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前路单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8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因Ⅱ型齿状突骨折而行颈前路单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13例,术后观察颈椎的活动度以及骨折愈合率.结果:随访10~24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且颈椎活动度未见受限,术前症状均消失,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颈前路行单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寰枢椎的生理活动功能,而且可以获得较高的骨折愈合率,是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颈椎齿状突骨折是累及寰枢椎区域稳定性的严重损伤,头颈屈曲型损伤是引起齿状突骨折的主要原因,由于具有特殊的解剖学结构,其不愈合发生率较高,文献报道Ⅱ型齿状突骨折晚期骨不连可达5%~80%[1-2].近年来,脊柱内固定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颈前路单枚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可在重建寰枢椎区域稳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寰枢关节的运动功能,且手术操作简便,创伤较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2000年8月~2010 年3月本院采用颈前路单枚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1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Ⅱ型齿状突骨折并枢椎椎体爆裂骨折前路微创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Ⅱ型齿状突骨折并枢椎椎体爆裂骨折患者20例,术前均行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X线、全颈椎CT三维重建及颈椎MRI等影像学检查及颅骨牵引术;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复位、前路齿状突螺钉联合接骨板内固定术。结果术中均无椎动脉、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发生;随访6~24个月,颈部疼痛症状完全缓解;颈椎生理曲度良好,骨折愈合率100%,无内固定松动及断钉等并发症。结论前路齿状突螺钉联合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齿状突骨折并枢椎椎体爆裂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齿状突Ⅱ型骨折3例。其中男2例,女1例。结果:随访1.3年,骨折均获骨性愈合,疗效满意,均无明显颈部活动受限。结论:采用齿状突螺钉固定术治疗齿状突Ⅱ型骨折,固定可靠,不影响寰枢关节活动,是治疗齿状突Ⅱ型骨折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诸孟君  文茜玉  周栋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4):1300-1301
目的探讨经颈前路枢椎齿状突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的手术配合。方法 14例患者(其中高空坠落伤9例,车祸伤5例),对其中5例骨折移位者,入院后行颅骨牵引复位,在骨折复位情况下行手术治疗。麻醉选用鼻插管全身麻醉。体位为仰卧位头颈后仰,在C臂机正侧位监视下行经颈前路枢椎齿状突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术后5-6 d出院,颈围制动8-12周,随访6个月-3年,均获骨性愈合,颈部疼痛基本消失。无明显颈部活动受限,日常生活功能基本正常。结论经颈前路枢椎齿状突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手术创伤小、内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术后外固定简单,愈合后寰椎功能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经验。方法:采用C型臂透视下前路中空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Ⅱ型齿突骨折20例。结果:随访2月.16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明显颈部活动受限。结论:前路螺钉内固定术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具有独特优越性,最大限度的保存了寰枢椎的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7.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上颈椎不稳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寰椎椎弓根螺钉技术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所组成的钉棒固定系统治疗上颈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5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31例寰枢不稳患者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男19例,女12例,年龄17~64岁,齿状突骨折22例(Anderson Ⅱ型16例、Ⅲ型6例),新鲜骨折15例,陈旧性7例;寰椎横韧带损伤2例,枢椎椎体血管瘤并寰枢不稳1例,Hangman骨折6例(Ⅱ型4例,Ⅱa型2例),术中在直视下行C1、C2置钉,复位固定,寰椎后弓、枢椎椎板植骨。结果 31例124枚螺钉均成功置入,复位固定满意,术后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3~6个月X线片复查内固定位置良好,寰枢植骨融合,未发生螺钉松动、断钉现象,2例患者枢椎齿状突骨折给予C1~2椎弓根固定,未植骨融合,未加压,6~8个月取出内固定,保留旋转功能。结论经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可直视下置钉、短节段固定、术中复位,可使寰枢椎即刻得到坚强固定,操作技术要求较高,要谨慎操作。  相似文献   

8.
齿突是上颈椎枕寰枢椎的骨性中轴,长约14~16mm,与周围组织构成关节,对寰枢椎起到极其重要的稳定作用。齿突骨折并非少见,在成人颈椎骨折脱位中占10%~15%。齿突特别是基底骨折,极易产生骨折部不愈合且不稳定,因此齿突骨折是上颈椎损伤累及寰枢椎不稳定的严重创伤,且愈合率较低。我科近期收治齿突骨折患者7例,对骨折部位使用前路空心拉力螺钉进行固定,术后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齿状突骨折通常是因头颈部受暴力屈曲作用下所致的一种特殊类型上颈椎骨折,Gerstenko等[1]报道约占成人颈椎骨折10%~15%.齿状突骨折后主要靠寰椎的横韧带、翼状韧带及寰椎前弓后壁维持稳定[2],如处理不当,可导致寰枢关节不稳或脱位,损伤颈脊髓造成瘫痪,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我科对9例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在术前采用Mimics软件重建颈椎模型,设计并测量相关参数,为行颈前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齿状突骨折引起的寰枢椎不稳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寰枢段不稳时,后路经寰枢侧块关节螺钉(Magerl术)是目前国内外推崇的后路固定方法。然而临床上并不是所有病例都适于行Magerl螺钉固定。目的:分析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齿状突骨折引起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4-07/2007-06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进行。对象:选择21例齿状突骨折引起的寰枢椎不稳患者,按Anderson和D’Alonzo分类,Ⅱ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定9例,Ⅲ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重度脱位12例,均有枕颈痛,颈部活动受限,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16例为E级,5例为D级方法:行颅骨牵引复位病情稳定后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C1,C2椎弓根。主要观察指标: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植骨融合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未发生神经及血管损伤等术中并发症,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术后随访最短8个月,X射线、CT复查示螺钉位置良好,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5个月内所有病例均获植骨融合,颈椎屈曲功能良好,旋转功能轻度受限,脊髓功能5例D级均恢复至E级,16例E级无变化。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后无特殊生物相容性反应,可明显提高寰枢椎的稳定性,对颈椎功能影响小,脊髓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1.
背景:Ⅱ型齿状突骨折的治疗存在难度大、风险高以及颈椎稳定性和颈椎活动度之间的选择难点。目的:探讨计算机软件应用于Ⅱ型齿状突骨折三维重建、复位以及数字化内固定设计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将1具颈椎标本制作成Ⅱ型齿状突骨折类型,进行高速CT薄层扫描,在Mimics中对骨折模型进行重建、复位,以Solidworks进行螺钉的设计,并在骨折复位三维模型上进行虚拟内固定,以此指导临床。结果与结论:对骨折标本模型进行了三维重建、复位,根据三维模型测量数据,完成虚拟螺钉内固定,并成功指导临床手术。结果显示,应用Mimics及Solidworks可在计算机上设计出用于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数字化螺钉固定,对临床手术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背景: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的优点在于可有效减少置钉操作对椎旁肌的过度损伤,有利于患者术后的腰背肌功能恢复,其微创技术操作可避免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出血多等缺陷。可折断U形长尾空心椎弓根螺钉为中空设计,撑开效果良好,内固定后应力强度、压缩时间、弯曲刚度和扭转力学性能均得到临床验证。目的:观察可折断U形长尾空心椎弓根螺钉系统置入结合小切口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2年1至12月间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可折断U形长尾空心椎弓根螺钉系统置入结合小切口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的患者30例。术后随访12个月,通过患者腰腿疼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以及影像学指标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患者术前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分别为(7.3±0.7)分和71.4±7.1;术后第3天分别为(2.9±0.7)分和29.8±3.6,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至术后12个月时,低水平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未发生显著改变。术后短时间随访发现,病例术后1年椎间融合良好,无内固定失败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提示可折断U形长尾空心椎弓根螺钉系统置入结合小切口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良好,椎间融合率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导航技术在颈前路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准确性、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对2010-01-2012-12我院骨科于导航下手术治疗的Ⅱ型齿状突骨折17例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13~61岁,平均36.2岁,随访时间8~37个月,平均随访13.8个月。全部患者应用Iso-c 3D导航系统置入齿状突螺钉,于术后1周、3、6、12个月行X光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上颈椎稳定性。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2~196min,平均118min;出血量80~210ml,平均116ml;术中透视时间(不包括注册时间)105~210s,平均125s。全部患者的切口均一期愈合,螺钉固定牢固可靠,骨折愈合良好,全部患者无上颈椎不稳定发生。结论:应用Iso-c 3D导航系统植入螺钉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高延明  张路 《中国临床康复》2013,(13):2455-2462
背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已被广泛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置入内固定治疗。目的:评估与比较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通过评估患者骨折的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关节功能评分综合分析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对两种内固定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防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置入内固定操作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是股骨转子间骨折首选置入内固定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背景:经口前路松解后路融合内固定已成为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主流治疗方法,但目前还缺乏长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口前路松解后路融合及钉棒置入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经口前路松解后路融合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患者32例,治疗后行颈椎正侧位数字化DR及颈椎MRI影像学检查了解神经压迫解除情况和骨性融合情况;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JOA评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治疗后29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①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寰枢关节复位和骨性融合,实现了复位与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双重目的。②所有患者治疗后脊髓受压明显减轻,神经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③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脊髓、椎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后无感染、破溃等并发症发生。④影像学检查显示,经口前路松解后路融合内固定是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背景:肱骨干骨折的治疗存在很多争议,桡神经损伤和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还很高,如何治疗复杂的肱骨干骨折是医生头痛的问题. 目的:综合分析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可靠性. 方法:利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10例.骨折均为外伤导致的闭合骨折,按AO分型:A型2例,B型骨折3例,C型骨折5例.采用麻醉下闭合复位或骨折端小切口复位,单纯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后1,4,8,12,20,24周和1年拍肱骨正侧位X射线片,观察骨折对位及骨折愈合情况,采用Constant评分及Mayo评分评估肩、肘关节功能. 结果与结论:随访12个月10例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外固定支架治疗后12-24周,平均16.1周愈合.1例出现桡神经损伤症状,于治疗后12周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患者肩关节Constant评分平均为77.3分;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Mayo评分平均为81.8分.结果证实,外固定支架治疗各型肱骨干骨折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背景: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证实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 目的:总结应用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应用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患者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45-83岁,平均71岁.肱骨近端Neer分型,2部分骨折5例,3部分骨折8例,4部分骨折3例;肱骨干骨折AO分型A1型5例,B1型6例,B2型2例,C1型2例,C3型1例.内固定后肩关节功能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两侧肩关节进行评分,同时计算评分百分比并作相应评价.肘关节采用改良HSS评分标准评估. 结果与结论: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9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时间8-17周,平均12.1周.2例患者出现伤口脂肪液化,换药后均愈合.1例患者治疗后出现桡神经麻痹症状,1例患者出现肩峰撞击综合征,治疗后好转.无内固定松动、螺钉切割及肱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治疗后12个月按 Constant-Murley 评分标准为65-90分,平均76.87分.与健侧百分比为71.4%-93.8%,平均83.41%.优良15例,满意1例.改良HSS肘关节评分优13例,良3例,优良率100%.说明长型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陈维东 《中国临床康复》2013,(52):9017-9022
背景:胫骨髁间棘骨折临床目前多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但其固定方法目前尚有争议。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应用空心螺钉与缝线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6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及医师建议分为空心螺钉组(n=25)和缝线组(n=21),分别在关节镜下行空心螺钉与缝线内固定。结果与结论:空心螺钉组与缝线组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固定后 Ikeuchi 膝关节评分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但空心螺钉组患者固定后功能训练时间明显比缝线组短(P 〈0.05)。提示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比缝线有利于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Fractures of the axis are commonly seen in spinal injuries. Upper cervical fractures are usually managed conservatively. However, the complications due to long-term external immobilization cannot be ignored. The traditional open surgery has the disadvantages of too much blood loss and soft tissue injury. The aim of our paper is to introduce a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reatment for multiple axis fractures.CASE SUMMARY We report a 40-year-old Chinese male who had severe neck pain and difficult neck movement after falling from 3 meters. X-ra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CT) scan revealed an axis injury consisting of an odontoid Type Ⅲ fracture associated with a Hangman fracture categorized as a Levine-Edwards Type Ⅰ fracture. The patient underwent anterior odontoid screw fixation and posterior percutaneous screw fixation using intraoperative O-arm navigation. Neck pain was markedly improved after surgery. X-rays and CT scan reconstructions of 3-mo follow-up showed good stability and fusion. The range of cervical motion was well preserved.CONCLUSION Anterior odontoid screw fixation and posterior direct C2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 with the aid of O-arm navigation and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can be an interesting alternative option for complicated multiple axis fractures.  相似文献   

20.
背景: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或者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需要通过内固定物置入达到有效的固定,这样不会影响到肩关节的活动功能,而且创伤小。目的:探讨经皮钢板内固定联合解剖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2007年3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5例,观察锁定钢板治疗后的愈合以及内固定后肩关节评分。分析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在生物力学方面的优势。结果与结论:①75例患者治疗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3个月。②治疗后X射线片显示所有螺钉位置良好,骨折复位满意,骨折均得到了愈合,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以及肱骨头坏死的病例,其中1例出现感染经治疗痊愈,72例无肩痛,3例偶有肩痛。③Neer评分优57例,良11例,中7例,差0例,优良率为90.7%。与其它内固定物比较,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固定强度大,疗效满意,已成为临床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