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配方颗粒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中药处方均为清气化痰丸合贝母瓜蒌散加减,观察组给予中药配方颗粒剂+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饮片+西医基础治疗。比较两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生存质量评分、呼吸困难评分、炎性生化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同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生存质量评分、呼吸困难评分、炎性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及临床疗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中药剂型均能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症状,减低炎性指标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中药颗粒剂与中药饮片治疗风热感冒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2例风热感冒患者随机分为颗粒组与饮片组,每组各186例。颗粒组予以中药颗粒剂,饮片组给予中药饮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起效时间、症状积分变化,并分析两组的用药成本。结果:颗粒组起效时间、解热时间、痊愈时间均低于饮片组,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颗粒组有效率97.8%,饮片组有效率9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颗粒组出汗、头痛症状积分降低程度较饮片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发生。颗粒组成本、成效均显著高于饮片组(P0.05)。结论:中药颗粒剂在治疗风热感冒的疗效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其价格较高,进一步降低中药颗粒剂成本或联合中药饮片有望推动中药颗粒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月经失调的疗效差异,为两者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符合肝郁脾虚证的月经失调患者120例,其中,中药配方颗粒组与中药饮片组每组60例,1剂/d,早晚分2次服用,中药配方颗粒组采用逍遥散的中药配方颗粒剂型治疗,中药饮片组采用逍遥散的传统中药汤剂剂型治疗,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用药期间两组患者不接受其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状况的改善状况,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进行评分量化比较,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中药配方颗粒组总有效率为75.00%,中药饮片组总有效率为71.67%,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积分方面,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自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为P<0.05)。而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组间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亦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颗粒剂与中药饮片治疗风热感冒的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用中药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用中药饮片治疗。结果:开始退热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2.68%,对照组97.56%,但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颗粒剂与中药饮片治疗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相当,中药颗粒剂具有服用方便、易携带等优点,但价格较贵、工艺不够成熟,治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不同中药剂型治疗1~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300例1~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不同剂型的中药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的中药饮片治疗,观察组予以中药颗粒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血压值下降水平、血压达标率、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及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压下降水平、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颗粒剂治疗1~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不劣于传统中药饮片,且具有质量稳定、服用方便等优势,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型加味苦参汤湿敷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安全性研究。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至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门诊的急性湿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颗粒剂组和中药组,每组30例,颗粒剂组湿敷加味苦参汤颗粒剂,中药组湿敷传统中药饮片水煎剂。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皮损形态、皮损面积、瘙痒程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愈显率及总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瘙痒程度评分、皮损面积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颗粒剂型及传统中药饮片水煎剂加味苦参汤湿敷治疗急性湿疹均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防感香囊对感冒的预防效果,为人群中普遍易患的感冒提供一种特色的内病外治预防方法。方法将反复易患感冒的患者进行中医特色体质辨识,辨证为肺脾气虚者作为入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防治组采用防感香囊佩戴外用治疗,对照组采用气虚感冒经典方药玉屏风散颗粒剂内服,观察两组易感患者用药前后一年内感冒的发作次数,感冒复发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中药防感香囊组临床总有效率90%,玉屏风散组临床总有效率80%,中药防感香囊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防感香囊对预防成人感冒的发生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药免煎颗粒独活寄生汤治疗腰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免煎颗粒改变了传统中药饮片需要煎煮的使用方法,因其使用方便、质量稳定、符合卫生标准等,在国外应用于临床已有很长的时间.但这种剂型是否仍保持与传统中药一样的疗效是临床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对60例腰痛患者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其中中药饮片组及颗粒剂组各30例,进行疗效观察,探讨不同中药剂型的独活寄生汤治疗腰痛(证属肝肾两亏、筋脉失养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散偏汤中药颗粒剂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方法,选取偏头痛临床常见的肝郁血瘀证患者120例,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过程中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列入统计115例。两组在偏头痛健康教育基础上,观察组服用加味散偏汤中药颗粒剂,对照组服用西比灵胶囊;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1次。观察两组偏头痛患者头痛程度、发作次数、天数、偏头痛积分、使用止痛药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及随访期在缓解头痛程度、降低头痛发作次数、天数、降低偏头痛积分、减少止痛药使用上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散偏汤中药颗粒剂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在治疗脾胃湿热型痞满证的过程中,不同剂型的黄连温胆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随机将在我院确诊为脾胃湿热型痞满证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通过黄连温胆汤的中药颗粒剂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通过黄连温胆汤的中药饮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中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3.3%(28例),与对照组中的90.0%(27例)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型的黄连温胆汤对治疗脾胃湿热型痞满证,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六君子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予加味六君子汤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病理积分、病理积分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病理疗效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六君子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芩栀鱼止咳方中药颗粒剂与传统煎汤剂的疗效差异,比较传统汤剂不同剂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痰热壅肺型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7例,对照组59例,两组均以芩栀鱼止咳方加减,治疗组给予中药配方颗粒冲服,对照组给予中药饮片煎服.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芩栀鱼止咳方中药颗粒剂与中药煎剂治疗痰热壅肺型咳嗽,临床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分别用桂枝茯苓丸加味的中药配方颗粒剂和传统中药饮片治疗单纯性卵巢囊肿,观察两种不同剂型的疗效。1一般资料选择的61例单纯性卵巢囊肿病例为全部是本院中医科患者,纳入标准参考《新编中医妇科学》[1]诊断标准制定。按随机分入配方颗粒组和中药饮片组。基本资料见下表。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4.
陈学玲  徐振海 《河南中医》2016,(10):1783-1784
目的:观察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脾胃气虚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证候疗效指数,胃镜下胃黏膜病变的改善等级、总积分改善程度。结果:两组患者证候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有效率为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内镜下胃黏膜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脾胃气虚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中药颗粒剂与中药饮片治疗风热感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风热感冒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饮片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颗粒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退热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退热率为94.12%,对照组为83.3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但研究组退热时间总长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颗粒剂与中药饮片治疗风热感冒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中药饮片的效果更为显著,且可以加快患者的退热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6例CHF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4例和观察组8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规范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方中药免煎颗粒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及心功能疗效,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及6分钟步行距离(six-minutes walking distance,6MWD)。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疲、少气懒言、头晕、目眩等症状消失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53.57%,观察组有效率为86.58%,两组患者心功能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6MWD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NP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方治疗CHF气虚证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显著降低血浆BNP水平,增加6MWD,改善CHF气虚证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中药免煎颗粒与饮片配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以优化治疗方案及剂型。方法:选择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颗粒组和饮片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以调周法序贯治疗,颗粒组给予中药颗粒剂,饮片组则给予中药饮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疗程间疗效及费用等。结果:饮片组有效率为76.67%,颗粒组有效率为83.3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颗粒组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有效率高于饮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颗粒组费用高于饮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运用免煎颗粒是理想剂型,免煎易服、携带方便、安全可控、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散联合电针治疗进展性穿支动脉疾病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进展性穿支动脉疾病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电针及脑卒中常规临床路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玉屏风散中药治疗。分别评定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4 d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两组BI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与M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血清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散联合电针治疗进展性穿支动脉疾病型缺血性脑卒中能显著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平衡针联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平衡针联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94%)、6个月内复发率(0.00%),低于对照组(35.29%、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联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减少复发率,其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小儿慢性泄泻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慢性腹泻患儿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采用玉屏风散加味汤剂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参苓白术丸(颗粒剂)治疗,治疗5~28 d,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91%(59/65),总有效率97%(63/65),对照组为60%(38/63)和81%(51/6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2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玉屏风散加味可有效治疗小儿脾虚型慢性泄泻,无明显毒副反应,安全性好,并可改善患儿肺脾气虚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