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药物治疗目前仍是治疗癫痫的主要手段,治疗前发作次数越多,患者预后越差,而抗癫痫药物(AEDs)可对50%~90%新诊断癫痫患者的复发起到预防作用[1],因而对于多次或频繁发作的癫痫患者一直主张积极治疗.由于AEDs的普遍应用,使我们对癫痫的自然病程并不十分了解.流行病资料显示,近30%癫痫患者可不经治疗达到自发缓解[2],考虑到AEDs可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故对于初次非诱发性痫样发作、早期发作稀少或可能自发缓解的某些癫痫患者,如何处理尚无定论.目前有关癫痫患者初次用药时机的研究较少,结果也不尽相同,国内更缺乏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传统抗癫痫药物和妥泰对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传统抗癫痫药物和妥泰对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02例临床新确诊的成年癫痫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予以传统抗癫痫药物单药系统治疗(AEDs组),另一组予以妥泰单药治疗(TPM组)。1个月后比较两组的发作频率和不良反应。并用QOLIE-30表对这102例癫痫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 TPM组的发作频率和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AEDs组,而生活质量总分明显高于AEDs组,尤其在前五项的评分中更加明显。结论 TPM能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控制发作和减轻不良反应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白血病最常见的类型,在急性治疗期间癫痫发作并不少见。据报道,在8%~13%的ALL患者中可见癫痫发作,多发生在化疗诱导和中枢神经系统巩固的急性治疗阶段,诱导缓解的前6周内,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增加癫痫发作风险。大多数癫痫是急性症状性,对早期治疗阶段首次发作的ALL患者的评估应从颅脑成像开始,除非代谢原因立即显现出来,否则,所有癫痫发作的患者都应进行颅脑核磁共振(MRI)检查,仅有少数患者需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AEDs的选择应考虑到与化疗或支持药物的潜在相互作用,癫痫发作后可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现就ALL合并癫痫发作的特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癫痫治疗仍以药物为主,近年来临床使用的10余种新一代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依然以控制癫痫发作症状为主,癫痫的整体治疗状况并未明显改善,仍有20%~30%的患者无法由AEDs完全控制发作,称为药物难治性癫痫(drug resistant epilepsy,DREP)~([1])。确认病因并给予相应针对性治疗对控制DREP患儿癫痫发作,改善神经发育结局十分重要。当DREP患儿脑核磁共振成像(MRI)未发现结构性病变,脑电图(EEG)未提示单灶性细微病变、  相似文献   

5.
<正>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反复发作和无端癫痫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经典的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可以有效控制70%的患者的癫痫发作,但是它们都没有显示出预防或延缓癫痫发展的令人信服的效果~([1])。由于目前可用的AEDs主要是对症的,可以阻断癫痫发作,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痫发作的长期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时机,进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纳入2014年9月—2016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至少有一次卒中后癫痫发作,且发作后病程≥12个月,长期服用或未服用AEDs治疗的患者90例。入组后采用回顾性分析与继续随访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卒中后首次癫痫发作的时间分为两组:(1)早发性癫痫发作(Early-onset seizure,ES)组(卒中后≤2周)31例;(2)晚发性癫痫发作(Late-onset seizure,LS)组(卒中后2周)59例。再根据首次癫痫发作后是否给予AEDs治疗分为ES治疗组19例,ES未治疗组12例;LS治疗组36例,LS未治疗组23例。对比分析各组及亚组在不同随访时间点发生第二次癫痫发作的再发率及好发时间。结果 90例患者随访时间12~96个月(中位数20个月),12个月内不同随访时间点(3、6、9及12个月)发生第二次癫痫发作的再发率在各组及亚组之间的比较:(1)LS组高于ES组(49.15%~69.49%vs.25.81%~3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LS未治疗组高于ES未治疗组(56.52%~73.91%vs.16.77%~33.33%)且在3、12个月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ES治疗组与ES未治疗组、LS治疗组与LS未治疗组、ES治疗组与LS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随访期内ES组及LS组癫痫再发者在不同时间的发生比率3个月最高,3~6个月次之,6个月内分别高达91.67%、76.59%。结论仅一次卒中后ES可暂缓AEDs治疗,再发后建议长期AEDs治疗;而LS较ES的再发率高,建议首次发作后开始长期的AEDs治疗。  相似文献   

7.
癫痫发作是脑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1-2],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这类癫痫患者如何使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还没有明确的用药标准[3],而对于没有癫痫发作病史的脑肿瘤患者临床上也往往预防性地使用AEDs,特别是腩胶质瘤患者,由于手术不能够完全治愈肿瘤,AEDs的使用时间就会更长[4].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脑肿瘤患者的癫痫发作,以及正确合理地使用AEDs,笔者对近年来国际上有关脑肿瘤患者AEDs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癫痫发作是脑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1-2],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这类癫痫患者如何使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还没有明确的用药标准[3],而对于没有癫痫发作病史的脑肿瘤患者临床上也往往预防性地使用AEDs,特别是腩胶质瘤患者,由于手术不能够完全治愈肿瘤,AEDs的使用时间就会更长[4].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脑肿瘤患者的癫痫发作,以及正确合理地使用AEDs,笔者对近年来国际上有关脑肿瘤患者AEDs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癫痫发作是脑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1-2],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这类癫痫患者如何使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还没有明确的用药标准[3],而对于没有癫痫发作病史的脑肿瘤患者临床上也往往预防性地使用AEDs,特别是腩胶质瘤患者,由于手术不能够完全治愈肿瘤,AEDs的使用时间就会更长[4].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脑肿瘤患者的癫痫发作,以及正确合理地使用AEDs,笔者对近年来国际上有关脑肿瘤患者AEDs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癫痫发作是脑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1-2],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这类癫痫患者如何使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还没有明确的用药标准[3],而对于没有癫痫发作病史的脑肿瘤患者临床上也往往预防性地使用AEDs,特别是腩胶质瘤患者,由于手术不能够完全治愈肿瘤,AEDs的使用时间就会更长[4].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脑肿瘤患者的癫痫发作,以及正确合理地使用AEDs,笔者对近年来国际上有关脑肿瘤患者AEDs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癫痫发作是脑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1-2],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这类癫痫患者如何使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还没有明确的用药标准[3],而对于没有癫痫发作病史的脑肿瘤患者临床上也往往预防性地使用AEDs,特别是腩胶质瘤患者,由于手术不能够完全治愈肿瘤,AEDs的使用时间就会更长[4].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脑肿瘤患者的癫痫发作,以及正确合理地使用AEDs,笔者对近年来国际上有关脑肿瘤患者AEDs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癫痫发作是脑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1-2],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这类癫痫患者如何使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还没有明确的用药标准[3],而对于没有癫痫发作病史的脑肿瘤患者临床上也往往预防性地使用AEDs,特别是腩胶质瘤患者,由于手术不能够完全治愈肿瘤,AEDs的使用时间就会更长[4].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脑肿瘤患者的癫痫发作,以及正确合理地使用AEDs,笔者对近年来国际上有关脑肿瘤患者AEDs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癫痫发作是脑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1-2],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这类癫痫患者如何使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还没有明确的用药标准[3],而对于没有癫痫发作病史的脑肿瘤患者临床上也往往预防性地使用AEDs,特别是腩胶质瘤患者,由于手术不能够完全治愈肿瘤,AEDs的使用时间就会更长[4].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脑肿瘤患者的癫痫发作,以及正确合理地使用AEDs,笔者对近年来国际上有关脑肿瘤患者AEDs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癫痫发作是脑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1-2],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这类癫痫患者如何使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还没有明确的用药标准[3],而对于没有癫痫发作病史的脑肿瘤患者临床上也往往预防性地使用AEDs,特别是腩胶质瘤患者,由于手术不能够完全治愈肿瘤,AEDs的使用时间就会更长[4].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脑肿瘤患者的癫痫发作,以及正确合理地使用AEDs,笔者对近年来国际上有关脑肿瘤患者AEDs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癫痫发作是脑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1-2],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这类癫痫患者如何使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还没有明确的用药标准[3],而对于没有癫痫发作病史的脑肿瘤患者临床上也往往预防性地使用AEDs,特别是腩胶质瘤患者,由于手术不能够完全治愈肿瘤,AEDs的使用时间就会更长[4].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脑肿瘤患者的癫痫发作,以及正确合理地使用AEDs,笔者对近年来国际上有关脑肿瘤患者AEDs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癫痫发作是脑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1-2],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这类癫痫患者如何使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还没有明确的用药标准[3],而对于没有癫痫发作病史的脑肿瘤患者临床上也往往预防性地使用AEDs,特别是腩胶质瘤患者,由于手术不能够完全治愈肿瘤,AEDs的使用时间就会更长[4].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脑肿瘤患者的癫痫发作,以及正确合理地使用AEDs,笔者对近年来国际上有关脑肿瘤患者AEDs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癫痫发作是脑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1-2],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这类癫痫患者如何使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还没有明确的用药标准[3],而对于没有癫痫发作病史的脑肿瘤患者临床上也往往预防性地使用AEDs,特别是腩胶质瘤患者,由于手术不能够完全治愈肿瘤,AEDs的使用时间就会更长[4].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脑肿瘤患者的癫痫发作,以及正确合理地使用AEDs,笔者对近年来国际上有关脑肿瘤患者AEDs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新型和传统抗癫痫药(AEDs)单药治疗新诊断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143例新诊断癫痫患者,分为卡马西平(CBZ)、丙戊酸钠(VPA)、托吡酯(TPM)和拉莫三嗪(LTG)治疗组,其中CBZ用于癫痫部分性发作,VPA用于癫痫全面性发作,而TPM和LTG用于各种类型癫痫发作,至少观察1年。采用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比较治疗后癫痫初次发作时间、治疗失败时间,同时比较各组患者达"6月、1年无发作"比例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4组AEDs单药治疗后至癫痫初次发作时间、治疗失败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BZ、VPA、TPM和LTG组"6月无发作"率分别为80%、78%、87.9%、63.3%(均P0.05);"1年无发作"率分别为70%、66%、66.7%、50%(均P0.05)。TPM组不良反应率为63.3%,高于CBZ组(20%)、VPA组(24%)(均P0.01),而LTG组不良反应率为16.7%,与CBZ、VPA组相当(均P0.05)。结论从疗效和安全性综合考虑,新型AEDs治疗癫痫并不优于传统AEDs,其中TPM轻、中度不良反应还明显高于传统AED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因素和再发卒中后癫痫的关系,寻找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6年4月在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完成随访的105例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节中后癫痫再发的风险因素。结果纳入的105例卒中后伴有癫痫发作的患者中,男62例(59.0%),中位年龄72岁;卒中发病至癫痫发作的中位时间为180d。80%患者接受了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平均随访720d,70%患者无癫痫再发作。在多因素分析当中,年龄72岁[OR=3.03,95%CI(1.19,7.76),P=0.02],随访时遗留中重度残疾[OR=3.01,95%CI(1.1,8.18),P=0.03],和使用两种以上AEDs[OR=3.85,95%CI(1.3,11.18),P=0.01]是卒中后癫痫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针对卒中后癫痫的治疗,临床医生不仅需要积极治疗和预防原发疾病来减轻卒中后遗症,还需要根据癫痫发作类型合理正确选择AEDs来共同预防癫痫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生酮饮食结合抗癫痫药物对难治性癫痫患者发作频率、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2例难治性癫痫患儿纳入研究,所有患儿均在原有抗癫痫药物基础上进行至少3个月的生酮饮食治疗,于治疗后3、6、12个月时统计癫痫发作频率,复查脑电图评价脑部放电控制情况;于治疗6个月时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患儿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测定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所有患儿均接受随访,治疗维持3、6、12个月的患者分别为72例、60例、38例。生酮饮食治疗3、6、12个月时临床发作控制有效率分别为40.3%、50%、55.3%,完全控制发作率分别为2.8%、18.3%、21.1%;脑电波减少有效率分别为50%、68.3%、76.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时患儿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全量表智商得分未见显著性改变(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时患儿N_2PL显著降低,P3波幅及血清NE、DA、5-HT等神经递质水平显著升高(P 0.05)。结论总体上生酮饮食结合抗癫痫药物治疗难治性癫痫有效,不仅可降低癫痫发作次数,也可一定程度改善患儿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对神经递质的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