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和分析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的影像学改变和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之间的相关性,为VCI的中医药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血管性痴呆组(VaD组)及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非痴呆组(VCIND组),对3组患者分别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和颅脑MRI检查.结果:①在VCI患者中医证候中,单一证候较少,多为复合证候.在本次研究中各个证候出现率由大到小为:肾精亏虚、痰浊阻窍、瘀血阻络、肝阳上亢、腑滞浊留、热毒内盛和气血亏虚.②在中医证候和磁共振成像改变的分析中,VCI的中医证候在不同部位的脑损害时的出现率具有显著差异性.③脑损害部位与中医证候积分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腑滞浊留、热毒内盛和肾精亏虚可能分别是基底节梗塞、脑萎缩和双侧半球梗塞的危险因素.结论:在VCI的中医证候中,痰浊阻窍证在头颅MRI上多表现基底节梗塞;瘀血阻络证多表现侧脑室旁梗塞;热毒内盛证多表现左侧脑半球梗塞;肾精亏虚证多表现双侧脑半球梗塞和脑萎缩,而瘀血阻络证则多表现为皮质损害.同时腑滞浊留证、热毒内盛证和肾精亏虚证可能分别是基底节梗塞、脑萎缩和双侧半球梗塞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组合规律。方法:采集VD患者95例依据中医辨证量表(SDSVD)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比较各证候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文化程度构成差异,分析各证候出现率及证候组合方式,对证候积分进行相关矩阵分析。结果:VD患者各证候间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文化程度构成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D患者证候出现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腑滞浊留证气血亏虚证火热内盛证肝阳上亢证,出现率分别为86.32%、56.84%、54.74%、45.26%、40.00%、33.68%、32.63%。其中单证占8.42%,两证组合占14.74%,三证组合占25.26%,两证组合以肾精亏虚证+瘀血阻络证出现最多,三证组合中以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出现最多。证候相关矩阵分析显示,火热内盛证与肝阳上亢证相关性最大,其次为腑滞浊留证与痰浊阻窍证均呈正相关。结论:VD的证候主要以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最为常见,证候组合以虚实夹杂为其主要特点,肾虚血瘀痰阻为其基本病理机制;证候积分相关矩阵分析提示,清肝泻火有助于平肝潜阳,合理采用通腑降浊法有助于化痰开窍醒神。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性认知损害(VCI)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 对774例受试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检查,结合影像学、生化检查,初步筛选出VCI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NC组)142例,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辨别、中医证候评分以及中医证候对于VCI的危险度研究.结果 VCI组痰浊蒙窍证、瘀阻脑络证、腑滞浊留证出现的比率和证候积分显著高于NC组,热毒内盛证、气血不足证的比率和证候积分低于NC组(P<0.05或P<0.01).NC组单一证候所占的比例高,VCI组多个证候比例高.中医证候对于VCI的危险度显示,痰浊蒙窍证、瘀阻脑络证、腑滞浊留证回归系数分别为3.472、8.866和3.921(P<0.01).结论 痰浊蒙窍证、瘀阻脑络证、腑滞浊留证在VCI患者中出现频率高、程度严重,其可能是VCI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从中医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病因病机、证候、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本虚标实,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是VCI的发病基础,痰瘀内生、瘀痹脑窍、毒损脑络是病机所在;辨证多为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肝阳上亢证、火热内盛证、腑滞浊留证、气血亏虚证等7个证型;中医治疗多从补肾、活血、化痰等法则出发,进行临床干预。参考文献18篇。  相似文献   

5.
从中医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病因病机、证候、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本虚标实,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是VCI的发病基础,痰瘀内生、瘀痹脑窍、毒损脑络是病机所在;辨证多为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肝阳上亢证、火热内盛证、腑滞浊留证、气血亏虚证等7个证型;中医治疗多从补肾、活血、化痰等法则出发,进行临床干预。参考文献18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纳入2016年10月—2019年12月中山市中医院就诊的脑小血管病患者272例,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结果分为无认知障碍组、轻中度认知障碍组、重度认知障碍组,按影像学总体负荷评分分为负荷1~2分组和负荷3~4分组。采集人口学信息,采用血管性痴呆中医辨证量表归纳证型分布,并结合患者影像学总体负荷评分比较组间分布差别。结果272例CSVD患者中医证型出现频次最高证候要素为瘀、痰(均超过50%),其次是腑浊(32.72%),肾精亏虚、气血亏虚见于1/3的患者。进一步分析,痰浊阻窍、瘀血阻络、腑滞浊留、气血亏虚4个证型在无认知障碍、轻度认知障碍、重度认知障碍组间分布存在差异,重度认知障碍组瘀、痰、浊证型占比较轻度认知障碍组更高(P均<0.05)。以影像学负荷评分分组,负荷1~2分组以痰浊阻窍证和瘀血阻络证最为常见,负荷3~4分组则以瘀血阻络和气血亏虚为主要证型,2组瘀血阻络、气血亏虚证型分布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从脑结构影像方面反映出血瘀是脑络病变的重要病理因素,本虚标实是脑络病变的重要病机特点。结论CSVD中医证型分布具有虚实夹杂、多证兼合的特点,瘀、痰、浊可能是认知损害的重要病理因素,血瘀脑络是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中医辨证分布规律,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方法 通过观察VD的中医辨证量表(SDSVD),对60例VD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 VD患者的辨证分型为肾精亏虚型为28.3%、痰浊阻窍型为23.3%、瘀血阻络型为21.7%、肝阳上亢型为10.0%、火热内盛型为8.3%、腑滞浊留型为5.0%、气血亏虚型为3.3%.结论 VD有明显的中医辨证规律,前三位依次为肾精亏虚型、痰浊阻窍型、瘀血阻络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损害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检索199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轻度认知损害证候研究类文献,对其中中医证型及证候要素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专家经验得出各证候要素的相关症状。结果共纳入32篇文献,经术语规范化后得出轻度认知损害有24个证型,出现频次前5位的分别为痰浊蒙窍证、肾精亏虚证、气血两虚证、热毒内盛证、瘀阻脑络证。病位类证候要素中肾和脑所占比率最高,分别为30.83%和30.00%;病因、病性类证候要素中气虚所占比率最高为16.50%。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并结合专家经验共提取出15个证候要素,其中包含69个症状。结论轻度认知损害中医证型以痰浊蒙窍证与肾精亏虚证为主,病位主要在肾、脑,病性为气虚。  相似文献   

9.
李会琪  何剑波  张恒  姚力  沙娟娟 《陕西中医》2013,(10):1275-1276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认知障碍与中医证候分型及脑白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对152例脑梗塞患者采用MMSE联合Moca进行认知功能测评,分为无认知障碍组、轻度、中度、重度认知组障碍组,均行中医证候评分,并行头颅MRI检查,进行脑白质疏松程度评分,分析脑梗塞后认知障碍与中医证候评分及脑白质疏松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脑梗塞后认知障碍组以肾精亏虚、瘀阻脑络、痰浊阻窍证型为主;脑梗塞后认知障碍MMSE评分与肾精亏虚评分、白质疏松评分均呈负相关,而肾精亏虚评分与白质疏松评分呈正相关;脑梗塞患者肾精亏虚的程度越重,白质疏松的程度越重,发生认知障碍的程度越重。结论:肾精亏虚程度及白质疏松程度可作为判断脑梗塞后认知障碍发生及严重程度的重要中医证候指标及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的中医证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中医药治疗aMCI提供辨证依据. 方法对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老年病科就诊的患者及招募的7个北京社区的居民进行神经心理学、影像学、生物化学检查,根据MCI和AD诊断标准,分为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组(aMCI组)、阿尔茨海默病组(AD组)和正常对照组(NC组),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辨别.分析评价aMCI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对aMCI的危险度,以及中医证候与年龄的相关性. 结果 aMCI组肾精亏虚证、痰浊蒙窍证及瘀阻脑络证积分显著高于NC组(P<0.05或P<0.01).NC组主要以单证居多,而aMCI、AD组患者中,以3证及以上复合证居多,其中痰浊蒙窍证合并肾精亏虚或瘀阻脑络证或气血不足证的比率较高,aMCI组、AD组患者显著高于NC组(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MCI最危险的中医证候是痰浊蒙窍证.NC组肾精亏虚证积分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 aMCI和AD的主要证候特征是肾精亏虚证、痰浊蒙窍证、瘀阻脑络证,其中正常老年人肾精亏虚证具有年龄依赖性,而痰浊蒙窍证可以作为aMCI独立的危险因素,证候越复杂,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中医证候现代特征进行专家调查。方法运用Delphi法在全国范围内对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候类型的现代特征开展两轮专家调查。结果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普遍多见气虚、血瘀、痰浊及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等证,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较稳定性心绞痛多见气滞、血瘀、痰浊、热蕴、寒凝、阳虚及气阳两虚,气虚、阴虚及气阴两虚相对少见;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较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多见实性证候要素,气虚、阴虚等虚性证候要素则普遍少见;冠心病心力衰竭多见气虚、血瘀、水饮、阳虚、痰浊、阴虚,心气不足与气虚血瘀水停是冠心病心力衰竭最常见证候类型;冠心病心律失常较其他分型多见血虚、阴虚、热蕴及心脾两虚、气血亏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结论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中医证候特征存在共性规律与个性特点,基于专家共识的调查结果对于冠心病临床辨治具有一定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不同证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性.方法 测定126例COPD患者基础肺功能、气道舒张实验,研究不同证型患者对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性.结果 不同证型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的反应性不同.ΔFEV1依气虚血瘀、痰热郁肺→阴虚血瘀、热痰恋肺→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脾肾阳虚、水湿泛滥逐渐降低;ΔFEV1%依气虚血瘀、痰热郁肺→阴虚血瘀、热痰恋肺→气阴两虚、痰瘀互阻逐渐上升,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出现下降.ΔFVC、ΔFVC%依气虚血瘀、痰热郁肺→阴虚血瘀、热痰恋肺→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脾肾阳虚、水湿泛滥逐渐上升.可见随着气流受限的增加,ΔFEV1逐渐下降,ΔFVC、ΔFVC%逐渐增加,而ΔFEV1%表现不典型.结论 不同证型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和FVC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FVC增加较FEV1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中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标实为在气虚基础上形成的痰浊血瘀,治疗方面重标本兼治才能获效.脑脉泰胶囊立足于气虚血瘀痰阻病机,以益气固本、活血化痰、通络熄风法治疗中风,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中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标实为在气虚基础上形成的痰浊血瘀,治疗方面重标本兼治才能获效.脑脉泰胶囊立足于气虚血瘀痰阻病机,以益气固本、活血化痰、通络熄风法治疗中风,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证候要素及单证分布规律,为中医治疗乳腺癌奠定基础。方法:收集709例乳腺癌患者的四诊信息,保留出现率≥10%的四诊信息,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由2名中医肿瘤专业主任医师对公因子辨证,作为乳腺癌的证候要素。结果:经因子分析提取出19个证候要素,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为7个:肝、脾、肾、心、络、肺、胃;病性类证候要素为12个:气滞、热、血瘀、湿、气虚、湿热、痰热、阴虚、阳虚、精亏、血虚、风湿。相对应的单证有21个:湿邪困脾、肝气郁滞、肝热、血瘀、风湿阻络、痰热阻肺、胃热、心火亢盛、湿热、脾气虚、肝阴虚、肾阴虚、肾精亏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肾虚(可能为肾阴阳精气虚)、肾阳虚、心血虚、肝血虚。结论:乳腺癌的发病与肝气郁滞直接相关,在肝气郁滞的基础上发展为肝热、血瘀、痰湿阻滞、进而损伤肝肾阴阳精血,同时肝木克土则产生脾虚、胃热等证。所以治疗乳腺癌总以疏肝解郁为基本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标实为在气虚基础上形成的痰浊血瘀,治疗方面重标本兼治才能获效.脑脉泰胶囊立足于气虚血瘀痰阻病机,以益气固本、活血化痰、通络熄风法治疗中风,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中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标实为在气虚基础上形成的痰浊血瘀,治疗方面重标本兼治才能获效.脑脉泰胶囊立足于气虚血瘀痰阻病机,以益气固本、活血化痰、通络熄风法治疗中风,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中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标实为在气虚基础上形成的痰浊血瘀,治疗方面重标本兼治才能获效.脑脉泰胶囊立足于气虚血瘀痰阻病机,以益气固本、活血化痰、通络熄风法治疗中风,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中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标实为在气虚基础上形成的痰浊血瘀,治疗方面重标本兼治才能获效.脑脉泰胶囊立足于气虚血瘀痰阻病机,以益气固本、活血化痰、通络熄风法治疗中风,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标实为在气虚基础上形成的痰浊血瘀,治疗方面重标本兼治才能获效.脑脉泰胶囊立足于气虚血瘀痰阻病机,以益气固本、活血化痰、通络熄风法治疗中风,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