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腕背人路AO空心钉(ASIF)顺行置钉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腕背人路A03.0mm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18例。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按改良Mayo法评分:优14例,良3例,可l例。结论腕背人路AO空心钉顺行置钉治疗腕舟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愈合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掌侧入路结合植骨、微型空心钉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2年9月.对8例腕舟骨陈旧性骨折患者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清理骨折端后植骨微型空心钉固定.石膏外固定8~12周,拆除石膏后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10-12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一般于术后3-6个月即获骨性愈合,愈合率100%。术后腕关节活动度良好。结论腕掌侧入路、微型空心钉内固定、植骨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对舟骨原有血供干扰较少、显露清楚、植骨充分、固定可靠.是治疗无骨坏死陈旧性腕舟骨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掌侧入路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4—2018-10诊治的36例移位腕舟骨骨折,采用改良掌侧入路,沿桡侧腕屈肌作纵形切口至腕舟骨结节,再偏向桡侧45°切开,充分显露腕舟骨骨折端,直视下解剖复位骨折端,选择1枚直径1 mm导针沿腕舟骨长轴自骨折远端向近端置入,沿导针置入合适长度的空心钉。结果 3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3(6~12)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20(15.8±2.7)周,未出现骨折不愈合、骨坏死。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再骨折发生,内固定对腕关节活动未产生不良影响。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为(93.3±7.3)分,其中优23例,良13例。末次随访时腕关节活动度:背伸61°~68°,屈曲66°~77°。末次随访时DASH评分为(7.1±2.6)分。结论移位腕舟骨骨折采用改良掌侧入路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解剖复位,骨折愈合良好,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腕掌侧入路、Bold螺钉、植骨治疗无骨坏死陈旧腕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我院自2004年对12例无骨坏死陈旧腕舟骨骨折病例采用腕掌侧入路、Bold螺钉、植骨治疗.结果 12例陈旧性舟骨骨折患者均获4个月~3年随访,术后4~11个月内骨性愈合,愈合率100%,腕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无骨坏死陈旧腕舟骨骨折,采用腕掌侧入路、Bold螺钉、植骨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掌背侧入路Herbert-Whipple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无移位腕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经验。方法经皮掌背侧入路治疗无移位腕舟骨骨折18例,B2和D2型均采用掌侧入路,B1型采用背侧入路。结果术后随访18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3周。患手握力恢复至健侧的85%(80%~93%),患侧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恢复至健侧的80.3%(71%~95%)。患者于术后平均7.2周返回原工作岗位。结论新鲜的无移位舟骨骨折,术前常规给予舟骨CT三维重建以明确其骨折分型,早期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术后早期开始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杨军  金冬泉  周凯华 《骨科》2012,3(4):175-177
目的探讨采用2枚微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腕舟骨骨折采用双空心螺钉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均选择掌侧入路,早期功能锻炼。术后评估腕部疼痛、腕关节活动度、手部握力及骨折愈合情况,并用Krimmer评分法评估疗效。结果 1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治愈率为100%。愈合时间为4~9周,平均6周。11例活动度与健侧相同,无疼痛等不适感觉。2例桡偏和掌屈欠5°~10°,腕关节掌屈时感轻度疼痛,无其他并发症。按Krimmer评分法评估总体疗效:优11例,良2例。结论采用双空心螺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带第二掌背动脉蒂掌骨膜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一种新手术方法,丰富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术式。方法:切除腕舟骨骨折不愈合之硬化骨,以〔形钉固定舟骨骨折端,用带第2掌背动脉蒂掌骨骨膜瓣翻转移植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11例。结果:术后6~8周骨折初步愈合,3~4个月骨折完全愈合,随访9~15个月腕关节活动正常无痛。结论:第二掌背动脉位置恒定,血管蒂长、口径粗、游离安全容易,血供充分,能有效的促进舟骨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8.
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腕掌侧入路加压螺钉由腕舟骨近极向远极固定和由远极向近极固定对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腕掌侧入路加压螺钉治疗56例腕舟骨骨折患者,按固定方式不同分为由腕舟骨近极向远极固定29例(A组),由腕舟骨远极向近极固定27例(B组)。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愈合率。按Cooney评分标准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 A组有25例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7±1.65)周;B组有20例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5.6±1.73)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Cooney评分标准:A组优14例,良10例,中3,差2例;B组优13例,良7例,中3例,差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护腕舟骨血供、促进骨折愈合及改善腕关节功能方面,腕掌侧入路加压螺钉由腕舟骨近极向远极固定优于由远极向近极固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AOΦ3.0 mm双头空心加压螺钉经皮内固定治疗18例腕舟骨骨折,术后短臂石膏外固定。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无感染病例。骨折于1~3个月内达临床愈合,无再移位、感染及局部积液。根据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关节功能评价:优10例,良5例,可2例,差1例。结论经皮AOΦ3.0 mm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A2型腕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新鲜腕舟骨骨折分别实施掌侧入路(观察组23例)和背侧入路(对照组23例)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比较骨折愈合时间、重返工作岗位时间及腕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重返工作岗位时间、腕关节活动范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鲜的腕舟骨骨折行掌侧入路Herbert钉内固定,可明显促进骨折愈合,增加腕关节活动范围,尽快使患者重返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腕舟骨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切开复位、可吸收钉(百优)内固定、桡骨筋膜蒂骨瓣移植或桡动脉深支血管束植入治疗腕舟骨骨折8例。结果 术后8例腕舟骨骨折均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100%。结论 本方法是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腕舟骨骨折应早期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从1953~1985年,作者对21例陈旧腕舟骨骨折不愈合者,分别使用腕背侧入路皮质骨钉固定(8例)及腕掌侧入路镶嵌植骨(13例)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经0.5~10年随访,结果表明掌侧镶嵌植骨术比背侧皮质骨钉固定术愈合时间快(3.2/7~8月),功能恢复好(12/4例).作者还解剖观察了30例手标本舟骨血供来源,同样证明掌侧入路可减少舟骨营养血管的破坏,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3.
带桡动脉腕掌支蒂桡骨瓣植入治疗新鲜不稳定腕舟骨骨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介绍带桡动脉腕掌支蒂桡骨瓣植入治疗新鲜不稳定腕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0年3月始,设计带桡动脉腕掌支蒂的桡骨瓣,对12例新鲜不稳定腕舟骨骨折进行骨瓣植入加AO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术。结果术后12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35个月。X线片显示腕舟骨骨折均在术后2~3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愈合率达100%。腕关节活动度为1例腕掌屈60°,背伸50°;11例腕掌屈达70°~80°,背伸45°~55°。腕关节活动时无疼痛。结论桡动脉腕掌支蒂桡骨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血供可靠等优点,适用于新鲜不稳定腕舟骨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Mimics软件设计一种腕舟骨骨折个体化掌侧经皮空心螺钉置钉技术。方法将24例成人腕舟骨骨折腕关节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在Mimics软件中进行腕关节三维重建,模拟舟骨手术,制定舟骨个体化置钉参数并模拟置钉,据此参数在腕舟骨上经皮置钉。术后行腕关节CT扫描,验证置钉准确性。结果 Mimics重建图像和CT扫描的腕舟骨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能准确反映舟骨三维立体结构。用该方法对24例成人腕舟骨骨折行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术后CT显示螺钉位置良好,随访腕关节功能良好。结论用Mimics软件对腕关节进行三维重建,模拟手术,测量、制订详细合理的个体化置钉参数,可优化手术方案与方式,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6—2017-06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的18例腕舟骨骨折。结果 1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2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2个月。未出现腕舟骨骨折移位、骨不连、感染、腕舟骨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Cooney评分平均93分,其中优14例,良4例。腕关节掌屈0°~85°,平均75°;背伸0°~50°,平均45°;桡偏0°~10°,平均8°;尺偏0°~40°,平均34°。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Herbert A2、B1、B2型腕舟骨骨折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掌侧和背侧入路手术治疗腕舟骨不稳定骨折对远期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34例,通过掌侧和背侧入路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获随访10~12个月,腕舟骨骨折愈合后,腕关节活动范围及Krimmer评价相仿,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掌侧或背侧入路治疗舟骨骨折对远期腕关节功能无差异,手术入路可根据不同医生手术习惯和熟练程度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7.
桡动脉腕背支掌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接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桡动脉腕背支掌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接13例。结果:随访3~24个月,术后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腕部疼痛、无力症状消失。结论:桡动脉腕背支位置表浅、变异少、血管蒂长,容易解剖,操作简便。带血管蒂骨瓣成骨作用强,能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8.
应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目的介绍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及腕舟骨骨折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1992年12月至1996年12月,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20例,腕舟骨骨折骨不连14例.结果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失访5例,15例术后平均随访12.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活动范围在106°~128°之间.腕舟骨骨折骨不连14例术后平均随访18.3个月,骨折愈合率为85.7%.结论 Herbert螺钉治疗腕舟骨骨折具有对骨折端的加压作用、固定稳固、可经关节面置入、无需取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掌、背侧入路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经皮掌、背侧入路治疗无移位腕舟骨骨折9例,B2型采用掌侧入路,B3型采用背侧入路。结果术后随访10~12个月,平均10.8个月,9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4个月,平均3.1个月。患手握力恢复至健侧的80%以上,活动度达到健侧90%以上,无疼痛等不适感觉,没有并发症。恢复工作时间平均为7周。结论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新鲜舟骨骨折,常规行CT检查以明确骨折分型,经皮加压螺钉固定,手术创伤小,根据骨折类型不需外固定或外固定时间较保守治疗缩短,愈合率高,治疗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经皮腕背入路DTJ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舟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经皮腕背人路DTJ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舟骨骨折的经验.方法 利用经皮腕背人路DTJ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舟骨骨折患者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16~39岁,平均25岁.根据改良Herbert舟骨骨折分型:A2型3例,82型5例,83型2例,D1型2例.10例新鲜骨折患者自受伤至就诊时间为1~12d,平均3.5d;2例纤维愈合患者自受伤至就诊时间分别为76d和68d.结果 骨愈合时间为术后6.5~9.5周,平均8.5周.除1例患者行体力劳动后自觉有轻度腕痛外,其余11例患者术后疼痛均消失.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14个月.12例患者术后患手握力恢复至健侧的平均86.4%(82%~93%),患侧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恢复至健侧的平均87.5%(83%~100%).除1例患者体力劳动后自觉有轻度腕痛改变原工作外,6例患者于术后平均5.5周(4.5~8周)返回原工作岗位,5例学生患者于术后平均4.5个月(3~6个月)恢复体育运动.所有患者腕背小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腕背入路DTJ空心螺钉内固定是一种微创、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相对较少的舟骨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