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卫红  杨国强 《疾病监测》2006,21(11):607-609
目的通过比较居民死亡调查和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的死亡率、死亡漏报率,发现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驻马店市驿城区居民死亡调查、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直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居民死亡总漏报率为87.59%。网络直报死亡率为56.91/10万明显低于居民死亡调查死亡率458.63/10万(P<0.001);农村居民死亡漏报率为95.36%明显高于城市居民死亡漏报率36.39%(P<0.001);因病死亡漏报率与其他原因死亡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居民死亡漏报严重,网络直报死亡率严重低于居民调查死亡率。农村居民死亡漏报率高于城市。建议:健全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制度;扩大死因监测范围;完善死因监测网络直报技术规范;加强监督和指导,建立、健全奖罚制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福建省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报告质量.方法 利用福建省2006年医疗机构死亡病例通过国家网络专报系统报告的传染病个案库,分析死亡病例监测报告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报告仅占全省应报告单位的47.13%,通过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死亡案例大约占同期全省总数的6.41%.从医生填写到网络报告7天的合格率为83.30%.死亡卡信息填写准确率为74.10%,网络直报死亡病例仍旧有18.32%的编码存在明显错误.结论 2006年医院死亡病例监测报告质量较差,应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和编码人员的全员培训,提高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系统,疾控机构对医疗机构的专业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2005年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评价   总被引:50,自引:9,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2005年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评价,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国家传染病的网络直报质量,完善疫情报告系统。方法从网络直报信息质量和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工作质量两方面,选择影响传染病直报工作的评价指标,采用综合平均指数方法综合评价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结果通过对网络直报信息质量和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工作质量两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到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总体情况。结论2005年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乡镇卫生院网络覆盖面、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以及报告信息的关键指标完全一致率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方虹  成国辉  李述成 《疾病监测》2006,21(12):668-670
目的通过评价娄星区2004年1月到2005年9月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了解娄星区自开展传染病网络直报以来传染病报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娄星区传染病报告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分析娄星区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中影响报告及时性,准确性的因素,对疫情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对传染病报告单位,报告单位类型,审核情况,重卡信息,以及及时性情况综合分析,评价娄星区2004年1月至2005年9月间传染病报告信息质量。结论娄星区基本实现了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网络直报,但是尚存在乡镇卫生机构无直报系统,专职网络直报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我县儿童意外死亡情况,分析原因,提出干预措施,以减少意外死亡的发生,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现对我县2001-2005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嘉定区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亚清 《疾病监测》2009,24(3):218-220
目的为掌握上海市嘉定区居民死亡模式与变动规律以及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现对1973-2005年户籍人口、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方法运用死因录入数据库、Excel办公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嘉定区户籍人口逐年增长,人口老龄化现象明显,居民死亡以慢性疾病为主,前3位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嘉定区居民男、女平均期望寿命2005年比1973年分别提高了9.00、8.63岁,2005年平均期望寿命为80.62岁,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80岁以上)。结论 随着经济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嘉定区32年间居民疾病死亡模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应根据人口变化特点及居民的健康状况,制定及时合理的卫生政策,采取科学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2007年南宁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能力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斌  黄夏萍  覃曲波 《疾病监测》2009,24(5):379-381
目的分析南宁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转及人力资源状况。 方法调查南宁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直报网络建设、直报人员配置以及网络运转情况,并对调查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分析。结果截至2007年,南宁市共有200家医疗机构实现了传染病网络直报,直报覆盖率为99.01%;已实行网络直报的200家医疗机构均已使用宽带网络直报;88.12%的(178/202)医疗机构有专用于传染病网络直报的计算机;南宁市传染病网络直报人员共263人,其中专职人员188人,占71.48%;传染病网络直报人员中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65人,初级职称180人,其他及无职称9人;传染病网络直报人员中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44人、大专学历129人、中专学历85人、高中及以下学历5人;传染病网络直报人员中预防医学专业68人,临床专业133人、护理专业43人、其他专业19人。结论南宁市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状况良好,传染病直报网络建设、直报人员配置以及网络运转情况等各项指标较2005年有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衢州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运行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志英 《疾病监测》2006,21(11):593-596
目的评价衢州市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以下简称网络直报)质量,以进一步提高网络直报工作的及时性和敏感性,规范网络直报工作。方法计算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率,报告及时率,县级疾控中心审核及时率等指标。结果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网络直报率分别为100.00%和73.48%。与2004年相比,2005年报告及时率上升5.00%(X2=44.591,PP<0.001)。结论衢州市网络直报工作逐步完善,总体运行良好。应对网络直报质量进行定期评价,及时发现网络直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指导今后网络直报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山西省太原市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发现影响直报质量的因素。方法 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太原市2005-2007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将报告卡分年度对传染病信息报告与审核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太原市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工作质量提高幅度明显增大。 结论 太原市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信息报告的及时性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椒江区从2002年开始进行城区居民死因监测,据死因顺位统计,恶性肿瘤已成为第一死因。现将2002年~2005年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进行分析,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肿瘤防制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焱燕  谢亚莉 《疾病监测》2007,22(8):529-530
目的 了解2002-2005年宁波市常住居民病毒性肝炎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利用宁波市居民病伤死亡报表和死亡医学证明书数据库,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05年宁波市病毒性肝炎死亡率为10.21/10万,其死亡数占传染病死亡数的71.79%.病毒性肝炎的死亡型别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居多,所占比例为64.81%.89.44%的病毒性肝炎死者死于慢性肝炎,急性肝炎死亡仅占2.94%.4年间宁波市肝癌死亡病例中伴随病毒性肝炎者占15.58%,其中65.93%是乙肝.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应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居民出生,死亡和传染病漏报的一次抽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宫惠荣  王敬军 《疾病监测》1997,12(11):427-427
居民出生、死亡和传染病漏报的一次抽样调查陕西省卫生防疫站(710054)宫惠荣王敬军何玉英刘岭张治英为了客观、准确了解我省居民出生、死亡和法定传染病的报告情况,真实评价监测报告系统的灵敏度,为制订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对策提供依据,1995年12月,我们用...  相似文献   

13.
陈丹红  吴金珠 《疾病监测》2006,21(6):313-317
目的掌握漳州市传染病监测时效性。方法利用2004~2005年漳州市网络直报系统的传染病个案库,分析网络直报各环节的时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04~2005年医疗机构的“诊断-生成”总的中位数(P50)分别为0.75d,0.68d,比2001~2003年的P50分别提前了9.25d和9.32d,1.5d及时率分别为60.09%、78.25%,比2001~2003年分别升高了7.18倍和9.65倍;推断分析提示传染病监测时效性与不同行政区域、报告单位有关,县及县以上医院中医院网络直报时效性最好,卫生院和防疫站较差,但后者2005年比2004年均有显著性提高,主要受卫生院直报率提高、防疫站报告肺结核由代报转为直报影响所致;2004~2005年“生成-确认”P50分别为1.97h和1.54h,12h及时率分别为64.49%和82.31%,两年比较有显著性提高。结论漳州市网络直报实行前后两年比较,录入及时性和审核及时性均有显著提高,但及时率不高,均低于90%,且各地存在明显差异;必须进一步加强全员培训,提高传染病法律时效意识,加快卫生院网络直报建设,提升CDC网络直报管理与督导水平。  相似文献   

14.
陈长华  谢金水 《疾病监测》2006,21(11):613-615
自2004年1月1日全国实现传染病报告卡网络直报以来,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数据收集不及时、处理手段落后(逐级统计上报)、分析和利用能力薄弱的状况。然而,传染病报告卡是网络直报的关键所在,数据的录入是网络直报中很重要的一环。本文作者抽查沙县县医院、中医院和沙县城区医院2005年第二季度传染病报告卡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从2004年开始,我国对法定传染病全面实行疫情信息网络直报,2005年1月,我国全面实行结核病网络专报,并通过网络信息进行结核病人追踪,提高结核病人发现水平。  相似文献   

16.
炭疽暴发污染环境净化效果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建东  李建志 《疾病监测》1999,14(5):189-191
为查明我市农村居民意外死亡情况,为制定相应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我们对寿光市疾病监测点1993~1997年的居民意外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ICD-9)标准,标化死亡率采用199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计算。1993~1997年寿光市疾病...  相似文献   

17.
麦浩  叶临湘 《疾病监测》2008,23(1):49-52
目的 通过分析2005-2006年桂林市疫情报告质量和管理配备情况,查找问题和不足,提出适应网络直报和桂林市实际的疫情报告管理策略.方法 应用指标评价和描述性研究方法.结果 桂林市网络直报覆盖率为70.75%,59.81%的报告卡来自县及县以下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从医院诊断到疾控审核的平均时间由2.38 d减少到0.73 d.2006年全市传染病报告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率为3.72%,传染病漏报率为5.93%.网络直报机构专职人员比例为30.41%.结论 运用网络直报系统提高了桂林市疫情报告质量,但仍存在医务人员认识不到位、人员配置不足等问题.需采取加强网络直报管理、理顺疫情报告流程和管理方式、建立有效监管机制、提高疫情管理人员及设备配置、扩大疫情网络直报覆盖率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疫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8.
陈波 《疾病监测》2008,23(5):324-325
目的 比较开化县实行网络直报前后乙类传染病报告情况的差异。方法 用2001-2003年开化县乙类传染病数据作为网络直报前数据,与2004-2006年网络直报后乙类传染病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网络直报后,各级医疗机构乙类传染病平均填卡时间由4.47 d增加到7.20 d、平均报告时间由13.54 d减少到3.92 d;各级医疗机构报告传染病构成比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肠道、呼吸道、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构成比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网络直报提高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报告发病数。  相似文献   

19.
平阴县网络直报后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静  张民  高峰  张敏 《疾病监测》2006,21(11):609-611
根据卫生部的要求,平阴县卫生防疫站从2004年1月1日始,对法定报告甲、乙、丙三类传染病实施网络直报。为了解实行网络直报后传染病报告的质量,掌握实际传染病的报告情况,现对平阴县网络直报后传染病报告质量(即2004~2005年)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资料来自平阴县卫生防疫站传染病疫情报告和漏报调查档案。人口资料来自平阴县统计局。1.2方法1.2.1传染病报告卡完整性和及时性对2004~2005年平阴县传染病报告卡,每年抽查500张,传染病报告卡中所有项目均填写者为完整卡,缺任何一项均为不完整。报告是否及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2005-2009年北京市东城区居民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北京市东城区居民近5年主要死因构成、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趋势及疾病谱的变化,评价人口健康水平,为制定今后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编码进行死因归类,采用DeathReg 2005统计软件对2005-2009年北京市东城区全人群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近5年东城区居民死亡构成前3位依次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中以肺癌的死亡率最高,死亡率为43.10/10万,其次是肝癌16.54/10万;减寿率最高的是恶性肿瘤为8.01‰。2005-2009年心脏病、脑血管病死亡率与1995-1999年比较呈下降趋势,而恶性肿瘤死亡率则呈上升趋势。结论北京市东城区居民以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为主要死因,其中肺癌的死亡率和减寿率均居首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