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初产妇宫口开大时应用间苯三酚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92例正常足月初产妇,按照入院单双日分为常规组和间苯三酚组,各4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处理;间苯三酚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在初产妇宫口开大2~3 cm时,给予间苯三酚静脉推注;比较两组分娩结局.结果 间苯三酚组活跃期及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2.62-0.41) hvs.(4.30± 1.14)h,(6.90±1.81)h vs.(8.19±2.5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苯三酚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常规组(4.35% vs.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苯三酚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羊水污染发生率分别为(184.9±51.8)ml、8.70%、4.35%,而常规组分别为(190.1±52.1)ml、10.87%、6.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宫口开大时应用间苯三酚可缩短产程,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在产程活跃期伴宫颈水肿应用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头先露的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和胎位异常,于活跃期宫口开大3~4cm,伴宫颈水肿、坚韧、宫口扩张延缓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间苯三酚40mg宫颈注射+40mg静脉注射,对照组:地西泮10mg静脉注射,观察两组对产程变化及母儿影响。结果两组于用药后至宫口开全时间,用药4h宫口扩张及宫颈水肿消退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能显著加速宫口扩张,缩短产程,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产程活跃期应用间苯三酚对产程、消除宫颈水肿、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等的影响。方法将98例正常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于宫口开大2~3cm时,研究组静脉推注间苯三酚80mg,对照组静脉推注地西泮10mg,观察两组产妇用药后的产程变化及围产结局。结果用药至宫口开全的时间,间苯三酚组平均为(3.2±0.1)h,地西泮组平均为(4.3±0.4)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两组宫颈水肿消失率,间苯三酚组为92.3%,地西泮组为89.7%,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4h较用药前平均宫口开大,间苯三酚组明显优于地西泮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量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苯三酚的解痉作用可消除宫颈消肿,促进宫口扩张,加促产程进展,效果优于地西泮,且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盐酸曲马多针在产程活跃期中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临产初产妇240例,均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观察组为曲马多组,对照组未用药,采用安慰抚触、指导等帮助,在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2~3 cm时,观察组采用盐酸曲马多针100 mg肌内注射,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进展、不良反应、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在镇痛效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程进展与分娩结局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曲马多针对缓解分娩疼痛有效,不良反应少,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经阴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就诊于我院可经阴试产的初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75例。实验组于产妇宫口开大2~3 cm时给予间苯三酚80 mg静脉注射。对照组除不应用间苯三酚药物外,其他处理与试验组相同。观察两组产妇用药后的产程变化及围产结局。结果①两组总产程及第一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相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阴道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两组间新生儿Apgar评分、血压变化及产后出血量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静脉注射间苯三酚对软化宫颈、加速宫口扩张、缩短产程及降低难产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且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在第一产程中促进宫口扩张的作用。方法选择正常初产妇、宫口开大2~3 cm伴宫颈水肿者97例,随机分为间苯三酚组46例,待宫口开大2-3 cm后,给予间苯三酚80mg静脉推注;利多卡因组51例,待宫口开大2~3 cm后,给予1%利多卡因10m l宫颈注射。观察两组产妇用药后的产程变化及围产结局。结果①用药至宫口开全的时间,间苯三酚组平均为186±18m in,利多卡因组平均为264±24m in,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②用药后2h的宫颈水肿消失率,间苯三酚组为95.65%,利多卡因组为90.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较用药前平均宫口开大,间苯三酚组为4.3±0.2 cm,利多卡因组为2.5±0.3 cm,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在第一产程中应用间苯三酚对促进产妇宫口扩张,加速产程进展优于利多卡因,且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应用时机对阴道分娩初产妇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91例阴道分娩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30例)、观察A组(30例)、观察B组(31例),对照组不给予间苯三酚助产,观察A组在活跃期给予间苯三酚80 mg助产,观察B组在潜伏期和活跃期各给予间苯三酚80 mg助产。观察比较三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情况及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B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观察A组短(P <0.05),但三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B组自然分娩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观察A组(P <0.05);出生后5 min,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B组新生儿和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观察A组低(P <0.05)。结论 针对阴道分娩初产妇在潜伏期和活跃期均给予间苯三酚,可以显著缩短产程时间、促进宫颈扩张,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新生儿和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应用于产程不同时期促进作用.方法 150例正常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孕妇潜伏期使用间苯三酚组(A组),潜伏期及活跃期联合使用间苯三酚组(B组)和对照组(C组).当孕妇规律宫缩进入潜伏期时,A、B2组均予间苯三酚80 mg静脉注射,对照组则不予药物处理;宫口开大3 cm时,B组给予间苯三酚40mg宫颈注射,记录3组产妇的宫口扩张速度和时间的比较(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宫颈水肿发生率、疼痛程度、宫缩及胎心情况、剖宫产率、产时羊水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h出血量以及用药过程中产妇母儿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A、B2组子宫颈口从用药至开全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其子宫颈口的扩张速度也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B组活跃期时间明显短于A组;3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h出血量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用药后母儿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间苯三酚能加速产妇子宫颈口扩张、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且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用于促进产程进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例正常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予间苯三酚80mg静脉注射,对照组则予地西泮、山莨菪碱各10mg静脉注射。观察两组产程进展、阴道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2h宫口开大观察组(4.17±0.15)cm大于对照组(2.35±0.21)cm;观察组活跃期为(3.10±0.22)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21±0.16)h(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闻(43.3±1.14)min与对照组(43.2±2.13)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83.3%,对照组为82.5%;两组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间苯三酚有加速宫颈扩张和促进产程的作用,对母儿无不良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间苯三酚在产妇自然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在自然分娩中对产程,产妇疼痛,新生儿评分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头位愿自然分娩的初产妇40例,随机分为2组:A组(研究组)在产妇有规律宫缩,肛诊宫口开大≤3 cm时,用间苯三酚(斯帕丰)肌注,同时给予10%葡萄糖500 mL 催产素5 u静脉滴注.B组(对照组)仅给予催产素静滴,观察两组的产程,产妇疼痛,新生儿Apgar评分及A组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的总产程平均为428.35 min,较B组680.45 min缩短,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第一产程缩短最为显著(P<0.05),第二、三产程缩短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疼痛评分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间苯三酚能显著缩短分娩时间,从而减轻产妇痛苦,对新生儿Apgar评分没有显著影响,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冰片对大鼠体内利福平药物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研究冰片对利福平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大鼠分为单用组和合用冰片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大鼠灌胃给药后药物在大鼠体内的经时过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合用组和单用组的T1/2ka分别为 1 8 36min和 2 2 70min,T1/2ke分别为 5 6 9 79min和 4 35 5 2min,Tmax分别为 94 0 3min和1 0 2 0 6min ,Cmax 分别为 1 2 6 2 μg/mL 和 8 70 μg/mL,AUC分别为 1 1 6 30 6 4 ( μg·min) /mL 和6 4 32 80 ( μg·min) /mL。冰片可显著提高利福平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明显改善药物的吸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对恶性淋巴瘤的作用。方法:将移植复制B细胞淋巴瘤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单纯电脉冲组、单纯化疗组和电脉冲与化疗药物结合组,即口服亚剂量化疗药物30min后直接通过铂金电极电刺激肿瘤组织,治疗1周后观察肿瘤大小、转移及存活情况。结果:电化学疗法合用比单纯化疗组抑制肿瘤效果显著,且病死率明显降低。结论:电化学疗法有助于化疗药物对肿瘤组织的作用,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1. The response of the sino-auricular node to direct injection of acetylcholine in the artery supplying the node has been studied in the dog.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OME)对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8例志愿者口服OME,每日2次,每次20mg,共2d。采用自身服药前后对照,测定服药前后各种凝血功能指标,包括PT、APTT、FIB、Ⅷ:C、Ⅸ:C。结果OME对PT、FIB无影响,而能使APTT缩短,Ⅷ:C、Ⅸ:C增高;Ⅷ:C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APTT,Ⅸ:C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ME能够提高Ⅷ:C水平,增强人体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6.
甘草水煎液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甘草水煎液的抗炎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模型、醋酸致小鼠腹膜通透性增高模型、大鼠蛋清性足肿胀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研究甘草水煎液的抗炎作用。结果甘草水煎液可以显著抑制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大鼠蛋清性足肿胀、降低腹膜通透性及抑制棉球肉芽肿的增生。结论甘草水煎液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α-环糊精、HP-β-环糊精、γ-环糊精对布洛芬的增溶作用。方法采用相溶解度法考察3种环糊精对布洛芬的增溶作用,测定其表观稳定常数;采用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 0~100 mmol·L-1α-环糊精、HP-β-环糊精、γ-环糊精对布洛芬的最大增溶倍数分别为7.38、123.21、3.39。结论 HP-β-环糊精可显著增加布洛芬的溶解度,α-环糊精、γ-环糊精对布洛芬有一定的增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今幸胶囊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今幸胶囊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效果。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按高、中、低3个剂量组、1个正常对照组和1个阳性对照组随机分组,分别观察小鼠游泳试验结果并测定生化指标(血清尿素氮、乳酸、肝糖原)。结果受试物组小鼠与正常对照组各观察指标相比,负重游泳时间延长;血中尿素氮水平、乳酸含量降低,且均以中、高剂量组与之差异明显(P〈0.05);肝糖原含量升高,以高剂量组差异明显(P〈0.05),说明生化指标的改变与抗疲劳试验的结果相符.结论今幸胶囊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20.
程振玉 《北方药学》2005,2(5):54-59
通过硬度关系式的建立,介绍了影响大蜜丸硬度的主要因素及影响规律,对大蜜丸硬度的控制提供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依据.其中包括蜜量、蜂蜜粘度、粉碎程度、填充关系等.利用实验证明了公式关系成立,为利用影响蜜丸硬度的影响因素控制大蜜丸硬度提供了一种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是对中药生产基础理论的突破性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