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死亡的原因,为医院管理者进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某院2003-2007年住院死亡病例819例。结果:循环系统疾病患者住院病死率居各类疾病系统死亡之首,其次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平均死亡年龄为65.71岁。结论:加强死因顺位前5位痰病的防治工作,可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程爱萍 《中原医刊》2007,34(3):92-93
目的 了解县区级综合医院年内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探索干预措施,以降低住院病死率。方法 对本院2005年123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死因分析。结果 年内住院病死率为1.29%,前6位死因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新生儿疾病、糖尿病,其构成比分别为24.39%、17.89%、13.82%、13.01%、9.76%、6.50%。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前6位死因的防治及早期干预,是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保证生命质量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2年河南省睢县疾病监测点的人群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为今后疾病防治和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睢县2012年死因监测资料,用 spss19.0分析死亡原因的分布特点及死因构成情况。结果:2012年死因顺位前五位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传染,分别占全死因构成50.9%、20.6%、15.1%、7.7%、1.3%,平均死亡年龄是70岁。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当前造成人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长春市儿童医院27年来住院儿童死亡原因和病死亡率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长春市儿童医院1981—2007年住院所有死亡病例病历分析。结果:27年来收治住院患儿246216例,死亡3822例,病死率为1.55%。病死患儿年龄构成:新生儿52.95%,婴儿36.61%,幼儿5.15%,学龄前儿童1.98%,学龄儿童2.16%。男女比例3.00:1。各年龄段病死率逐年下降。死因顺位前3位: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先天性畸形。结论:近10年尤其是近5年人民生活水平及医院诊疗水平提高,长春市儿童医院住院患儿病死率逐年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我院18a来内科疾病的死亡特点,提高临床治愈率,对常见疾病人群的防治提供参考,收集我院内科18a的1883例住院死亡病历,统计各系统疾病的死亡例数、病死亡及死因顺位。结果显示:年病死率从1981年的9.66%逐年下降至1998年的2.66%,平均病死率为3.87%。前5位的死因顺位在80年代依次是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消化系疾病;而90年代则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6.
对119例精神科住院病人死因调查发现:躯体疾病、自杀、窒息、意外、药物中毒是其死亡原因,另有个别病人死因不明。其中躯体疾患是死亡的首要原因占63.8%,自杀次之占18.5%,两者共占死亡总数的80%以上,揭示积极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加强有自杀企图病人的管理,可望大大减少住院精神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住院死亡病例的主要死因、年龄构成比、性别和季节性差异等。本文就1994~1998年间我院1918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死因依次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外伤,死亡病例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2.34:1),50岁以上年龄段最高(64.76%),第1和第4季度的死亡病例比例相对偏高。结论为提高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外伤及老年患者的诊治水平是降低住院病人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湟中县2012年度居民死因状况及规律,为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并制定干预措施。方法:用湟中县监测居民死亡报告资料分析全部死因,主要病种死亡率及死因构成比等指标。结果:2012年(1—12)月份共报告死亡2040例。其中循环系统疾病1171例,占57.4%,恶性肿瘤404例,占19.8%,伤害254例,占12.45%,传染病和寄生虫病77例,占3.77%,呼吸系统疾病75例,占3.68%,消化系统疾病59例,占2.89%。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伤害、传染病、寄生虫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疾病等已成为我县居民的主要死因,为今后制定防控措施,努力降低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10年来儿科住院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9284例住院病儿中,死亡102例,病死率为1.09%,其中新生儿期死亡39例,占全部死亡数38.2%,居住院儿童各年龄组之首;构成死因的前三位疾病是肺炎、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及白血病;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的首位死因分别是早产生活能力低下、肺炎和白血病。提示加强围生期保健,降低早产儿的出生率,重视肺炎、白血病的防治对降低儿科住院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石宝星  范忠才 《重庆医学》2016,(33):4691-4694
目的 通过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8 670例死亡病案,了解疾病分布及死因变化规律.方法 疾病分类2000年及2001年以ICD-9为标准,其他年份以ICD-10为标准,应用Excel2007、SPSS17.0软件系统对该院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间住院死亡患者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年来男女死亡性别比例约为1.92∶1,心脏病死亡男女性别比例为1.3∶1.15年来住院患者人数在迅速增加,而病死率逐年下降.死亡高发年龄段为60岁及以上(4 281例,占49.38%),尤其是60岁以上的心脏病患者死亡人数占心脏病总死亡人数的61.9%.其次是45~59岁年龄段(占20.30%),前三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前三位死因依次为冠心病、脑出血、脑梗死;心血管系统前三位死因依次为冠心痛、高血压和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前三位死因依次为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呼吸衰竭;恶性肿瘤死因的前三位依次为肺癌、白血病及肝癌.按季节分布来看,冬季死亡人数最多(2 362例,占27.24%).从住院天数来看,以住院时间小于或等于1d的住院患者死亡人数最多,为2 625例,占30.28%.结论 分析住院患者死因、疾病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医院管理方案改革,提高该地区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1.
探明海军人员50~80年代的总死亡水平和死因谱的变动趋势,分析了1951~1986年海军在编人员的死因资料。结果提示:恶性肿瘤、意外死亡和消化病是海军在编人员的三大死因,占死亡总数的74.97%。36年来,传染病和结核病的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传染病死亡率下降了49.07%,但仍处于死因的第4~5位;结核病死亡率下降了92.68%,由50年代的第4位死因降至80年代的第10位。恶性肿瘤和脑血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0岁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的病因,为预防和治疗老年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网络直报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2012年≥60岁住院死亡患者并经网络直报的957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岁病死病例占同期病死人数的61.54%,男性病死构成明显高于女性.男女病死高峰年龄均在70~79岁.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位于病死类别的前三位.死因排序与年龄和性别有关.死因单病种顺位排列依次为肺部感染、肺癌、冠心病.结论:加强对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1996-2011年于我院老年病房住院的老年男性患者死亡原因构成特点。方法以1162例年龄≥65岁长期定居北京并于我院老年病房住院死亡的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死亡记录确定死亡原因。结果15年间于我院老年病房死亡的老年男性患者共1162例,平均死亡年龄(83.3±6.5)岁。死因构成前4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分别占总死因的41.7%、20.7%、20.4%和6.4%。肺癌、缺血性心脏病、脑梗死及肺炎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与<80岁年龄组相比,≥80岁年龄组恶性肿瘤所致死亡比例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所致死亡比例增加(P<0.01);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在两年龄组比例相当(P>0.05);近15年来呼吸系统疾病所致死亡比例增加(P<0.01);心血管疾病死亡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所致死亡比例变化不大。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是老年男性主要死亡原因。随年龄增长,恶性肿瘤死亡比例降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升高。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所致死亡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我院十年来住院死亡病例的死因和死亡时间的规律,以及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对3296例死亡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首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其次是消化系统疾病。前五种致死疾病男性均高于女性,死亡年龄高峰为60-69岁,各病种死亡高峰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死亡时间以农历朔,望期最多。结论:十年来,我院住院死亡患者前五位死因无变化,但有性别、年龄、时间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贫困县农村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及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睢县后台乡、尚屯乡和城隍乡,对其3a来死亡居民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运用全死因和PYLL分析方法对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引起当地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病、心脏病及损伤和中毒。其中损伤和中毒占死因构成的9.99%,占总PYLL的22.77%,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病这几种主要的慢性病的死亡率累积构成为65.07%,PYLL累计构成为36.95%。结论:以恶性肿瘤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当前贫困地区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损伤与中毒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总结分析北京天坛社区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变化趋势 ,为恶性肿瘤的社区防治工作提供指导依据。结果显示 :在被调查人口前 5位死因中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占全死因的 2 1 .0 5 % ,居第 2位 ;其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总构成比的 5 1 %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胃癌居首位 ,肝癌次之。提示 :应重视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防治 ,重视肿瘤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一组随访13年的老年人死亡原因与代谢综合征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2009年老年人群查体和病历资料,比较不同代谢性疾病对人群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本组2 160例老年人在13年的随访中共死亡576例,总死亡率26.67%;死亡原因排位前三名的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36.98%、31.42%和18.2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7,95%CI=1.144-1.193)和高血压(OR=1.39,95%CI=1.078-1.779)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单个代谢疾病死亡率比较,仅高血压组死亡率(29.31%)高于非高血压组(19.80%,P〈0.01),肥胖、糖、脂代谢异常组与对应非肥胖、非糖尿病、非高血压组死亡率相似。随着代谢综合征组分叠加,心、脑血管患病率显著增加,但死亡原因仍以恶性肿瘤及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结论本组老年人群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为主要死亡原因,增龄及高血压增加老年人群死亡风险,代谢综合征组分叠加未增加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状况,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2007-2008年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状况。结果:2007-2008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因中,心、脑血管疾病占首位,其次为恶性肿瘤;市区高于农村;70-79岁年龄组最高,和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有关。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逐年增多,需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以健康促进为手段,提高全社会的防病健康理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聊城市居民死亡情况及死因分布特点,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死亡率、构成比对我市2011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聊城市2011年报告粗死亡率为449.52/10万,前5位死因分别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占全部死因构成的89.87%。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已成为聊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积极开展慢性病的监测、防治工作和伤害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