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更正启事     
本刊2013年第27卷第4期《新疆慢性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测量量表的编制评估》一文中,作者"米娜瓦尔·胡加阿合买提,阿里旦·艾尔肯,武云"应为"米娜瓦尔·胡加艾合买提,阿里旦·艾尔肯,武云"。特此更正,在此深表歉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开放伤组织损伤的特点,设计出适合临床应用的局部抗生素的新剂型。方法: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对106例患开放伤患在急诊清创的早期于伤口的局部使用抗生素药膜,观察患的创口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结果: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抗生素药膜,在伤口局部可以持续维持高浓度的抗生素:体内血液药物浓度低;临床应用显示全部患无全身及局部并发症出现,全身使用抗生素的时间明显缩短,无感染发生。结论:局部应用抗生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缩短了全身用药时间,降低开放伤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患,男32岁,于1991年8月11日9时到我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给予氨基苄青霉素治疗。按常规配制氨基苄青霉素皮试液,常规氨基苄青霉素皮试后5min,发现患注射部位局部皮丘变成灰白色,较干燥,皮丘大小无变化,边缘清楚,周围无红肿,全身无过敏反应,病人体温无改变,呼吸平稳。考虑为氨基苄青霉素皮试所致局部皮肤坏死。与此患同时使用同一种皮试液的另3例患,未出现过敏反应和局部皮肤坏死。  相似文献   

4.
汤雅琴 《嘉兴医学》2003,19(2):112-113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商品名为盖诺)引起局部不良反应的防治方法。方法:对152例乳腺癌患使用盖诺静脉输注化疗,其中47例采用盖诺针40mg 生理盐水40ml静脉推注:105例采用盖诺针40mg 生理盐水125ml静脉滴注。结果:静脉推注47例患有4例出现局部不良反应,静脉滴注的105例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静脉输注盖诺应采用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5.
达克宁霜为一种抗真菌药,主要成分为硝酸咪康唑,一般耐受性好,偶有局部烧灼感和刺激感等不良反应。我院皮肤科曾遇1例患外用达克宁霜后,在用药部位出现皮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女士康致局部过敏、眩晕、高血压1例内蒙古牙克石市人民医院刘莉黑龙江省测绘局卫生所黄小力患者,女性,65岁。患阴道炎、结肠炎、混合性痔疮10余年。既往:对碘酒有过局部过敏史,近两年来对青霉素、链霉素出现慢性过敏。已决定手术根治痔疮,但惧怕手术带来痛苦...  相似文献   

7.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治疗首次失败的部位仍在局部,对局部复发的患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二次放射治疗,既能提高局部控制率,也能提高生存率。我院收治放射治疗后局部复发NSCLC患共535例,其中159例二次放射治疗时采用大剂量少分割的方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外渗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肿瘤患化疗,由于抗癌药物的反复应用与长期静脉穿刺给药,易引起静脉炎及药物外渗。一旦发生药物外渗,会给患造成极大的痛苦。轻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重可损伤神经肌腱,甚至造成组织坏死导致肢体功能丧失,给患留下终身残疾。1996年5月~2003年5月,我院门诊共接受化疗患362例,其中26例在输注化疗药物时,有不同程度的外渗情况。经妥善处理,均得到很好控制,未出现并发症及后遗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手段之一,其给药途径多采用静脉注射或点滴。化疗药物对皮肤、粘膜、皮下组织及血管内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可损伤局部组织,严重出现组织坏死,给病人造成痛苦,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在临床工作实践中,笔通过对18例出现化疗药物局部反应的患采取相应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处理方法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朱卫芬 《苏州医学》2002,25(3):147-147
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渗漏静脉外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轻表现为轻度红斑,局部疼痛肿胀,局部组织坏死;严重经久不愈,溃疡可深及肌腱及关节。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了233例外周静脉化疗患,出现化疗药物渗漏有26例。现将其防治及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附1例报告)洪秀芳,张向阳,杨坤河,田文庆,刘建华,黄定,艾尔肯,徐新娟,邹阳春,王建安(第一附属医院心内一科)近年来临床研究证实,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我院治疗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1碘标记人AFP—R—LCAMcAb对原发性肝癌的放射免疫显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抗人小扁豆凝集素结合型甲胎蛋白异质体单克隆抗体对原发性肝癌细胞的特异性亲和力及放射免疫显像。应用^131I标记的AFP-R-LCAMcAb对11例AFP阳性肝癌患中有9例肿瘤区显像,而6例AFP阴性肝癌及4例肝炎后肝硬化患无1例出现肝肿瘤区及肝内局部显像。  相似文献   

13.
在肝硬化患中出现大型自发性门腔分流已有报道。该研究评估存在复发性或持续性肝性脑病(HE)的肝硬化患的门腔分流的发生率,并与无HE的肝硬化患相比较。对14例存在复发性或持续性HE的肝硬化患和14例年龄和肝衰竭程度相匹配但既往和目前无明显HE征象的肝硬化患(对照组)进行研究。每例患均接受神经学评估,并行大脑磁共振(MR)成像以排除器质性神经病理学疾患。HE的评价包括心理学测量(Trail—Making TestA),脑电图(EEG),精神状态检查和分级,动脉、静脉及局部血氨压力测定。门腔分流的存在通过多排螺旋CT的门静脉相评价。  相似文献   

14.
球后注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后注射是眼科临床中局部麻醉和局部给药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同时也是眼科重要的无菌技术操作和治疗手段。某些眼病在治疗上为了能够迅速达到局部给药的疗效,常常需要采取球后注射方法进行给药。我院2001年以来,共对76例患采取球后注射方法进行给药,现将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应采取的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脊椎退变原因分析(附16例报告)程力艾尔肯欧阳甲盛伟斌唐元科宋兴华王宏伟米吉提(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椎管内肿瘤的病理过程为慢性生长的占位病变,而脊椎退行性变的基本病理变化为椎管骨和纤维性结构的退变、增生、肥大和椎间盘突出,两者的基本病损...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出现蜘蛛痣838颗1例王志凤,克热木·司马义(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鄯善县人民医院内科)患者男性,34岁,维吾尔族,干部。因右季肋部隐痛3年,面部出现红点并逐渐增多1年,于1995年8月28日入院。息者1985年患丙型肝炎,有10年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该研究目的是评价晚期局部可切除腹膜外直肠癌采用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方法后的远期结果。方法:83例连续的晚期局部可切除腹膜外直肠癌患,在包括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外科术前均进行了伴随的放化疗。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08个月(极差10—169),对存活患均进行了全程随访,至少9年。14例患出现局部复发,其中8例的切除时间超过2年,4例超过5年。21例出现转移灶,19例发生在术后第一个5年中。单变量分析显示当前的临床分期、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再分期所涉及的淋巴结、pT和pN分期均与转移的发生呈正相关。多变量分析唯一的可确定的正相关因素是pT和pN分期。5年、7年及10年的精算总存活率分别为75.5%、67.8%和60.4%,癌症相关的存活率分别是77.9%、70%和65.8%。单变量分析显示,与不良预后直接相关的因素包括新辅助化疗后(特别是所涉及的淋巴结)临床再分期的TNM分期、pTNM、pT和pN。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外涂治疗烧伤病人静脉穿刺部位疼痛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静脉输液局部疼痛病例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在局部出现疼痛时,采用地塞米松局部外涂,对照组仍按常规调慢滴速加局部热敷,抬高患肢等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解除局部疼痛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地塞米松外涂治疗烧伤病人静脉输液穿刺局部疼痛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膀胱浅表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筛选保留30例患进行长达5-7年的跟踪调查,所有患术中均保留膀胱,并行抗肿瘤药物局部浸润注射,术后灌注和化疗,定期膀胱镜检查等以了解和掌握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大部分患生存期超过5年,15例膀胱乳头状瘤患均健在,9例膀胱移行上皮癌患术后死亡1例,6例腺癌和鳞癌患死亡3例。结论 膀胱浅表性肿瘤患在保留膀胱的基础上结合术中及术后化疗药物的治疗,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概括地描述13例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及X线表现:所有病人均有胸痛。其中,气急、胸水7例,局部胸壁肿块2例,恶液质5例,病变局部肋骨破坏3例,肝区胀痛并右膈隆起2例。X线表现为所有病人均出现胸膜增厚、结节或肿块病变包绕患侧肺组织。认为当发现以胸膜为基底的不规则性胸膜结节或肿块,并伴有胸膜腔积液、胸膜增厚、胸腔积液不易抽出、病变邻近肋骨破坏时,应考虑为恶性胸膜间质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