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意义。方法选择本科室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80名临床见习学生,随机分为传统组(40人)和教改组(40人),传统组进行传统教学,教改组进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对比不同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教改组学生操作技能、病史采集成绩较传统组明显升高(P<0.05),教改组学生满意度较传统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效果显著,得到学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烧伤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5—12月在我科实习的海源医学院临床医学学生4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名,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20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通过理论及临床技能测试成绩和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理论知识、临床操作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认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更灵活,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培养创新思考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结论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学满意度,为烧伤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在医学影像诊断学见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于2019年9—10月选取8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在医学影像诊断学见习带教过程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则实施基于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对课中、课后成绩进行评估,最后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并由学生对影像学资料进行诊断,记录合格率,同时邀请学生评价课堂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课中、课后、综合得分均较高(P<0.05),影像学诊断合格率较高(P<0.05),课堂效果评价结果较优(P<0.05).结论 在医学影像诊断学见习带教过程中,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并且学生对翻转课堂认可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为迎接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推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病理学教学中,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分析以及总结。指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具体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是提升病理学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1—12月我院5年制临床专业及全科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64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32)和对照组(n=32),实验组实施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组为传统教学,比对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满意度调查显示学生总体对教学模式较为满意.结论 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好,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在内科学急性胰腺炎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提高教学质量与满意度。方法 选择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某院消化内科学习的35名学生为教学研究对象,采用微课+翻转课堂方式授课;同时以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方式授课的35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操作能力考核及教学质量调查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为(89.67±6.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5±7.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临床操作能力考核成绩为(90.12±4.9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2±6.51)分,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学生对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满意度为91.4%,优于对照组。结论 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法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及运用,有效提高相关知识理论考试成绩及临床操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生理学实验课的应用与研究.方法 将进入到生理学实验课学习的东北大学本科生物工程专业的78名学生随机分为2组作为研究对象.翻转课堂教学组(39名)采用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传统教学对照组(39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结束后通过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考核,以及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种方法的实际教学效果.结果 翻转课堂教学组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考核和理论基础知识考试成绩以及教学效果满意度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慕课的翻转课堂引入生理学实习课的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增添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蓝墨云班课的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助产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8级助产1、2班(120人)为实验组,2017级助产1、2班(118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基于蓝墨云班课的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通过期末测验评价教学效果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期末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蓝墨云班课的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能促进师生互动,明显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鉴于传统的生理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果较差的现状,探讨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生理学教学的影响,以便进一步提高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的教学效果,并为以后的教学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 以江苏护理职业学院2016级高职护理专业10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班(54人)和实验班(54人)。实验班(9组,6人/组)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班(9组,6人/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采取4个步骤:教师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研讨、课后巩固。完成教学后,对2个班采用相同的考卷进行期末考核,统计分析考试分数,同时用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所有数据,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结果 实验班学生的期末考核平均成绩[(80.96±10.48)分]明显高于对照班[(71.72±1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兴趣(P<0.05)、学习主动性(P<0.01)、知识理解能力(P<0.01)和学习效率(P<0.01)均得到显著提高。 结论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生理学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知识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因此该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和翻转课堂在中职药剂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中职药剂专业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用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的形式,提高中职药剂学教学质量,成为信息时代中职药剂教师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微课和翻转课堂概念和特点的研究,以及微课和翻转课堂结合应用的教学效果分析,探讨有效的基于微课的中职药剂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西北医学教育》2019,(6):1105-1108
目的探究基于云班课的PBL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我校2015、2014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见习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脾胃病见习中分别采用云班课-PBL教学法、PBL教学法,比较调查问卷、学习成绩、教师评价。结果与PBL教学法相比,云班课-PBL教学法在提高学习兴趣及积极性、知识的运用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促进师生与生生间交流、提高学习成绩等方面效果更好,学生更喜欢云班课-PBL教学法,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于云班课的PBL教学法可以提高临床见习教学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微格教学结合翻转课堂在心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进行临床见习的60名医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教学,研究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微格教学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综合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两组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实践表明,基于微信平台的微格教学结合翻转课堂应用于心内科临床见习,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翻转课堂是把传统的教学过程翻转,知识传递放在课堂之外,知识内化吸收放在课堂之中.随机选取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流行病学课程教学中,分别采用基于慕课平台+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通过随堂测试、期末考试、问卷调查等评价二者的教学效果,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联合慕课和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2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人。实验组实施翻转课堂联合慕课、微课进行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笔试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和对教学质量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客观题笔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学生的病例分析题成绩、笔试总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联合慕课和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作为推进课堂教学革命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得到广泛探索和实践。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如何评测是研究探索的难点。首先,从微课支持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论证了微课与翻转课堂的互动关系;其次,通过分析翻转课堂的三个教学阶段,构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指标;最后,以广东省青年教师信息化新课堂《药用物理学》课程为例,探索了微课支持下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增加师生互动效果,能实现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下肢静脉曲张护理为例。方法:护生53人为对照组,50人为实验组,在下肢静脉曲张护理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果:两组在理论成绩、实践成绩、教学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生成绩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慕课翻转课堂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中的可行性、可接受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内科专业方向住培学员192名,分为对照组96名,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96名,采用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法.比较课后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住培学员试题成绩(82.40±6.54)分,高于对照组(80.30±7.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培学员对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结论 慕课翻转课堂教学能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效果,提升住培学员的综合临床诊疗能力.  相似文献   

18.
信息动态     
赵阳  罗宁斌  金观桥  苏丹柯 《广西医学》2016,(12):1731-1735
目的 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临床实习研究生60名,按进入临床实习时间前后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28名学生采用传统课堂授课形式,教改组32名学生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别完成6次授课,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教改组课中、课后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教改组对教学模式喜欢度、学习主动权、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独立思考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及临床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生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医学影像诊断学》,可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思维融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专业实习生进行应用研究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2019年7月—2020年2月临床专业实习生共76名进行研究,其中38名作为研究组,运用循证医学思维融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研究;38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对两组的教学成果进行比较,评价循证医学思维融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0.001),研究组的教学质量测评和批判性思维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 <0.05)。授课教师对研究组学生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循证医学思维融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能较大提高放射科临床实习生实践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传染病见习教学目前存在较多问题:教学资源、时间均有限,教学任务重、患者配合度差、见习难度大等。这导致了传统的见习方法在传染病教学中存在多种不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质量是传染病教学一直面临的问题。为改善传统教学法的不足,解决传染病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课题组将“翻转课堂”的模式引入课堂,采用“微课”为载体,结合以往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中的经验,探索“翻转课堂”在传染病教学中的实施方案。研究结果证实基于典型病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可作为传染病临床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