残留胆囊管过长8例,共27例,占胆囊切除术后的8.9%。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2002年1月~2005年1月在腹腔镜直视下应用超声刀行胆囊切除240例(LC),常规开腹胆囊切除240例(OC),并对此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探讨和总结超声刀在胆囊切除术中的优越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