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2018年江阴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菌的携带情况和菌型分布情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采集的从业人员肛拭子标本增菌后进行平板分离、生化和血清学鉴定。结果检出沙门菌338株,阳性率为0. 614%,其中伤寒沙门菌2株、乙型副伤寒沙门菌1株。沙门菌涵盖9个血清群(亚群) 82个血清型,其中优势血清群(亚群)为E1群,其次为B和C1群,优势血清型为伦敦,其次为罗森和鼠伤寒。结论江阴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携带的沙门菌血清学分型呈多样化,且发现一些较罕见的沙门菌血清型。应加强健康体检和卫生监督管理,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山市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分子分型特征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18—2019年中山市哨点医院以及食物中毒事件采集检出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型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对15种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ulse-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对3种优势血清型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509株沙门菌共鉴定出44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173/509,34.0%)、鼠伤寒沙门菌(107/509,21.0%)、肠炎沙门菌(93/509,18.3%)和斯坦利沙门菌(21/509,4.1%)。179株沙门菌中耐药菌株占93.9%(168/179),多重耐药菌株占85.5%(153/179)。共产生82种耐药谱,最常见的耐药谱为AMP-AMS-TET-CHL-SXTCFZ-Sul和AMP-TET-CHL-SXT-Sul。暂未检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对其余14种试验药物均存在耐药现象,其中对氨苄西林、四环素、磺胺异噁唑、氯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超过60%。耐受10种及以上抗生素的菌株有22株,占12.3%(22/179)。42株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分出40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52.2%~100.0%;32株鼠伤寒沙门菌分出24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48.9%~100.0%;21株肠炎沙门菌分出9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55.5%~100.0%。结论中山市沙门菌血清型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PFGE分子分型结果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中山市2017年沙门菌的耐药特征及分子分型,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食源性疾病的溯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中山市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3个哨点医院)的沙门菌分离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14种抗生素药敏试验,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肠炎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 结果 中山市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检出的285株沙门菌对14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237株(占83.16%)沙门菌对13种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未发现对亚胺培南(IPM)耐药菌株。耐药抗生素最多的种类达到11种,耐药率较高(40 %以上)的抗生素为氨苄西林(AMP)、四环素(TET)、氨苄西林/舒巴坦(SAM)、氯霉素(CHL);共有87类耐药谱型,其中多重耐药谱型75类(86.21%),多重耐药菌株数为176株(61.75%)。25株肠炎沙门菌的PFGE分为5种带型,相似度为63.9%~100.0%。结论 中山市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显示沙门菌耐药状况较为严重,呈多重性和多态性,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耐药性;肠炎沙门菌PFGE的相似度较高,存在优势带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北京市153株沙门菌分离株多重耐药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的沙门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WHO全球沙门菌监测系统及北京市肠道门诊监测系统分离到的153株沙门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同时采用K-B纸片法检测药物敏感性,并统计相关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153株沙门菌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菌株为61株(39.87%),其中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要的多重耐药血清型。61株多重耐药菌株中以耐4~5种抗生素为主,占55.74%(34/61);主要耐药模式为耐五种抗生素:氨苄西林、链霉素、磺胺异噁唑、萘啶酸、四环素,占27.87%(17/61)。61株多重耐药菌株中男女比例1.54:1,以男性为主。年龄分布以0~10岁(占24.59%)和21~30岁(占27.87%)为主。结论沙门菌多重耐药性分析提示耐药模式更加多样化,耐药人群趋于年轻,进一步强调合理选择及使用抗生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山市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分子分型特征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8—2019年中山市哨点医院以及食物中毒事件采集检出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型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对15种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ulse-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对3种优势血清型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509株沙门菌共鉴定出44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173/509,34.0%)、鼠伤寒沙门菌(107/509,21.0%)、肠炎沙门菌(93/509,18.3%)和斯坦利沙门菌(21/509,4.1%)。179株沙门菌中耐药菌株占93.9%(168/179),多重耐药菌株占85.5%(153/179)。共产生82种耐药谱,最常见的耐药谱为AMP-AMS-TET-CHL-SXT-CFZ-Sul和AMP-TET-CHL-SXT-Sul。暂未检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对其余14种试验药物均存在耐药现象,其中对氨苄西林、四环素、磺胺异噁唑、氯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超过60%。耐受10种及以上抗生素的菌株有22株,占12.3%(22/179)。42株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分出40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52.2%~100.0%;32株鼠伤寒沙门菌分出24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48.9%~100.0%;21株肠炎沙门菌分出9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55.5%~100.0%。结论 中山市沙门菌血清型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PFGE分子分型结果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2012—2018年东莞市黄金海岸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病原学特征,为早期发现该罕见血清型沙门菌引起的聚集病例的及时干预和控制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对东莞市2012—2018年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分离的30株黄金海岸沙门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复核鉴定、血清分型、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的分子分型。结果 30株黄金海岸沙门菌抗原式均为6,8∶r∶l,w,每年菌株数量的构成比有随年度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7,P0.05)。东莞市黄金海岸沙门菌对磺胺异噁唑、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链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0.0%、90.0%、80.0%、80.0%和76.7%;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敏感率达到100%;对3类及3类以上抗生素耐药的菌株数达到25株,占比为83.33%。30株黄金海岸沙门菌共分为12个PFGE型,其中2种PFGE型包含条带的相似率为100%的谱型分别为DG-GC06型15株和DG-GC12型3株。结论东莞市黄金海岸沙门菌的构成比在2012—2018年间呈逐年上升趋势,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且存在潜在暴发现象,应加强暴发发现、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湖南省食源和人源汤卜逊沙门菌的耐药特征。方法收集湖南省食品和食源性疾病散发病例中分离的汤卜逊沙门菌32株,经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确认后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试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表型。结果试验菌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均达到71.9%;除萘啶酸(34.4%)、庆大霉素(3.1%)和亚胺培南(0%)外,对其他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50%。测试菌株多重耐药率达81.3%,对6~9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有12株,占37.5%,对10~13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有11株,占34.4%,其中1株分离于扇贝的汤卜逊沙门菌对除亚胺培南以外的其他13种抗生素耐药。人源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噻污、氯霉素、阿奇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食源株,而萘啶酸则相反。结论湖南省汤卜逊沙门菌耐药严重,多重耐药明显,人源菌株的耐药情况相对食源菌株更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云南省食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 方法对优势血清型进行分子分型, 建立云南省食源性沙门菌PFGE指纹图谱资料库, 为食源性疾病溯源提供数据.方法 对2013年至2016年从云南省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分离到的322株食源性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 采用Bio Numerics软件对148株沙门菌DNA酶切图谱进行类聚分析, 通过聚类比较分析菌株间的相关性, 建立指纹图谱库.结果 322株沙门菌血清分型主要包括A、B、C、D、E、F、G群等7个群,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主要血清型, 占11.4% (37/322) .采用Bio Numerics软件对148株沙门菌DNA酶切图谱进行类聚分析, 根据电泳产生条带的位置和数量的不同, 共分为102个不同的PFGE带型.按照90%的相似度, 这些PFGE带型可以分为39个大小不一的聚类群, 呈现多样性.结论 云南省食源性沙门菌分子分型复杂, 以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主, PFGE带型呈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周艳  杨赟  张晓亮  孙吉能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191-192,242
目的研究H市社区食源性沙门菌的分布、菌型、耐药性及耐药性消除。方法按GB/T4789—2003分离、鉴定沙门菌并用标准血清分型,纸片琼脂扩散(K—B)法测定耐药性,SDS高温处理消除耐药性。结果自5类食品(130份样本)分离到沙门菌47株,属3群6个血清型,主要是鼠伤寒沙门菌(25株,53.19%),其次是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三型沙门菌的多重耐药株分别是60.00%(15/25)、33.33%(3/9)、28.57%(2/7)。经SDS高温处理可使80,00%的耐药株的耐药性逆转。结论H市食源沙门菌菌型集中,主要是鼠伤寒沙门菌,耐药性严重,它们中有60.00%菌株是多重耐药株,但对哌拉西林、亚胺培南、环丙沙星敏感。SDS高温处理可使80.00%菌株的多重耐药性消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19—2020年桂林市沙门菌耐药情况及分子分型特征,以期了解桂林市食源性沙门菌的流行变化规律。方法 对2019—2020年食源性风险监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出的69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根据CLSI 2020推荐标准,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分析耐药性,以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69株沙门菌分属20个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27.54%)和肠炎沙门菌(14.49%);2019年的32株菌共产生17个耐药谱,其中9株鼠伤寒沙门菌对四环素100%耐药;2020年的37株菌共产生24个耐药谱,其中10株鼠伤寒沙门菌对磺胺异噁唑100%耐药。69株沙门菌呈现出多个不同的基因型别。相同血清型的基因型比较相近,具有同源性,不同血清型的PFGE结果具有多态性。结论 2019—2020年桂林市沙门菌的优势菌株为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检出的沙门菌存在耐药现象,不同沙门菌菌株之间可能具有亲缘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瑞安市腹泻患者沙门菌的血清型、耐药性和分子分型特征。方法收集2016—2019年从瑞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腹泻患者中分离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共收集到134株沙门菌,分为24个血清型,其中鼠伤寒沙门菌52株(38.8%),肠炎沙门菌31株(23.1%),伦敦沙门菌13株(9.7%)。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在12岁以下组和21~60岁组患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达73.1%;肠炎沙门菌对萘啶酸耐药率达到100%;鼠伤寒沙门菌对萘啶酸的耐药率为48.1%;相比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对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甲氧苄啶、四环素的耐药率更高。随机抽取40株沙门菌进行PFGE,结果得到29种带型,菌株相似度为63%~100%。结论不同年龄组患者分离的沙门菌血清型构成不同。沙门菌多重耐药形势严峻,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普遍高于其他血清型;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亚胺培南、氨曲南具有较高敏感性。鼠伤寒沙门菌在分子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而肠炎沙门菌分化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茂名市儿童食源性腹泻中沙门菌感染的血清型分型情况和耐药性特征,了解茂名市儿童沙门菌感染的流行趋势,为防控儿童食源性疾病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收集茂名市2018—2019年从儿童食源性腹泻病例监测医院中分离的沙门菌366株进行血清型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 5 279例儿童食源性腹泻病例中沙门菌检出率为366例,检出阳性率为6.93%,3岁以下儿童病例检出率占94.54%,男女病例比例为1.63∶1,发病时间集中在6—11月份,存在双高峰的特点。血清型分为33个型别,优势血清型分别为1,4,[5],12:i:-(33.33%)、鼠伤寒沙门菌(26.23%)和斯坦利沙门菌(12.84%)。366株沙门菌有80.32%菌株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分成为62种耐药谱且多重耐药菌株达70.49%。其中对四环素类、磺胺类、青霉素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耐药严重,耐药率达50.0%~70.0%;碳青霉烯类、多粘菌素类和三代以上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敏感率均>90.0%。结论 茂名市儿童食源性沙门菌感染以3岁以下幼儿感染为主且男童多见,呈现夏秋季流行特点。茂名市沙门菌的主要血清型构成发生变化,以1,4,[5],12:i:-为优势型,同时耐药谱多样且耐药情况严重。需持续加强对儿童食源性沙门菌,特别是1,4,[5],12:i:-型别感染的监测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华区2017-2018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病原构成情况,并对病原的耐药情况进行摸查,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感染性腹泻在该地区的流行和规范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辖区哨点医院监测门诊腹泻病例(排除病毒性感染)的粪便标本,开展包括沙门菌、副溶血弧菌、致泻大肠、空肠弯曲菌等致病菌的检测,并对分离到的阳性菌株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对30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检测样本1 219份,阳性菌株169份,分离率为13.9%。其中,沙门菌128份,副溶血弧菌38份,其他细菌4份,包括1株EIEC,2株ETEC和1株嗜水气单胞菌。沙门菌的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45.3%)和肠炎沙门菌(11.7%)为主,副溶血弧菌的血清型以O3K6(76.3%)为主。绝大部分的沙门菌均发生多重耐药,且肠炎沙门菌出现对多粘菌素E耐药的情况,但斯坦利沙门菌只对链霉素耐药,副溶血弧菌仅对头孢唑林耐药。结论鼠伤寒沙门菌仍是龙华区细菌性腹泻的主要致病因子,且绝大多数已经出现多重耐药。副溶血弧菌引起的腹泻病例占比不高,且暂时未发生多重耐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2012—2018年东莞市黄金海岸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病原学特征,为早期发现该罕见血清型沙门菌引起的聚集病例的及时干预和控制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对东莞市2012—2018年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分离的30株黄金海岸沙门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复核鉴定、血清分型、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的分子分型。结果 30株黄金海岸沙门菌抗原式均为6,8∶r∶l,w,每年菌株数量的构成比有随年度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7,P<0.05)。东莞市黄金海岸沙门菌对磺胺异噁唑、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链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0.0%、90.0%、80.0%、80.0%和76.7%;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敏感率达到100%;对3类及3类以上抗生素耐药的菌株数达到25株,占比为83.33%。30株黄金海岸沙门菌共分为12个PFGE 型,其中2种PFGE型包含条带的相似率为100%的谱型分别为DG-GC06型15株和DG-GC12型3株。结论 东莞市黄金海岸沙门菌的构成比在2012—2018年间呈逐年上升趋势,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且存在潜在暴发现象,应加强暴发发现、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丽水地区艾滋病患者感染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方法按国家标准和NCCLS推荐的K-B法对艾滋病标本和体检标本检出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和耐药性检测。结果两组标本中检出的沙门菌的菌型分布以B群、C群和D群为主,病人标本检出伤寒沙门菌112株(36.84%),肠炎沙门菌84株(27.63%),德尔卑沙门菌27株(8.88%),其他为阿贡那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等,体检标本检出沙门菌血清型比较多的是伤寒沙门菌26株(31.71%),肠炎沙门菌17株(20.73%),阿贡那沙门菌6株(7.32%)。药敏试验显示沙门菌敏感性最好的抗生素为氨曲南,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的耐药趋势增高,多重耐药比较严重。结论临床医师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应参考本地区的菌群、耐药性变化的监测结果,合理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李国钢  李佳俊  赵升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6):135-137+141
目的分析本地区儿童患者中分离的沙门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患儿分离的沙门菌检出情况、血清学分型以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共检出沙门菌145株,沙门菌患儿男女比为1:1.07,其中1~2岁婴幼儿检出73株(占50.34%);夏秋季共检出116株(占80%);与前三年相比,2016年检出例数增加近一倍;沙门菌属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氨曲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都有比较明显的提高,未检出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耐药的菌株;沙门菌血清型主要为B群(46.9%)和D群(28.97%),分别以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血清型为主。结论本院儿童沙门菌主要分离自1~2岁婴幼儿,夏秋季高发,耐药率呈增长趋势。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开展沙门菌耐药机制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慎重选择抗生素,儿童家庭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切断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沙门菌耐药性,并检测其耐消毒剂基因。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佛山市禅城中心医院从社区环境中分离并经培养鉴定为沙门菌的菌株,共计185株。采用血清凝集实验鉴定菌型;采用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qacA/B、qacEΔ1、smr、qac G、qac J基因;采用最小抑菌浓度试验(MIC)测定菌株消毒剂抗力。结果 185株沙门菌中B群占比最高,为59.46%(110/185),其次为D群、C群、E群、A群,分别为15.68%、10.27%、9.73%、4.86%。在菌型分布中以B群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要菌型;药敏结果显示,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普遍耐药,对氯霉素、头孢他啶、左旋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较为敏感;185株沙门菌检出46株qacEΔ1基因阳性,其余基因均未检出;CTPC、BC对抗消毒剂阳性基因的多重耐药菌株MIC50、MIC90均高于标准菌株。结论沙门菌以B群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要菌型,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普遍耐药,对氯霉素、头孢他啶、左旋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较为敏感,且耐消毒剂基因携带率较高、多重耐药菌株消毒剂抗力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沙门菌的感染率、血清学分布和耐药性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家哨点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对2016-2018年肠道门诊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分离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和耐药基因gyrA、gyrB、parC、parE的检测。结果从2 842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出187株(6.6%)沙门菌,共鉴定出25种血清型,其中鼠伤寒沙门菌的分离率最高(3.5%),其次为肠炎沙门菌(1.3%)、4,5,12:i:-(0.3%)。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萘啶酸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1.0%、36.0%、31.0%。肠炎沙门菌和4,5,12:i:-分别对萘啶酸和氨苄西林全部耐药;鼠伤寒沙门菌和4,5,12:i:-对头孢菌素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耐药率较高。所有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的gyrA基因均发现突变,而gyrB、parC、parE基因均未发生突变。结论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是深圳地区流行的最常见血清型,鼠伤寒沙门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氟喹诺酮耐药可能与gyrA基因突变有关,建议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对本地区沙门菌的流行状况进行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泰州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菌的携带状况及耐药谱的变化。方法对从业人员的肛拭子标本进行增菌、分离培养,对分离的可疑菌株进行生化和血清学分型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2008、2009、2010年度的从业人员沙门氏菌检出率分别为0.49%、0.46%、0.38%,平均检出率为0.44%,各年度检出率之间(P>0.05)无显著性差异。在菌型分布中以B群的德尔卑、阿贡纳和C群的汤卜逊沙门氏菌为主要菌型。除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和头胞西丁敏感性较高外,对其余的19种抗生素均产生一定耐药性。247株沙门氏菌中有180株对2种或以上抗生素耐药,15个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均二重以上耐药,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德尔卑沙门氏菌的多重耐药最为严重,最高达十二重。结论该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氏菌的携带状况近几年未发生大的改变。从业人员携带的沙门氏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应继续加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肠道致病菌检测工作,对沙门氏菌的携带者进行规范化服药,以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惠州市区腹泻病人沙门菌感染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和掌握惠州市区腹泻患者沙门菌感染情况及菌型分布。方法采集定点医院就诊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采用传统方法与荧光定量PCR方法相结合检测沙门菌,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72例腹泻患者中,检出沙门菌44例,阳性率为1.78%,共分离出7种血清型,其中鼠伤寒沙门菌26株,斯坦利沙门菌7株,肠炎沙门菌5株,雷根特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各2株,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各1株。结论惠州市区腹泻患者主要以鼠伤寒沙门菌、斯坦利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感染引起的腹泻为主。通过加强对腹泻门诊腹泻患者沙门菌的监测,为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控制起到良好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