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嘉兴  滕菲  刘红旭 《北京中医药》2017,36(12):1102-1105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泻肺利水法辅助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予温阳益气、泻肺利水合剂辅助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N端前脑钠肽(NT-pro BNP)水平、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的改善。结果 2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 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阳益气、泻肺利水合剂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患者临床指标及生活质量,尤其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在西医常规治疗上加用自拟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方;对照组25例,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变。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EF改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78.38%,高于对照组的4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疗效为89.19%,高于对照组的5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N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NP、EF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及相关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温阳利水法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温阳利水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结论:中医温阳利水方能够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温阳利水方联合西药对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筛选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诊疗的192例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西药组:实施常规的西药治疗;中西药组:增加温阳利水方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治疗有效率、心功能指标情况以及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相比较,中西药组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中西药组患者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的改善情况比西药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中西药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中西药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西药组(P 0.05)。结论:针对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温阳利水法联合西药既可保证治疗效果,还可改善机体不适,提高心功能,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证预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阳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山莨菪碱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阳健脾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周、6周、9周及12周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患者采用温阳健脾汤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中药。两组均以4周作为观察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T-proBNP水平等的变化;并观察药物的安全性、不良反应。结果:心功能分级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各参数(LVESD、LVESV、LVEF)和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或P0.01)。结论: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通过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阳健脾利水法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就诊时间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以温阳健脾利水法配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基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肝功能及腹水消退变化。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指标、腹水消退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温阳健脾利水法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邢佳  郭宏伟  涛陶 《河南中医》2012,32(2):190-191
目的:探讨温阳利水、活血化瘀法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如强心、扩管、利尿、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活血化瘀、温阳利水法治疗,两组均14 d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8%,对照组有效率81.8%;治疗组LVEF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温阳利水、活血化瘀法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医温阳健脾法对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腹泻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应用中医温阳健脾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的西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温阳健脾法对于小儿慢性腹泻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1.
心先安注射注,化学名环磷腺苷甲胺,为新型环磷腺苷酸类药,药理试验表明,本药具有扩张心脑外周血管,增加冠脉流量,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输出量,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外周阻力不致反射性加快心率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病窦综合征,冠心病,心绞痛或洋地黄中毒病人更为适用我院于2003年10月~2005年5月应用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心先安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衰患者45例,收到了良好疗效,作一临床总结。  相似文献   

12.
白藜芦醇对阿霉素致心衰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阿霉素(adriamycin,ADR)致急性心衰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NC),ADR模型组、RES低剂量(RESL)+ADR组,RES高剂量(RESH)+ADR组及RES组。RESL+ADR,RESH+ADR组及RES组,分别给予RES 30,120,120 mg·kg-1·d-1腹腔注射,1次/d,连续3 d;其他两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4天除NC组及RES组外,其余3组一次性腹腔注射ADR10 mg·kg-1,制备急性心衰大鼠模型。24 h后,光镜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光镜观察显示,RES+ADR组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明显减轻。ADR模型组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显著增加,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显著减少(P<0.05)。与ADR模型组相比,RESL+ADR,RESH+ADR组的MDA,NO,NOS显著减少,SOD增加(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RES可显著减轻ADR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其作用与抗氧化和减少NO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益气复脉胶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益气复脉胶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肺心病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益气复脉组(n=54)与对照组(n=43)。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痰、平喘、抗感染、抗心衰等常规治疗,益气复脉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复脉胶囊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气分析、血清炎症因子与氧化应激水平。结果益气复脉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心功能好转,低氧血症及酸中毒得到纠正,机体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显著下降(P均0.05),且益气复脉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但不能进一步减缓心率(P0.05)。整个研究中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复脉胶囊可以明显改善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的心肺功能,降低体内炎症因子与氧化应激水平,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吴银根教授业医数十年,学验俱丰,对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总结出其用药心法,以飨同道。 1未病先防。防治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是造成肺心病的主要原因,吴老师根据中医治未病的理论,认为防治肺心病右心衰竭首先要预防和治疗肺动脉高压。吴老师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科研发现,肺动脉高压者多因久病咳喘,耗伤肺气,久病及肾,肾阳亏虚,温煦不足而鼓动乏力,导致水饮内停,饮结为痰,痰阻脉络,血流不畅或阳气亏虚,不能鼓动血脉均可致瘀血内停,故肾阳亏虚是肺动脉高压的主要病理基础,而水饮、痰、瘀是重要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肺心病合并冠0病病惠的相关临床症状与诊断治疗的方法。方法:以我院2011年8月份至2011年12月份收治的38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病患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全部病患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展开回顾性地分析总结。结果:38例病患的右心室内径都有程度不一的增大,右心室的出入道也增宽,而且伴左心室显著增大的患者占18例,主动脉出现钙化、迁曲或是延长的患者占10例。经心电图的临床诊断检查所示,有11例患者的电轴出现左偏,有5例患者的左心室增厚,有2例患者的左前分支发生阻滞,有2例患者出现持续性房颤。经临床治疗之后,35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有3例无效死亡,有效率为92.1%,死亡率为7.9%。结论:临床上,诊治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必须要掌握该病的有关临床表现,这样才可以有效减少误诊和漏诊的现象,进而提高该病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2007年1月~2009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和门诊患者,55例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心力衰竭组)和38例非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接受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窦性心率震荡的初始值(T0)、震荡斜率(TS)。并进行T0、TS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早数目、室早前的心率、联律间期、代偿间期的相关性分析及不同起源室早T0、TS的组间比较。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老年健康者窦性心率震荡间存在明显差别,即,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0明显高于对照者老年健康者,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S明显低予对照者,T0、TS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早数目相关,与室早前的心率、联律间期、代偿间期、室早起源不相关。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窦性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由于T0、TS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等相关,可凭借T0、TS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但它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等方面的研究,限于样本数量,有待大样本长期随访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以自拟肺心复脉汤治疗肺心病心衰 78例为治疗组 ,与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 46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3.5 9% ,对照组为 76 .0 9%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主症积分 ,治疗前后ST -T缺血改变 ,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作者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的疗效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人参强心滴丸对戊巴比妥钠心衰狗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犬用手术、戊巴比妥钠方法造模为心衰,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人参强心滴丸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给人参强心滴丸1.5g/kg,高剂量组给人参强心滴丸3.0g/kg,分别进行观察.结果人参强心滴丸高、低剂量组均能明显提高心衰狗的左室内压峰值(LVSP)、平均动脉压(MAP)和左室内压变化速率(±dp/dtmax),P<0.05~0.01.能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P<0.05~0.01.结论人参强心滴丸能明显增加心衰狗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舒张功能,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从不同角度研究黄芪甲苷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基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的60只雄性SD大鼠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术后6周行大鼠心脏超声判断建模是否成功。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及高剂量黄芪甲苷组;另建立假手术组,每组20只大鼠。低剂量和高剂量黄芪甲苷组分别给予30μg·g-1·d-1、70μg·g-1·d-1的黄芪甲苷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0.9%Na Cl溶液灌胃。干预8周后行大鼠心脏超声测定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然后行大鼠左室插管收集血流动力学参数,留取心脏测定左室质量指数及右室质量指数,并对心肌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从心脏结构、功能、血流动力学、心室重构情况及形态学方面多角度研究黄芪甲苷对CHF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质量指数(LVMI)、胶原容积分数(CVF)均增高(P0.05)。黄芪甲苷干预后,低剂量及高剂量黄芪甲苷组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质量指数、胶原容积分数较模型组均下降(P0.05)。结论 黄芪甲苷可以通过抑制CHF大鼠心肌纤维化、降低左室厚度、改善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发挥保护心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心阳虚证的证候特点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118例冠心病病人的临床观察,认为心阳虚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侯,心阳虚证共62例,占52.54%。冠心病心阳虚证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症有主次,虚实、寒热错霜,变化多端。提出心阳虚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气血运行不畅,痰浊、瘀血、水湿等病邪的形成是其病机关键,为温阳益心法治疗冠心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