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半抗原Digoxigenin标记HBV DNA探针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非同位素标记物Digoxigemin通过随机寡核苷酸引物法(RHP)制成Digoxigenin-HBV DNA探针,用于斑点杂交法检测血清标本中的HBV DNA,经敏感性试验证明该探针检测HBV DNA的灵敏度与~(32)P探针相近,而比生物素探针灵敏度高出近100倍,经与~(32)P-HBV DNA探针同时对126份临床标本进行检测比较,结果符合率达95.24%、对HBeAg阳性血清HBV DNA检出率高达86.49%,而抗HBeAg阳性血清HBV DNA检出率仅为10.20%。经过试验观察还证明,此探针检测HBV DNA的特异性高,重复性好,背景显色也较低。由于此探针既有~(32)P探针的高灵敏性,又具有生物素探针易保存、无放射性损伤等优点,因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探针检测靶DNA的敏感度高,故目前多采用[~32P]作为标记物.但因~32P的半衰期甚短,而且需要特殊条件处理放射性物质,在普通实验室内难以采用.本研究使用光生物素(PH-OTOPROBE~TM Biotin)标记DNA探针,以点杂交试验检测疟原虫DNA. 材料和方法:使用美国VECTOR Laboratories公司生产的光可激活生物素标记DNA,以制备生物素化DNA探针。获自恶性疟原虫(Honduras 1株)红内期cDNA库的重组质粒DNA(克隆7,用EcoR1将其切成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酶标记DNA探针鉴定蚊媒体内班氏丝虫幼虫。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法克服了非放射性检测方法的低敏感性。 PCR采用耐热的DNA聚合酶,所有实验中总反应量为100μd含30pmol/L的引物和2mmol/L dNTPs。标记探针用[~(32)p]dATP或生物素11-dUTP,通过缺口转移标记DNA探针。DNA印渍(Southern Blot)和斑点印渍在硝酸纤维滤纸或尼龙膜上进行。用[~(32)P]标记DNA探针在5×SSC、5×Denhardt's、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分别用 HindⅢ、Bam H1、Taql 消化细胞后,以~(32)P 标记的克隆 adr 亚型 PBR322 HBV DNA 为探针,通过转移印迹分子杂交法检测24例 HCC,6例肝硬化,2例正常肝的肝和肝癌组织和5例 HCC 病例的胰腺组织中的 HBVDNA。24例 HCC 的血清学检测发现9例 HBsAg 阳性(37.5%),1例 Anti-HB_s 阳性,1例 Anti-HBs 阳性,余13例全部阴性,组织 HBs Ag 检测显示10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和肝细胞癌患者肝组织TIV DNA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PCR扩增法分别合成G1a、G2b两种亚型的双链TTV DNA探针。应用两型探针对45例肝组织标本进行TTV DNA原位杂交检测,巢氏PCR法检测血清TTV DNA。结果31例血清TTTV DNA阳性患者的肝组织TTV DNA均为阳性(100%)。14例血清TTV DNA阴性的患者肝组织中TTV DNA阳性者7例(50%)。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组织中TTV DNA散在分布在汇管区周围的肝细胞核内,肝癌患者TTV DNA则集中分布在肝癌细胞核内及癌组织周围的肝细胞核内。结论慢性肝病与肝癌患者肝组织中TTV DNA的感染状态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应用一种合成的P.f特异的21个硷基的酶联DNA探针(PFRl—AP),对培养的海南株P.f DNA及恶性疟病人血样进行检测。DNA杂交结果表明,该探针检测纯化的P.f DNA最低限度达8pg;62例经血片镜检确诊的P.f病人血样,39例杂交反应阳性,阳性率为75%。如将阴性病例的检测血样增加至100μl,则累计阳性率可达88.46%。3例P.f P.v混合感染者杂交反应阳性。5例P.v患者血样为阴性反应,32例正常人亦未出现杂交反应。本研究结果提示,应用该探针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与~(32)P标记的P.f基因群DNA或重组DNA的现场检测结果相近似,而且对P.v及正常人DNA无交叉反应,特异性也好。  相似文献   

7.
李民孔丽  张盛茹 《肝脏》1997,2(4):238-239
为研究乙肝病毒(HBV)感染后乙肝病毒5项指标(HBVM)各模式中HBV复制程度及传染性,对443例未做转阴治疗的HBV感染者进行HBVM及乙肝病毒DNA(HBV DNA)检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用地高辛探针原位杂交检测慢性HBV感染者肝内HBV 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HBV DNA评价病毒复制状态。发现肝内HBV DNA阳性肝细胞,在14例肝组织病变不活动的HBeAg阳性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呈弥漫性分布;而在  相似文献   

9.
用~(32)P标记含间日疟原虫DNA片段的重组质粒pVA1作为探针,通过DNA打点杂交试验检测红内期间日疟原虫。该探针检测间日疟原虫基因组DNA的敏感度达1ng;与现场采集的25份间日疟患者血样(原虫血症为0.003%~0.7%)的杂交阳性率为72%,与6例恶性疟和3例食蟹猴疟血样中各1例杂交阳性;与3例约氏疟和6例正常人血样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0.
恶性疟原虫DNA探针检测血内恶性疟原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培养恶性疟原虫(Fcc-1)中分离纯化基因组DNA,用~(32)P标记,作为探针,按DNA斑点杂交法,检测血样。结果表明:该探针可检出9个恶性疟原虫感染红细胞/10_6红细胞;在现场应用时,与13例恶性疟阳性标本镜检符合率为92%:与1例间日疟原虫病例和正常人血、白细胞之间,未发现非特异性杂交。  相似文献   

11.
肝硬变患者肝胰组织中HBV DNA的分布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探讨HBV DNA对胰腺的致病作用.方法应用地高辛素标记HBV DNA S 577bp探针原位杂交(ISH)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2例血清HBV标志物阳性的肝硬变患者肝、胰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BV DNA的存在.结果 ISH采用HBV DNA S 577bp探针检测肝组织11例(11/12)阳性,糖耐量试验(GTT)异常7例HBV DNA均阳性,GTT正常者阳性4例(4/5).胰腺组织阳性8例(8/12),GTT异常7例均阳性,GTT正常者1例阳性(1/5),HBVDNA阳性主要位于肝细胞、胰腺腺泡细胞和胰岛细胞的细胞核内.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HBsAg均阳性,胰腺组织阳性10例(10/12),主要在胞质;而HBcAg在肝组织阳性5例(5/12),胰腺组织阳性5例(5/12)主要分布在细胞核,胞质分布量较少.结论HBV可直接侵害胰腺腺泡细胞和胰岛细胞,它可能是造成HBV感染后并发糖尿病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
应用LSAB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内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用地高辛探针原位杂交检测HBV DNA。结果显示,31例肝细胞癌(HCC)及其癌旁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5%和48%,而11例肝硬变中检出4例(36.4%)。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46%和86%。癌旁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与HBV DNA存在相关关系(P<0.05)。提示P53基因突变与HBV慢性感染有关,可能是诱发肝癌的机制之一。癌旁组织和肝硬变组织中也存在P53蛋白异常表达,表明肝癌形成早期就发生了53基因的突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病毒基因型与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分子杂交-ELISA法检测139例血清HBV DNA阳性的慢性HBV携带者的乙肝病毒基因型,并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研究病毒基因型与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139例HBV携带者中感染B基因型42例(30.2),C基因型97例(69.8)。B基因型感染者中肝组织病理正常者5例,符合慢性肝炎轻度34例,中度3例;而C基因型组中肝组织病理正常者仅2例,符合慢性肝炎轻度47例、中度39例、重度5例,肝硬化2例;两组的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对于临床诊断乙肝病毒携带者,感染C基因型者较B基因型者肝组织损伤重。  相似文献   

14.
目前,PCR检测乙肝病毒DNA多为血清标本,而对肝组织尤其是石蜡包埋组织方面应用报道甚少。我们尝试把此项技术用于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HBV DNA,并与血清检测进行了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由于间日疟原虫目前尚不能体外培养,抗原制备困难,使间日疟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诊断受到限制。本文报道以间日疟原虫红内期基因组DNA库0.24kb DNA片段为探针,用~(32)P标记后进行点杂交试验检测间日疟原虫的初步结果。 材料与方法 含间日疟原虫红内期基因组DNA库亚克隆VPL101/5 0.24kb DNA片段的重组质粒pUC19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医学研究所Kidson赠送。按文献方法进行感受态细胞JM 109的制备、重组质  相似文献   

16.
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感染者108例,其HBsAg和总抗-HBc均阳性,肝活检同时采血进行血清学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103例正常,2例一次超过正常上限的2.5倍,3例一过性轻微增高。抗-HBc检测均固相放免法,血清HBV DNA用斑点杂交法,肝组织HBcAg用PAP法。结果表明:在血清HBV DNA和/或肝内HBcAg(-)例中,IgA/IgM抗-HBc检出率较高,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首次建立弓形虫人株(ZS_2株)基因组文库,筛选出一个弓形虫特异DNA片段的克隆。对该克隆的DNA片段(1.1kb)进行了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应用Southern印迹法及斑点印迹法检测,结果示同位素~(32)P标记的该克隆DNA片段能与弓形虫DNA、人工感染弓形虫幼猪白细胞和胸腺DNA、弓形虫感染病人DNA杂交,但不与正常人、正常幼猪外周血白细胞、正常小鼠脾脏、恶性疟原虫、肺孢子虫、pBR322的DNA杂交。斑点杂交检测低限为100个弓形虫或500pg弓形虫DNA。该探针已成功地应用于多种弓形虫感染病例的检测,为弓形虫病提供了一个特异、灵敏的DNA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TTV DNA在肝组织表达特点。方法 选择TTV DNA高保守区设计一对引物,采用PCR扩增法,以地高辛标记TTV ORF1部分基因序列,合成Gla,G2b两种亚型的双链TTV DNA探针。应用巢氏PCR法筛选出TTV DNA阳性的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肝组织标本共60份,同时用两种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结果 TTV DNA主要见于肝细胞、肝癌细胞的细胞核内,极少数肝细胞胞浆内TTV DNA呈弱阳性。TTV DNA阳性细胞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组织中均呈散在分布。肝癌组织与癌周组织中TTV DNA阳性细胞密集程度差别不明显。结论 TTV是一种嗜肝病毒,TTV DNA在被感染肝组织及肝癌的细胞核内表达及复制。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独特的嗜肝病毒,其脱氧核糖核酸(DNA)在受染者体内的存在状态是彼此相异但又密切相关的,对这些状态的研究使我们能不断加深对乙肝发病机理的认识。本文就近几年HBV-DNA在人体内存在状态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一、血清内HBV-DNA的状态及其意义许多学者均证实应用斑点杂交法检测血清HBV-DNA是一种特异、敏感、简便的方法。Feinman的实验结果表明,用放射免疫法检测HBsAg的血清稀释度为10~(-5),而用斑点杂交法检测HBV-DNA的血清稀释度可达10~(-8)以上,许多HBsAg、HB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DNA、ALT(丙氨酸转氨酶)、HA(透明质酸)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对127例CHB患者行肝组织病理、乙型肝炎病毒(HBV)免疫组化检查,并检测其血清HBV DNA、HBV-M、ALT、HA水平.结果:ALT对肝脏炎症程度的评估有意义(P<0.01),HA有助于判断CHB患者肝脏的炎症及纤维化程度(P<0.01),肝组织S0组与S1~4组、肝组织G0~1组与G2~4组的血清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BcAg阳性组与阴性组的HBV DNA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HBcAg表达有一致性,ALT正常或低水平者应争取肝组织活检,以便及时判断肝组织病理状况,把握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