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对24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4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0例,研究组患者在药物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仅行合理全面的药物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出现率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在合理药物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本中心接受治疗的98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44例,平均年龄(64.11±4.96)岁;干预组54例,平均年龄(62.13±2.34)岁.对照组行常规干预,干预组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比较两组间的糖代谢指标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NIHSS得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改善均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能提高糖尿病并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自我管理教育对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糖尿病合并房颤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0例糖尿病合并房颤患者,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应用降糖药物,给予一般性指导。干预组除按对照组方法用药外,还包括自我管理教育。随访6个月后,评价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按时自测、饮食控制、规律运动、按时服药和戒烟限酒等遵医行为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糖尿病合并房颤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其心理状况,控制血糖情况。  相似文献   

4.
石云  盛飞  顾秋英 《上海医药》2017,(20):44-46
目的:研究"1+1+1"签约模式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支持的效果.方法:2016年7月抽取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糖尿病管理系统中122例糖尿病患者,家庭医生在自愿的基础上与患者进行"1+1+1"签约,将签约患者设为研究组(62例),未签约患者设为对照组(60例),研究组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手段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综合干预手段管理.在研究开始时和6个月后分别测量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血压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我管理状况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1"签约模式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支持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等生化指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值得在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更好的帮助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三垛社区的72例糖尿病患者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通过建立档案、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示范教育、观看电视光盘、发放糖尿病知识手册等措施,讲解糖尿病基础知识、糖尿病的心理、饮食、药物、运动疗法及并发症的预防等知识,比较72例糖尿病患者知识掌握程度以及3个月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结果72例糖尿病患者经健康教育后知识掌握程度有显著性提高,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P<0.01)。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使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得到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骆波英  陈艳 《海峡药学》2013,25(4):233-234
目的观察药物治疗结合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的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在给予规范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系统糖尿病及高血压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对照组不予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八周后观察患者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肾功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在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几方面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在收缩压和舒张压两方面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物治疗结合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的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7.
张丽霞 《海峡药学》2012,(11):227-228
目的评价药物治疗结合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的综合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在给予规范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系统糖尿病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对照组不给予规范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8周后观察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指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使糖尿病患者对该疾患有系统认识,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的影响,寻求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案,帮助患者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方法随机选取46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50例门诊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健康指导。12周后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明显下降,均较对照组控制良好,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糖尿病有了系统正确的认识,学会了自我管理,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9.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糖代谢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糖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问卷调查及糖代谢指标检测,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自我监测及并发症的防治等。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高,在主动控制饮食、积极运动、自我监测、不良习惯的改变、用药管理等方面均优于教育前(P<0.05)。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也显著改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改善糖代谢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互动式健康教育对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11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饮食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向式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互动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健康教育后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教育前(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教育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后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均明显低于教育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互动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金双歧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金双歧(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与消旋卡多曲联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金双歧口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口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0%(92/100)]高于对照组[73.0%(7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呕吐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大便次数和腹泻时间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双歧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雷尼替丁联合庆大霉素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通过对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经确诊的19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9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雷尼替丁联合庆大霉素片治疗,对照组应用硫糖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92%,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5%,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尼替丁联合庆大霉素口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好,副作用少,复发率低,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3.
异丙酚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最低有效剂量。方法 选择 6 0例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分别静脉注射异丙酚 1mg/kg(A组 )、1 5mg/kg(B组 )、2mg/kg(C组 ) ,注射速度均为 2 0mg/10s,观察记录术中镇静效果 ,不良反应 ,用药前、中、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B组及C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A组 ,不良反应少于A组 (P <0 0 5 ) ;三组用药中与用药前比较血压、心率有一过性下降 ,C组下降最明显 (P <0 0 1) ,C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A组、B组 (P <0 0 1和P <0 0 5 ) ;A组、B组血氧饱和度变化不大 (P >0 0 5 ) ,而C组术中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胃镜检查是有效的 ,剂量控制在 1 5mg/kg为最低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14.
李燕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1):90-9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本院98例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探讨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住院患者的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肠癌并慢性乙肝围手术期乙肝病毒(HBV)活动情况及阿德福韦酯对其防治效果。方法对50例大肠癌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26例在围手术期每日1次给予阿德福韦酯口服,进行HBV DNA定量及肝功能检查;对照组24例在围手术期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其他治疗检测同观察组。结果对照组HBV DNA定量,在术后1周、1月较术前增高值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周、1月HBV DNA定量较术前降低值亦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术后AL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周、1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外科干预可激活HBV的复制能力,对病毒复制活跃的慢性乙肝患者须加强围手术期抗病毒治疗。阿德福韦酯有强大的抗HBV功能,可短期内迅速降低HBV载量并可促进围手术期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尹林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193-19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2008年诊治的74例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特点及护理方法。结果通过积极治疗和控制血糖、加强切口管理,同时重视临床护理,本组病例全部康复出院,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和护理并发症。结论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应用胰岛素治疗、保持血糖相对稳定、加强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麻仁软胶囊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便秘的疗效。方法采用连续取样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伴便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继续接受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麻仁软胶囊治疗便秘,而对照组则给予酚酞片治疗,各组不进行其他药物润肠导泻干预,两组共观察4周,于入组时、用药后第4周进行随访,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改善情况,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估生活质量,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便秘改善情况以及服药后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缓解,但研究组PAC-QOL和S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自主排便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 0.05)。结论麻仁软胶囊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便秘的治疗有效且药物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腋下微创切口治疗肺大疱合并气胸6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腋下微创切口治疗肺大疱合并气胸的效果。方法 邯郸市第一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0例肺大疱合并气胸的患者,全部采用腋下微创切口的手术方式治疗,观察转归及并发症。结果 6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1例因引流不彻底再次发生上肺叶压缩40%。1例老年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其余术后均完全复张或肺压缩小于15%,无手术死亡,无1...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8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试验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3%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硝酸甘油使用剂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治疗前、硝酸甘油使用剂量少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绞痛发作频率(1.11±0.76)次/个月低于对照组的(2.23±1.51)次/个月、硝酸甘油使用剂量(1.55±0.92)mg/个月少于对照组的(2.24±1.14)mg/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硝酸甘油使用剂量,改善心电图及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之间关系密切。近年研究发现,别嘌呤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在降低血尿酸的同时能降低血压,而某些降压药物如氯沙坦也会降低血尿酸水平。因此,对于合并高血压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以优先选择协同降压的降尿酸药物,合理联用降血尿酸的降压药物,避免应用升高血尿酸的其他相关药物。本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近年来合并高血压的高尿酸血症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