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沙眼衣原体肺炎30例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眼衣原体是引起人类眼、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孕妇宫颈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2%~47%。沙眼衣原体阳性孕妇所生婴儿20%~50%发生沙眼衣原体结膜炎,10%~20%发生沙眼衣原体肺炎。作者2004年3月-2004年12月收治新生儿沙眼衣原体肺炎30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法对57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同时进行肺炎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肺炎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总检出率为56.0%,其中肺炎支原体为29.1%,解脲脲原体为23.3%,沙眼衣原体为8.2%,肺炎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为3.2%,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为1.4%。在年龄分布上,<28 d组患儿解脲脲原体感染率高达30.3%,且与其他组的差异有显著性,1个月-1岁组、>1-3岁组和>3岁组的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28 d组,差异有显著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四季差异无显著性,解脲脲原体冬春感染率高,沙眼衣原体春季感染率低。血和痰两种类型标本,肺炎支原体与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与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生儿较其他年龄段患儿易感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逐渐增高。痰标本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液。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法诊断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快速、敏感,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3.
小婴儿肺炎患者沙眼衣原体培养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小婴儿肺炎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及对应的临床症状。方法 用鼻咽拭子采集226例标本,同时用此采集法与鼻咽抽吸物采集法同时采集63名患儿标本,用细胞培养法。结果 除去污染酶菌35例小婴儿鼻咽拭子细胞培养沙眼衣原体20.9%(40/191)阳性。鼻咽拭子与鼻咽部抽吸物63例,培养阳性分别的11例与10例,前者更适宜于临床应用。回顾并总结了小婴儿沙眼衣原体肺炎常见的特征性症状体征。结论 儿科医师应对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小婴儿肺炎要给予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热启动双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蜡隔热启动双重聚合酶链反应同时检测临床泌尿生殖道样品的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的方法,对175例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其中淋病奈瑟菌阳性20例,占11.4%,沙眼衣原体阳性为39例,占22.3%,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双重感染为12例,占6.9%,做了单一PCR与双重PCR对照,结果完全相符,并对阳性PCR产物进行了限制性酶切鉴定,本实验表明,双重PCR对于临床检测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是一快捷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本地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临床感染现状,为临床医生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1999-2001年在我院门诊就诊病人共获取泌尿生殖道标本9767份,其中男性标本2304份,女性标本7463份。培养法检测淋病奈瑟菌和解脲支原体,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或男性急性尿道炎患用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法检测淋病奈瑟菌。结果 1999-2001年共计检测标本9767份,男性2304份,三种病原体阳性共1155份,检出阳性率为50.1%;女性7463份,三种病原体阳性共2353份,检出阳性率为31.5%。三种病原体在1999年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为33.5%,2000年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为34.8%,2001年感染的阳性检出率达到39.2%。在3年中淋病奈瑟菌总的阳性率为13.5%,沙眼衣原体阳性检出率为14%,解脲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24%。在3508份阳性标本中,患年龄分布<20岁92例,占2.6%;20-30岁1298例,占37%;30-40岁1789例,占51%;>40岁329例,占9.4%。结论 男性在门诊直接用脓液涂片革兰染色,阳性检出率可达90%以上,无需再做细菌培养,而女性淋病患,细菌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阳性检出率不仅明显高于涂片革兰染色法,而且结合临床有较明确的诊断价值。性病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人群,男性主要是淋球菌感染,女性多见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单一感染,女性较男性易发生混合感染。提示泌尿生殖道感染病人,仍应重视对这三种病原的检出,及时诊断和治疗由这些病菌引起的性病,防止性传播疾病的扩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肺炎衣原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参照Campbel报道的肺炎衣原体全基因序列、G+C比例和次级结构设计一对引物,采用PCR法检测肺炎衣原体DNA及临床标本中的肺炎衣原体感染。结果经对肺炎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大肠埃希菌、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物进行PCR扩增,结果只有肺炎衣原体出现单一437bp的扩增区带;敏感性试验可检测出10fg的肺炎衣原体DNA;10份模拟标本均扩增出437bp区带;22份小儿肺部感染的咽拭子标本中有5份为阳性,阳性率为22.7%,而显微镜检查只有2例可见包涵体;12份正常小儿咽拭子标本均为阴性。结论PCR法检测肺炎衣原体,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准确的特点,为肺炎衣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重庆地区191例小婴儿鼻咽拭子细胞培养沙眼衣原体20.9%(40/191)阳性。我们认为鼻咽拭子与鼻咽部抽吸物培养效果相当,前者更适宜于临床应用。并从标本采集与贮藏温度提出方法学改进以提高培养的灵敏度;总结了小婴儿沙眼衣原体肺炎常见的特征性症状体征,以引起儿科医师对本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1992年11月~1997年10月对住院13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咽拭子衣原体培养分离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衣原体特异性lsM、IgG抗体或PCR检测,以证实沙眼衣原体(CT)和肺炎衣原体(TWAR)是广州市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并对不同检测方法所得结果提出讨论。l材料及方法1.l对象;136例中,男93例,女43例,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7岁,卫岁以内婴儿60例,~3岁48例,~7岁28例。诊断为支气管肺炎gi例(66.9%),支气管炎35例(25.7%),支气管哮喘并感染10例(7.4%)。1.2标本收集:()患儿入院后即取咽…  相似文献   

9.
沙眼衣原体是引起人类眼、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孕妇宫颈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2%~47%。沙眼衣原体阳性孕妇所生婴儿20%~50%发生沙眼衣原体结膜炎,10%~20%发生沙眼衣原体肺炎[1]。作者2004年3月~2004年12月收治新生儿沙眼衣原体肺炎30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儿均符合沙眼衣原体肺炎诊断标准[2]。男21例,女9例,早产儿7例,足月儿23例。顺产26例,剖宫产4例,均有羊膜早破。体重1.9~4.5 kg,出生时间17~28 d。临床表现为轻度咳嗽18例,百日咳样咳嗽12例,气急26例,口吐白沫17例,紫绀13例,三凹征15例,低热11例,两肺呼吸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辽宁农村地区反复流产妇女与沙眼衣原体感染关系。方法筛选出无明显诱因的163例反复自然流产2次以上,现居住在辽宁农村地区的妇女。同时从正常生育的农村妇女中随机抽取30例作对照组,取材为宫颈柱状上皮细胞,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病原体的感染情况。结果沙眼衣原体阳性检出率34.97%,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P〈0.01)。结论沙眼衣原体可能是造成辽宁地区农村妇女反复自然流产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因胎膜早破入住的临产妇宫颈分泌物微生物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1648例临产妇宫颈分泌物,同时进行支原体培养+药敏、沙眼衣原体抗原及细菌培养+药敏的检测。结果临产妇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细菌总感染率为52.30%。支原体感染率40.23%,主要为解脲支原体感染39.38%,敏感性最强的为强力霉素93.67%和美满霉素93.51%。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3.03%。细菌检出率24.27%,主要的感染菌群为念珠菌、B群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方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青霉素最高,B 群链球菌对林可霉素最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最高,粪肠球菌对四环素最高。结论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细菌感染等是引起胎膜早破重要原因,应引起临床的重视,提高生育质量,降低 PROM 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PCR诊断婴儿沙眼衣原体肺炎及母婴垂直传播关系的观察孙俊秀李丽芳高丽孟妍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对小儿肺炎病原学的研究越来越广泛。现已证实,沙眼衣原体(CT)也是婴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1]。我们对112例3个月以内的肺炎患儿,取鼻咽拭子,用PCR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该院孕妇患性传播疾病(包括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淋病、梅毒及艾滋病)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母婴健康,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方法对2934例于该院产科门诊进行孕期检查的孕妇进行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筛查,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和 HIV抗体的检测。结果孕妇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4.02%(118/2934),其中小于20岁年龄段孕妇的阳性率最高,为10.53%(10/95)。孕妇感染高峰在5月份和10月份,检出率分别为5.56%(16/288)和6.82%(12/176)。淋病检出率为0.17%(5/2934),梅毒检出率为0.37%(11/2934),艾滋病检出1例。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梅毒螺旋体是孕妇感染性传播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病原菌,HIV的感染率相对低一些。沙眼衣原体在小于20岁年龄段中的检出率最高,感染有随季节变化的规律(高发于春、秋季)。对应加强对孕妇性传播疾病的宣传及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达到母婴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研究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原学,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技术对103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门诊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病原体的检测。结果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和单纯疱疹病毒(HSV)的检出率分别为37.86%、28.15%和25.24%,混合感染率为21.36%。结论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和单纯疱疹病毒是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聚合酶链反应(PCR)在诊断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中的实用性,对576份来自不同感染率人群的尿道、宫颈拭子标本进行PCR和细胞培养检测衣原体的比较,参照“扩大的金标准”,PCR和培养法的敏感性分别为100%、97.0%和86.4%、87.9%,特异性分别为98.5%、99.7%和100%,PCR的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5.7%、97.0%和100%、99.7%。表明在沙眼衣原体检测中,PCR具有极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替代培养法。  相似文献   

16.
刘广兴  吴强 《华西医学》1997,12(4):478-479
本文对200例不育女性进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检测及宫颈粘液中抗精子抗体的检测,结果提示,衣原体阳性38人,其中宫颈粘液中抗精子抗体亦阳性8人(占21.0%),衣原体阴性162人,其中抗精子抗体阳性13人(占8.0%),两上比差别显著(P〈0.05)。实验结果表明女性不孕症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宫颈粘液中抗精子抗体增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在安陆市女性中的发病情况。方法:解脲支原体采用郑州博赛生物技术研究所生产的解脲支原体快速培养试剂进行快速培养;沙眼衣原体采用上海凯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沙眼衣原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进行检测。结果:解脲支原体的发病率约为24.5%,沙眼衣原体的发病率约为11.5%;而且解脲支原体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沙眼衣原体。结论: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在安陆市女性中的发病率已不容忽视。采用敏感、特异的技术检测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有助于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血清HP-IgG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进一步探索对HP感染的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对104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同步进行了血清HP-IgG检测及快速尿素酶实验的阳性检出率比较。结果显示:血清HP-IgG检测法阳性率为57.7%,而快速尿素酶法阳性率为15.4%,P〈0.05;其中慢性胃炎57例,前方法检测HP阳性率为63.1%,后检测法阳性率为8.8%,P〈0.005;溃疡病27例,阳性率分别为44.4%和29.6%,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慢性盆腔炎与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采集363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宫颈分泌物检测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进行分析。结果363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沙眼衣原体阳性106例(29.20%),解脲支原体阳性67例(18.45%),两种混合感染47例(12.95%),且年轻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率较高,与中年妇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年轻女性慢性盆腔炎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是慢性盆腔炎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20.
呼吸道感染患儿支原体与衣原体感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MP)、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35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MP、Uu、CT.结果 MP、Uu、CT总检出率为58.4%,其中MP感染占29.9%;Uu为21.3%;CT为7.4oA;MP和Uu混合感染率为3.2%;Uu和CT混合感染率为1.4%.在年龄分布上,新生儿组患儿Uu感染率为30.3o,4,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但MP感染率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MP、Uu为冬春季感染率高;CT春季感染率低.MP、Uu在痰标本中的检出率高于血标本。结论 新生儿较其他年龄组患儿易感染Uu、CT,MP随年龄增长感染率逐渐增高。痰标本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荧光定量PCR法诊断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快速而敏感,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