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溶栓后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预测。方法对108例发病〈12h临床诊断AMI的患者进行急诊溶栓治疗,以同期58例临床诊断为AM/但因年龄〉70岁或发病时间〉12h而未行溶栓治疗。另取临床诊断冠心病而无AMI者82例为对照组。各组患者在就诊时或溶栓时(DO组)及就诊或溶栓后24h(D1组)、第5天(D5组)行心电图检查,测量QTd;以心脏复苏或心脏猝死为研究终点,分为1年内猝死组、存活超过1年组。结果AMI未溶栓组的QTd为(87.5±14.2)ms,显著长于对照组[(36.4±15.3)ms,P〈0.01)]。AMI溶栓后血管再通组的QTd为(62.3±13.6)ms,显著短于未溶栓组(P〈0.05);溶栓后血管未开通组的QTd为(71.3±17.8)ms,与未溶栓组无显著差异(P〉0.05)。AMI未溶栓组早期(〈5d)频发室早、室颤等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8.0%,显著高于行AMI溶栓后血管再通组(17%,P〈0.01)。AMI溶栓治疗再通后一年内猝死发生率1.4%,显著低于未溶栓组(8.6%,P〈0.01)与对照组(1.7%)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AMI后QTd显著延长,急诊溶栓后QTd显著缩短。QTd可以作为预测AMI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升高在老年冠心病忠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空腹外周血取白老年冠心病患者70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45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22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2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5例,以及非冠心病对照组30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结果ACS组血清CRP水平为(17.68±6.32)mg/L,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5.46±4.73)mg/L and(3.58±2.87)mg/L,P〈0.051。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之间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RP水平可作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辅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院外、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救治效果。方法应用一体化救治模式703例ACS患者为研究组,非一体化救治模式508例ACS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临床好转率为73.12%,死亡率为12.52%,溶栓627例(89.19%)、1 h内溶栓173例(27.59%)、1~3 h内溶栓297例(47.37%)、3~6h溶栓148例(23.6%),6 h以上溶栓9例(1.44%)、溶栓再通467例(74.48%,对照组临床好转率为62.6%。死亡率为19.49%,溶栓332例(65.35%)、1 h内溶栓28例(8.43%)、1~3 h内溶栓91例(27.41%)、3~6 h溶栓130例(39.16%),6 h以上的溶栓83例(25%)、溶栓再通206例(62.05%),两组参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体化救治组的ACS患者治疗率较传统救治组提高、入院溶栓准备时间缩短,患者的临床好转率增高、死亡率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体重指数(BMI)与血浆apelin、血管紧张素11(Ang11)等因素的关系。方法41例心力衰竭患者,男20例,女21例,平均年龄(66±12.3)岁,按BMl分为正常体重组16例、超重组13例、肥胖组12例,按照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Ⅲ级22列,心功能Ⅳ级19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的血浆apelin、AngⅡ水平。结果肥胖组apelin水平为(0.48±0.15)ng/ml,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0.18±0.15)ng/m1]及超重组([O.27±0.06)ng/m1],而超重组又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0.01)。心功能Ⅳ级患者的apelin水平为(0.35±0.16)ng/ml,显著高于心功能Ⅲ级的患者[(0.26±0.13)ng/ml,P〈0.05]。心功能Ⅳ级患者的Ang11水平为(0.34±0.15)ng/ml,显著高于心功能Ⅲ级的患者[(0.23±0.09)ng/ml,P〈0.05]。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apelin水平与BMI成正相关、而Angll水平与BMI无关;血浆apelin、Angll水平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肥胖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apelin水平较高,可能是其生存率提高的因素之一;心力衰竭患者测定apelin、Angll可作为判断病情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OP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08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7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62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68例,以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65例(对照组),接受冠脉造影证实冠心病诊断。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AOPP浓度,采用乳胶凝集反应法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各组血清AOPP和血清hs—CRP浓度的差异,血清AOPP浓度和血清hs—CRP浓度之间的关系作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ACS各组患者AOPP浓度和hs—CRP浓度显著高于SAP组(均P〈0.05)。ACS组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OPP浓度和CRP浓度显著高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均P〈O.05),且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AOPP浓度和CRP浓度显著高于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均P〈0.05)。血清AOPP浓度与血清CRP呈高度正相关(rw648,P〈O.01)。结论AOPP参与了ACS的发病过程,并可能与炎症反应互相促进。AOPP浓度异常增高是反映ACS患者体内存在严重氧化应激状态的重要指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和临床病情评估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成人心绞痛或心源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是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冠脉发生急性病变,即在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不稳定,破裂及/或出血,导致血小板聚集,引起急性血栓形成,冠脉闭塞。ACS包括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疾病谱,即不稳定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以及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据最近统计(2005年),美国每年因ACS住院的患者达170万,其中仅1/4为ST段抬高的AMI,3/4(约140万)患者为UA/NSTEMI。STEMI最常见的原因是一支冠脉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术(CPR)后多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对ICU急性心肌梗死CPR后的5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干预组(25例)和综合治疗对照组(25例),对两组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和CPR后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干预组机械通气时间为(257.81±97.65)h,显著短于对照组[(425.33±81.57)h,P=0.000];因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患者干预组6/25(24%)例,对照组15/25(60%)例,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第1天的肌酸激酶同工酶值为(185.13±13.36)U/L,与对照组(183.12±12.57)U/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63);干预组治疗第3和第5天的肌酸激酶同工酶值为(110.56±12.14)U/L和(39.73±10.37)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7.35±11.49)U/L和(73.52±10.18)U/L.P〈0.05);治疗前后MODS评分结果显示对照组无明显改善,干预组明显降低,治疗第5天干预组MODS评分为(1.59±1.36),明显低于对照组(2.96±0.23,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改善其心肌酶学和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乌司他丁对急性心肌梗死CPR后多脏器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死亡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接受了PCI治疗的AMI患者(男35例,女11例,年龄42~95岁,存活出院27例,院内死亡19例)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AMI合并cS患者PCI术后死亡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死亡组年龄(74.37±10.26)岁,显著长于存活组[(62.96±10.40)岁](P〈0.05);死亡组中有心肌梗死史者,并发糖尿病及高血压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均P〈0.05)。死亡组血肌酐(Cr)峰值为(137.74±52.40)μmmol/L,显著高于存活组【(94.48±25.18)μmmol/L],死亡组左室射血分数(EF)为(31.05±8.43)%,显著低于存活组[(38.93±8.40)%](均P〈0.05)。结论年龄≥65岁、陈旧性心肌梗死、糖尿病、高血压、EF〈35%、肾功能不全(Cr〉133μmol/L)是AMI合并CS患者PCI术后死亡的相关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大量输注晶体液与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5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8.20±13.62)岁,接受晶体液输注,发病48h内晶体液入量〉15L组19例,〈15L组31例。50例中13例并发腹腔高压(IAH)但没有达到腹腔问隔室综合征(ACS)的标准,8例并发ACS,余29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休克后48h内晶体液输入量与IAH(包含ACS)发病率的关系。结果休克后48h内晶体液输入量ACS组为(11.77±3.68)L,显著高于IAH组[(8.25±2.43)L,t=2.68,P〈0.05]和对照[(5.59±2.71)L,t=-2.75,P〈0.05]。而IAH组的48h内品体液输入量亦显著高于对照组(t=2.62,P〈0.05)。晶体液入量〉15L组的IAH(包含ACS)发病率为68.42%(13/19),显著高于晶体液入量〈15L组(25.81%,8/31,P〈0.05)。结论大量晶体液的输入与脓毒性休克患者并发LAH与ACS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r-PA)重组缺失变体瑞替普酶与国产尿激酶(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77例AMI的患者均采用静脉溶栓,随机分为瑞替普酶治疗组(35例)和UK治疗组(42例),观察两组的溶栓冠脉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急性期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梗死部位、溶栓剂开始注入距发病时间(治疗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瑞替普酶组30min、60min、120min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34·29%、62·86%、85·71%,UK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14·29%、30·95%、57·75%,r-PA组30min、60min、120min的临床判断再通率均高于UK组,在每个时间段两组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瑞替普酶组30min、60min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UK组60min、120min的再通率,r-PA组冠脉再通较UK组至少提前30min。两组患者在出血、心律失常、过敏反应及低血压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0d的病死率r-PA组为8·9%,UK组为9·5%,r-PA组略低于UK组,但两组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再通时间早、冠脉再通率高、给药方便、药物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而安全的治疗AMI的较理想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后是否会出现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E-选择素增高,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CPR后存活≥48h的43例患者次日晨采集肘静脉血,采用ELISA定量测定血浆sE-选择素、sP-选择素,按是否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症进行分组,并与40例非危重病患者作对照。结果①CPR后29例(29/43)发生SIRS,SIRS组血浆s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非SIRS组及对照组(均P〈0.01),SIRS组与非SIRS组血浆sE-选择素水平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却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②CPR后1周内19例患者发展为脓毒症,脓毒症组血浆s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二组血浆sE-选择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CPR后死亡患者血浆sE-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存活患者(P〈0.01),但两组血浆sP-选择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SIRS是CPR后一种常见的非特异性反应,血浆sP-选择素水平可能帮助识别脓毒症高危患者,血浆sE-选择素水平可能有助于CPR后不良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高危患者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185例中、高危非ST段抬高ACS患者,根据药物治疗后病情变化,分别在入院1—2d内(126例,早期介入组)或3.14d(59例,延迟介入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PCI。所有‘罪犯”病变均予治疗,介入方法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直接置入支架等。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心绞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PCI后30d及6个月心源性死亡、心绞痛复发等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早期介入组手术成功率与延迟介入组相似,分别为97.9%和95.6%(P〉0.05),但入院至心绞痛缓解时间分别为(2.9±1.1)d和(6.0±3.6)d(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9.7±4.3)d和(14.2±6.6)d(P〈0.05);在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及心功能恶化发生。30d随访期间早期介入组总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延迟介入组明显减少,二者分别为2.6%和13.6%(P〈0.01)。结论非ST段抬高ACS患者进行早期介入治疗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近、远期临床效果较满意,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较高,可作为大多数非ST段抬高ACS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导管抽吸血栓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在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治疗中的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接受急诊PCI治疗的高龄STEM[患者242例,随机分为两组:行血栓抽吸导管术128例(实验组),行单纯PCI术11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肌损伤标记物及左心室收缩功能情况。患者随访1年,比较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及脑利钠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4,0.12,均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血压无统计学差异(t=2.33,P〉0.05),但治疗后BNP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t=4.98,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血压显著低于治疗前,而BNP显著高于治疗前(t=18.17,11.83,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压下降较实验组明显(t=14.41,P〈0.05),而组BNP上升比例显著高于实验组(t=8.03,P〈0,05)。实验组肌钙蛋白I、CK—MB、CK—MB峰值、缺血相关动脉慢血流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8.08,7.30。10.43,15.65,均P〈0.05),而心电图ST回落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x2=0.54,均P〉0.05)。术后1个月实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改善均显著优于较对照组(t=10.68,22.20,均P〈0.01),实验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X2=5.86,均P〈0.05)。随访1年后,实验组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x2=3.77,4.92,均P〈0.05),两组患者猝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别(X2=0.63,均P〉0.05)。结论血栓抽吸导管用于治疗高龄STEMI患者,能有效地改善心肌组织灌注,提高左心室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异常变化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13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56例有胸闷、心悸等症状,75例无症状)和70例正常人于空腹状态抽取外周静脉血,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TnI,并检测血清肌酐、糖化血红蛋白,进行12导联心电图(EKG)、二维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同时记录血压、临床症状。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组的cTnI水平为(0.103±0.451)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016±0.062)ng/ml,P〈0.05]。慢性肾衰患有症状组的cTnI水平为(0.382±1.610)ng/ml,显著高于无症状组[(0.073±0.158)ng/ml,P〈0.05]。有症状组cTnI异常率分别为33.9%,显著高于无症状组(8.0%,P〈0.05);有症状组、EKG、UCG异常率分别为87.5%和69.64,与无症状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76.0%和56.0%,均P〉0.05)。cTnI升高与肌酐水平、血压、血糖、透析方式均无相关性。结论CRF患者cTnI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心肌损伤发生率极高,cTnI可作为心肌损伤的更特异的预测指标并用以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