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是临床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属于中医"中风"范畴。临床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远高于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总数的  相似文献   

2.
作者结合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学、治疗学现状认为,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呈"六高"特点,即发病率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后遗症率(致残率)高、并发症率高、复发率高。根据中医学"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理念,进而提出缺血性脑卒中"三级预防"理论。认为只有构建一级、二级和三级预防网络,才能有效防治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比较高,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而缺血性脑卒中为患者及家庭造成的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使防治缺血性脑卒中在我国成为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有关缺血性脑卒中的西医发病机制复杂,中医认为其发生与中医体质类型有着密切关系,中医体质对疾病的发生及预后有着重要影响,不同体质类型人群对缺血性脑卒中有不同易感性,因此本文旨在研究缺血性脑卒中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当今世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位疾病,我国的脑卒中发病率升高尤为明显。因为脑卒中的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不仅导致患者的各种神经功能障碍,同时也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压力而造成心理障碍,从而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同时因为情绪障碍,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是临床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占所有脑卒中的70%~80%,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有效的干预措施较少。本文对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与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血脂、及中医体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综述,为缺血性脑卒中基因水平发病机制的探讨,及临床中的中医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和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中风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凡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的疾病都可以称为脑卒中。脑卒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一般指的是脑动脉系统的缺血或出血。脑卒中是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疾病,近几年来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卒中的病死率下降,生存率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脑卒中的致残绝对数增加,防止和减少脑卒中的致残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系统单元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在减少死亡率、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以其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病死率高极大地危害着人类健康 ,而相关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在脑卒中的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 ,受到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病死率高的特点。对脑卒中的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可大大降低其致残率和死亡率,缩短疗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卒中单元就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模式[1]。本文对6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了卒中单元治疗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stroke)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脑卒中患者康复后的生活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做好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管理成为了新热点。该文将就国内脑卒中患者社区健康管理的现存问题及难点予以综述,并对当前的管理模式进行思考与展望,为有效提高社区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疾病,脑卒中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医学界对脑卒中的治疗一直进行着越来越深入的研究,治疗手段也不断有新的突破。因为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所以在治疗上需要分别对待。  相似文献   

12.
<正>脑卒中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中医称"中风病",蒙医称"萨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临床特点,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近年来对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研究较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控制危险因素,积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干预药物的应用对脑卒中的发生和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脑卒中西医、中医和蒙医防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极大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脑卒中患者在脑卒中各阶段,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拒食、厌食。主要表现为主动少食、拒绝正常食物、偶有绝食等,可发生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影响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鉴于此,本文对脑卒中患者拒食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万刚峰  万荣梅  王艳玲 《光明中医》2011,26(8):1706-1707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针刺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逐渐得到重视[1]。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治疗4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5月~2010年3月在本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入选标准: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全球脑卒中防治形势严峻,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能够有效防治脑卒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介导血小板聚集的另一重要介质,在脑卒中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PAF受体拮抗剂在脑卒中防治领域逐渐引起国际关注。该文对PAF受体拮抗剂的分类、作用机制及药物特征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孙进峰  朱海青  张立超 《中医药导报》2023,(11):118-122+131
脑卒中是一种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的大型公共卫生问题。缺血性脑卒中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类型,中药对脑卒中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且副作用较小。但中药发挥疗效的关键在于中药质量标志物,因此全面追踪和评价治疗脑卒中的中药仅靠个别指标成分还不够全面,需立足于中药质量标志物。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指导下,基于治疗脑卒中的中药化学物质成分传递、植物亲缘学、药物动力学、代谢组学、肠道菌群及网络药理学等方面分析与预测治疗脑卒中的中药质量内涵,推测其有效的质量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我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约150万,以往病后存活的600万患者中,残障率高达75%,其中40%重残,故脑卒中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及致死率高4大特点,且治疗方法有限,所以对各种危险因素的预防非常重要。脑卒中一级预防主要包括对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患者进行饮食调节和药物干预,戒烟、忌酒,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其发病率逐年提高。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脑卒中的认识不断提高,脑卒中的防治手段亦不断更新,单纯的中医或西医均有局限性,综合性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是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脑血管病管理模式[1]。我院于2011年率先在荆门地区开展综合性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治疗脑卒中,现将2012年3月-2013年2月在我院综合性卒中单元的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并与同期在我院神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约有70%-80%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语言、认知功能障碍,其中运动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肌肉力量下降、自主运动控制能力丧失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参与的能力.因此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是脑卒中治疗的重点,而肌肉力量的训练则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关键,有针对性的肌力训练,能有效的恢复肌肉功能,保护关节、支撑脊柱、防止继发性损伤,有望改善脑卒中预后.  相似文献   

20.
正脑卒中在临床上具有起病急、发病率高、病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四大特点,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在脑卒中发病率中的比例高达85%。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CIS)又称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IC),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1])。中医学将缺血性脑卒中归于"中风"的范畴,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有着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