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熊继群  石君 《华夏医学》2006,19(2):179-181
目的:探讨湘西地区土、苗和汉族青年的指纹白线。方法:对湘西地区15~20岁的土家族、苗族和汉族男女学生共1321人的指纹白线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各指指纹白线出现率,土家族青年为27.59%,苗族青年为28.91%,汉族青年为28.44%,3个民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指指纹白线出现率在同一民族内为女性>男性,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每人指纹白线出现率,土家族青年为29.28%,苗族青年为26.04%,汉族青年为26.74%;3个民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指纹白线可出现在手的任何一指,按指纹白线在各指分布阳性率高低的顺序排列,土家族青年为Ⅲ、Ⅳ、Ⅱ、Ⅰ、Ⅴ,苗族青年为Ⅳ、Ⅲ、Ⅱ、Ⅴ、Ⅰ,汉族青年为Ⅳ、Ⅲ、Ⅱ、Ⅰ、Ⅴ,苗族和汉族青年以环指出现率最高,土家族青年以中指出现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辽宁地区满族正常人皮纹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辽宁地区472名满族人的正常皮纹学参数: 指纹型中尺箕占49.06%,斗型纹45.15%,桡箕占2.78%,弓形纹2.01%;民族指数((2W+L)/(10))为14.21;总嵴纹数126.05±35.76(SD);a—b峭纹数是66.36±8.91(SD)双手指间区Ⅰ、Ⅱ、Ⅲ和Ⅳ的真实皮纹型频率分别是0.32%、0.85%、8.37%和51.80%;大、小鱼际区皮纹型频率分别是7.94%和16.63%;atd角平均为38.91±4.84度(SD);正常掌褶纹型占82.94%.通贯手,过渡Ⅰ、Ⅱ型和悉尼型分别占2.97%、11.23%、2.01%和0.85%。所有的皮纹学参数均进行了性别间,左右手间和民族间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应用日本产7S11A型信息处理仪对6只猴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测试。其结果为:猴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形变异较大,最常见为Ⅰ、Ⅱ、Ⅳ波高大,而Ⅲ、Ⅴ波低平。各波绝对潜伏期以均值±标准差表示为:波Ⅰ1.42±0.05ms;波Ⅱ2.43±0.20ms;波Ⅲ3.27±0.53ms;波Ⅳ4.17±0.28ms;波Ⅴ5.30±0.26ms;各波相对潜伏期为Ⅰ~Ⅲ1.85±0.51ms;波Ⅲ~Ⅴ2.03±0.36ms;波Ⅰ~Ⅴ3.88±0.27ms;两耳Ⅴ波潜伏期差为0.14±0.11ms,并绘制出刺激强度——潜伏期及强度——振幅的函数曲线图。  相似文献   

4.
本文调查分析了维吾尔族17~24岁青年学生426人(男176,女250)的指纹白线出现情况。结果表明,维吾尔族人指纹白线出现率为24.34%。它高于美国白人、中国汉族人,低于德国人、波兰人。女性指纹白线出现率高于男性,左右手指纹白线分布不对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仫佬族指纹白线的特征。方法对仫佬族309名学生手指指纹白线进行观测和统计分析。结果①各指指纹的白线出现率为:男7.58%、女8.84%,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②指纹白线在各手指的出现率按拇指>中指>食指>小指>无名指的顺序排列。③左手指纹白线出现率为4.69%,高于右手3.62%,左、右手间差异有显著性。④仫佬族指纹白线的阳性手指分布以1~4指为常见,指纹白线条数分布以1~5条为多见。结论仫佬族指纹白线出现率在国内人群中处于偏低水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山西省长治市籍聋哑儿童男94人、女68人;汉族儿童男43人、女41人,共226例、452侧手、2260个手指指纹白线出现频(数)率(%)进行了观察、统计、比较、分析,结果各指纹白线出现率聋哑儿童女性>男性,聋哑儿童>汉族儿童,经X2检验,差异非常显著(P<0.001),每个人指纹白线出现率(每个人有一指以上出现者),经X2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汉族儿童与聋哑儿童间,X2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聋哑儿童女性有3人10指出现指纹白线。  相似文献   

7.
不同芬太尼背景剂量PCSA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术后患者皮下自控镇痛(PCSA)合理、安全有效的参数设置,为PCSA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择ASA Ⅰ~Ⅲ级、年龄20~65岁、欲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根据芬太尼背景用药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 1.2 (Ⅰ组)、1.0 (Ⅱ组)、0.8(Ⅲ组)、0.6 (Ⅳ组)、0.4 μg/(kg*h) (Ⅴ组)5组,每组PCA单次芬太尼剂量为0.4 μg/kg,锁定时间为10 min.用双盲法对各组镇痛后2、6、12、24 h时点的VRS评分,镇静评分,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血压、心率、呼吸、脉氧饱和度(吸O2 3 L/min)和术后24 h芬太尼总量、背景用药芬太尼总量、PCA芬太尼总量和PCA次数进行效果评价.结果Ⅰ、Ⅱ组在镇痛后各时间点的VRS评分低于Ⅲ~Ⅴ组,其中镇痛后6、12、24 h,I组、Ⅱ组与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镇痛后24 h组Ⅰ的镇静评分为2.94±0.24分,明显高于Ⅲ组(2.47±0.48)、Ⅳ(2.31±0.74)、Ⅴ组(2.23±0.43)(P<0.05),Ⅱ组的镇静评分(2.62±0.49)也高于Ⅴ组(P<0.05);各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和对肠蠕动恢复时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无差异(P>0.05);在吸氧下(3 L/min)镇痛后24 h Ⅰ组呼吸频率和指脉氧饱和度明显低于Ⅲ~Ⅴ组(P<0.05).镇痛后24 h芬太尼总量及背景芬太尼总量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Ⅴ组,PCA芬太尼总量及PCA按压次数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Ⅴ组.结论Ⅲ、Ⅳ组镇痛效果较好,镇静适度,对呼吸抑制较轻,其中Ⅳ组用药量较少,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600名蒙古族正常青少年进行10项皮纹学指标的检查和统计学处理。对各项皮纹指标进行了性别之间,手别之间,以及与汉族青少年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蒙古族正常青少年的皮纹有如下特点: 指纹中W纹出现率占首位,明显地高于汉族人,A纹出现率低于汉族。TRC存在性别间的差异,女性低于男性。C三叉点缺失频率高于汉族人,双手C三叉点缺失占3.33%。大鱼际区皮纹型出现率明显低于汉族人,而小鱼际区皮纹型的出现率高于汉族。掌atd角女性大于男性,>46度者占8.75%,明显多于汉族。TDR值存在男、女性别上的差异,女性大于男性。通贯手频率为2.5%,高于汉族,双侧通贯手频率为0.25%。为了弄清我国各民族皮纹的分布特点,丰富和充实我国人类遗传学和医学遗传学知识。我们在进行汉族青少年皮纹学调查后,于1980年,对蒙古族青少年10个项目的皮纹学正常值进行了检查和统计学处理,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汉族不同年龄组指纹白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健康的汉族本科学生及小学生为调查对象,用χ2检验法分析指纹白线的出现频数。其中青年组(本科生)男女各58名,儿童组(小学生)男43名,女生41名。结果显示(2277±417)%的受检男生及(3434±476)%的受检女生出现指纹白线。男女间指纹白线出现频数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01)。说明指纹白线的出现与性别有关。分析结果还显示,双手较单手指纹白线出现频率高(P<001):儿童较青年指纹白线出现频率高(P<0001);指纹白线出现频率是否也与年龄及对称性有关,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烧伤小鼠为模型研究供体皮肤特异性延长成活的可行性。方法:C57BL/6小鼠造成20%TBSAⅢ度烧伤创面,48h后切痂,移植BALB/c或C3H/He小鼠皮肤,经60Co射线全身照射9Gy,立即注射无T淋巴细胞的C57BL/6小鼠和BALB/c小鼠的骨髓细胞。组Ⅰ为烧伤的C57BL/6小鼠移植BALB/c小鼠皮肤;组Ⅱ在组Ⅰ基础上行放射处理;组Ⅲ在组Ⅱ基础上行混合骨髓移植;组Ⅳ类似组Ⅲ,但移植的皮肤为C3H/He;组Ⅴ为C57BL/6小鼠同系皮肤移植对照组。结果:除组Ⅱ小鼠由于骨髓耗竭而全部死亡外,其他各组间动物死亡率无差异,未见移植物抗宿主病表现。异体皮平均成活时间组Ⅰ为(8.4±1.5)d;组Ⅱ(17.5±3.7)d;组Ⅳ(32.5±8.1)d;组Ⅲ为(78.2±5.6)d,与组Ⅰ、组Ⅱ和组Ⅳ比较P<0.05;组Ⅴ90d。结论:C57BL/6小鼠对BALB/c小鼠皮肤显示了特异性移植耐受,而排斥MHC不相关的C3H/He的小鼠皮肤。本研究也为进一步的临床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 统一平衡牙合 5 个因素的衡量标准平面和单位,探讨弦斜度与补偿曲线曲度的相关关系。②方法 应用 X 线立体摄影测量结合计算机技术,对哈尔滨市99 例青年的补偿曲线进行测量分析,并以圆心角代表补偿曲线曲度。③结果 弦斜度与圆心角呈高度正相关(r= 0.9471, P< 0.01)。方差分析示弦斜度性别差异有极显著性( F= 7.7914, P< 0.01)。④结论 用弦斜度代替补偿曲线曲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贲门胃底角是抑制胃内食物返流的重要因素之一,它通常为一锐角。目前国内外对贲门胃底角的正常大小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通过对392例正常人的贲门胃底角的研究,总结了此角的大小,并探讨了贲门胃底角的形成、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30具成人尸体60侧上肢的桡管组成、上下口及通过其中的神经血管,进行了解剖观测。1.桡管上口的旋后肌弓22.00±5.35%为腱性(Frohse弓)。2.桡侧腕短伸肌的锐利腱缘有40.00±6.32%越过旋后肌上缘,并与桡神经深支(骨间后神经)接触。3.桡管下口前缘65.00±6.16%为腱性。据观测及有关文献的复习,作者认为这些硬质的腱性结构均可成为压迫神经的潜在因素,但桡侧腕短伸肌腱可能最有意义,其次为Frohse腱弓和旋后肌腱性下缘。  相似文献   

14.
“阻育丸”绝育机理的运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阻育丸”对雌性SD大鼠的绝育效果及绝育机理。方法:根据阴道涂片结果,选择动情前期一次顿服“阻育丸”3.75g/kg,并进行服药前后妊娠率,动情周期各时期FSH、LH、E2、P的比较及行解剖学检查。结果:服用“阻育丸”后绝育率达87.5%,妊娠的胚胎数也明显降低,各动情周期中FSH显著下降,E2、P未见显著性差异。病理切片卵巢组织中仅见各级发育的卵泡,未见排卵及黄体形成。结论:“阻育丸”是一种方便、简单、安全、有效、价廉、无痛苦的绝育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阻育丸”对雌性SD大鼠的绝育效果。方法:对同组SD大鼠进行自身对比观察。根据祖传秘方(单方)制成中药制剂“阻育丸”。选择4月龄雌性SD大鼠40只,根据阴道涂片检查结果,确定动情周期1次顿服“阻育丸”3.75g/kg体重,并将SD大鼠雌雄按3:1比例合笼,将服药前及服药后妊娠百分率及每次妊娠胚胎数进行比较。结果:服用“阻育丸”后,妊娠率由服药前的100%下降为12.5%绝育率达8  相似文献   

16.
对30只成人尸体手的显微解剖,发现中指背侧岛状皮瓣的营养血管为第2掌背动脉(SDMA),它是一条起自桡动脉腕背支的动脉,属于线型血管;每条动脉均有两条伴行静脉。皮瓣切取范围远端可达中指基节背侧中远1/3交界处,指两侧可达侧中线。该皮瓣的神经为桡神经浅支。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聚集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血小板聚集活性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在造成动粥模型前测定血小板对ADP的聚集性,分为高敏感性血小板组和低敏感性血小板组。结果表明,高敏感组的动粥斑块病变比低敏感组明显加重(P<0.05)。但是,两组脂质和脂蛋白变化,除胆固醇有明显差异外,其它各项指标比较均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尿液沉渣分析红、白细胞由传统的定性报告方式改为定量分析(××/μl).由于使用的检查方法不同,其参考值也不一样,国内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参考值,为使牡丹江市有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方法我们对1109名健康成人其中男性591人,女性518人进行尿中红细胞及白细胞的参考值调查.方法采用国内的专用尿沉渣计数板,显微镜下计数.对体检者在统一时间清晨7点钟留取尿液20~30毫升,按统一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对不同性别的人群进行参考值的调查.结果男性红细胞x是1.12,S是1.42,95%可信界限0~3.96,参考值范围0~4/μl;男性白细胞x是1.84,是S 2.05,95%可信界限0~5.94,参考值范围0~6/μl.女性红细胞x是2.46,S是3.26,95%可信界限0~8.98,参考值范围0~9/μl;女性白细胞x是2.25,S是3.82,95%可信界限0~9.89,参考值范围0~10/μl.结论通过1109名正常成人尿液红细胞及白细胞含量的调查,建立了牡丹江市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19.
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对11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选择性腹腔动脉插管肝动脉注入顺铂60-100mg浸泡明胶海绵碎块;碘化油10-20ml,丝裂霉素10-12mg混悬液化疗和栓塞治疗。结果提示反复肝固有动脉或左或右肝动脉插管化疗和栓塞能减少付作用,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自由基损伤对乳腺癌患者抗氧化能力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4例乳腺癌患者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乳腺癌患者GSH-Px及SOD活性均比正常人明显降低,LPO含量明显升高,GSH-PX/LPO、SOD/LPO比值也明显降低,由此可见乳腺癌患者抗氧化能力降低,清除自由基功能受损,机体受自由基过氧化损伤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