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初治宫颈癌患者负性情绪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健康问卷抑郁量表-9(PHQ-9)对湖南省长沙市5个肿瘤专科的170例初治宫颈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59份,初治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总分分别为(5.60±4.19)分、(5.56±4.33)分,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54.1%、54.7%;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费用主要来源、家庭人口数等是初治宫颈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初治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该多关注初治宫颈癌患者的情绪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轻初治宫颈癌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认知和心理反应,为血液透析患者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和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60名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和自行设计的COVID-19患者疫情认知问卷,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状态(GAD-7)评分为(4.43±4.16)分,焦虑检出率为41.7%;抑郁状态(PHQ-9)评分为(6.91±5.46)分,抑郁检出率为63.3%,血液透析患者的学历、感染COVID-19自我评估危险程度以及出行到医院透析是否方便对患者焦虑水平有显著影响。结论 疫情期间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较严重焦虑、抑郁情绪,应当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支持和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和必要的心理援助服务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血液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50例血液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调查和评估。结果患者GAD-7评分(10.76±4.89)分,PHQ-9评分(13.82±5.59)分。焦虑检出人数105(70.00%)例,抑郁检出人数95(63.33%)例。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婚姻状况、是否携带中心静脉导管、目前是否住院、是否清楚家庭防护、疫情是否影响睡眠(P<0.05);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家庭每月收入、是否携带中心静脉导管、目前是否在住院(P<0.05)。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血液肿瘤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需要医护人员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医疗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保证患者按时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护士焦虑抑郁情绪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设计,使用患者健康问卷(PHQ-9)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了解武汉某定点医院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现状。结果:定点医院护士抑郁检出率为35.4%,焦虑检出率为33.6%。一线护士和非一线护士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焦虑抑郁情绪受性别、年龄、婚姻状态、与新冠肺炎患者接触、同事感染和自身相关症状等因素的影响。讨论: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包括一线和非一线护士均存在明显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系统性轻链(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心理痛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22年3-5月就诊于我院细胞治疗中心的42例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心理痛苦筛查量表包括心理温度计(DT)及问题列表(PL)进行心理痛苦现状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心理痛苦得分为(4.57±1.85)分,具有临床意义的心理痛苦检出率达64.2%(DT≥4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家庭人均月收入、受累器官数量及是否心脏受累对患者心理痛苦水平有显著影响(0.05),其心理问题主要体现担忧(97.6%)、经济(71.4%),疲乏(64.3%)及水肿(54.8%)等方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及是否心脏受累是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心理痛苦的主要影响因素,解释了总变异的67.6%。结论 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心理痛苦水平较高,临床应重点关注家庭人均月收入低及心脏受累的患者,并根据PL,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心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分析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8年7月1日~9月30日在长沙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的185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等对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得分为(64. 68±7. 19)分,存在焦虑状态患者为81例(43. 78%),存在抑郁状态患者为70例(37. 83%);患者CD-RISC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与焦虑、抑郁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 0. 01)。结论: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较低,焦虑和抑郁是脑卒中患者患病后常见的负性情绪,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水平越低,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越高;反之,心理弹性能动态反应焦虑和抑郁的水平,可作为焦虑抑郁的动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痛苦与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为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预防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352例肿瘤住院患者,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痛苦温度计(DT)及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PG-SGA)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肿瘤患者心理痛苦与营养不良的现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两者相关性,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心理痛苦得分为(3.49±2.57)分,显著痛苦(DT≥4分)检出率为41.45%;营养评估得分为(6.64±5.12)分,存在营养不良(PG-SGA B+C)的有255例, 总体营养不良发生率为73.92%;心理痛苦与营养不良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533,P<0.001);年龄≥60岁、消化道肿瘤、BMI<18.5和存在心理痛苦是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痛苦及营养不良发生率均较高,存在心理痛苦的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更高。因此,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对存在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除了开展营养干预外,还应重视其心理状况的评估与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调查心内科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13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 GAD-7和PHQ-9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和评估。结果:GAD-7评分(7.33±4.78)分,PHQ-9评分为(7.29±4.82)分;焦虑检出率为62.3%,抑郁检出率为58.0%;心内科住院患者的抑郁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月收入、介入治疗次数。焦虑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月收入。结论: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偏高,影响因素为年龄、月收入、介入治疗次数,在住院期间应早期筛查,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9.
戴利萍  杨波 《当代护士》2021,28(5):41-44
目的 调查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理痛苦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上制定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研究者于2019年1月—10月,利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湘雅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纳入标准的24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发性肝癌患者一般资料问卷、心理痛苦尺度量表(Distress themometer,DT)、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short form,FoP-Q-SF)及痛苦表露指数量表(Distress Disclosure Index,DDI)进行调查.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DT得分为(4.91±1.36)分,有171例患者DT得分≥4分,显著心理痛苦发生率为68.95%;原发性肝癌患者DT得分与FoP-Q-SF得分呈正相关(r=0.617,P<0.01),与DDI得分呈现明显负相关(r=-0.685,P<0.01);经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恐惧疾病进展、家庭月收入、TNM分期、疾病自我表露及伴随症状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理痛苦的主要因素.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理痛苦发生较为普遍,痛苦检出率较高,医护人员应重视并制定出有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其心理痛苦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穆婵娟 《全科护理》2020,18(8):952-955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北京社区中老年普通居民对该疾病的认知及其心理状况。[方法]对随机抽取的217名居民进行电话访视,利用自制的“新冠肺炎基本知识知晓程度的简易问卷”评估居民对新冠肺炎的认知程度,利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病人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评估居民的焦虑及抑郁状态。[结果]“新冠肺炎基本知识知晓程度的简易问卷”得分为(8.59±0.71)分,知晓率99.08%;GAD-7评分为(1.15±2.13)分,焦虑检出率为7.83%;PHQ-9评分为(0.70±1.89)分,抑郁状态检出率为5.53%。是否伴有慢性基础疾病是中老年居民抑郁、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社区中老年普通居民,对新冠肺炎认知率高,心理状况普遍平稳。患有慢性病的居民在疫情期间需要更加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推荐的心理痛苦温度计(Distress Themometer,DT)在肺癌患者中的使用情况,探讨肺癌患者心理痛苦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使用DT对湖南省肿瘤医院2015年10-12月收治的120例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此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2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12份。在112例肺癌患者中心理痛苦分数≥4分者46例,占总人数的41.1%。肺癌患者心理痛苦分数与躯体(r=0.454,P=0.000)、实际(r=0.381,P=0.000)、情绪(r=0.543,P=0.000)、家庭(r=0.221,P=0.025)方面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排在前10位的影响因素为担心复发、医疗医药费/经济问题、日常生活被打乱、睡眠状况、疲乏、忧愁、焦虑、害怕、知识缺乏、呼吸状况。结论心理痛苦温度计可用于对肺癌患者心理痛苦评估的筛查,及时发现患者心理痛苦程度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希望水平状况及其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应用Herth希望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69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宫颈癌患者希望水平状况及其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患者总体希望水平为(36.89±4.21)分,在高等水平;年龄≥50岁、已婚、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1500元、有医疗保险的宫颈癌患者希望水平总分及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维度得分高于年龄50岁、离异或丧偶、个人月收入≤1500元、自费的宫颈癌患者,组间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7.83%、52.17%,希望总体及其3个维度与焦虑、抑郁情绪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宫颈癌患者希望水平为高等水平,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及医疗支付方式影响患者希望水平;患者希望水平与焦虑、抑郁情绪呈负相关,提高宫颈癌患者希望水平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农村宫颈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心理痛苦体温计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09例农村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为(33.57±4.61)分,处于中等水平;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心理痛苦呈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复发或转移、心理痛苦和社会支持是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农村宫颈癌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特点,为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中文版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中文版研究脑瘫儿童家长心理抑郁焦虑程度,并分析可能引起抑郁焦虑的因素,为改善家长心理健康指导方向,进而提高家庭康复和儿童康复的疗效。方法:采用PHQ-9和GAD-7对2017年3~5月期间我院随机抽取的42名住院脑瘫儿童家长进行调查,使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脑瘫严重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户籍、出生排序、孩子年龄、孩子性别、康复时长、父亲文化水平、父亲工作、主要照顾者、母亲文化水平、母亲工作等12项因素对脑瘫儿童家长抑郁焦虑的影响。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0例,其中正常心理状况4例,36例有抑郁焦虑情绪;且抑郁和焦虑呈高度相关,12项因素对抑郁或焦虑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脑瘫严重程度、父亲文化水平对抑郁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济状况、父亲文化水平、主要照顾者对焦虑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瘫儿童家长普遍有抑郁焦虑,且抑郁与焦虑呈高度相关;影响脑瘫儿童家长抑郁焦虑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脑瘫严重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父亲文化水平、主要照顾者为显著影响因素;脑瘫儿童家长接受一定的心理干预对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脑瘫儿童康复疗效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同步放化疗宫颈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焦虑、抑郁现状,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Piper疲乏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321例同步放化疗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同步放化疗宫颈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呈中度水平,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且疲乏程度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抑郁能影响宫颈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况。结论同步放化疗宫颈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率高,与焦虑、抑郁密切相关,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加强心理干预,降低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宫颈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状况,探讨影响其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为改善宫颈癌患者的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手术后组织病理确诊为FIGO Ⅰ、Ⅱ期的宫颈癌患者,在手术前、术后第7日、术后第1个月随访时(共3次),使用人口学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CES-D抑郁自评量表、POMS-SF焦虑自评量表及癌症治疗功能问卷(FACT-G)等对宫颈癌患者及同期住院良性肿瘤(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宫颈癌患者与子宫肌瘤患者在社会人口学调查表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在术前、术后第7日、术后第1个月随访时的PSQI总分、CES-D抑郁、POMS-SF焦虑以及FACT-G评分等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子宫肌瘤组患者相比,宫颈癌患者在手术前、术后第7日和术后第1个月随访时的PSQI总分、CES-D抑郁和POMS-SF焦虑评分均较高,但FACT-G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子宫肌瘤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工作状态、家庭经济状况、医疗付费方式、疾病诊断与分期、疼痛评分、抑郁、焦虑、生活质量等与宫颈癌患者睡眠障碍明显相关.结论 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术前和术后早期各时段睡眠质量低于良性肿瘤患者,且宫颈癌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也较高.睡眠障碍不仅导致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焦虑,而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癌症化疗病人症状负担及心理痛苦现状,并探讨心理痛苦的症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9月—2021年12月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肿瘤科257例癌症化疗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病人一般资料调查表、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和心理痛苦管理筛查工具对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评估其症状强度、发生频率及心理痛苦程度,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其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结果:257例癌症化疗病人心理痛苦得分为3.00(1.00,5.00),处于中度以下水平;其中,心理痛苦评分≥4分114例(44.36%);问题列表中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担忧152例(59.14%)、恐惧129例(50.19%)、紧张125例(48.64%)、疲乏104例(40.47%)和悲伤91例(35.4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人的患病时长、疼痛、食欲下降、焦虑和幸福感下降是癌症化疗病人心理痛苦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癌症化疗病人心理痛苦总体处于中度以下,临床医护人员需关注其症状与心理痛苦情况,对心理痛苦水平较高的病人提供针对性的个体化干预措施,以减轻病人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及癌因性疲乏等多个心理症状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广州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43例。结果宫颈癌患者焦虑发生率44.10%,抑郁发生率39.16%,癌因性疲乏发生率为83.2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婚姻状况、有无子女情况、不同癌症分期、不同治疗方式的宫颈癌焦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癌症分期、不同治疗方式的宫颈癌抑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治疗方式的宫颈癌疲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癌症中晚期、未婚或其他是焦虑的危险因素;癌症中晚期、无业或退休、未婚或其他是抑郁的危险因素;化疗、未婚或其他是癌因性疲乏的危险因素。结论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均处于轻中度水平;疲乏程度处于中度水平。影响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疲乏主要的因素:癌症分期、婚姻状况、就业状态及治疗方式。提示医护人员应重视宫颈癌患者心理变化,在治疗期间有针对性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宣教,减少焦虑、抑郁、疲乏等负性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青年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痛苦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146例中青年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采用患者的一般资料问卷、心理痛苦筛查工具的心理痛苦温度计(DT)和问题列表(PL)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青年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痛苦评分为(5.78±2.65)分,心理痛苦检出率为63.70%(DT评分≥4分),PL得分频率前十位的条目分别是体形/外表、身体活动受限、经济问题、工作/上学、担忧、性、洗澡/更换衣物、与伴侣相处、疼痛、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疼痛情况、造口自护能力、婚姻3个自变量对DT得分≥4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青年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痛苦发生率高,且疼痛情况、造口自护能力、婚姻是心理痛苦的独立影响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关注该类人群,同时应积极控制疼痛,加强健康教育,关注其家庭婚姻状况。  相似文献   

20.
李凤强 《中国临床研究》2013,(2):123-125,127
目的探讨原发性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治疗的53例原发性癫痫患者和同期53例年龄、性别与原发性癫痫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测评。结果原发性癫痫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分别为45.28%和52.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3%及13.20%(P均<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初次发作年龄小、发作频率大、病程长和有睡眠问题是原发性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而原发性癫痫者对癫痫了解程度和SSRS总分是原发性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主观支持分是原发性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结论原发性癫痫患者焦虑情绪普遍存在,其焦虑抑郁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